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逃亡又恰逢端午,寫了這首詞憑弔屈原,像詩歌一樣雋永有味

2020-12-12 民俗文化與詩詞

屈原是一個正直的忠貞愛國之士,一生憂國憂民,但卻屢遭奸佞猜忌、陷害,終不見用於君王,以致最後,他寧可自沉於江中,也不願繼續在那「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世間苟活。如此破釜沉舟的忠烈情懷,自然引起許多文人的共鳴,因此自古以來歌頌屈原的詩篇可說是數不勝數,例如湯顯祖的《午日處州禁競渡》、錢琦的《臺灣竹枝詞》、梅堯臣的《五月五日》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臨江仙》

陳與義

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筆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賞析:高聲歌詠楚辭,慶祝端午佳節,流徙天涯只覺時節過得匆匆。石榴花比不上舞女的裙裳鮮紅。沒有人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歌罷楚辭只覺滿簾撲風。如今,萬事雖集於一身,但卻老病傷神。牆東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悽涼。杯中之酒看起來與往年相似,我試著將它澆到橋下的江水,希望江水能帶著它流到湘江去。

詞人在作品中以「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來表達一種「馬齒徒長」但卻「物是人非」的感慨。其實中國自古有以「酒杯深淺」論交情的說法,也就是看杯中酒的多寡來衡量感情的深淺以及對方的「誠意」度,並且還發明了一種測試「酒杯深淺」的辦法,以在最恰當的時機為對方斟酒。

曾有人就中國古代留存下來的「竹林七賢」圖,研究出古人在測試「酒杯深淺」時,是在酒杯之中做文章。因為在此幅圖中,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酒杯裡裝有一隻木雕小鴨子,在古時,人們稱這種木雕小鴨子為「浮」,宴飲時若想知道對方究竟飲了多少酒,便可直接看酒杯中小鴨子浮沉的程度。小鴨子若沉潛下去,則表示飲酒者相當盡興,若小鴨子一直浮在酒杯上,便表示飲酒者只是虛應一應故事。

陳與義的這闋《臨江仙》不僅緬懷屈原,更在其中融入自己的人生感受,無怪元好問在感同身受之餘,也激起他的共鳴,稱讚陳與義的詞不僅具有「不傳之妙」、「愈嚼而味愈出」,確實是讀出了其中滋味。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午節」。其實早在周朝,民間便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總要打掃庭院,掛艾草、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以袪除不潔之物。不過到了今天,一提起「端午節」,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中國偉大的政治家與文學家——屈原。

謝謝閱讀!喜歡小編的可以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那些寫在「端午」的宋詞,你知道哪幾首呢?
    端午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因而很多文人墨客曾在端午節留下詩詞佳作,有關端午的宋詞自然也不在少數。只不過這些宋詞流傳不廣,知名度較低。其中所寫情景也各有不同,有的描繪端午節的民間習俗,而有的則懷古憑弔屈原,也有純粹借端午節抒發悠閒之情的。
  • 陳與義的這首詞,開篇便是一語驚人,寫得非常唯美!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今天陝西西安人,作為宋朝非常著名的詞人,他一生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詞作,而且他大部分的詞作,也都流傳了下來。雖然在宋朝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詞人,但是陳與義的詞,卻是有別於其他的作者,寫得更為深刻,也更加的感人,這也正是陳與義詞作,一個非常大的特點。
  • 汨羅四大家領導端午祭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時,艾草米粽正飄香。6月25日上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和著屈子祠悠揚的鐘聲,一場肅穆、莊嚴的祭屈大典在屈子祠舉行。喻文、朱平波、李馮波、閔秀明、彭千紅、王敏求、柳雁翔、舒文治、姚書茂等市四大家領導靜穆肅立,共同憑弔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表達對屈原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 ...天涯共此時——「雲上端午 詩意宜昌」2020屈原故裡端午詩會側記
    6月22日20時,「雲上端午 詩意宜昌」2020屈原故裡端午詩會,通過人民網、新華網等十餘家中省級新媒體平臺及宜昌三峽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市內各新聞網站同步播出。此次詩會由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宜昌市委宣傳部、宜昌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宜昌三峽廣播電視臺承辦。吉狄馬加、葉延濱、王家新等10位「詩歌大使」穿越「雲端」,送上端午祝福。
  • 觀宋填詞103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有人說陳與義像極了蘇東坡
    《簡齋詩集序》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陳與義終於體會到了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的感受,其詩風也開始轉變。這也進一步影響到他的詞中,頗有幾分像蘇軾的「詩化之詞」,用詞來表達詩的慷慨激昂。在這年的端午節,陳與義憑弔屈原時寫下了一首《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前兩句敘事寫時令。
  • 宋代詩詞中的端午節:賽龍舟 浴蘭湯 吊屈原
    宋代粽子品種增多,稱呼各異,《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夢粱錄》《事文類聚》等均有記載。   有這樣的生活基礎,粽子自然成為宋詩宋詞中一個鮮明的意象。「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一一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這是「太平宰相」晏殊《端午詞·內廷》中的詩句。
  • 蘇軾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呢?
    浣溪沙·端午宋代: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這首詞中亦寫到端午洗澡「浴芳蘭」,跟我大表姐一樣。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正值仲夏,氣溫升高,百蟲活躍,蚊蠅大量滋生,容易傳播疾病。所以多多洗澡是大有益處的,詞中「端午浴芳蘭」大概也是這樣吧。寫這首詞時,蘇軾被貶惠州已經兩年了,在端午節這個團聚的日子裡,想到自己的侍妾朝雲,於是作此詞送給她。
  • 過端午祭屈原,我們品嘗美食時,別忘弘揚繼承「香草美人」的傳統
    這一風俗歷行久矣,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流傳下的儀式。原因是當日屈原抱石投汩羅江,人們紛紛以竹筒裝米投江餵魚蝦,以免魚蝦傷及他的軀體,並競相劃舟去拯救。由此包粽、划龍舟,成端午的習俗。其實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並有了包粽、划龍舟的習俗。
  • 端午節快要來了,送上三首好詩詞,給大家過節助興
    這首詩開篇點題,山村裡無絲竹之亂耳,也無案牘之勞形,這裡民風淳樸,佳節的氣氛熱烈,還有盛開的石榴為人們助興,令詩人心情愉悅。詩人暫時放下滿腹的憂憤,也被節日的歡快氣氛感染。他先吃了長了兩隻角的粽子,又在高冠上插著艾枝。接下來又忙著儲藥、配方,希望餘生能平安無病。晚上忙完這些事情,又開心地喝著小酒。
  • 這個六月,有兒童節,有端午節,寫兒童能吸引喜歡端午的人嗎?寫端午能讓兒童感興趣嗎?
    宇文曉健  張晶晶:「新」視野裡的《金瓶梅導讀》域外書譚邵聲:從凡夫到偉人——看華盛頓性格密碼文化視點·詩話端午屈原是拉開中國文人詩歌和作家文學序幕的天才。他以經天緯地之才,創作了《離騷》《九歌》《天問》等千古傑構;以抱石沉江之舉,矗立起一座民族精神雕像,讓後人通過每年的端午競渡來追懷、憑弔。
  • 2020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披「雲裳」而來
    千百年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神,如同奔騰不息的長河,滋養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浸潤了絢麗多姿的中國詩歌,哺育了英勇頑強的華夏兒女。每逢端午佳節,萬人空巷、齊聚一堂,緬懷先賢,頌揚屈原,掛艾草、割菖蒲、賽龍舟、包粽子、辦詩會,已經成為屈原故裡千年不斷的傳統,成為中華大地一道獨特的風景。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但是,人出名了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又是個耿直的漢子。屈原呢,出身楚國的貴族,說白了,楚國算是人家自己家的。天天看著楚王不好好治理國家,屈原可就忍不住了。
  • 登嶽陽樓二首·其一——宋·陳與義
    三年多難:公元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憑危:指登樓。憑,靠著。危,指高處。 弔古:哀弔,憑弔。
  • 陳與義《春寒》詩賞析
    陳與義是兩宋之交的一位詩人,詩作細膩,自出機杼,意境深遠,晚年之作頗有老杜之風,在詩壇自成一家,頗負盛名。如果大家留心的話,陳與義就出現在2020年的高考語文全國卷的詩歌鑑賞題中。主要考察的是學生體味作者觀摩畫作,想像畫卷內容的能力。提醒我們在詩歌鑑賞時要做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同時也得注意「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
  • 我們端午思屈原,屈原卻在《思美人》
    篇幅達78集的歷史名人題材劇《思美人》在湖南衛視熱播正酣,這應該是第一部詳細記述了屈原從少年到老年、從藝術到政途故事的鴻篇大劇,而《思美人》正在播出之際,又恰逢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引發公眾對屈原的更多思念,催生了《思美人》作為現象劇和話題劇的存在。
  • 雲上端午!2020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即將開幕
    屈原故裡2020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將於 6月22日上午8:30在秭歸縣屈原故裡文化旅遊區屈原廣場開幕本次端午文化節由文化和旅遊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實用性: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寓用於樂、寓教於樂,包裝和色彩設計應用豐富,具有與日常生活方式相關的應用性。◆便攜性:易於存放、便於攜帶。◆市場性:綠色環保,經濟實惠,具有生產可行性、市場經營和網絡傳播的較好效益,有進一步深化設計的潛力。
  • 細數古人是怎樣紀念屈原的?屈原為何如此偉大?
    和尚有話說端午節已過,王和尚再祝各位詩友端午節安康!但是在過節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品質高潔,一腔忠愛之心可昭日月;他志向遠大,志慮忠純,為拯救楚國殫精竭慮;他浪漫多情,文採斐然,被稱為「辭賦之祖」。
  • 2018屈原故裡端午節特別報導 _新華網
    6月14日晚,「中國端午•詩意宜昌」端午詩會在湖北宜昌成功舉行。16日,本次詩會總策劃、宜昌市文聯主席周立榮接受了新華網專訪。【查看詳細】由北京郵票廠影寫版印製的《屈原》特種郵票18日在屈原故裡湖北秭歸首發。
  • 學生版《屈原》端午上演
    新京報訊 (記者王佳琳)5月26日,由北京市第一六五中學學生表演的大型歷史話劇《屈原》正式上演,藉此拉開該校第三屆校園戲劇節的序幕。演出在東城區文化館風尚劇場舉行。  一六五中學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劇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羅熙指導,演員遴選打破了學校話劇社的界限,由全校學生海選產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親身體驗話劇表演的魅力。尤其是劇中女生反串的男角,多媒體恰到好處的運用,融入了更絢麗的舞臺背景和詩性空間。  該劇上演恰逢在端午節來臨之際,也謹以此劇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讓同學們感悟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成為偉大民族精神的傳承者。
  • 端午說屈原
    作為文人,端午總要寫文章。一篇文章,一段故事。比如下面這篇老掉牙的舊文:                                            端午弔屈原      你生就一副鋼鐵的骨頭,且風華萬代,文冠千秋;你飽含一腔愛國的憂愁,但珠淚空拋,枉有良謀。只因不事權貴,不肯俯首,以致走遍天下,也懷才不遇,明珠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