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帶娃已成趨勢,但「辛酸苦辣」誰人知?

2020-09-18 大豆豆姐姐

如果你是一個接過孩子放學的人,會發現接孩子人當中一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在十幾年前有一個詞非常火,「留守兒童」。那時興起打工熱。年輕人外出務工,無奈把孩子留在老家。隨著「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大家開始重視起來,有些地方政府也有一定補貼政策。

「留守兒童」意味著孩子是隔代教育。而現如今的「隔代帶娃」也讓有一部分人變成了隔代教育。

專家不建議隔代帶娃,很大一部分是不建議隔代教育。

隔代帶娃的利與弊

  • 利:隔代帶娃可以幫助年輕父母減少後顧之憂、緩解生活的壓力。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車貸、房貸等等,老人幫忙看孩子的話,夫妻就都可以工作,減輕了整個家庭的經濟。
  • 弊:老一輩的更寵愛孩子。「隔輩親」這個詞用在老人跟孫子/孫女身上真的是太貼合實際了,孩子餓了嗎?孩子你渴了嗎?奶奶給你倒杯水等等,真的是疼到了骨子裡。過分的寵溺會導致孩子好吃懶做,並且會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 容易引發婆媳矛盾。很多婆媳矛盾都是 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產生的。媳婦認為應該科學育兒,奶奶認為我都養過一個了,就按照我的經驗養。

如果老一輩能有效吸取科學的育兒知識,善於學習,不過分溺愛孩子。相信年輕父母也是願意把孩子交給老一輩帶的。

要相信科學育兒,知識總是在更新換代的。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這一點毋庸置疑。


隔代帶娃是三代人的事情,如果能有效溝通,互相理解,大家一起學習進步,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幸福的家庭。

老一輩為什麼給年輕人帶娃呢?

退休過後的日子原本是清閒的,終於可以慢下來,不用為了生活奔波操勞。但是因為愛,因為心疼兒女,不想看到兒女邊工作邊帶娃的囧境,才幫助兒女帶娃。

帶娃辛苦麼?答案自然是辛苦的。很多人說帶娃比工作還辛苦。那退休後五六十歲的父母還要來接受辛苦。如果年輕人不給予理解,是不是有理無處說呢?這也是很多老年人不願意幫帶娃的原因,付出了辛苦,還沒人理解,換誰願意呢?

所以大家要互相理解,好好溝通,一起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才能適合孩子健康成長。

老一輩尊重年輕人的科學育兒。年輕人體諒老一輩的辛苦,學會好好溝通,畢竟老一輩接受能力稍慢,而且要改變不好的習慣是真的需要時間的。


隔代帶娃不代表隔代教育。

孩子的教育還是要父母親自抓,孩子吃飽穿暖這些最基本的老一輩可以代勞。但最重要的性格養成和素質教育還是要靠父母,畢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會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相對應你對父母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以後對你的態度。

希望所有人都能互相解解,放下執念,有效溝通,和睦相處才會有更好的家庭氛圍,才能更適合孩子健康快樂長大。

孩子誰帶,你覺得更合適和放心呢?評論區討論一下吧。

關注我

我是豆媽

一個在育兒路上不斷摸索前進的寶媽

希望成為優秀的父母

相關焦點

  • 隔代帶娃最後苦的還是孩子,看完之後決定辭職帶娃
    孩子在12歲之前都是由外婆帶大,是這兩年才回到父母身邊,有一次孩子要求母親給他買手機,兒子就威脅跳樓,母親則說「想跳就跳吧。外婆認為女兒言辭過激,媽媽則認為是外婆慣壞了孩子,不讓外婆插手兒子的教育。這就是隔代教育的弊端吧,外婆寵愛外孫,而媽媽對兒子卻要求十分嚴格,在教育孩子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最終受傷的就是孩子。
  • 隔代帶娃真的會把娃帶廢
    我的寶貝,因為婆婆身體不好,要堅持在農村老家帶。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讓我媽辭職來給我帶娃,原因也很簡單,寶貝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教育,我不放心讓老人帶他,一定要親自帶。所以從生下來後,我上班之前一直是我全職帶,我上班後就是晚上帶。後來疫情期間,寶貝在城市的家裡呆不住,就讓他在老家呆了三個月,由爺爺奶奶帶。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要怎麼解?
    你小時候我都沒怎麼管你,現在不也很好嗎」……讓小編詫異的是,我國有近五成孩子接受者隔代教育。目前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於隔代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佔總數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達70%。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看來,隔代教育在幼兒家庭中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 隔代帶娃真的會把孩子帶廢
    我的寶貝,因為婆婆身體不好,要堅持在農村老家帶。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讓我媽辭職來給我帶娃,原因也很簡單,寶貝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教育,我不放心讓老人帶他,一定要親自帶。所以從生下來後,我上班之前一直是我全職帶,我上班後就是晚上帶。後來疫情期間,寶貝在城市的家裡呆不住,就讓他在老家呆了三個月,由爺爺奶奶帶。
  • 教師「鐵飯碗」背後的辛酸苦辣
    教師「鐵飯碗」背後的辛酸苦辣 作者:任學堂 發布時間:
  • 晚上媽媽帶娃,白天奶奶帶娃,「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很多寶媽都發愁過孩子出生後由誰來帶這個問題,如果寶媽是有工作的,產假休完以後,就要重返工作崗位,誰來帶照顧孩子成為了寶媽的煩心事。大多數家庭出於經濟問題考慮,都會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孩子,而不是請保姆。中國的隔代教育非常普遍,基本上70%左右的家庭都是這麼做的。
  • 「隔代親」被吐槽,「假帶娃」被抵制,這一屆的老人帶娃有多難?
    細細品來,短短幾句話卻道出了老一輩的辛酸和無奈。前段時間新聞上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重慶的陳女士帶著11個月大的外孫女外出,因被人喊去湊一桌打麻將,就將小孩交給小店老闆娘照看。不料坐上麻將桌不久,老闆娘把孩子抱來,孩子臉色憋得通紅,送醫搶救時已遲了,因異物卡住喉嚨搶救無效,不幸窒息死亡。這樣的教訓還不夠大麼?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到底苦了誰?
    當今社會,年輕人看不慣又離不開的隔代教育。之前小辰出過一篇關於隔代教育,解決一些矛盾的具體方法,今天主要跟年輕父母們梳理一下心態。小辰有個同事,因為工作脫不開身,想讓父母過來看孩子,但是老家也一堆事情走不開,於是就不樂意了,腦子裡想的都是:哥哥嫂嫂的孩子都是父母帶大的,怎麼到我這就不行?
  • 老人帶娃小半年,孩子變化讓人哭笑不得,隔代育兒的坑你踩過沒?
    編輯:張大貓 現在很多80後、90後都是獨生子女,組成家庭後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老人幫忙帶娃也成了一種默契。 老人幫忙帶娃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緩解兒女的生活壓力,老人們還能享受天倫之樂。
  • 硬核外婆帶娃,把孩子培養成「最強大腦」,堪稱隔代撫養的楷模
    有的人出生就非常的有天賦,比較說學東西比較快,記東西比較牢,我們上學時就有一個這樣的同學,上課就睡覺出生就需要花很大的努力去學一件事,但是通過後天的培養和堅持,努力的人都會有回報的。硬核外婆帶娃,把孩子培養成「最強大腦」,堪稱隔代撫養的楷模最近有一位8歲重慶小女孩被很多人圈粉了,她的名字叫做李欣蔓,因為從小有很強的「超能力」,記憶力超級的厲害,在學校也被很多同學稱為「最強大腦」。
  • 要不要隔代帶娃,老人帶娃矛盾多?子女做到這五件事,家庭更和諧
    對於有孩子的父母而言,想要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是十分不現實的,於是出現了一種新趨勢「老人帶娃」。在中國,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看看你的生活圈,大多數都是奶奶追著孫子小區跑,奶奶帶著孫子公園玩,姥姥推著孩子遛彎,姥姥抱著孩子去買菜等場景,不知何時起,「隔代養育」變成了社會趨勢。
  • 一個人帶娃的辛酸
    大家好,我是大琳,今天我想來說一說一個人帶娃,其中的辛酸歷程在寶寶兩個半月的時候,我開始了一個人帶娃的「艱辛」時刻!為什麼我要將艱辛標出來呢,艱辛是自己以為的艱辛,真正經歷過後,才知道,辛酸,但是很快樂!
  • 老人帶娃好不好?專家表示:隔代教養 注意保持「愛的距離」
    老人帶娃好不好?硬核奶奶實力寵孫,惹得眾人紛紛羨慕的同時,卻也描繪出當今社會中的一個普遍現狀:隔代教養。據宋慶齡兒童發展中心的重大課題研究項目「上海市3至12歲兒童家庭教育現狀與需求調查」顯示,在上海,70%的家庭有祖輩參與到幼兒及兒童的教養過程中。老人帶娃究竟好不好?在不少專家看來,隔代教養,最重要的是保持「愛的距離」。
  • 一個人帶娃最害怕、最辛酸的10件事,笑著笑著就哭了......
    1、帶娃忙瘋了,老公回來不幫忙,還裝作看不見。朋友一直一個人帶娃,雙方父母身體不好,不能來幫忙,所有家務都她一個人來扛,有淚有苦都往肚子裡咽。老公下班回來還各種嘮叨,一臉的不開心:「不就帶個娃,能有多累?上了一天的班,累死了 回來飯都吃不上。」當媽的我一天閒著了嗎?
  • 幫了子女卻害了孫子,帶娃的奶奶該背鍋?淺談隔代教育的功與過
    當今社會年輕人的壓力普遍較大,老一輩父母們為了幫子女們分擔壓力,本到了該享受生活的年齡卻又不得不站出來幫子女帶娃。主動出力還好說,對自己的人生還有所追求不願幫忙帶娃的,或者身體原因不能帶娃的,往往會被推向比較尷尬的境地,「你不幫我帶娃,我不給你養老」的說法甚至都曾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 請長輩帶娃總是有矛盾 隔代教育需要注意點啥?
    環球網01月13日06:30如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小區裡遛娃的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少見工作日時間有爸爸媽媽遛娃的。所以現在的隔代相處和隔代教育就成了普遍現象,隔代教育的矛盾也慢慢浮現出來。但是自己又不能辭職全職帶娃,需要長輩的幫助,內心很矛盾,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兩代人存在「認知差異」,即對於一種事物會有不同的見解和處理方式,往往會在溝通問題的方式上讓對方產生誤會,上升到「情感」層面,就像蝴蝶效應一樣,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發生,那麼隔代教育的家庭該如何相處呢?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
    都說老人帶娃是痛並快樂著,能有多「痛」呢?杭州有位爺爺在老家帶孫子,竟然患上了焦慮症。原來,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兒子把7歲的孫子從城裡送回了老家。第二天一早,趁著送孩子上學的空,出門就把孫子帶去了火車站,買了車票要帶孫子回老家。這可急壞了媽媽,好在警察的幫助下,在車站找到了老人和孩子。
  • 爺爺帶娃得抑鬱症:「隔代親」,又野又上頭......哈哈哈哈
    智慧女性 心靈讀本作者 | 靜女夭夭來源|凱叔講故事都說老人帶娃是痛並快樂著,能有多「痛」呢?老人帶娃的大型雙標現場,更是野得頭皮發麻。帶娃不僅是力氣活,更是個高危職業,何況是老人。央視曾經拍過一個記錄片《姥姥》,真實記錄了一群帶娃老人們的日常。有位姥姥,背井離鄉來到北京,幫女兒帶娃。有一天,孩子突然發起了高燒,姥姥急得不得了,趕緊給外孫蓋上棉被,想給外孫發汗。女兒看到後一把扯掉了被子,脫口而出:「媽,我工作壓力那麼大,您能別添亂了嗎?」
  • 一組寶媽帶娃乘車圖,透出為母則剛的辛酸:當媽後看不得這些
    一組寶媽帶娃乘車圖,透出為母則剛的辛酸近日,一組寶媽帶娃出行的照片,就悄悄在網上引起了討論。照片中的寶媽,代表了多數普通家庭的帶娃現狀,一個母親孤身帶著孩子等地鐵、坐公交,或是高鐵,光從背影就能看到她們的疲憊。
  • 老人帶娃會帶壞孩子?善用「隔代教育」優勢,孩子更容易成才
    ,小文覺得兒子的行為太不可思議了,在孩子跑之前抓住了他,正想好好教育他,誰知道兒子居然踢她,並對小文大喊大叫:「關你什麼事情啊!媽媽太討厭了!」丈夫下班後,小文告訴了他這個事情,兩個人提出想和兒子聊聊,但兒子只躲在婆婆的房間裡不出來,婆婆也出面阻止了夫婦,結果兩人這次的教育行動只能暫時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