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奧數,牛吃草問題的多種不同解法

2020-12-15 數學老師院子三尺三
牛吃草問題

本文將主要從以下個方面講述牛吃草問題:

1,牛吃草及其相關問題

2,牛吃草問題的3種解法

3,牛吃草問題的3種變形

一,牛吃草及其相關問題

1.牛吃草問題的描述

牛吃草問題也稱消長問題或牛頓問題,是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提出來的,在其著作《算數》中,有這麼一道題目:

有一片牧場,已知牛27頭,6天把草吃光;牛23頭,9天吃光。如果有牛21頭,幾天能把草吃光?

牛吃草問題是小學數學應用題中難度較高的題目,如果沒有了解過,學生們往往束手無策。當然從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把草吃光可不是個好主意。

2.牛吃草問題的隱藏條件

牛吃草問題中,有隱藏條件,即牛在吃草,草在生長,牛吃草的速度大於草生長的速度,那麼草終究會被吃光。吃草的牛越多,草被吃光花的時間越短。牛吃草問題中的不變量:草地原有草量、牛吃草速度、草生長速度不變。

當然題目中並沒有給出這些信息,這些是我們為了解決問題而做出的合理化假設,把實際問題變成數學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合理化的假設,這也叫建模(建立數學模型)。

3.與牛吃草問題相似的問題

牛吃草問題也稱消長問題,顧名思義,此消彼長。

如果我們把牛吃草看成是牛需要做的工作,牛吃草問題就變成了工程問題。

如果我們把草鋪成一條道路,牛在道路的這頭,道路的那頭的草不停的生長,牛吃草問題就變成追及問題。

同樣類似的,船漏水舀水,閘口放行都可以看出牛吃草問題處理。

了解了什麼是牛吃草問題,我們看如何解決牛吃草問題,本文提供三種解法。

二,牛吃草問題的幾種解法

1,常規算數解法(1個假設,1個核心關係式,需掌握)

假設:一頭牛一天吃掉的草量為1

核心關係式:牛共吃掉的草量=原有草量+新生長草量

分析:把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代入關係式,研究各個量之間的關係。

牛27頭,6天吃光,即,27頭牛6天吃掉的草量=原有草量+6天生長草量,代入數據有:

27×6=原有草量+6×每天生長草量..............................①

牛23頭,9天吃光,即,23頭牛9天吃掉的草量=原有草量+9天生長草量,代入數據有:

23×9=原有草量+9×每天生長草量..............................②

比較①②式可知,兩次吃草的時間差為9-6=3(天),總草量的差為23×9-27×6=45,也就是3天生長的草量為45,那麼一天生長的草量為45÷3=15。

根據①式可知:

原有草量=27×6-6×每天生長草量

=27×6-6×15

=72

回歸到問題:如果有牛21頭,幾天能把草吃光?

核心關係式依然成立,直接代入數據有:

21×?=原有草量+?×每天生長草量

21×?=72+?×15

這裡,我們如果學過一元一次方程,我們直接用方程解即可。

如果沒有學過方程,或者掌握不好,可以這麼理解:21頭牛一天吃21份草,而草地每天長15份草,兩者抵消,相當於每天能吃淨草21-15=6(份),草地共有淨草72份,共需吃72÷6=12(天)。

(這裡有沒有熟悉的感覺,72就是追及問題中的追及路程,而21-15就是速度差,牛吃完草的時候就是追上的時候。)

總結:①②式我們稱之為關係式,在工程問題中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幫助我們整理思路,而且可以更好的想方程思維過度,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題目的走向。

牛吃草問題我們這裡不提供任何公式,關鍵需要理清其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過程中做的一些假設,以及基本關係式,這些關係式既有生活常識,也有理性思維,需要保持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的熱情。

方法1的拓展(以下分割線內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參考了解)

·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部分有能力的學生或許已經接觸過或者有能力接受,當我們把2.1中①②兩式中的「原有草量」用x代替,「每天生長草量」用y代替,則可得二元一次方程:

23×9=x+6y..............................①'

23×9=x+9y............................②'

②'-①'有:

23×9-23×9=9y-6y

y=15,

代入式①'有:

x=72

後面的計算同方法1。

(當然,我們也可以設21頭牛吃完草的天數設為z,在利用一次核心關係式,就變成了三元一次方程,有興趣和能力的同學可以嘗試。)

· 看成追及問題解答

如圖:在前面的描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原有草量可以類比為追及問題中的追及路程,牛在追,草在長。

我們重新設定這道題目:

牛從A地出發,草從B地出發,牛的速度是27,6天追上草;牛的速度是23,9天追上草。當牛的速度是21,幾天追上草?

分析:本題中,牛的速度在變,而草的速度不變,追及路程不變。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時間

由3次追及中追及路程相等作為等量關係,有:

(27-V草)×6=(23-V草)×9

(也可理解為速度差和追及時間成反比例)

解方程可得V草,代入追及路程公式可得原有草量,再用公式可得V牛=21時的追及時間。

2,分數解法(基礎較好的同學掌握)

鑑於分數在小學中的重要性,此方法是對分數應用基本功的一種檢驗。小學五六年級,分數計算及應用是核心,單位1的量的又是其中的重難點。所以,牛吃草問題的第二種解法我們從分數的角度來分析求解。

思路1(跟方法1的思路類似):

設27頭牛6天吃草總量為單位1,則一頭牛一天吃草的量為:1/27×6

23頭牛9天吃草:(1/27×6)×23×9=23/18

23頭牛9天吃草比27頭牛6天吃草總量多:23/18-1=5/18

多出來的恰為3天長出的草量,則每天長草:5/18÷3=5/54

原有草量為27頭牛6天吃草總量為單位1減去6天生長的草量:1-5/54×6=4/9

21頭牛吃完草需要天數:4/9÷((1/27×6)-5/54)=12(天)

思路2:

設原有草量為單位1,則27頭牛每天吃掉原有草量的1/6及每天生長的草量;23頭牛每天吃掉原有草量的1/9及每天生長的草量。(這部分是關鍵,把時間換算成每天。)

則,27頭牛每天吃掉的比23頭牛每天吃掉的多原有草量的:1/6-1/9=1/18

所以每頭牛每天吃原有草量:1/18÷(27-23)=1/72

那麼27頭牛6天吃原有草量的:27×6×1/72=9/4

比原有草量多(也是6天生長的草):9/4-1=5/4

則每天生長草:5/4÷6=5/24

21頭牛吃光草需要天數:1÷(1/72×21-5/24)=12(天)

總結:找準單位1的量是關鍵,而且單位1的量必須是常量。

3,反比例解法

設x頭每天吃掉的草剛好抵消掉每天生長出來的草,那麼這部分牛和生長的草我們可以不用再考慮。

此時,原有草量一定,扣除掉用於抵消生長草的x頭牛後,剩餘牛的數量和吃完原有草所花的時間成反比例。

可列方程:(27-x)×6=(23-x)×9

解得x=15

即每天生長出來的草需要15頭牛去吃。

原有草量:(27-15)×6=72

21頭牛中15頭牛吃生長的草,21-15=6(頭)吃原有的草,需要72÷6=12(天)。

總結:此法不容易想到,而且從複雜的關係中找到一個不怎麼明顯的反比例有難度,此方法在方法1的拓展方法,當成追及問題計算的時候也有提到。

不管採用哪種方法,題目的核心沒有變,等量關係也沒有變,具體使用什麼方法,看自己擅長。

三,牛吃草問題的幾種變形

這裡只提供三道練習題,只要能在讀題中發現這是牛吃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很多時候學生往往被題目表面的信息所迷惑,看不出這是牛吃草問題。

練習1:船發現漏水時,水勻速進入船內;如果10人向外舀水,8時舀完;15人向外舀,3時舀完。要求2時舀完,安排多少人?

練習2:在車站開始檢票是,有a名旅客在候車室排隊等候檢票。檢票開始後,仍有旅客繼續前來排隊檢票進站,設旅客按固定的速度增加,檢票口檢票速度固定。若開放一個檢票口,則需30分鐘才可將排隊等候檢票的旅客全部檢票完畢;若開放兩個檢票口,則只需10分鐘便可將排隊等候檢票的旅客全部檢票完畢,如果要在5分鐘內將排隊等候檢票的旅客全部檢票完畢,以使後來到站的旅客能隨到隨檢,至少要同時開放幾個檢票口?

練習3:快、中、慢三輛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沿同一公路追趕前面的一個汽車人,這3輛車分別用6分、10分、12分追上騎車人。現在知道快車每小時行29千米,中速車每小時行20千米,求慢車速度。

牛吃草問題並不是奧數中的難點,但是我們這裡用多種方法解答,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對各種方法思路能夠融會貫通,各個知識點能夠聯繫起來看待,比如工程問題、行程問題等都有想通之處。雖然我們的主題是牛吃草問題,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其他的知識,在編制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知識網絡。知識點可能會忘記,但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思路會一直影響我們。如何在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如何在眾多信息中把握關鍵點需要慢慢體會。

附阿基裡斯悖論

阿基裡斯悖論雖然與牛吃草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其中的追及部分也可以理解為消長問題,權當課外閱讀。

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驍勇善戰的英雄,全身刀槍不入,諸神難侵,而且非常能跑,但卻跑不過一隻烏龜,這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發表了著名的阿基裡斯悖論。

芝諾做出了這樣的假設:

阿基裡斯的速度是10米每秒,烏龜的速度是1米每秒;阿基裡斯在烏龜身後100米處開始跑。

比賽開始:

1,10秒後,阿基裡斯跑到100米處,烏龜爬到110米處;

2,11秒後,阿基裡斯跑到110米處,烏龜爬到111米處;

3,11.1秒後,阿基裡斯跑到111米處,烏龜爬到111.1米處;

4,11.11秒後,阿基裡斯跑到111.1米處,烏龜爬到111.11米處;

...

如此繼續下去,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烏龜,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阿基裡斯悖論

上述就是著名的阿基裡斯悖論,顯然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小朋友都知道快的肯定追的上慢的,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呢?

阿基裡斯悖論與數學中的無窮級數有關,但與現實生活相矛盾,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都研究過這個問題,包括牛頓。當然阿基裡斯悖論早已解決,你能不能找出悖論中的矛盾呢?

相關焦點

  • 小學奧數中常見的牛吃草問題怎麼解
    我們來看一道小學的應用題,牛吃草的問題。這個在小學五年級以上的奧數中經常出現。和它相類似的題目有水池抽水問題,檢票口檢票問題,都是同一類問題。所以熟練掌握了牛吃草的問題做另外兩種也是一樣的,這就叫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我們來看一道題目。
  • 小學奧數經典 全國奧賽考試高頻率考題 經典「牛吃草」問題
    牛吃草問題:牛吃草問題又稱為消長問題或牛頓牧場,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提出來的。典型牛吃草問題的條件是假設草的生長速度固定不變,不同頭數的牛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的天數各不相同,求若干頭牛吃這片草地可以吃多少天。由於吃的天數不同,草又是天天在生長的,所以草的存量隨牛吃的天數不斷地變化。
  • 小學數學應用題類型分類及解法匯總
    小學數學行程問題第二講:過橋問題16、牛吃草問題小學奧數燒腦題——牛吃草問題詳解17、溶液濃度問題其中前17類是代數問題,後3類是幾何問題。有些問題以前寫過,還有些後續會陸續補充。解法匯總1、畫圖法小學應用題解法可分為兩大類:算術方法和方程解法,算術方法最常用的就是畫線段圖,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
  • 小學奧數每日一題之003,值得思考的經典題
    首先上一道思考題小學四年級奧數題,請大家解答有64位同學,每人各得知一條消息,並且任意兩人所得到的消息互不相同他們用電話兩兩告訴對方所得到的所有消息我之前是以為電話只能一通一通的打,然後這個問題就變得複雜(我認為至少組合數學研究生層次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我這種變體)。
  • 六年級奧數,小升初重點中學入學考什麼?一道牛吃草問題拉開差距
    六年級馬上就要面臨小升初了,如果想考重點中學這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大家都知道,小學課內知識難度有限,要想甄別出優秀的孩子,勢必要考一些奧數相關的內容,牛吃草問題就經常考到的題型。作為課外數學培優,六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初步抽象思維能力,可以進行自主學習。輔導班不是萬能的,從有些方面看輔導班還是限制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
  • 秒懂經典奧數:牛吃草問題,再也不用擔心牛在吃,草在長的問題了
    入駐百家號第5天,今天給大家帶來經典奧數問題:牛吃草。很多同學對牛吃草問題很恐懼,因為牛在吃草的同時,草每天也在生長,是一個動態的變化。今天的牛吃草問題你明白了嗎?我是【秒懂奧數】的餘老師,從事奧數培訓十二年,每天分享一點教學經驗和心得,如果喜歡,請關注我。
  • 小學奧數知識點梳理-類牛吃草問題例題精講
    類牛吃草問題:是牛吃草問題的變形,經常會碰到的題型如:抽(淘)水問題,檢票口檢票問題,水庫洩洪問題等等,只要理解了這類問題關鍵的兩個不變量:消長速度和原有量,就能夠掌握問題的本質和解題思路,以不變應萬變。
  • 小學奧數是什麼?機構的奧數錯在哪裡?
    計數、排列組合、加乘原理和遞歸方法,都需要專門去講,這些原來都是在高中部分講的,但是現在也在小學奧數競賽的範圍裡邊。包括高中不常考的標數法、倒推法,但是在競賽裡面卻考得很多。這些就是競賽和平時課內學習不一樣的地方。外面行程問題考的很多,但是對我來說不是關鍵,因為變量之間的等量關係能夠列出來,那麼行程問題根本就不用花太大力氣。
  • 小學奧數知識點:牛吃草問題
    牛吃草問題在小學這類問題常用到四個基本公式,分別是:(1)草的生長速度=(對應的牛頭數×吃的較多天數-相應的牛頭數×吃的較少天數)÷(吃的較多天數-吃的較少天數);(2)原有草量=牛頭數×吃的天數-草的生長速度×吃的天數;(3)吃的天數=原有草量÷(牛頭數-草的生長速度);(4)牛頭數=原有草量
  • 牛吃草問題的基本解法
    牛吃草問題是小學數學思維訓練中比較經典的問題。它最早是由物理學家牛頓編寫出來的,由此推廣的題型有水池抽水、購票檢票等類型。適合四到六年級的學生研究學習。這類問題一般會先假設一片固定的牧場上牧草生長速度不變,然後根據兩群不同數量的牛吃完牧草所用的時間,來計算第三群牛多長時間能吃完牧草
  • 一道難倒名校才女的奧數題的N種解法
    N種解法言歸正傳,咱們來看看這道題究竟有多少種解法。題目:我的學生問我今年多大了,我告訴學生,」當我像你這麼大時,你才3歲;當你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我已經六十三了。年齡差:(63-3)÷3=20(歲)老師今年年齡:63-20=43(歲)方法四:列表法用N表示年齡差3N+3=63,後續計算和畫圖法列式相同,只是前面導出方式不同
  • 蘇州小升初數學備戰之「牛吃草問題」
    摘要:小升初準備從四五年級開始,數學中的「牛吃草問題」是比較重要的知識難點。     蘇州奧數網9月24日:2012年蘇州小升初準備之「牛吃草問題」,牛吃草問題是從小學延伸至中學的一個專項課題,也是小學生比較容易混亂的課題。
  • 小學奧數七大知識模塊思維導圖(奧數知識點匯總)
    (2)對於計數板塊的內容的深入學習通常是到高中才展開,有些甚至到文理分科後才學習,但是小學奧數階段涉及的計數問題通常相對比較基礎,不過對普通學生理解上存在較大難度,對於競賽類的學生這部分內容還是需要熟練掌握,尤其是排列組合。
  • 小升初奧數時鐘問題思路解法匯總
    小升初奧數中,鐘錶問題有時候是比較棘手的,奧數中鐘錶問題在實際練習中,有其獨特的解題思路和做題方法。接下來,奧數網編輯整理了一些常考的小升初奧數時鐘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解法,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 小學常考「植樹、雞兔同籠、牛吃草、盈虧問題」公式匯總,快掌握
    相信給孩子輔導過作業的家長們都知道,小學數學最常考的就是植樹、雞兔同籠、牛吃草、盈虧等問題了,那麼在遇到這類題型時,家長們知道怎麼教孩子才是最有效的學習嗎?其實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解決難題最重要的其中一點就是要記住公式。
  • 小學教育之奧數牛吃草篇:只要記住這5點,有再多牛也不怕
    後人把這類問題稱為牛吃草問題或叫做「牛頓問題」。牛吃草問題的難度與雞兔同籠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牛吃草」問題主要涉及三個量:草的數量、牛的頭數、時間。1.解題依據2.一般解法回到開篇我們提到的問題上。「牛吃草」問題有很多的變例,像抽水問題、檢票口檢票問題等等,只有理解了「牛吃草」問題的本質和解題思路,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輕鬆解決此類問題。
  • 小學奧數體系揭秘,奧數機構體系缺陷曝光
    我這裡給大家畫一張圖,這裡方框部分代表課內知識,從上到下,藍色方塊是小學知識,深紫色方塊代表初中知識,咖啡色的代表高中知識。大家可以看到,競賽知識,有一部分來自小學,初中甚至高中課內知識,另有一部分,在課內從來沒碰到過。有些家長看了小學奧數題目,覺得自己好像從來沒學過數學一樣。這個大家不要奇怪,這是因為奧數它的數學體系是不一樣的。    怎樣應對奧數?
  • 小學奧數中有關「假設」類型題的解法
    小學奧數的題其實主要是巧妙地利用解題方法來進行解題,有時,也可以進行轉換自己的思維方法。那樣解決問題就方便多了。比如,有兩個時,他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但是,要想一下子求出兩個數是很困難的,我們可以把這兩個數給它想像成一個數。
  • 備戰2013年小升初:小學奧數15個知識點匯總
    石家莊奧數網9月4日:石家莊奧數網小編為2013年小升初學生整理了小學奧數必須掌握的15個知識模塊,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鍵問題:確定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   7.牛吃草問題   基本思路:假設每頭牛吃草的速度為「1」份,根據兩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總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即可確定草的生長速度和總草量。   基本特點:原草量和新草生長速度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確定兩個不變的量。
  • 小學奧數競賽計算題常用解法
    在小學數學中,計算題佔有一定的分量,特別是小學奧數中。因此有必要掌握靈活、多變的解題方法,合理地運用運算性質、定律、法則。下面是計算題的常用解法:   一、分組湊整法:   例1.3125+5431+2793+6875+4569   解:原式=(3125+6875)+(4569+5431)+2793   =22793   例2.100+99-98-97+96+95-94-93+……+4+3-2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