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掌管天氣的四位神仙:風伯、雨師、雷公、電母

2020-12-20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風伯

風是無處的。「岸邊擺柳如根動,園內吹花帶葉飄」,這是和風;「過嶺只聞千樹吼,入林但見萬竿搖」,這是大風;「播土揚塵沙迸迸,翻江攪海浪濤濤」,這是狂風。古人當然無法認識這大氣流動帶來的現象,而認為是風伯的威力。

風雨雷電四神

《山海經》中說過:「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 風伯是民間對風神的稱呼,也稱風師。我國地域廣大,古代各族對風神的信仰不盡相同,有的把鳥視為風神,因為翼動生風;有的看成是山神,因為山高風猛或空穴來風;中原地區以星宿為風神;南方信奉飛廉(有翼的怪獸)為風神,它們「身似鹿,頭似爵,有角,尾似蛇,大如豹」。但均稱為風伯。

春秋戰國以來,逐漸形成天神體系。唐宋以後,風伯變成了「人」,並有了各種名字如封姨、方天君之類,其姓均為「風」的轉音。模樣已變成「白須老翁,左手持輪,右手執,若扇輪狀」。這其實是根據風的特性幻想而成的。

雨師

「勢如銀河傾天塹,疾似流雲過海門。」雨雖然絲絲片片,但千條萬道能匯成雷霆萬鈞的聲勢。傳說神農時川竭山崩,皆成沙磧,連天亦幾時不雨,禾黍各處枯槁。有一個形容古怪的野人,上披草領、下系皮裙、言語顛狂、蓬頭跣足、手執柳枝、狂歌亂舞。他自稱叫赤松子,是神農的雨師。至於他如何能弄雲播雨的,故事就未詳盡記載了。

在諸多的氣象神中,雨神自然是與古代人類社會生活最密切相關的神靈了。但雨師是誰? 歷來有多種說法。除赤松子外,戰國時又出了一個屏翳;漢代又有個玄冥,據說他是北方之神,北方主水,故亦為雨師。最奇怪的莫過於《古今圖書集成》提到李靖。

李靖原是初唐名將。據說他常在山中行走,累時借民家寄宿。一次夜晚,一個婦女給他送去一個水瓶說:「上天要下雨了,請你代勞吧。」一個僕役牽來一匹青驄馬,警告他:「你把水從鬃倒下三滴即止,千萬不要多倒。」李靖騎上馬,馬飛到天上,他連滴數十滴。次日,這一帶成了一片汪洋。 作為人格化的雨師,人們給他造了這麼一個像:烏髯壯漢,左手執盂,內盛一龍,右手若灑水狀。魏晉以後,有人開始把龍稱為雨師。近代,人們祈雨均祈求龍王,雨師信仰在民間名存實亡了。

雷公

雷公,俗傳為天上打雷的神。 遠古之時,黃帝帶領千軍萬馬,與南方的蚩尤族打了一仗。在天仙玄女幫助下,黃帝打敗蚩尤,在東海流波山,抓獲一隻夔牛,重三千多斤。黃帝下令殺了它,得到一張大皮,做成天鼓。用錘一敲,聲傳五百裡。

雷公電母

黃帝成神之後,封了雷神,即雷公。他「力大無窮,混身肌肉鼓起,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而爪更後,左手執楔,右手持槌,作欲擊狀。自頂至傍,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至於這個形象的來歷,眾說紛紜。其中一說是每當風雨之前,便密密擂起天鼓。天下就響起隆隆的雷聲。 後世人所傳的雷公,形狀已有改變。傳說唐代有一個孝子,給母親殺雞時,被雷擊死,升天后,天帝封他為雷公。他頭像妖怪,嘴似雞喙,雙肩帶翼,左手拿著尖刀,右手拿鼓槌。近世的雷公廟,都以這個形象造型。

在《西遊記》中,吳承恩描述了靈霄殿外有一個雷府,裡面全部是雷祖屬下的兵將,當孫悟空打到靈霄殿時,佑聖真君調來三十六名雷將,把悟空圍在中心。悟空無一絲懼色,揮棒前迎後架,後乾脆化為三頭六臂,使雷將一個也不能接近,最終如來到來,才降服了悟空。把雷公部下看成是降伏悟空的最後決鬥,反映了人們對雷公威力的崇拜。

不過,從春秋戰國以來,人們給雷公加上許多社會職能,主要是積極的。如認為他能代天執行刑罰,擊殺有罪之人,甚至有辨別善惡之能力。所以,在中國民間,雷公是一個主持正義的神。

電母

《易經》陰陽義中說雷和電母也有性別之分,雷為陽而電為陰。後來,人們把電母尊稱為「閃電娘娘」「金光聖母」「電母」等等。許多塑電神像中就是「其容如女、貌端母雅」「衣朱裳白褲」「兩手各執鏡」。 閃電本是一種自然現象,為雲層之間、石地之間或雲和空氣間的電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所發生的猛烈放電現象。但古人卻認為是神靈所為,於是才創造出這個閃電娘娘。更為別致的是,有人還給她起了名字。

明代姚宗儀在《常熟私志》中就提到:「致道觀雷部前殿,列電母秀使者(名文英)。」這真是不知從何說起了。 作為司閃電的女神,她很少單獨行動。在文學描寫中,往往服從於男性神的調配。如《西遊記》八十七回中就寫到:差鄧、辛、張、陶、帥領閃電娘子。這多少反映出女子在社會中的從屬地位。

明代餘象鬥《北遊記》又稱電母為朱佩娘娘,雷神曾給予她兩面雷電鏡,為雷神打人時照明。總之電母為雷神屬部神,與雷神相配,中國民間信仰中多與其他氣象神合祀。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話中的四大雷神,最出名的雷公反而資歷最低
    提到雷神,我們總是想到西方那個酷似徐錦江的錘子哥,那麼我們中國神話中的雷神是誰呢?其實中國神話體歷史悠久,比較複雜,雷神大概有四個,全知道的不多。一、雷公。雷公是民間最著名的雷神之一,我們非常熟悉,雷公長什麼樣呢?《西遊記》中人們對孫悟空的形容就是「毛臉雷公嘴」,雷公的形象非常有特色,這個想必也不用我多說,大家心中自然浮現一個形象。
  • 古代神話中四大雷神 最熟知的雷公資歷卻最低
    《西遊記》中人們對孫悟空的形容就是「毛臉雷公嘴」,雷公的形象非常有特色,這個想必也不用我多說,大家心中自然浮現一個形象。其實在道教神話體系中,雷公雖然是雷神,但級別並不高,只能算是一個代表性的雷神,雷公的數目眾多,沒有一個獨立的神格,只在民間影響力很大。雷公不僅有錘子,還有一個鑿子,通過錘打鑿子發出雷霆。
  • 故事:雷公與電母
    雷公和電母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對天神。他們二人司掌天庭雷電。  傳說雷公視力差,難辨黑白,夫人電母寸步不離,捧著鏡子,先行探照,明辨是非善惡後,雷公才行雷。  電母和雷公成了天生的一對。雷公面目猙獰,電母相貌端雅。雷公手持槌楔,電母手持雙鏡。
  • 這是一種神奇的道教方術,可以左右帝王旨意,卻上不得臺面!
    這是一種神奇的道教方術,可以左右帝王旨意,卻上不得臺面!在故事的結尾,《西遊記》作者讓車遲國國王道出了「不如歸去」的真諦!《西遊記》車遲國鬥法這一篇故事,揭下了道教假借道家名義行騙的外衣,還了老子一個公道!
  • 美國教育機構31次頒獎,《這是什麼呀》天氣繪本,讓孩子讀懂天氣
    我國民間神話中有風伯、雨師、雷公、電母四位神仙之說,傳說中他們掌管天氣變化。當然現代科學證明,他們是子虛烏有的,那麼天氣現象是如何形成和發展呢,我們又該如何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呢?《這是什麼呀》天氣系列繪本,包括《下雨是什麼呀》、《下雪是什麼呀》、《你說的天氣是什麼呀》、《春夏秋冬是什麼呀》、《龍捲風是什麼呀》、《颶風是什麼呀》6冊,幾乎涵蓋了基本的天氣現象,中文版是由原版翻譯而來。美國教育機構曾31次頒獎給這套繪本,可見是親媽無疑了。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美國兒童圖書理事會也對他疼愛有加,先後8次頒發年度傑出科普童書獎給他。
  • 道教中的「蓬萊三仙」指的是哪三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與古代的百姓一樣,有著對神仙的敬仰,正因如此,道教擁有龐大且複雜的神仙體系,他們會把自然現象或是世間的事物神仙化,認為世間一切的運作規律都由神仙掌管,當然,神仙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 有趣的道教:這八位道教的神仙都是三隻眼
    很多朋友在給我留言時提到,他們發現有好多道教的神仙都是有三隻眼。除了大家熟知的二郎神以外,道教的神仙尤其是雷部體系的確有很多三目神仙,那麼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幾位有著三隻眼的道教神仙。華光大帝:馬王爺民間有句俗話:「不給你點顏色看看,你都不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百位神仙都有誰?
    蚩尤、風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后、應龍、魃、夸父、大力神誇娥氏、大庭氏、五龍氏、炎帝,又稱為神農氏、炎帝的女兒、女娃、瑤姬,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顓頊的後代。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檮杌;後代: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帝俊;天上妻子:羲和、常羲;人間妻子:女丑、羿、鯀妻女喜。
  • 統攝三界,考召群魔 | 雷部九司三省,組織嚴密的道教天庭部門!
    除此之,雷部的主要神仙還有五方雷王、五方雷帝、雷部五元帥等等。他們的最高長官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雷部的最高神,是道教神霄派供奉的主要神仙,道教中的各種五雷符、五雷印都是由此而來。三省是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每一個省都有各自的神明主事,他們使用的懲罰舉措是神霄雷法。
  • 故事:雷公電母
    雷公和電母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對天神。他們二人司掌天庭雷電。傳說雷公視力差,難辨黑白,夫人電母寸步不離,捧著鏡子,先行探照,明辨是非善惡後,雷公才行雷。電母和雷公成了天生的一對。雷公面目猙獰,電母相貌端雅。雷公手持槌楔,電母手持雙鏡。
  • 道教中的「四海龍王和四瀆神」指的是哪幾位?何為「龍生九子」
    常見的有九位龍王,使其澤瑞下界,滋養下界生靈。九位龍王為:五帝龍王【陸地、天】一共五位,記載於《龍王品》。四海龍王【海洋】一共四位,記載《太上洞淵神咒經》。由於四海龍王是海洋之神,遠離天界,在神靈中身份比較特殊,保持著較大的自治性,天宮對其海洋之事,一般任其自治。龍王育有龍子龍孫,安居下界。
  • 道教節日裡的「九皇會」紀念的是道教哪九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個龐大的星宿諸神分支。道教的神仙眾多,因此每年都會舉行很多慶賀神仙聖誕的法會,在農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道觀都會舉行齋醮活動慶賀聖壽,稱之為「九皇會」,「九皇」指的是先天尊神勾陳天皇大帝、北極紫微大帝以及北鬥七星的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高功法師們在這九天裡禮拜北鬥諸星,可以令人間消災延壽、福祿兼至。
  • 民國道教經書中花木蘭成神仙:掌管記錄人間善惡
    木刻孤本牽出一個有趣話題  —百年前 花木蘭真的很忙  花木蘭功成身退後成神仙,掌管記錄人間善惡「賞罰不爽毫分」  黃陂一帶流傳的木蘭傳說,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歲末,新洲藏家李森林在當地淘到一冊《木蘭忠烈將軍救世真經》(右圖),透露了花木蘭功成身退後的「工作安排」——成為「神仙」,掌管記錄人間善惡,「賞罰不爽毫分」。於是,有人感嘆:這個工作量,可是有些大了。百年前,花木蘭真的很忙。  《木蘭忠烈將軍救世真經》,為雕版木刻,寬12釐米,長25釐米,邊角有些破損。
  • 今日北極四聖下降人間,有天蓬元帥和真武大帝,下界所為何事
    臘月二十一,這在年前的迎神文化中,是比較特殊的日子。緊接其後的是臘月廿三的小年,也是灶王爺上天庭報到的時間。在這之前南天門四大天王、道教護法四元帥陸續下界,形成了鎮守乾坤方位,巡查人間,緝邪鎮惡的大環境。
  • 道教文化中的四位女神仙,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道士的修行目的就是得道成仙,因此,道教文化中有一個龐大的神仙體系,比如地位最高的三清道祖,其次的四御真人等等,有的是由人身修煉成仙,有的是古靈精怪修煉成仙,比如鼠仙和蛇仙,那麼,你知道道教文化中有哪些著名的女神仙呢?
  • 道教的四位女神仙,這些才是真正的女神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同時道教又奉行「一陰一陽之謂道」,提倡男女平等,在諸多的神仙之中既有男神仙也有女神仙。本期就來跟大家聊聊道教著名的四位女神仙。太陰元君自遠古時期,人們就對月亮產生崇拜,他們認為月宮之中有神仙的存在。
  • 道教中的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是指哪三位尊神?分別掌管人間什麼禍福
    水官大帝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十月建亥,亥屬北方,北方屬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純而至清,水有蕩穢去災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圓滿。水官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匯,考江海之威靈。會五炁於建生,無幽不燭;遵群倫之解厄,有願皆從。故而十月十五校錄解厄而澤被眾生。
  • 道教中的「太乙救苦天尊」指的是哪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的傳統宗教,它蘊藏著中華文明的結晶,伴隨著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在道教文化中,有一個龐大的神仙體系,其中有造物主、開天闢地之神、掌管自然之神,以及一些由人得道成仙的神仙,當然還有普渡人間的神仙,他就是太乙救苦天尊。
  • 道教中的「六丁六甲」指的是哪幾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它有完整的神仙體系,上至三清道祖,下至人間諸神,盡在神譜之中,六丁六甲也是其中之一,他們不是什麼守護一方的神靈,是一些比較繁忙的小神。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六丁六甲吧。六丁六甲的職務是掌管天幹地支,一共有十二個神位。六丁六甲最早的記載是商代的六十甲子,到了漢代時期,人們開始把他們當作神仙供奉。到了明代時期,人們又把六丁六甲與真武大帝聯繫起來,他們可供真武大帝調遣。六丁六甲的概念來源於人們對天幹地支的崇拜,幹支被人們用來記日記年,是人們出生時的時間神。
  • 道教神話中的神仙眾多,他們的等級、座次如何排定?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自從道教產生之後,就將民間神話中數量眾多的各個神仙吸納了進來,並進行了簡單的分類。現存最早的道書《太平經》(成書於東漢末年,相傳是被孫策所殺的于吉所著)把神仙分為了六大類: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此皆助天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