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com聯合天使支教免費贈書:盧安克《是什麼帶來力量》

2021-02-13 天使支教

2345.com聯合天使支教免費贈書:盧安克《是什麼帶來力量》

附贈:《鄉村支教手冊》《農村孩子的真實需要》

為推動國內鄉村教育發展,支持國內教育公益組織(團隊),能夠更好的完成服務廣大鄉村少年兒童成長促進工作,現由2345.com聯合天使支教開展免費贈書活動。本次活動主要面向長期從事農村兒童教育支持的公益機構和團隊(含在校大學生社團)。
一、 參與者簡介:
2345.com創立於2005年9月,員工600餘人,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產品和運營團隊,是A股首家網際網路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195),上海市雙軟認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明星軟體企業,中國網際網路百強企業。產品範圍涵蓋電腦PC端和手機移動端,旗下產品覆蓋網際網路用戶超過2.3億。
天使支教,是長沙夢創公益發起,為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提供長期志願服務的公益項目。

二、 贈送書籍名稱及目錄:
主要贈送盧安克著《是什麼帶來力量 - 鄉村兒童的教育》,配套贈送天使支教鄉村支教志願者培訓資料《鄉村支教手冊》與《農村孩子的真實需要》 。


《是什麼帶來力量 - 鄉村兒童的教育》
內容簡介:
鄉村留守兒童最缺少的不是錢,不是被接到一個發達但陌生的世界,而是缺少一個屬於自己的、像一個熟悉的家一樣的地方。他們更缺少的是一個長久、穩定、只屬於自己或自己班級的、比哥哥更有權威的大人在身邊。這個權威需要給他們一個能用上自己的感受的機會,要能讓他們與權威共同創建自己的環境和文化。他們需要的是根據真實感受,而不是根據胡亂發揮的想像而來的創作。這本書想介紹的就是在這方面的一些經歷和觀察。——盧安克


‍獲獎證書

作者簡介:
盧安克
1968年生於德國漢堡,1996年畢業於漢堡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2002年取得WALDORF教育學校教師資格。1992—1994年作為國際交換生先後在東南大學,廣西農業大學學習。
從1999年起,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桂林、河池等民族地區進行志願教育工作,義務為當地學生講授漢語普通話、藝術及科學類課程。2003年開始成為廣西河池地區東蘭縣板烈村板烈小學義務教師。
2011.9.— 成為民間公益組織「長沙夢創公益文化發展中心」專職顧問,負責研究留守兒童與鄉村支教志願者的關係(主要是負責天使支教項目的志願者培訓及志願者指導工作)。

目錄:
真實
讓教育適應真實
尋找學生的夢想
感覺
清醒是難受的
感覺的過程
培養幼兒的感覺
培養感覺的活動
活動經歷
去觀察
改造環境
發揮意識
創作
意識的發展
我最失敗的活動
尋找新的力量
人類意識的發展
跟學生創作電視劇《三個世界》
意志與意識
智力與意志
怎樣引導行為
創作會帶來什麼
跟學生創造文化
順序傳達的力量
結果會帶來意識
跟學生創作電視劇《和平劍》
跟學生創作音樂片《在乎》和《夢別》
留守兒童的歸屬
作為教師與志願者
老師的心態決定一切
作為志願者
影響力的後果

專家評書:
一個在德國出生的年輕人,放棄優越的生活,不遠萬裡來到偏僻、落後的中國廣西大山裡的一個農村做一所小學的義務教師十多年。他與學生同吃同住,摸爬滾打,共同生活,仔細觀察、親身體驗、深入思考、刻苦鑽研中國的農村教育。他始終過著簡樸、單一的生活。
有調皮的學生問他:「不掙錢、不成家,你為了什麼還想跟我們做活動?」
從德國來的盧安克老師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答了他似乎「沒有目的」的所作所為。艱苦的農村生活,沒有阻止他對中國農村教育的長期關注,他發表了研究中國農村教育的文章,出版了研究中國農村教育的圖書,還利用業餘時間翻譯了大量德國的教育著作,介紹了德國的教育思想理念。
要改變我國農村落後的面貌,要靠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要靠發展農村的教育。中國的農村教育值得關注,我們更歡迎外國人關注。「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也許外國人站在客觀的角度更能看清中國農村教育落後的癥結所在,由外國人觀察、思考、研究中國農村教育,還會不由自主地帶來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給我們以深刻啟示。
盧安克的著作名為《是什麼帶來力量》,這個詰問很有力量。教育當然要傳授知識,在盧安克看來,教育的主要職能作用是引導孩子發現、開掘自身固有的潛在力量,培養兒童的歸屬感和自我成長的力量,這是作者傳遞給我們的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

書評人:趙忠心(著名家庭教育專家)


《鄉村支教手冊》內容簡介:
本手冊為天使支教開展的鄉村支教活動志願者行動指南。在《鄉村支教手冊》中,盧安克負責編寫的部分內容相當於《是什麼帶來力量》的精簡版,以及指導鄉村支教志願者過程中給的一些建議。

目錄:
鄉村支教志願者工作任務
服務觀念
農村需要我們還是我們需要農村
農村不需要有目標的人
沒有什麼「應該」的事
過於的熱情
長久才能帶來肯定
我們只屬於自己的學生
理解低年級的學生

教學技巧
遊戲不如真實的結果
自然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跟低年級的學生做事
順序傳達的力量
共同的創作讓學生產生責任感
培養自己適合學生的心態
堅持還是喜歡

與留守兒童創作
歸屬感
心裡的狀況
遵守天性
如何去安排
美術的創作
創作讓和諧
跟學生拍電視劇
其實很簡單

鄉村志願者服務須知
出行篇
生活篇
形象篇
教學篇
走訪篇
資助篇
紀律篇

公益基礎知識

《農村孩子的真實需要》內容簡介:
本手冊為天使支教開展的《鄉村支教手冊》配套內容。通過現實生活中大量對農村孩子各種救助行為所產生的結果,以及我們多年從事鄉村教育研究探索觀察到的現象,與大家進一步探討到底什麼是當前農村孩子的真實需要。
目 錄
關於「 尊嚴」
「心得樂超市」現象
現代公益精神
湖南衛視《變形計》
兒童權利
德國法院對某電視臺的一次判決
媒體責任

關於「 自立」
意識與習慣
別再給偏遠山區的孩子糖果
山村孩子接受資助後的變化
一位中國志願者在非洲的經歷
不願接受救助的貧困大學生
捐贈的遊樂設施與自製籃球架(創造力)
被愛心傷害的身體(體質)

關於「歸屬」
如何找到歸屬( 歸屬感)
找不到歸屬會有什麼後果
農村孩子的需要
屬於學生的人——「權威」
學生的歸屬

關於「鄉村教師」
偏遠地區農村學校、村小(教學點)教師現狀
為什麼鄉村教師會如此緊缺
如何解決鄉村教育師資匱乏問題
教育, 別在自己的家鄉失去意義
推動民間力量參與鄉村教育發展

案例: 「 天使支教」
志願者招募、報名及上崗
崗前培訓及後期指導
鄉村支教服務形式與任務
組織管理與後勤保障
民間鄉村支教面臨的困境
支教總結-離開在山花爛漫時
綠妖:農村孩子,不是你想的那樣

三、 贈送對象:
1、 優先贈送對象:
接受過2345.com董事長龐升東捐助的支教組織,免審核,直接依據對接人提出的當年需求量贈送。
2、 其他贈送對象:
未曾接受過捐助的支教組織(含在校大學生社團)和兒童教育相關的其他公益組織(團隊),需進行一定的核定後,確定是否贈送。

四、 費用說明:

申請書籍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所有費用(含運費)由2345.com公司承擔。

五、活動時間:
即日起隨時接受申請——(暫無截止時間)

六、 贈送流程:

1、需求提交:有需要的組織(團隊),通過郵件向2345.com相關工作人員申請(工作人員收到申請後,會在5個工作日內主動聯繫)。
2、2345.com工作人員統計所有需求,並進行數量上必要的核定。
3、2345.com工作人員將統計最終結果發送至天使支教,並支付書籍成本費用、寄送費用及相關其他費用。
4、天使支教工作人員完成寄送,2345.com工作人員完成申請組織收件核實。

七、 申請途徑:
聯繫郵箱:zhangcy@2345.com
提交內容:組織(團隊)名稱、組織(團隊)簡介、需求數量(請結合當年度實際需求申請,避免浪費)
、使用去向、聯繫人及方便聯繫的時間、寄送地址、郵編。
聯繫電話:021- 50392618*8079 手機13601801771(電話聯繫前請先發申請郵件)

說明:請微信關注天使支教公共微信號「天使之友」mc-angels,以便了解最新贈書狀況(關注後發送「贈書」即可得到最新贈書信息及申請方式)

相關焦點

  • 德國小夥盧安克,在中國山區支教十年,被中國精神感動了!
    為了發展鄉村教育,很多大城市的孩子也會選擇到鄉村支教,除了熱心的中國人民,還有外國友人。德國人盧安克就是其中之一。面對糟糕的鄉村環境,面對匱乏的教育資源,面對一群天真純樸的孩子,這位來自德國的友人內心被觸動了。對中國文化有著興趣的他選擇留在中國支教,雖然由於國籍原因,他不能獲得在城市支教的資格,但是他任然選擇在鄉村堅守,為中國廣西深山鄉村送去知識與溫暖。
  • 中國人沒讀懂盧安克_評論頻道_騰訊網
    以為「盧安克」是「聖徒」,是「白求恩、洋雷鋒」,是「異類」,是「失敗者」,其實看到不是「盧安克」,而是我們「自己」,用一個基本的公式來陳述就是: 因為我自己做不到把青春奉獻在留守兒童身上,所以我看到了一個「聖徒」; 因為我不能漂洋過海,去另一個國家搞支教,所以我看到了
  • 要在中國山區免費支教30年,能有口飯吃就行的德國教師,現狀如何
    而在我國,大部分的地區都已經實現了義務教育,然而教育資源的分布還是很不公平,有些山區裡面的孩子,非常渴望有老師教他們,因此每一年都會有一些老師甘願去山區支教。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要在中國山區免費支教30年,能有口飯吃就行的德國教師,現狀如何?
  • 老外在中國深山支教10年,拒絕採訪害怕「感動中國」,最後怎樣了
    信念往往是支撐一個人做事的精神力量,有強大信念的人通常同時也具有超越常人的毅力,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艱苦環境,能做出常人所做不出的犧牲,所以,有信念的人往往能讓人感到震驚動容,盧安克就是這樣一個人,這位地地道道的外國小夥,在中國的貧困地區支教數十年,不計報酬,不問西東,震撼了許多人的心靈。
  • 一德國小夥來華深山支教18年,卻害怕感動中國!最後結局怎樣?
    一般而言,為了能夠支持山村的教育事業發展,城市裡會出現許多自願支教的師生,而在他們的幫助下,許多山村的孩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事實上,除了中國的支教人員外,還有一些外國學生對教育很感興趣。曾有一個德國小夥來到中國,並進入深山支教十八年,然而,面對「感動中國」提名這一榮譽,他卻表現出十分恐懼。那麼,這個德國人到底是誰?
  • 5款APP年度總排名靠前,2345.com好成績回應「看不懂」
    易觀國際近日發布《2015年度APP總排行榜》,2345.com旗下包括手機助手、瀏覽器、網址導航、天氣王、影視大全共5款APP均榜上留名,名次基本集中於榜單前1/3。分析人士指出,2345.com自2014年正式布局移動戰略以來,在很長時間內不被看好,主要基於四個「看不懂」:進入移動市場晚,是否錯過先機?
  • 德國小夥在中國支教10年,不接受採訪,只想做一名教師
    盧安克是德國人,很早就來到了中國,成為了一名教師,在中國西部山區,極其艱苦的地方支教了十年之久,而且他不接受採訪,只想做一名老師。 二、十年支教生活 2001年,盧安克來到了廣西東蘭縣林廣屯,此前他也曾在南寧、桂林一帶當過教師,他到林廣屯是為了免費辦學,免費上學,因為他有著自己的夢想要實現
  • 盧安克 德國青年的廣西十年
    拍電視劇的過程並不輕鬆,學生不認真,道具很容易被破壞,「電視劇」拍完之後,盧安克和哥哥並不滿意最後的完成片。但孩子們看了片子之後很驚奇,並為自己當初的不認真感到後悔。盧安克還是覺得學生會從中獲益,「重要的是,這些孩子應該多進行文化創造活動,只有創造才能獲得力量。」
  • 當代洋雷鋒,德國人支教中國山區18年,教育理念讓城市人遙不可及
    如今我國的包容性以及開放性越來越強,很多外國人會選擇到我國來發展,來學習,這也讓我國的街頭上可以看到外國人的身影,而支教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很多人在大學畢業以後,出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他們會選擇到一些偏遠的山村進行支教,而這些曾經去支教過的人,回到城市以後都會感嘆,同時也心心念念著那些曾經支教過的學生們。
  • 30年過去了,在中國山區支教15年,不收學費的德國小夥,現狀如何
    畢業之後,盧安克於1990年夏天,為了尋找創作靈感,來到中國旅遊,沒想到3個月中國行,改變他的人生。回去之後的盧安克一直念念不忘中國。於是於1997年,他獨自一人來到中國廣西的大山裡支教,一待就是15年。剛開始,盧安克就遇到了不少問題。1997年,他在南寧一所殘疾學校教德文,由於沒有就業證,被有關部門罰了3000元。
  • 德國小夥在中國深山支教10年:我沒有感動中國,是被中國感動了
    如果你在某地方看到我叫人去做什麼,你就要知道:這不是我的意思,我不會叫人做任何事情。」 ——盧安克 家是每個中國人心裡的歸屬,不管身在何處,都會欣欣嚮往回到家中。不管是功成名就,還是窮困潦倒,中國人對於家的依賴都未曾有過改變。
  • 行動派 | 鄧娟娟:天使支教——不一樣的研修之旅
    我想我是屬於人生失意的那一類。不同的是,我之所以支教,並不只是單純地想要體驗,而是選擇,一種心靈的選擇。既然在物質上或者說事業上我不能有更好的發展,那便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吧,淨化自己的心靈。我對天使支教根本就不了解,選擇這個機構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的成功和優秀,僅僅只是因為在我百度支教怎麼報名的時候,它出現在首頁,並剛好有清晰的報名方式和條件。
  • 老外在中國大山支教10年,接受採訪稱:我來到中國是中國感動了我
    他就是做人十分低調但做事時刻感動著人們的盧安克,一位外籍友人。和中國結緣盧安克並不是中國人,他是有著高鼻梁,深眼窩,藍色眼睛和白皮膚的德國人。 生於1968年的他如今也已年過半百了,年輕時候的他做過工人,做過帆船教練,也是一名工業設計學生。和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還得從他的一次旅行說起。
  • 德國小夥3個月愛上中國,花10年為山區支教,沒拿過1分錢的工資
    從古至今,教育都深深地被人們重視,但時至今日,許多老師的教育方法大多都是應試教育,大部分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只是死讀書,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並不是真正熱愛學習,所以那些能夠真正引導孩子們去熱愛讀書的老師可謂少之又少,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國就曾有一個德國小夥,他在中國山區從事了十多年的支教工作
  • 德國小夥在中國山區支教10年:我沒有感動中國,是被中國感動了
    一般來說,為了能夠支援山村的教育事業發展,城市中會出現很多自願支教的學生及老師,而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很多村子裡的孩子也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其實,除了中國的支教隊伍之外,還有著一些熱心教育事業的外國人。曾經,有一位德國小夥來到中國,並進入深山支教十八年的時間,然而,面對著「感動中國」提名的榮譽,他卻表示十分害怕。
  • 曾在中國山區支教15年,從不收取學費的德國小夥,如今過得怎樣了
    回國後的盧安克對於中國一景一物都念念不忘,7年以後他選擇獨自一人前往廣西的大山深處支教,一呆就是15年,初來乍到,自然會遇到不少棘手的問題,當時盧安克在南寧一所殘疾學校教授德文,因為沒有就業證,還被有關部門罰款3000元,後來他在廣西一所中學當初中老師,以天馬行空的教學方式教學生英語,可因為沒有提高學生分數,直接被學校開除了。
  • 盧安克續談華德福教育
    9月8日,本版《儘管無人聘用,認定中國教育改革有我一份》報導了德國人盧安克致力中國教育改革之事,讀者反映強烈。反映者分為四類:一、要求面見盧安克,了解華德福教育,探討中國教育問題,該類人多為教育工作者;二、誠邀盧安克去某地教書;三、新聞媒體;四、求購華德福教育書籍者。記者把反饋輾轉告知通訊不便的盧安克。
  • 盧安克的華德福教育法
    對應試教育盧安克的說法是:標準的考試方法是看人犯多少錯誤,而不是他的才能和表達能力。考試成績的標準是,一個人的才能不可能超過100,不能超標。如果一個學生的才能超過標準應該可以得到比100高的成績,但是應試教育不承認。他想帶給學生的是:完成任務的才能和力量。至於什麼是任務需要自己去找。
  • 高效修圖軟體,2345看圖王新版閃亮登場
    為讓廣大用戶深入了解新版功能,2345看圖王特於15日舉辦《用心「看」世界》攝影大賽。2345作為此次活動主辦方對參賽者不設任何限制,任何網友如熱衷攝影,並有一定系列作品,就可於15日至30日在相關活動頁面http://pic.2345.com/ktw/上傳作品即可。大家也可在指定時間進行投票,活動最終將由專業攝影師評出優勝者並獲得單眼相機、2345定製攝影器材包等獎品。
  • 德國小夥來中國山區支教10年,因無證教育被勸退?
    德國一名年輕人前來中國支教近10年,最後卻因為沒有教師資格證被迫離開。對此,筆者深感疑惑:當下教育究竟是怎麼了,能教的人不一定有證,有證的人不一定能教,教育之本,究竟該回歸何處?現在的中國社會,依舊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貧富差距、教育差距、資源不平衡差距等。因此,國家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也在不斷的發展教育事業,以期用教育的手來減小當下社會的各種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