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確規定:製造冤錯案件,嚴懲法官徇私枉法
最高法在《法官法》的懲戒制度中明確規定:作為法官,在審判案件時要以法律為準繩,不得以任何藉口徇私枉法一些冤假錯案的形成除了有證據不實,刑訊逼供等其他因素,還和主審案件的法官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一個法官因某些個人原因而對案件的最終結果進行幹預。那麼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最高法在預防和糾正冤假錯案的時候,也特別的對法官知法犯法這一環節做出了一些具體的防範措施。
-
中央發文專門保護法官檢察官 這事對你影響有多大
非故意違法致錯案不承擔錯案責任 《規定》 非因故意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有重大過失導致錯案並造成嚴重後果的,不承擔錯案責任,並規定法官、檢察官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非經法官、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審議不受錯案責任追究,明確了懲戒委員會工作程序等。
-
「無法避免的錯案與對無冤的執著追求」——讀《法官因何錯判》後感
《法官因何錯判》一書的核心議題在於探究當時日本社會錯案頻發的根源所在,當然這非秋三先生一家之研究,就錯案而言它是刑事司法永恆的主題。從神明裁判發展至今,偵查與審判的技術手段是不斷在進步地,對真相的追求也是一刻沒有停頓,但錯案的發生卻也同樣未曾得到真正禁絕,因為人非神不能做到全知全能。
-
周強:遲到的正義使正義大打折扣,要建立錯案倒查制、問責制
要建立健全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建立錯案倒查制度,確保錯案發生以後,倒查程序立即啟動,保障錯案的責任人和錯案發生的原因及時查明。建立錯案問責制度。對錯案的性質、危害後果、社會影響以及責任人的責任承擔等,進行客觀公正評估,為錯案追究提供依據。 全文如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首席大法官周強。
-
釋新聞|什麼情形能認定為司法人員故意違法或重大過失致錯案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明確,法官、檢察官非因故意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有重大過失導致錯案並造成嚴重後果的,不承擔錯案責任。
-
劉玲書評:《法官因何錯判》
此時他才發現法官習慣於俯視被告,「缺乏作為生活中一常人站在底層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的視角。」工作方式上,秋山先生比喻法官「保持等待的姿態,秩序評論或評判當事者的材料是否美味即可。」而律師則要主動出擊,接觸市民,做案件要親力親為,全力以赴,努力讓法官信服。秋山先生以律師為視角,得以勾畫出法官完整、立體的畫像,他投身律行後,才感受到律師職業的熱情和執著,概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
殺害法官的嫌犯被批捕,法院:必將嚴懲!雙城區法院可以審嗎?
判決,有可能判決離,也有可能判決不離。但是最終判決肯定有一方勝訴,一方敗訴,也就是說有一方滿意,另一方不滿意。如果不滿意的一方能夠理解法律、理解法官,也就算了。如果碰到一些糊塗的當事人,甚至於性格扭曲的當事人,他們就會把夫妻之間鬧的怒氣全部遷怒於法官身上。認為法官判得不公,進而對法官進行謾罵攻擊,甚至於傷害法官。
-
死刑十問(下):死刑錯案與死刑存廢問題
這類案件如果判處死刑的話,就是一種錯案,也是一種冤案;3. 「隱性的冤案」型,這類案件犯罪事實確有發生,證據認定也沒有問題,但是由於政策把握上有問題,對於是不是要立即執行上,在政策理解上有了偏差。這就屬於一種「不假不錯但是冤」的案件。
-
21年審理1800餘件刑事案件無一錯案!她是如何真正做到不枉不縱的?
刑事審判:嚴謹為本,信念為魂從1999年擔任法官至今,周欣共擔任審判長審理及主審、參審刑事案件1800餘件,結案率達100%,且無一錯案。她主審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調撤率達80%以上,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
-
多起錯案「止步於國賠」,這次,張玉環能追責成功嗎?
被張玉環及家人控告的南昌中院法官許某慶、孫某光、王某修和劉某軍,江西高院法官周某軍、漆某君,以及現最高法刑事審判庭第五庭副庭長、江西高院原法官歐陽某平,也被指涉嫌玩忽職守罪。張玉環認為,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法院仍作出有罪判決,其間又對其違法超期羈押長達六年之久,因此強烈要求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
-
最高法:承辦法官為案件質量第一責任人
最高法:承辦法官為案件質量第一責任人 《意見》明確,承辦法官為案件質量第一責任人。 《意見》提出,合議庭成員共同對案件事實負責,承辦法官為案件質量第一責任人。合議庭成員通過庭審或者閱卷等方式審查事實和證據,獨立發表評論意見並說明理由。死刑案件,由經驗豐富的法官承辦。 《意見》指出,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委員依次獨立發表意見並說明理由,主持人最後發表意見。
-
張玉環案國家賠償金額創紀錄,網友熱議:錯案賠償該誰買單?
類似張玉環這種冤假錯案當事人獲取國家賠償的經歷,每次都引起網友的質疑:為何司法機關的相關責任人製造冤假錯案後,卻由納稅人來買單?有律師建議,國家賠償應向造成冤假錯案的相關責任人員追償。近年來,不斷有冤假錯案被糾正,同時,大部分冤假錯案的當事人都提出了同一個訴求,即徹底追究製造冤假錯案的相關人員的責任。2013年,中央政法委在《中央政法委關於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規定》中也提及了辦案的公檢法機構應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預防冤假錯案的產生。但現實情況是,由於追責制度沒有落到實處,導致追責成為一種空洞的口號。為什麼追責會那麼難呢?
-
檢察官要有勇做「刑事案件質效第一責任人」的職業擔當精神
「檢察機關是刑事錯案的第一責任人」的話題引發了檢察機關系統內外的廣泛關注,作為檢察機關主要構成主體的檢察官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法律意義上的刑事錯案畢竟少之又少,全國檢察官每年批捕起訴的以百萬計案件絕大多數都獲得了有罪判決,以數字計算的錯案率微乎其微。
-
「臨沭二中姦殺案」平反,張志超被改判無罪,法官辦錯案應該追究
2014年,臨沂市人民檢察院作出刑事申訴複查通知書,認定原判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等,不符合抗訴條件,不予提起抗訴。2015年5月,該院控告申訴科工作人員表示,案件某些細節上存在瑕疵,但不影響整個案件定罪量刑。2015年10月,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對張志超案立案複查,此後多次延期。
-
判錯案子的法官值不值得被原諒
法官不僅要面對財產糾紛的當事人、將要失去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犯罪嫌疑人、處在行政權力壓迫下的相對人以及其他需要從法律中尋求解決方法的公民,還要面對內心法治信仰的考驗、有些權力對司法權的幹預和一些本應該不加在他們身上的壓力(你懂得)。
-
樊崇義 胡志風:美國通過可靠證據遏制刑事錯案的機制考察
定罪類型——10%的案件屬於認罪答辯;90%的案件經過審判定罪,其中有80%的案件經陪審團審判定罪,7%的案件由法官定罪,3%的案件無法查明是由陪審團還是由法官定罪(參見圖三)。DNA證據情況——25%的無辜者至少部分因DNA證據的幫助而獲得釋放,75%的無辜者並沒有利用DNA證據(參見圖四)。
-
德國:錯案促進刑訴法多次修訂
錯案的發生使德國多次修訂刑事訴訟法。與英美法系國家證據規則傾向於程序公正的價值取向不同,德國刑事訴訟中證據排除規定更傾向於發現事實真相 纏訟長達十多年最終確定無罪的哈利·沃爾茨案給了我們一個觀察德國刑事錯案糾正機制的絕佳樣本。 1993年,哈利·沃爾茨和安德裡亞·查赫喜結連理,一年後生下兒子凱伊。
-
錯案的意識範疇與生成
或者錯案並不是獲得一種內容特殊的確定性,而它是這樣一種行為特殊的確定性,偏偏它從不是概念混合的東西。 哪裡獲得它的概念確定?不管這種法定概念規定不存在本身,還是與法律概念規定相對立的思維;不管這事與法律程序設計的法律概念是否有誤區;有些異樣的法律事實單獨關係及法律意識特殊內容,仍然是要作為法律規定程序全部的基本形式。
-
對話無罪法官莫兆軍:再也不敢判案了!
當天,他和辯護律師忐忑不安地到達法院後,法官明確告訴他結果是無罪的,但判決要推遲。雖然已經知道結果,但莫兆軍和妻子心裡還不安穩,他們說,只要不在法庭上正式宣判,都可能有變數。前天晚上法院通知第二天宣判時,他說自己並沒有久等而來的喜悅,而是懷疑會不會又變卦。昨天早上8時他打電話到法院核實後,心裡才踏實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