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學會善解人意、換位思考?

2020-09-05 魚擺擺說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被譽為「情商之父」,他在《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這本書裡提出:要想成功,情商佔80%的影響,智商只佔20%。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擁有較高情商的人可以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在職場中也能獲得更多的支持,從而發揮自己的潛力,成為職場精英。

而高情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擁有良好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種令人感到溫暖的情感。

1、高情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擁有良好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體會到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站在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上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具備同理心的人能夠正確感受他人的情緒,進而做到相互理解、關懷和情感上的融洽。

前CBA球星,北控男籃主教練馬布裡,成為了疫情期間來華人士的榜樣,在這次新冠疫情期間表現出了很好的同理心,讓廣大網友感覺特別暖心,網友們親切的稱呼他為「馬政委」。

馬布裡3月中旬回到中國,立即主動測了核酸,之後按規定居家隔離,測量上報體溫。馬布裡還在微博裡表態:按照要求,按照規定,聽組織的!

由於馬布裡居家期間主動配合隔離,給社區工作人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獲得了廣大網友的點讚與支持。

反觀部分來華人士,他們只知道自己的感受,不配合防疫工作,更不懂體諒防疫工作者的辛苦,威脅或者辱罵防疫工作者,這樣的行為一經曝光,都遭到了網友們的批評,有的人甚至因為言行影響惡劣,被公司解聘。

所以,有學者認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溝通,獲得他人信任與好感的橋梁,也是良好合作的基礎。

2、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既然同理心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通過與孩子共同閱讀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向大家介紹一本書-《火螢與金魚》。這是一篇溫馨的童話故事,一條小金魚因為疾病失去了美麗的魚鱗,一隻螢火蟲因為年邁體衰不再發光。善良的小金魚和螢火蟲彼此同情,互幫互助,最後金魚幫助螢火蟲點亮了螢燈,螢火蟲也幫助金魚恢復了美麗的色彩。

《火螢與金魚》

繪本裡有這樣的細節,讓我深受觸動。

當小金魚與螢火蟲第一次相逢時,小金魚問螢火蟲,「請問,你為什麼不把螢火燈點亮呢?」

螢火蟲回答:「我太老了,螢火燈已經不會再亮了」

小金魚懷著無限的同情,可又找不到合適的話來安慰螢火蟲。

螢火蟲問到:「你是小金魚?不過......好想沒有彩色的魚鱗。」

聽到螢火蟲的話,小金魚傷心地擺擺尾巴遊走了。

螢火蟲連忙叫道:「真對不起!我不該說這樣的話」

從那天起,小金魚和螢火蟲成了親密的朋友。

當閱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孩子,小金魚為什麼傷心地遊走了?螢火蟲為什麼要道歉呢?他們為什麼會成為好朋友呢?通過提問來引導孩子思考,從而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小金魚和螢火蟲之所以能夠成為朋友,是因為他們都具有同理心,他們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去感受、去體諒別人,他們感受到了來至對方的關懷與支持。

從螢火蟲與小金魚的友誼,我聯想到了新冠疫情期間,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我們國家與塞爾維亞的友誼,與義大利的友誼。

在新冠疫情期間,同理心讓我們互幫互助,從而走出困境。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除了陪著孩子閱讀書籍,家長的行為也很重要。因為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3.具有同理心的家長培養出暖心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能夠映照出父母的樣子。

嗯哼是演員霍思燕的兒子,是受大家喜愛的小暖男,而這位小暖男的母親同樣是一位暖心的媽媽。

在《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裡,小嗯哼光腳在地板上走,被掉落的玩具零件扎到了腳。哇哇大哭,還憤怒地把玩具的零件扔掉。霍思燕冷靜地走到嗯哼身邊檢查孩子的傷口,還好沒有流血,只是破了一點皮,

但是疼痛感讓嗯哼放聲大哭,霍思燕先是擁抱兒子,安撫嗯哼的情緒,表達了自己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與接收,她告訴嗯哼:「太尖了,踩上去肯定會疼的。」

看著嗯哼的情緒穩定了,霍思燕立即去找回被孩子丟掉的玩具零件,告訴孩子玩具不能亂丟,並且告訴嗯哼「這個東西會傷害到你也會傷害到別人,別人踩到的話會感受到跟你同樣的痛苦。

邊說著邊把玩具配件放到自己腳下試一試,再次表示被它扎到真的很痛。因為嗯哼剛剛才感受過這樣的疼痛,所以他能夠馬上體會到媽媽的感受,霍思燕的行為培養了孩子的「同理心「。

節目的最後,

嗯哼問,「剛才你感受到了?」。

霍思燕說,」感受到了」。

嗯哼又問: 「心疼我嗎?」。

霍思燕說,「心疼你啊,心都要碎了。」

嗯哼說:「沒關係,過幾天就會好」,

嗯哼感受到了媽媽的心疼,還反過來安慰媽媽,擁抱了媽媽。

在母子倆相當暖心的互動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具有同理心的媽媽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的。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是父母的鏡子。

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學會善解人意、換位思考。那麼,首先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善解人意,對待孩子也要具有同理心,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冷嘲熱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孩子,從而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與支持,從而成長為具有同理心的高情商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體諒父母,可能缺少同理心,家長恰當引導,讓孩子變得善解人意
    如今很多父母都特別注重孩子的良好習慣及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也要教孩子去關心他人,也就是富有一顆同理心,同理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同理心不是天生自帶的能力,是後天培養的好習慣,讓孩子去理解和感受對方的心理,做到將心比心,能夠和對方互換心靈體驗。
  • 為什麼戲劇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有人說:同理心並不是一個外來的詞彙或者專屬於心理學的詞彙,我們常用的說法比如「將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等,它可以初步理解為「換位思考」,不過僅僅是思考還不夠,還需要「換位感受」,「換位行動」。
  • 「有同理心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差」了解發展機制,培養娃的同理心
    相反,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往往會出現問題,比如不會關心他人、性格自私冷漠等等……因此,家長應該嘗試去了解同理心背後的發展機制,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什麼是「同理心」?「同理心」是個心理學名詞,也叫「共情」,是指個體在人際交往中能體會到他人的情緒和想法,並且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立場的能力。
  •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比聰明更重要
    但我知道:孩子一定比我想像的,還要更愛我。我希望她可以不聰明,但要有同理心。可以晚些明事理,但卻善解人意。這不衝突。同理心,是與他人良好溝通,獲得他人信任的橋梁。可是很多父母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在親子關係中不知道如何去建立和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 孩子不受歡迎?提高孩子社交力,培養孩子「同理心」是關鍵的一步
    梳理完孩子的一些表現之後,這個寶媽就來問我,孩子不受歡迎,該怎麼去幫助他呢?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行,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其同理心不足。想要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受歡迎,最關鍵的一步在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一、 什麼是同理心?
  • 缺乏同理心真的很討厭?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他們的生活才有樂趣
    1、同理心也叫換位思考,共情同理心是指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時刻刻站在別人的角度,是一個很優秀的傾聽者,並且當聽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時,能夠感同身受,並且還會幫助其走出困境,而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是能夠把握準和別人相處時的度在哪。
  • 「我難受孩子也無動於衷」,學會3個步驟,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於是老師向家長反映了情況,說這個孩子一點也不關心別人。結果,同事也只能無奈地說:「孩子的性格比較淡漠,我也很無奈,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變孩子。」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些冷血,就會產生和同事一樣的苦惱,作為父母,我們不能讓孩子長時間的處於這個狀態,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性格,否則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沒有同理心的孩子最終不會被別人善待。
  • 父母該如何培養善解人意的女兒呢?
    大方得體、善解人意的女孩,懂得關心別人、寬容別人,因此,無論走到哪裡,她們都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心情愉快、易於相處,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相信每個父母都期望自己的任性女兒能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女孩,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呢?
  • 通過幾個測試看孩子是否具有同理心
    一九二O年,美國心理學家鐵欽納首度使用同理心這個詞。同理心(Empathy),又叫換位思考、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作為父母。
  • 都知道培養高情商要「同理心」,為何沒效果?是你同理方法沒用對
    有很多家長都曾私信諮詢自家孩子在外界交往中遇到的問題,而很多情況下都是缺乏同理心導致的,對於同理心的培養我們一直都是在強調,但是仍有很多家長們發現並沒有產生理想中的效果。
  • 同學哭泣寶寶卻視而不見,家長沒有教會「善解人意」,長大易吃虧!
    樂樂告訴我,小朋友叫蘭蘭,平時就愛哭,大家都不想理她。寶寶不懂得善解人意,不會關心小朋友,讓我很是挫敗。   寶寶表現情感冷淡,同學傷心大哭,也會漠不關心,這樣下去人際關係會很差。家長沒有教會「善解人意」,寶寶以後可是要吃大虧的。這也是寶寶缺乏同理心,共情能力沒有得到發展的表現。
  • 培養孩子同理心,鋪就健康幸福人生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情商,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 培養同理心和情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從根本上講,同理心是指自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了解他人的感情和感受。 心理學家對情商(EQ)的定義是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以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進行自我控制。和智商(IQ)相比,情商對實現人生成功更重要。 研究表明,同理心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對培養健康人際關係,成就事業和學習目標至關重要。同理心也會讓孩子明白欺凌危害,並主動拒絕參與欺凌。
  •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
    培養同理心和情商(EQ),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 從根本上講,「同理心」是指自己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了解他人的感情和感受。心理學家對「情商」的定義是,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以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進行自我控制。和智商(IQ)相比,情商對實現人生成功更重要。
  • 別再錯把孩子的「同情心」當善良,「同理心」才能培養高情商
    文/菠蘿媽媽育兒課堂 我相信許多父母會把「同情心」等同於「同理心」。當他們的孩子告訴他們的爸爸他們工作很努力,他們的媽媽照顧我時,他們覺得他們的孩子有「同理心」。因此,親愛的父母,「同情心」不等於「同理心」,「同理心」可以使孩子成長為善良的人,能夠以同理心去思考和行動。
  • 孩子缺乏同情心,通常有這三種表現,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同理心
    其實從多個角度都能夠感受到孩子是否擁有同理心,因為沒同理心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樣子是非常純粹的。而且很多父母肯定會比較好奇,該以怎樣的方式才能夠培養出孩子的同理心呢?其實方法也是非常簡單的。,只有讓孩子真正地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的時候,他們才會展現出自己的同理心。
  • 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家長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要做到這幾點
    享譽世界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發現,一個孩子的共情能力越強就越善於社交,也越有能力感知幸福,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缺少同理心,不善於共情,也不懂為他人著想,那麼這個孩子也會在與人相處時遇到困難,更容易被同齡人排斥。
  • 情商要素一:自我意識、自我管理和內在動機、同理心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同理心是關懷等利他行為的基礎,也是平等交流的認知前提。
  • 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懂得孝順,同理心是培養孩子感恩的第一步
    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懂得孝順,同理心是培養孩子感恩的第一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一句老話,如果有人對自己有幫助的話,就要盡最大努力報答對方,感謝對方的幫助。對陌生人要感謝我們的幫助,對父母給予我們的恩惠,對此,我們更應該報答父母的教育和養育,父母對我們的恩惠大於天。我們應該懂得感恩。
  • 擴大心量,換位思考,以眾生心為心
    心變得狹窄,人變得暴躁,因而無所適從。這時應該擴大心量,換位思考,以眾生心為心,把心量慢慢打開,一切都會否極泰來。有時候自己心量狹小,這是可以原諒的。凡夫俗子,生而為執,心量自然會狹小,自然之道不可違。因此,人們才需要去修行,去潛心學習,追求同體大慈悲心。承認現在自己的心量,清楚認識自己的處境,你才能不斷做到擴大心量。
  • 孩子沒有同理心,媽媽又氣又傷心:孩子的同理心到底該怎麼培養?
    作為兩孩媽媽,我會在孩子第一次做出這樣的行為時,馬上嚴肅地制止,告訴他,你這麼做,別人會很不舒服,但是不會像那位媽媽一樣「以牙還牙」,因為不想讓孩子也一樣不舒服。什麼是同理心?父母們都很關心孩子同理心的培養,那麼,同理心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