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小編相信大家都切身體驗過。表面上是在忙別的事情,其實則是在逃避一些事情。本來今天的事情今天就要完成,可是偏偏拖到明天,甚至後天去做。尤其是學習,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學習一拖再拖,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會去學習的。「拖延症」實際上很難被克服,大多時候都是自己在欺騙自己。那麼你們有沒有因為「拖延」而錯過什麼事情呢?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三種類型的「拖延症」,看看你屬於哪種「拖延症」。
1、迴避型拖延症
這種「拖延症」是因為不想做一件事情,就開始迴避做這件事。他們的內心是排斥的,你讓他們去做,可是他們的內心是拒絕的,所以就拖,拖到明天、後天……,導致這件事一直被拖延。比如過兩天要上臺演講,今天要寫演講稿,可是你不想寫,就開始通過追劇來打發時間。因為我們感受到了這件事帶給我們的壓力和不好的情緒,所以就一直迴避,試圖通過另外一件事情來緩解我們緊張的情緒。
2、樂觀型拖延症
這種「樂觀性拖延症」是指對什麼事情都預測的比較樂觀,比如「這件事幾分鐘就做好,一會就做完……」,對於這種人來說,什麼事情都是比較簡單的,不用花費多少時間就能完成。就想學習一樣,自己提升學歷但是不去學習,經常幻想自己會在最後一周全部學完,導致考試失敗。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一久便容易高估自己,也就是過度自信。
3、恐懼型拖延症
這種「拖延症」是害怕自己做不好一件事情,就不敢去做,害怕失敗,形成一種恐懼的心理。具有這種「拖延症」的人一般很在意別人的眼光,什麼都想做好。如果這件事做的不好,害怕別人否定自己的能力,那還不如拖一拖,這樣別人就會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不夠重視,而不是能力不足。
4種解決方法
1、自我審視,認清自己的能力。
2、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什麼事情,告訴自己不要拖延,今日事今日畢。
3、將自己的工作安排在每天效率最高的時候,趁著這段時期抓緊完成。
4、按照重要的程度將每件事情規劃好,先做重要的事情,再做次要的事情。
趕快利用這幾種方法拯救你的「拖延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