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直率VS英式委婉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英國人總被德國人直來直去的方式嚇一跳,也有德國人對英國人言不由衷的說話方式感到懊惱。

有住柏林的英國人被德國人直來直去的方式嚇一跳,也有德國人對英國人(和美國人)故作友好、言不由衷的說話方式感到懊惱。一些德國人將其稱之為「撒謊」。那麼,專家怎麼看?

漢堡大學的朱莉安娜·豪斯教授以學術方式,觀察了人群在受控狀態下的互動行為。她發現(或者證實)德國人的確不寒暄,他們很少像英國人那樣說「今天天氣如何」和「你氣色不錯」之類的話,她稱這些為「廢話」。用學術界的話講,這叫「應酬語」——只是用來交際,比如讓人有個好印象,並不傳遞實質信息。

她表示,德語裡甚至沒有「寒暄」這一說。德國人對其如此排斥,以至於在德譯版的《小熊帕丁頓》(A Bear called Paddington)中,寒暄部分乾脆被刪掉了。

比方說,英文原版裡有一段寒暄——「『伯德太太,你好。』朱迪說,『很高興又見到你。風溼病好些了嗎?』『比過去還嚴重了。』伯德太太答道。」在德語版中,這段對話全被刪了。

那麼,德國人會談論天氣嗎?「在電梯或候診室裡,用德語談論天氣?我認為從沒這回事。」豪斯教授說。

這麼說來,英國人更懂禮貌?不然,習俗不同而已。在這方面,英國人有著豪斯教授所稱的「假裝的禮儀」。他們佯裝對某人的興趣,想要再見到某人,關心某人。當英國人說「很高興見到你」時,他們往往並不真的這樣想。豪斯說:「那不過是客套話,假裝對另一個人的興趣。」

在德國人看來,這近乎欺詐,讓人很不舒服。但豪斯說:「有些人把英美人的客套話視作虛偽,這就不對了。客套話可以促進社交行為,說些言過其實的好聽話,畢竟也表明了說話者的一種善意。」

到底是唐突還是直率?對英國人來說,德式直率往往引起困惑甚至怒火。嫁了利物浦人的豪斯以親身經歷舉了個例子。她有次想讓丈夫遞個東西,卻沒有說那些英國人的客氣話,如「可不可以……」或者「能不能幫我個忙……」她丈夫聽到後,以為她對他發號施令。

德國中央蘭開夏大學語言學系主任、《禮貌研究期刊》編輯之一的德雷克·鮑斯菲爾德教授說,德式直率和英式委婉之間的隔閡,很多誤解之源。

他表示,有很多案例顯示英國人會把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說得輕巧,比如「這裡或許有一兩個問題」、「這個可能有一點點問題」之類的說法。英國人自己明白所說和所指之間的差距——並視其為一種幽默。

有時候這種「幽默」是討人喜歡的,反正至少英國人是這麼認為的,比如1982年英國航空公司客機飛越印度尼西亞上空一個火山灰雲團時,飛行員埃裡克·穆迪廣播的一則通知:「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是機長講話。我們目前遇到了點小麻煩。飛機的4個引擎全部罷工,我們正在盡最大的努力使它們恢復運轉。我相信你們不會太緊張的。」

如果不習慣,有時還會引起困惑。比如,寶馬在收購英國汽車製造商羅孚的時候,很花了一些時間才理解一些問題的嚴重性。因為英國高管的一些委婉說辭,往往被德方按字面意思理解。

兩位教授都認為,有關一國禮節優於另一國禮節的觀點,是不對的。每個國家都有本國談話規則或行為模式,當兩者衝突時,不是哪一方的錯。

那些太陽椅呢?就是擺在遊泳池邊的椅子,據說德國度假者天一亮就佔據了。鮑斯菲爾德說:「我想,這是德國人對效率的重視,與英國人的公平感相衝突。」

豪斯說,英國人最終也會坐上椅子,只不過是以其他方式而已。她說:「這麼說來,英國人拐彎抹角嗎?是的,但是,如果直接方式沒有效果,為什麼要去做呢?拐彎抹角也不是什麼壞事。」

博址 http://blogs.bbc.co.uk

英國人總被德國人直來直去的方式嚇一跳,也有德國人對英國人言不由衷的說話方式感到懊惱。

有住柏林的英國人被德國人直來直去的方式嚇一跳,也有德國人對英國人(和美國人)故作友好、言不由衷的說話方式感到懊惱。一些德國人將其稱之為「撒謊」。那麼,專家怎麼看?

漢堡大學的朱莉安娜·豪斯教授以學術方式,觀察了人群在受控狀態下的互動行為。她發現(或者證實)德國人的確不寒暄,他們很少像英國人那樣說「今天天氣如何」和「你氣色不錯」之類的話,她稱這些為「廢話」。用學術界的話講,這叫「應酬語」——只是用來交際,比如讓人有個好印象,並不傳遞實質信息。

她表示,德語裡甚至沒有「寒暄」這一說。德國人對其如此排斥,以至於在德譯版的《小熊帕丁頓》(A Bear called Paddington)中,寒暄部分乾脆被刪掉了。

比方說,英文原版裡有一段寒暄——「『伯德太太,你好。』朱迪說,『很高興又見到你。風溼病好些了嗎?』『比過去還嚴重了。』伯德太太答道。」在德語版中,這段對話全被刪了。

那麼,德國人會談論天氣嗎?「在電梯或候診室裡,用德語談論天氣?我認為從沒這回事。」豪斯教授說。

這麼說來,英國人更懂禮貌?不然,習俗不同而已。在這方面,英國人有著豪斯教授所稱的「假裝的禮儀」。他們佯裝對某人的興趣,想要再見到某人,關心某人。當英國人說「很高興見到你」時,他們往往並不真的這樣想。豪斯說:「那不過是客套話,假裝對另一個人的興趣。」

在德國人看來,這近乎欺詐,讓人很不舒服。但豪斯說:「有些人把英美人的客套話視作虛偽,這就不對了。客套話可以促進社交行為,說些言過其實的好聽話,畢竟也表明了說話者的一種善意。」

到底是唐突還是直率?對英國人來說,德式直率往往引起困惑甚至怒火。嫁了利物浦人的豪斯以親身經歷舉了個例子。她有次想讓丈夫遞個東西,卻沒有說那些英國人的客氣話,如「可不可以……」或者「能不能幫我個忙……」她丈夫聽到後,以為她對他發號施令。

德國中央蘭開夏大學語言學系主任、《禮貌研究期刊》編輯之一的德雷克·鮑斯菲爾德教授說,德式直率和英式委婉之間的隔閡,很多誤解之源。

他表示,有很多案例顯示英國人會把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說得輕巧,比如「這裡或許有一兩個問題」、「這個可能有一點點問題」之類的說法。英國人自己明白所說和所指之間的差距——並視其為一種幽默。

有時候這種「幽默」是討人喜歡的,反正至少英國人是這麼認為的,比如1982年英國航空公司客機飛越印度尼西亞上空一個火山灰雲團時,飛行員埃裡克·穆迪廣播的一則通知:「女士們,先生們,現在是機長講話。我們目前遇到了點小麻煩。飛機的4個引擎全部罷工,我們正在盡最大的努力使它們恢復運轉。我相信你們不會太緊張的。」

如果不習慣,有時還會引起困惑。比如,寶馬在收購英國汽車製造商羅孚的時候,很花了一些時間才理解一些問題的嚴重性。因為英國高管的一些委婉說辭,往往被德方按字面意思理解。

兩位教授都認為,有關一國禮節優於另一國禮節的觀點,是不對的。每個國家都有本國談話規則或行為模式,當兩者衝突時,不是哪一方的錯。

那些太陽椅呢?就是擺在遊泳池邊的椅子,據說德國度假者天一亮就佔據了。鮑斯菲爾德說:「我想,這是德國人對效率的重視,與英國人的公平感相衝突。」

豪斯說,英國人最終也會坐上椅子,只不過是以其他方式而已。她說:「這麼說來,英國人拐彎抹角嗎?是的,但是,如果直接方式沒有效果,為什麼要去做呢?拐彎抹角也不是什麼壞事。」

博址 http://blogs.bbc.co.uk

相關焦點

  • 這電影中式幽默調侃美式幽默自嘲,英式幽默含蓄而德式幽默是調皮
    但整個搶銀行的過程並沒有過於喜劇化,而是更偏於用嚴肅的態度敘事,並在這個過程中加入德式的黑色幽默,這種幽默不像美式電影那種抖機靈式的貧嘴,而是像佐料般地調入到整道電影大餐中,讓人看的津津有味的同時留有思考。
  • 木笛(直笛)的製造&英式(巴洛克)笛與德式笛
    木笛  時至現代,木笛的製造者,大多遵循傳統設計,有些甚至採取比現代標淮音高低一個半音的「巴洛克音高」來製造。一直到英國學者Arnold Dolmetsch(1858~1940)和他的兒子Carl Dolmetsch 利用原始資料,成功的製造出非常優秀的「巴洛克木笛」,帶動了木笛的復興運動。很快的其他製造者也採取了這種模式即英式木笛,以英式木笛吹奏的指法即是英式指法,又稱巴洛克指法。
  • 學英語 英式VS美式
    英式美式小區別  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四川李陽瘋狂英語學校的彭沫老師介紹說,這主要體現在發音、拼寫、語法以及單詞的使用上。彭沫老師說,音標上兩者有一定差別,如water中的t,英式讀[t],而美式更像是讀[d];講美式英語的人一般都會在母音後面發出清楚的捲舌音,即[r]這個音,在英式讀法中不發音(如for、poor等),美式讀法卻要發音等。
  • 中國香港警察的會操方式,1997年以後,為何仍是英式步伐?
    那麼,在1997年香港回歸以後,香港警察隊伍為何還使用英式步伐會操呢?其實,這是長時間的影響造成的。   英國招募當地人充當警察,自然要進行一系列的訓練,訓練方式都是英式的。這並不是香港警察的個例,直到現在,印度、加拿大等地的警察,仍舊使用英式訓練方式。
  • 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孩子學哪種?
    - 曉華親子英語-聽兒歌·講故事·讀繪本   輕鬆在家英語啟蒙 在我接觸到的關於孩子英語啟蒙的問題中,遇到的最多的應該就是:美式英語和英式有什麼區別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孩子學哪種?學語言取決於2個主要方面,第一,孩子能接觸到哪個語言的語音材料,比如,家裡有人說的是英式英語,那麼孩子可能會從英式英語開始,還有,我們能獲取到的學習資料或者培訓機構,這也決定了大部分孩子的選擇。第二,將來可能會去哪裡留學或者生活。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主要區別除了在發音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英音美音,還在用詞、拼寫和語言習慣上有諸多差別。
  • 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並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而英語本身在進化當中也出現了分化,從而產生了美式英語(又稱美國英語)與英式英語(又稱英國英語)這兩大分支。雖然美式英語同英式英語一樣,都是標準英語但是其在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卻存在著一些差異。
  • 美式和英式拼寫差異對比超全總結
    Important American and British Spelling Differences美式和英式拼寫重要差異American vs. British Spelling!American and British Spelling Differences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拼寫差異Or vs OurBehavior<———-> Behaviour行為
  • 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 - 美食
    Today you will lear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way to say:Hey I’m Jessica嗨,我是白潔Hey I’m Daniel嗨,我是白德翰And this is 「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
  • 傻傻分不清,美式VS英式英語到底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決定使用美式英語,那麼你的拼寫要一致(即「橙色也是它的味道」——color是美式拼寫,flavour卻是英式)。當然,這並不總是容易或可能的。下面的指南旨在指出這兩種英語的主要區別。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幾乎沒有語法差異。當然,我們選擇的詞有時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來說,我們遵循相同的語法規則。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
  • 英式英語:一起來學習地道英式驚嘆詞!
    快一起來學習5個最地道的英式驚嘆詞。   Surprised? 5 uniquely British ways of expressing shock or indignation   英國人也說臥槽?一起來學習地道英式驚嘆詞!
  • 考萌原創分析:DJ音標 vs KK音標元音6大區別
    雖說英式音標一直是國際通用,為大家所熟知,但是想要往北美方向去的同學們,還是應該好好研習一下KK音標。在現在的很多app詞典上已經可以顯示both英式和美式的兩種音標了,大家看完這次的講解之後,查一些詞具體來發音看看。總的來說,說美式發音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它聽起來更生活化,更自然。
  • 學習地道英式驚嘆詞!
    下面就一起來領略一下英式「臥槽」吧!BLOODY HELL!這是最常見並通用於各種場合的英式驚呼之一。從語言學上來說,「Bloody hell」是一種避免爆粗的委婉表達。「bloody」應該是「By Our Lady」(即聖母瑪利亞)的縮略語。這個詞組最初的意思大概就是:「聖母在上,天都要塌了!這實在太令人吃驚了!」。相比之下,現在的說法還是容易多了!
  • 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差異在那裡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並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而英語本身在進化當中也出現了分化,從而產生了美式英語(又稱美國英語)與英式英語(又稱英國英語)這兩大分支。雖然美式英語同英式英語一樣,都是標準英語,但是其在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卻存在著一些差異。語音方面美式英語在音韻上是趨於保守的,例如:大多數情況下當代美式英語都有捲舌音(又稱翹舌音),字母r在輔音前也要發音;雖然當代英式英語沒有捲舌音,但在17世紀時英國各地全是這樣。
  • 【語言學習】英式英語 VS 美式英語
    英語是英美兩國的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言;正如愛爾蘭著名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的那樣:英國和美國是被同一種語言分開來的兩個國家。英語屬於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並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而英語本身在進化當中也出現了分化,從而產生了美式英語(又稱美國英語)與英式英語(又稱英國英語)這兩大分支。
  • 了解英式音標和美式音標的差異,有益發音,有益查字典
    DJ音標體系多用於標註英式發音, 所以就被泛稱為大家口頭流傳的英式音標;KK音標體系多用於標註美音,所以就被飯成為大家口頭流傳的美式音標。前言說到這裡,接下來我們說後語。重點幫助大家解決DJ(英式音標)和KK (美式音標)的問題。Miss用「良方」,專治英美音標不認識,分不清等「疑難雜症」。上圖, 紅色是有區別的地方。
  • 英式和美式英語,這22個不同很多人都不知道
    03at weekends(英) vs.05chemist(英) vs.不過如果是指單件展品,那麼英式和美式英語都用exhibit。英式英語用work out,美式英語用figure out。16ordinary(英) vs.
  • 英式和美式英語,這22個不同很多人都不知道
    exhibition(英) vs. exhibit(美)「展覽會」,英式英語中是exhibition,美式英語中是exhibit。不過如果是指單件展品,那麼英式和美式英語都用exhibit。work out(英) vs. figure out(美)「弄清楚,弄明白」英式英語用work out,美式英語用figure out。這兩個短語是同義。
  • 傷不起的褲子:爆笑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並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而英語本身在進化當中也出現了分化,從而產生了美式英語(又稱美國英語)與英式英語(又稱英國英語)這兩大分支。雖然美式英語同英式英語一樣,都是標準英語,但是其在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卻存在著一些差異。語音方面美式英語在音韻上是趨於保守的,例如:大多數情況下當代美式英語都有捲舌音(又稱翹舌音),字母r在輔音前也要發音;雖然當代英式英語沒有捲舌音,但在17世紀時英國各地全是這樣。
  • 希臘最「傲嬌」的英式國際校教起課來,居然既不傳統,也不英式
    所以,在這個1月,我們便集中探訪了在雅典比較有代表性的英式、美式、德式國際學校,包括英式的聖凱薩琳(ST. Catherine’s British School)、美式的美國社區學校(ACS)和德式的雅典德語學校(DSA)。
  • 英式VS美式英語:不知道這些區別 後果很尷尬
    這是因為,在美國,pants是正裝褲子,vest是小馬甲,但是在英式的用法裡,pants是內褲,而vest是內衣。如果想讓英國人穿得很正式,應該用 trousers和waistcoat。假如一個美國人在英國修車,聽到修理師說,打開你的引擎蓋( bonnet,英式說法中的引擎蓋),這個美國人很可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在美國,引擎蓋叫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