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娘家月嫂今日給大家帶來如何用3招解決小兒積食!

2020-09-05 好娘家母嬰護理

有一天寶寶突然不愛吃飯了,甚至開始咳嗽發燒,嘴巴裡臭臭的,這是怎麼了?——寶寶積食了!是什麼導致寶寶積食?寶寶積食了怎麼辦?一起看看吧!

小兒總是不想吃飯大多是患了中醫所說的疳積(又稱「生積」「積食」),疳積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症。導致小兒生積的原因很多,小兒脾胃消化功能未成熟健全、家長餵養不當、濫用抗生素等都是致病因,皆會引起小兒消化不良,出現厭食,免疫力下降。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

醫生把脈:填鴨式餵養,寶寶易「生積」

很多家長總是生怕孩子吃不飽、不夠營養,每頓都會像填鴨一樣餵養飲食尚不能自控的寶寶。結果,反而加重寶寶脾胃的負荷,損傷脾胃,導致孩子消化不良,久則成疳積。「面對厭食的孩子,很多家長則寄望於各種開胃藥物或保健品,他們沒有意識到,正是自己不當的餵養方式令寶寶生積。如果不改變填鴨式的餵養方式,再多的開胃藥也無濟於事。」

此外,當發現寶寶胃口差、口氣重、大便不通、睡眠不安時,很多媽咪都認為寶寶「上火」了,於是又憑經驗經常讓寶寶喝涼茶。殊不知,常食寒涼之物更加損傷寶寶稚嫩的腸胃,加重疳積之症。

Tips:寶寶生積幾個特徵

1、厭食,飯入口後久含不呑,吃一頓飯要很長時間。

2、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

3、免疫力低,經常反覆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煩躁易哭,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動則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醫生處方:給寶寶消「積」有3招

對於寶寶生積,如不予重視任由其發展,則容易引起寶寶貧血、營養不良,導致寶寶生長發育遲緩。

那麼小兒疳積應如何進行幹預呢?

寶寶消「積」第①招糾正餵養方式

其實,改變不良的餵養方法才是防治寶寶疳積最重要的一環。如果寶寶胃口不好時,千萬不要硬塞寶寶吃飯,此時即便威逼利誘讓他吃下去,也是難以消化吸收的,有些寶寶還會嘔吐出來,常訴腹痛,令他更厭惡進食,損傷腸胃功能。「此時正確的方法是少吃,讓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調整」。

另外,飯前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可以跟寶寶說:「飯後可以吃一點。」

寶寶半歲~1歲期間,須改變臨睡前餵食(如喝一大瓶牛奶)或半夜餵食的習慣。

寶寶消「積」第②招簡單推拿按摩

捏脊:讓寶寶趴在床上,夏日可脫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門: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給寶寶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寶寶消「積」第③招食療方

1、喝健脾湯水。媽咪可經常選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藥材煲湯或煲粥給寶寶食用———

白朮、土茯苓、雲苓、茨實、淮山(幹品)、太子參、元肉、紅棗、蟲草花、五指毛桃。

注意:以上藥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為10克,每次選用1-2種,加上魚或雞、豬骨、鵪鶉煲湯或煲粥均可。在高溫多雨的天氣裡,寶寶容易暑溼相夾,則可多選用炒扁豆煲湯。

2、每周一次用谷芽、麥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給寶寶喝。

注意:寶寶在喝山楂水的那一兩天,儘量少吃肉類。

特別提醒:少喝冷飲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冷飲、冷食,然而,冷飲、冷食最傷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虛寒、脾胃不和。喜歡冷食冷飲的孩子,大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時間長了,日見消瘦,可造成發育遲緩。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小兒積食,小兒積食吃什麼水果好呢,吃益生菌有用不
    小兒積食可能是因寶寶飲食過快、過多等原因引起的,不管什麼原因導致的小兒積食都會給小兒的身體帶來的危害。比如小兒經常積食會影響營養吸取、生長發育以至於影響智力。那麼,如何判斷小兒存在積食呢,以及小兒積食吃什麼水果好,吃益生菌有用嗎?
  • 今日分享:小兒積食的判斷與如何解決
    小兒積食信號家長注意觀察第1:大便聞起來酸臭,有粘液第2:吃奶吃輔食不好,睡覺不安寧>第3:聞口中臭,感腹中痛第4:舌苔發白厚膩,腹中有積食第5:手足心熱,常有病禍第6:口鼻幹又紅,肺胃熱相逢以上幾點結合,可以簡單判斷孩子是否有積食的情況
  • 三招小兒推拿法 有效改善寶寶積食
    原標題:三招小兒推拿法 有效改善寶寶積食華龍網3月29日20時20分訊 寶寶的積食問題可大可小,但是處理不好的話,會讓孩子特別難受,痛哭不止。那麼如何處理寶寶積食的現象?今天本文教爸爸媽媽們三招小兒推拿方法,簡單易學,有效改善寶寶積食的現象,無副作用無後顧之憂……1.退六俯位置:前臂尺側緣,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 寶寶積食怎麼辦?金牌月嫂來幫你,不用吃藥就能好
    很多媽媽不知道如何消除寶寶的積食,就會給他吃消食片,其實大可不必。 小兒推拿可以不用吃藥,就能解決寶寶一些常見的疾病,積食當然不在話下了。 首先可以給寶寶推拿肚子,一般是用順時針的方法,在肚臍周圍輕輕揉按,如果在推拿過程中出現肚子咕咕叫,就說明他正在排氣,屬於正常現象。
  • 「小兒積食」的5個信號,家長要謹記,3招教你消積食!
    有句老話叫「小兒百病,積食為先」,這句話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因為嬰幼兒在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對食物需求量較大,但因其脾胃虛弱的生理特點,很容易出現積食的症狀。但實際上,孩子每次生病都是有徵兆的,尤其是「小兒積食」,只是家長們沒有在意罷了。「小兒積食」的5個信號1、打嗝反出酸腐味道寶寶積食,是腸胃功能運轉異常,導致食物長時間停滯在胃裡。當食物長時間得不到消化時,就會腐敗變質,這些氣體會通過打嗝從口腔出來。
  • 簡單三招,解決積食,家長對於積食的危害必須引起警惕
    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健康是更加注重的,許多的家長對於積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他們並不清楚積食的具體危害。積食會對孩子造成四大危害。3、舌苔變厚,剝落小孩子的舌苔變厚,舌苔剝落的原因不一定是僅僅因為積食,鬱結心脾,火熱等原因也會產生這種現象。小孩子的舌苔剝落和我們現代醫學上面的「小兒地圖舌」相似。
  • 小兒積食知多少
    二、小兒積食的主要表現1.看食慾孩子食慾下降,不想吃東西,甚至進食嘔吐。2.聞口氣小兒口臭是最明顯也最容易發現的一種積食的症狀。如果小孩突然口氣很重,發酸、有臭味或者有一種說不清的怪味,多半是積食了。3.看舌苔積食的孩子舌苔通常偏黃、有白苔或黃膩苔,提示有脾胃功能失調了。4.看睡眠所謂胃不和臥不安,積食的孩子晚上睡覺不安穩,翻來覆去,喜趴睡,偶有磨牙。5.摸體溫《脈經》有雲「小兒有宿食,嘗暮發熱。明日復止,此宿食熱也。」小兒積食可出現無症狀的低度熱,一般在38℃以下,熱程不超過一天。
  • 小兒積食愛生病?堅持食療、不有這3習慣,積食祛除,體質照樣好
    俗話說的好,隔代親,老人帶孩子難免比較寵溺,對孩子的要求是通通滿足,經常給買一些零食,或者給孩子準備大魚大肉讓孩子補充身體,而且給孩子餵飯的時候要讓孩子吃到撐才肯罷休,這樣的餵養習慣難免會加重脾胃的消化負擔,引起身體積食,不僅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沒有幫助,還會導致身體影響不良,發育遲緩。追根溯源,孩子出現積食的原因,和這三種習慣有關?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聰明媽媽學會2招,趕跑積食,娃少生病!
    1.孩子會突然發燒,伴隨排便困難,這是體內的積食一直反覆在腸胃裡沒有排出去產生的內熱,所以孩子就會反覆發燒。 2.積食引起的發燒會一直咳嗽,積食會導致脾虛,脾虛生痰,肺儲痰,積食一直得不到緩解,脾就會一直生痰,導致肺裡的痰越來越多,而肺要排除痰,就會表現為咳嗽,所以孩子積食引發的咳嗽,不能急於止咳。
  • 月嫂「娘家」:以「網際網路+」助力行業發展
    更令他鬱悶的是,在第三位月嫂上班的第二天,孩子因肺炎入了院,「說好是帶過二三十個娃娃的老手,結果只帶過幾個。洗澡水溫不夠,換尿不溼不給孩子蓋好,被子蓋得太薄……」  那這些在消費者口中問題層出的月嫂,又是如何進入到消費者家中的?因二孩政策全面放開而日益興旺的月嫂市場,其行業的規範化、標準化,又由誰來把控?又是否能有一家中介平臺上的月嫂是可靠的?
  • 小兒積食了怎麼辦?——捏捏小手來解決
    中醫認為積食是孩子發生咳嗽、發熱、便秘、慢性扁桃腫大等疾病的常見誘因。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讓簡單的小兒推拿動作來幫您。3、睡覺翻來覆去,小寶寶可能會半夜哭鬧。4、手心比較熱,孩子感覺煩躁,怕熱被子蓋不住。5、嘴唇變紅,臉蛋變紅。6、食慾變化:食慾下降,同時伴有腹脹、腹痛(以臍周疼痛為主)如果以上症狀,同時出現三個或者以上,我們就要高度懷疑孩子積食了。怎麼做才能緩解積食?
  • 小兒積食有哪些症狀 這幾大現象是積食的症狀
    積食是孩子總會出現的一種症狀,大多數孩子都有過這些症狀,那你知道小兒積食有哪些症狀嗎?平時家長們應該如何預防小兒積食的現象發生呢,小兒積食對寶寶的身體的危害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如何預防小兒積食1、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熱量高脂的食物。讓小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麵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 兒醫:判斷小兒積食,臉部3點很直觀 遠離積食,做好3點就有效
    所以,寶媽們要重視孩子積食的問題,最好以預防為主,發現孩子有積食的症狀時,儘早幫孩子消食,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很多沒有經驗的新手寶媽會問: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在發現孩子積食後如何幫助孩子清理積食?其實,孩子有積食的症狀,臉部信號藏不住,父母要學會仔細觀察一、兒醫:判斷小兒積食,臉部這3點很直觀,父母應該警惕1.臉色發黃,鼻梁處有青筋孩子長時間體內食物堆積,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運化,而脾胃是營養運輸的樞紐,一旦運化有問題,身體吸收不到營養,時間久了,孩子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表現在臉上就是臉色發黃
  • 給娃吃什麼趕跑積食?兒科醫生:蘋果、山楂沒有用,3招快速解決
    如果家長只盲目地給孩子治咳嗽,不從健脾入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很多家長面對積食時,並不在意,覺得就是「吃撐了、消化不良」,吃點山楂、蘋果就好了,殊不知,偶爾一次的吃撐,可以煮山楂蘋果水幫助消食,如果體內已經形成了積食,就得採取進一步的解決方法
  • 小孩積食,3招教你怎麼快速消食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症,關於小兒積食,已成為眾多媽媽群裡最熱議的一個話題,每天都有無數媽媽探索以下問題:孩子積食了怎麼辦?孩子老積食怎麼辦?孩子一直積食怎麼辦?一般的積食就是需要停止吃很多的食物,選擇適合寶寶的流質食物來進行餵養,喝一點幫助消化的食物,增強寶寶的脾胃運動。讓寶寶清淡飲食,改為少食多餐、控制食量。給寶寶喝點益生菌,增加腸道有益菌,幫助其消化。增加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改善寶寶的症狀。
  • 太子金顆粒教你如何判斷小兒積食發燒還是感冒發燒?
    小兒發燒是家長最棘手的事情,6歲之前的孩子一般家裡備上紅藥水,用於小孩發燒的緊急服用。但如果不找出小兒發燒的原因,對症治療,靠藥物降下去的燒很快可能再反覆。一般小孩發燒多是積食發燒或者感冒發燒,那麼如何正確分辨呢?
  • 小兒積食了怎麼辦?捏捏孩子的小手來解決~
    中醫認為積食是孩子發生咳嗽、發熱、便秘、慢性扁桃腫大等疾病的常見誘因。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讓簡單的小兒推拿動作來幫您。3、睡覺翻來覆去,小寶寶可能會半夜哭鬧。4、手心比較熱,孩子感覺煩躁,怕熱被子蓋不住。5、嘴唇變紅,臉蛋變紅。6、食慾變化:食慾下降,同時伴有腹脹、腹痛(以臍周疼痛為主)如果以上症狀,同時出現三個或者以上,我們就要高度懷疑孩子積食了。怎麼做才能緩解積食?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 如何分辨寶寶積食?家長記住觀察這6個地方
    傳統說,90%的孩子生病都跟積食有關,或輕或重,或淺或深。由積食引發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免疫力受損,動不動就生病,甚至引發過敏性疾病等等。基本上調理好孩子積滯,很多病痛就會無藥而愈,孩子越養越壯。所以,要想孩子長好,調理好孩子的體質,家長一定要認真解決小兒積滯問題。
  • 小兒積食的3大原因 家長要督促孩子做到這3點來調理
    俗話說得好,「小兒積食,百病叢生」。積食是中醫上的一個病症,它是指幼兒攝取過多食物堆積腸胃中而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在臨床上小兒積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在目前,生活質量提高,很多父母在餵養孩子時生怕吃不飽,過度餵養,由於小孩子比較虛弱,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全,所以父母在照料時需要格外注意。引起小兒積食的原因有哪些?
  • 96歲院士研究小兒積食7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脾王,少給娃吃
    相關兒科曾做過統計,前來醫院就診的小兒中,超過80%是積食引起的疾病,其中典型的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腫大、過敏性哮喘等小兒問題,都是積食引起的,可惜的是,每次都是等到孩子需要手術了,父母才意識到積食的危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