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之間最短距離是直線,「產品」到「用戶」兩點之間最短距離呢

2020-12-18 花滿樓張展

1

| 數 學 距 離 |

數學界,有一個結論:兩點之間的距離最近的是兩點之間的直線。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時候,單純的距離本身並沒有意義,如何從A點到達B點花費的時間最少才更有意義。

換句話說,能夠最快速到達的距離才是真正最短的距離。

比如一條大河,從A點到對岸的B點,直線距離是最近的,但我們沒辦法從這條理想的直線距離直接飛過去,我們要從旁邊的橋上才能夠過去,最近的橋過去就是最短的距離。兩點直線只是平面上的最近,而在實際生活中,路徑上的最近並不只是裡程上的最近,而是如何更短時間達到。比如,我們在城市開車,從A地去B地,可能會有兩條路線:一條距離短但是很塞車需要70分鐘,另一條距離遠但是暢通只需要40分鐘,誰是最短的距離?

同時,從A點到B點,假設同一條路相同的距離,我們開車和走路誰能夠更快速地到達?當然是開車更快速。是什麼改變了這個結果呢?工具。

因此,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不要單純去追求兩點之間的物理距離上的最近,而是應該研究A點到達B點的到達時間和效率的「最近」。比如我們開車,直線最近,但是塞車,繞道更遠但是時間上最近。

小結一下:現實中,兩點之間真正的「最近」應該是由三個維度決定的,第一個維度是「方向」,第二個維度是「效率」,第三個維度是「工具」。舉例講就是從A地到B地,朝著正確的方向,走更順暢的路線,用用正確的方法駕馭最好的交通工具。

2

| 品 牌 距 離 |

就我個人對於品牌的理解,所有的品牌也只是兩個點:一個點是「產品」,另一個點是「用戶」,用戶需求產品,產品滿足用戶。品牌研究和解決的就是產品到用戶的距離,如何縮短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距離?

產品與用戶的最短距離是什麼?表面上看,毋庸置疑,就是把產品擺在用戶面前。

但是,為什麼卻絕大多數擺在用戶眼前的產品卻並沒有被用戶選擇呢?甚至遞到用戶手裡也被用戶拒絕了呢,他們甚至會不屑地說「你這個玩意兒,送給我要也不要。」

為什麼會這樣呢?

參照上面的數學距離,「把產品擺在用戶面前」就是一種靜態的物理距離。而在我定義的用戶與產品之間的距離是三個層次,一個層次是空間層面的物理距離,一個層次是直覺層面的視覺距離,一個層次是意識層面的心理距離

第一個層次的距離,可以通過銷售動作實現的,比如銷售通路的開發、零售終端的陳列管理。第二個層次的距離,可以通過創意和設計更吸引眼球的品牌識別體系,比如包裝設計、終端生動化。第三個層次的距離,則需要通過體系化的品牌架構和有效傳播,將品牌的價值和文化連結入用戶的心智,並形成標籤式的認知在用戶心智中代表品類。

因此,一個品牌必須同時打通通往用戶的兩個通路,一個是把產品擺在用戶的眼前,一個是把品牌植入用戶的心智。把品牌植入用戶的心智,便真正實現了產品與用戶之間最短的距離。因為用戶喜歡一個品牌,可能他儘管他沒有看到,但他也能夠通過電商或者其它非眼前銷售渠道果斷地進行抉擇和購買。

那麼,一個企業為什麼要投資去進行專業的品牌體系建設和管理呢?就是為了儘量使用產品到用戶之間的成交距離最短。

怎麼做到呢?分成幾個維度去思考呢?

回到上面數學的邏輯維度,做品牌就是通過系統地解決「路徑」、「工具」和「方法」,從而實現產品到達用戶的效率和效益的雙重最優。

品牌的路徑是什麼呢?就是確立品牌目標後,比如一共會有5條路,到底走哪一條路才是最短的距離?這就是品牌路徑。品牌路徑的確立有一個前提,就是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來判斷能夠走什麼路,走什麼路最合適。不是距離最短的路就是最好的路徑,最短的路徑可能沒辦法實現。比如前面講的,最短的路線是直接過大河,但企業沒有能力造船。

品牌的工具是什麼呢?就是知道路徑後去確定用什麼樣的工具往目標去前進,比如這裡路徑是一條公路就選擇汽車,但如果是一條水路,那工具就應該是船。當然,在確立品牌路徑的時候,一個企業也應該根據自己企業的工具或者製造工具的現狀來選擇更合適的路徑。比如企業只有一條船,它就會先考慮水路。

品牌的方法是什麼呢?品牌的方法包括兩個,一個是道,一個是術。道是做這個品牌的價值體系,也就是這個品牌的價值是什麼,聽起來這個怎麼是方法呢,沒錯,這個道就是方法,而且是品牌方法的根本。術是什麼呢?品牌的內容體系、營銷策略和市場方式。

綜上,品牌就是連結產品和用戶的有效路徑和高效工具,是一個體系化的架構,而不再是我們過去那些基於平面兩點一線的品牌邏輯。一個企業思考品牌必須從三個維度去架構,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路徑,準備與路徑相匹配的行動工具,然後用有效的品牌方法來駕馭工具,最終到達企業確立的目的地。這就是用戶與產品之間的最短距離。作為一個企業,品牌體系的架構必須是根據自己實際量身獨立定製的,儘量不要去模仿別人品牌的路徑、工具和方法,否則,大多會以失敗告終。

花滿樓張展 | 花滿樓品牌孵化機構創始人,知乎【花滿樓說品牌】專欄創建者。一個獨立的品牌思考者,一個專業的品牌體系架構者,多個德國紅點大獎(red hot)的品牌創意者。所有的觀點和分享都源自獨立思考和商業實踐,我希望分享的不只是工具,更希望分享的東西帶一點思維和思想。

相關焦點

  • 地球上任意兩點的最短距離怎麼走?| 地圖看世界
    我們首先來看兩張圖,是分別在百度地圖和谷歌地圖上路徑測量北京到華盛頓的距離。結果可見兩家的公裡數沒有差別,但顯示出來的路徑形狀確有著很大的不同。地球上兩點,如何走才是最近距離呢?▍百度地圖 從北京到華盛頓的路徑▍谷歌地圖 從北京到華盛頓的路徑 簡單地說,地球表面兩地之間的最短距離是通過這兩點的大圓的劣弧段。什麼是大圓呢?
  • 初二數學軸對稱與最短距離問題,期末考試重點難點,中考也要考
    利用軸對稱求最短距離 ,是初二數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都會涉及,中考更是必考內容之一。如何用軸對稱求最短距離,包括多種情況,比如在直線上尋找同側兩點距離之和最小的點。比如拆線最值問題,往往要通過多次軸對稱變換,最終轉換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問題。
  • 五種幾何體上繪製最短距離實例
    幾何體上找出最短距離軌跡,必須充分利用幾何體展開圖,根據平面圖形上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找到最短距離。本節內容只是感性認識最短距離軌跡問題,這為初二學習勾股定理後計算最短距離打下堅實基礎。這也是本章知識拓展內容,也是數學轉化思想的一次實戰演練。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最短距離,地方時,日出、日落方位)
    01知識點1、最短距離地球表面,任意兩點A、B間的最短距離,是過這兩點的大圓(以地心為圓心,過A、B兩點的圓)的劣弧。最短距離的規律如下:①兩點位於同一條經線:沿著該條經線,兩點間的劣弧(距離較短的弧),即為最短距離;②兩點經度和為180°:兩條經線恰好組成一個「大圓」。
  • 兩點直線距離最短?那可不一定!別被手機地圖欺騙咯!
    首先我們手機打開某德地圖APP,選擇測距工具,起點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終點拉薩布達拉宮,如下圖所示:兩點連成一個直線,就是我們熟悉的"直線距離",也是我們認為的所謂"最短距離"。但今天告訴你,這是錯的,且不論裡程和真實距離誤差多少,這個線路的路徑就不是真正的直線。
  • 開心一刻:兩點之間的距離直線最短
    開心一刻:兩點之間的距離直線最短來自豆豆的笑話:說書人講道:「話說白骨精白晶晶移開五指山,救了孫悟空,孫悟空感激不盡,遂以身相許,與之成為夫婦,生下無數兒女!」臺下一聽眾道:「胡說八道!」說書人笑到:「不是有歌唱『移山移山靚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麼。這說的就是靚麗的白晶晶移了五指山,跟孫悟空生了很多小猩猩啊!」來自豆豆的笑話:當貧困的我一次又一次在「把這件衣服買了」和「去吃火鍋」中艱難做抉擇的時候,終於意識到我連「吃飽穿暖」這個看似樸素的訴求竟然無法同時滿足。。。
  • 時空本質性差異:兩點間的距離不再是直線最短
    在一張平面紙上任意地方放上兩個點,用你能想像到的任何直線、曲線或幾何路徑將這兩個點連接起來。那麼你會發現,只要這張紙保持平整,沒有彎曲和摺疊,那麼直線就是連接它們的最短路徑。這正是我們三維宇宙空間的運行規律:在平面中,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無論如何旋轉、定向或以其他方式定位這兩個點,這個規律都是成立的。
  • 歐式距離、曼哈頓距離、切比雪夫距離三種距離的可視化展示
    歐式距離(Euclidean Distance)歐式距離是我們在直角坐標系中最常用的距離量算方法,例如小時候學的「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連接兩點的直線距離。」這就是典型的歐式距離量算方法。通常這這個距離的獲取是基於我們熟悉的「勾股定理」,解算三角形斜邊得到的。
  • 迂迴思維:兩點之間距離最短的並不一定是直線。
    人們常常採取直線方式來解決遇到的問題,因為人們認為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但許多問題的求解靠直線方式是難以如願的,此時迂迴思維或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那麼什麼是迂迴思維呢?雞看到了,只在護欄前猛撲,怎麼也吃不到,狗在護欄前站了站,便繞到護欄後成功吃到了食物,這個實驗鮮活的體現了避直就曲的柳暗花明。
  • ...刷新具偵察任務的美國飛機距離中國最短距離的記錄。-FX168財經網
    美國民用偵察機抵近偵察 距中國大陸僅73.1公裡 刷新最短距離記錄】美國近期加派委託民間私人航空公司執行對中國抵近偵察任務,其中一架民用偵察機11月26日掠過臺灣北部空域丶穿越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南端,直衝中國浙江丶福建交界海域,距離中國領海基線的距離,只有39.5海裡(約合73.1公裡),再次刷新具偵察任務的美國飛機距離中國最短距離的記錄。
  • 赫德數學 |從「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到「導航設計」
    這節數學課,大概可以用「讓思維飛起」來形容,汪博士用小學生感興趣的小動物來設計題目,由「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出發,引出一些在課綱之內或易於小學生理解的基礎概念,比如:「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理解了這些概念,就為接下來的燒腦之旅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擴充了小學生數學思維的角度。
  •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請問你怎麼確定你走的是直線呢?
    現在有哪些事能讓你耳熟能詳呢?"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必考題!"這是筆者很小時候聽先生講的名句了,說這話的情景現在依然歷歷在目,那時候的兩點和直線也都是在書本之上,拿著板尺就能解決了,現在大了,這不變的道理依然很實用,生活中測量距離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誰能保證自己用的方法就是"直線"呢?同樣是從小就記得"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把光學知識運用到測量距離上應該誤差會很小,今天就給大家來種草一款測量工具——世達迷你雷射測距儀。
  • 點到直線間的距離你會算嗎?直線之間的距離你會算嗎?
    一、前言作者之前已經為大家講解了直線的斜率,與如何建立直線的方程,那麼知道了直線的方程,就需要去研究直線的性質。二、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若給出兩條直線,如何求交點坐標?如果說上述的方程組有唯一解,則兩條直線相交;若方程組無解,則說明兩條直線平行。
  • 你有沒有被「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概念禁錮?
    大家從小學就學過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你有沒有被「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禁錮呢?在大學的課堂上一位教授在黑板上畫上了兩個點,問大家「如果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怎樣走用的時間最短」,一位同學大聲回答道「走曲線用的時間更短」。
  • 初中數學將軍飲馬引發的動點到定點距離最值問題詳解
    做B點關於河岸對稱點F,從圖中我們看出在河流上任意取一點M,B點到其距離都等於M點到其的距離。因此,我們連接AF,交河流於D點,那麼AB與其組成的距離可以表示為AD+DB=AD+DF,我們分別在D點的左右兩邊任取兩點CE,其這兩點組成的AB距離分別都大於D點。所以D點為兩個定點圍繞動點變化的最短距離之點。總結:將軍飲馬問題實際就是線段之和最短的問題。
  • 如何用Excel計算地球上兩點之間的距離
    今天葩葩哥教你一個絕招:用Excel 計算地球上兩點之間的距離。將坐標輸入到單元格中,在這裡葩葩哥任性的隨便找位置輸入了哈~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看懂O列的經度,P列為緯度任意找一個點輸入如下公式=6371004*ACOS
  • 塗料巨頭百色熊:積極調整「過河方式」,以求最短距離到達用戶
    調整「過河方式」以求最短距離到達用戶過去兩年,精裝和整裝渠道對建築塗料銷售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這兩個渠道份額的暴增,導致零售急劇下滑,一些以零售為主的經銷商因此遭受重創。特別是精裝修政策的逐步推進,更是加劇了裝飾漆零售市場的萎縮。
  • 真空巴士:穿越「兩點之間」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從浙江舟山魯家峙驅車約20分鐘到達客運站,再轉乘輪渡行駛約20分鐘,才能到達桃花島,如果選擇穿越海峽,兩點間的直線距離僅為10公裡左右。能否讓出行跨越彎彎繞繞,成就「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 計劃在舟山推動的跨海旅遊真空巴士項目將有機會做到這一點。結合磁浮、真空等技術優勢,該項目有望解決跨海交通困境,突破傳統交通方式的制約。
  • 求兩人第二次相遇時,與起跑線S點沿跑道上的最短距離是多少?
    求兩人第二次相遇時,與起跑線S點沿跑道上的最短距離是多少?來源:讓你變得更聰明 原標題:求兩人第二次相遇時,與起跑線S點沿跑道上的最短距離是多少
  • 羅氏幾何:過直線外一點,至少有兩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其中5個公設是:公設1:任意一點到另外任意一點可以畫直線公設2:一條有限線段可以繼續延長公設3:以任意點為心及任意的距離可以畫圓公設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公設5:同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在某一側的兩個內角和小於二直角的和,則這二直線經無限延長後在這一側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