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大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後繼乏人,難以傳承的問題。傳承人大多年齡結構老化,所以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可能人亡藝息,其根本原因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僅能勉力餬口,上不足養家,更談不上致富,所以很少有人願意繼承和研習非遺。但在抖音上有這樣一位非遺傳承人,他對嗩吶孜孜以求,樂此不疲。抖音網友贊他:「你為非遺做了貢獻,國家文化謝謝你。」
抖音用戶「演員王文堯北京」(抖音號:100854388),他在抖音上已經有200多萬點讚,120關注,45萬粉絲。他的嗩吶「脆、響、柔」,曲調豪放明快、深情圓潤、優美婉轉,同時把表演融入其中,傳統的嗩吶藝術到了他這裡變得有聲有形。
從8歲起,王文堯就隨父親王鳳山學習嗩吶,很快就嶄露頭角,他從小就愛嗩吶,因為嗩吶的表現力極強,「喜怒哀樂悲恐驚」無一不能,能把人吹笑、吹哭。「萬般樂器,嗩吶為王!」
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愛西洋樂器,嗩吶反而不受年輕人的重視。看到抖音之後,王文堯註冊了自己的抖音帳號,借抖音平臺來發揚光大嗩吶文化。他還放出自己教小朋友吹嗩吶的視頻。一個年紀尚小的女孩兒,拿起嗩吶,一板一眼,吹得有模有樣。
在抖音上,網友的評論,充滿了溢美之詞: 「王老師真是太帥了!」「王文堯,嗩吶神吹。」從這些評論中,抖音網友通過評論表達了對中華文化的堅守人的敬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呼喚。
在我們的抖音視頻中,像王文堯這樣的非遺傳承者還有很多:白無暇,中國民族管弦協會古琴委員會的會員,她在抖音上的古今研究,讓當代年輕人喜歡上了中國古典音樂;餘萬侖,瀘州油紙傘的第七代傳人,他的油紙傘在抖音上的銷量佔到總銷量的60%以上;王熙,全國最大的民營特色皮影表演藝術團團長,讓一群"袖珍人"在皮影中找到了他們存在的尊嚴和價值。
今年,4月16日抖音發布非遺合伙人計劃,並正式宣布推出非遺合伙人計劃。如今,抖音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非遺傳播平臺,國家137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中,抖音上涵蓋了1200多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相關視頻超過了24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