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裡規定後老伴的房屋終身居住權有效嗎?

2021-01-10 張本基律師

昨日,張律師接到一位朋友的諮詢,問題如下:

立遺囑人袁老師(男),與第一任妻子劉姨育有兩子一女,劉姨於1992年因病去世。袁老師在2003年與第二任妻子韓姨登記結婚。韓姨原在另一個城市工作生活,和前夫離婚了,房子留給了前夫和他們的兩個孩子。經人介紹認識袁老師後,雙方相談甚歡,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雙方都感覺不錯,於是登記結婚,而且兩人都已退休,韓姨就到袁老師家來生活。

在袁老師和韓姨交往期間,袁老師的孩子們就提出過,您要再找個老伴,我們也不能反對,不過不能讓家裡的主要財產——房子,落到外人的手裡。這房子是2000年袁老師購買的一套位於市中心的兩居室,登記在袁老師名下。袁老師為平息子女的意見,就答應了子女,不會把房子的產權登記給後老伴,而且寫了一份遺囑,寫明去世之後,房屋由三子女繼承。

2019年11月,袁老師因癌症去世。辦過喪事之後,袁老師的子女們就向韓姨提出來,現在父親已經去世了,您和我們也沒什麼關係,這房子是父親的婚前個人財產,也有遺囑都留給我們,請您儘早搬走吧。

豈料韓姨說,房子是你父親留給你們了沒錯,不過你父親另有遺囑,房子我可以永久居住。隨即拿出一份遺囑來,也是袁老師所寫,內容為房子歸三子女所有,但由韓姨居住使用至去世為止,他人不得幹涉。另外剩下的現金存款也歸韓姨所有。落款日期是在2018年6月,正是袁老師確診癌症之後不久。

三子女十分吃驚。女兒略懂一些法律,當即反駁道,既然房子都歸我們,那所有權就是我們的,讓不讓你居住就歸我們說了算。遺囑裡寫讓你居住是沒有效力的!

韓姨聽了這話心裡也泛起了嘀咕,好像她說的也有道理啊,我這居住權到底有效嗎?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嗎?

(以上姓名均為化名)

張律師解答:

首先了解了兩份遺囑的訂立情況、形式和內容,確認兩份遺囑都屬於合法的自書遺囑,是真實有效的。韓姨持有的遺囑訂立在後,應以此遺囑為準。

遺囑中所寫韓姨對房屋「居住使用至去世為止」的規定是合法的、有效的。

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的權利」。這就是「附義務的遺囑」。繼承人應當尊重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切實履行遺囑內容。對於本案,袁家三子女依遺囑繼承了房屋的所有權,就有義務保障韓姨居住權益的實現。這並不違法,也是他們做得到的。即在韓姨去世之前,他們不得影響韓姨對房屋的居住使用,當然是不可以出租的,也不能向韓姨要錢。

那麼他們能否將房屋抵押、出售呢?在不影響韓姨使用的情況下,是可以抵押房屋的。不過如果要將房屋出售,就應當先通知韓姨,還要告知買受人韓姨享有房屋使用權益的事實情況,將保障韓姨居住使用房屋寫入房屋買賣合同或者讓買受人出具書面承諾。否則,韓姨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袁家子女出售房屋的合同,並且要求他們賠償損失。

有的情況下,法院判決繼承房屋所有權的人,須在使用權人失去使用權之後才能辦理所有權登記,取得房產證,那就更加保險了。

為了進一步打消韓姨的疑惑,張律師又為她找出了幾個人民法院對類似案件的判決:

案例一: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2016)滬0114民初2949號民事判決:

該案中,被繼承人於2011年9月30日立下遺囑一份,內容如下:

「本人在嘉定鎮李園一村XXX號XXX室房屋一套近70平方米的住宅房,現安排如下:

1、繼承人為阮某甲。

2、阮某乙的合法配偶(指有結婚證者)有長期居住權,合法配偶住多長時間由其自己決定。在此期間,繼承人不能自行作主(做主)進行買賣、變更等幹擾居住。

以防不可預見,特立此遺囑。」

法院經審理,認為該遺囑有效,故判決:

一、坐落於上海市嘉定區某號房屋一套歸原告阮某甲所有;

二、被告徐某對上述坐落於上海市嘉定區某號房屋享有長期居住權;

三、原告阮某甲應於被告徐某對上述房屋享有的長期居住權自然消亡後辦理房屋過戶登記手續。

該案中,因遺囑中專門寫明「在此期間,繼承人不能自行作主(做主)進行買賣、變更等幹擾居住」,故法院特別地判決「原告阮某甲應於被告徐某對上述房屋享有的長期居住權自然消亡後辦理房屋過戶登記手續」,對於徐某的長期居住權保護十分到位。

其中「居住權自然消亡」,是指居住人自行搬走,死亡,另購房等不再在此居住的情況。

案例二: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長中民未終字第06483號民事判決:

該案中,立遺囑人於2012年1月8日立下遺囑,內容為:

「我們現住南區(現天心區)裕南街古堆山某號住房,產權來源房改購買,所有權屬私有。現我準備過戶給孫子蔣某某,由他繼承。但必須等我們二老(蔣某珍、沈某珍)百年之後,蔣某某才有使用繼承權,特立下此遺囑」。

二審人民法院認為該遺囑有效,判決:

長沙市天心區裕南街派出所古堆山某號房屋的使用權歸沈某珍享有,沈某珍去世後該房屋的所有權歸蔣某某享有。

此判決也是對老人的居住權益給予了非常有力的保護。

案例三:唐山市路南區人民法院(2017)冀0202民初3142號民事判決:

該案中,立遺囑人於2014年3月8日立下遺囑,內容為:

"一、我去世後就把坐落在唐山市路南區301號和1001號兩套房屋中屬於我的一半房屋份額由我孫子房某1繼承;

二、我應繼承老伴張漢某的遺產份額由我孫子房某1和孫子房某2各繼承一半;

三、我去世後,繼承人房某1和房某2應保證我三兒子房某4及三兒媳劉某對唐山市路南區1001號房屋永久居住的權利"。

人民法院認定該遺囑有效,判決:

坐落於唐山市路南區301號和1001號兩套房產,原告房某1繼承(受遺贈)2/3份額,被告房某2受遺贈1/12份額,被告張某繼承1/6份額,被告房某3繼承1/36份額,被告劉某繼承1/18份額。被告劉某對唐山市路南區1001號房產享有永久居住的權利。

可見,對於此類在遺囑中為非房屋繼承人的人設立使用權的作法,是合法有效的,法院一般都會給予支持。

在這起案件中,袁老師和韓姨雖然是中老年人再婚夫妻,但是兩人情投意合,已經相濡以沫16年,互相扶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袁老師在確診癌症之後,就在為韓姨的將來考慮。一方面不能違背對自己孩子的承諾,要給他們房屋的所有權,讓他們取得房產的財產價值,還可以把房屋留給孫輩。另一方面又不能讓妻子被掃地出門,無家可歸,而要讓妻子可以在這裡安心地度過餘生。通過訂立這個遺囑,他都做到了。

訂立遺囑小貼士

訂立遺囑時語言、用詞一定要規範、明確。例如某項財產,可以寫「由誰繼承」、「歸誰所有」,而不要寫成「由誰負責」、「由誰處理」、「由誰使用」(除非你真的意思就是由他使用而非所有)、「交給誰」。房屋坐落要寫明確,具有唯一性。最好的做法是按照房產證上的地址門牌號來寫。這些都是我們在工作中遇到過的造成遺囑爭議的現象。

自書遺囑範本(來源於「580遺囑繼承網」)

580遺囑繼承網 www.yizhu580.com

遺 囑

本人金**,身份證號110*********033。現立遺囑如下:

本人去世之後,所留遺產如下分配:

1、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28號院3號樓808號房屋一套,其中屬於我個人所有的份額,由我的兒子(身份證號 )繼承;

2、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西路39號院8號樓102號房屋一套,其中屬於我個人所有的份額,由我的女兒(身份證號 )個人繼承,是她的個人財產,與她的配偶無關;

3、本人的現金及銀行存款(列銀行、帳號),由我的兒子 和女兒各繼承50%。

4、本人收藏的珠寶玉器、字畫古玩(見附件清單),歸(身份證號 )所有。

5、屆時如有其他遺產,均歸(身份證號 )所有。

本遺囑委託(身份證號 )為執行人。

立遺囑人:(籤名)

日期:2020年 月 日

律師提示:

自書遺囑應由立遺囑人親筆手寫全文、籤名,寫年月日。強烈建議同時錄像、照相保存,以免發生爭議。文中個人信息、財產信息均為虛構。

祝天下有情人白頭偕老

相關焦點

  • 【每日學一「典」】房子過戶給子女,「我」還有居住權嗎?
    ,王大爺和老伴都對該房屋享有受法律保護的居住權,仍可以在熟悉的環境裡安享晚年。並籤訂《居住權合同》設立居住權,那麼趙爺爺既獲得了旅行資金,也能在旅行歸來繼續在自己的房子裡安居。 案例故事4 周爺爺和吳奶奶黃昏戀,基於對子女繼承權的考慮,周爺爺留公證遺囑約定身故後將自有房屋留給自己的女兒小周,吳奶奶也同意他的做法。可是周爺爺不放心,吳奶奶沒有房屋,要是自己百年之後,女兒不讓吳奶奶住在房子裡,這個現在悉心照顧自己的老伴豈不是要無家可歸?
  • 《民法典》|如何通過遺囑設立「居住權」,讓大家「都挺好」?
    可見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居住權是一種用益物權,房屋所有權人通過合同或遺囑的方式設立居住權,居住權人即有權對他人的房屋享有佔有、使用的權利。也就是說,即便以後房子被賣掉或繼承,新房主也不能要求居住權人搬離,居住權人可以安心居住在房子內,享有居住房子的權利。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民法典來了,如何通過遺囑設立「居住權」?
    其中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七十一條規定: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可見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居住權是一種用益物權,房屋所有權人通過合同或遺囑的方式設立居住權,居住權人即有權對他人的房屋享有佔有、使用的權利。
  • 《民法典》來了|如何通過遺囑設立「居住權」,讓大家「都挺好」?
    其中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七十一條規定: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可見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居住權是一種用益物權,房屋所有權人通過合同或遺囑的方式設立居住權,居住權人即有權對他人的房屋享有佔有、使用的權利。
  • 民法典新增居住權規定,合法居住他人房屋受法律保護
    市民甲的祖父通過遺囑將其名下的房屋留給甲,甲的祖父去世後,其第二任妻子乙仍居住在該房屋內,甲取得該房屋的房產證後,數次要求乙騰房,乙不同意,於是甲便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乙立即遷出房屋,並承擔案件的訴訟費。
  • 每日一點典:離婚協議約定女方享有房屋居住權,女方就有權居住?
    如:夫妻雙方離婚時在離婚協議中約定,離婚後的房屋所有權歸一方所有,另一方對其中的一部分房屋享有一定期限或終身的居住權。2.遺囑設立(1)遺囑繼承:房屋所有人可以在遺囑中,為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設定居住權,但必須留出適當的房屋由其配偶終身居住。
  • 居住權影響房屋買賣?
    【變化1】新的繼承權增了2種立遺囑的方式  在以往,立遺囑的常見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公證處進行公證,但想要立遺囑的人一般都是年邁的老人,行動自然遲緩和不便,公證處動輒幾十上百公裡路程,老人們經不起這樣折騰。新的繼承規定,增加了2種合法有效的立遺囑方式:錄像遺囑和列印遺囑。
  • 老人去世後,夕陽戀老伴能否繼續居住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老張在老伴亡故後,經人介紹認識了姚阿姨再婚。老張的兒子小張對此的態度一直比較牴觸,認為房子是已故的母親和老張一起出資買的,現在姚阿姨在與老張結婚後住進來,很擔心對方將來會打這套房子的主意。 《合同法》約定房屋租賃權最長期限為二十年,《民法典》對於居住權並沒有規定最長期限,在沒有設定居住時限的前提下,居住權人可以一直居住在房屋內直至死亡。 居住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房屋租賃權人除了自然人外,還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居住權具有專屬性,不能轉讓、繼承,隨著居住權人死亡而消滅,設立了居住權的房屋,也不得出租。
  • 「居住權」入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
    老伴去世,夕陽戀老伴還能居住嗎?案例1一對新婚小夫妻,住的房子屬於老公婚前房產,婚後妻子想上產證,確保居住權益,但老公和公婆家遲遲沒有去辦理產證加名。■ 王阿姨擔心:萬一老伴唐老伯先去世,她還能在這套房子中住下去嗎?■ 唐老伯的子女也在糾結:這套房子會不會歸女方所有?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中的居住權人,能排除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中的居住權人,能排除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2020-12-09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居住權是什麼?什麼人對房屋有居住權?登記居住權的房子能不能照常...
    湖南工商大學法學教授楊崢嶸,通過設立特殊場景的方式,進行了解釋:一個老人被保姆照顧了很久的時間,老人去世前,希望通過合同或者遺囑的方式,讓保姆可以繼續在房子裡居住,但老人的子女對此可能會有意見,那麼或許就會出現子女與保姆對簿公堂的情況,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有了居住權的規定後,老人可能會去登記機構為保姆登記居住權,那老人的子女或房子的所有權者都不能趕走保姆。」
  • 立遺囑後再贈與,哪個行為有效
    幾年後老人去世。大兒子提出要繼承老人房產時才知道,原來房子已經過戶到了侄女名下了。一氣之下,將侄女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買賣合同。居然大兒子的這個訴求還真得到法院支持了。原來在老人的老伴去世後,老人雖然給大兒子分了一部分財產,但幾方之間並沒有籤訂遺產分割協議。現在想證明老伴所留下的遺產已經分割完畢,證據已經滅失。現在大兒子提出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理由是,侵害了自己對母親房產份額的繼承權。
  • 點「典」新變化(十)丨《民法典》關於居住權的規定
    《民法典》新設「居住權」這一用益物權分別對居住權的定性、設立形式合同要素、權利限制、生效與消滅等內容逐一作了規定居住權是自然人依據合同或者遺囑而取得的,在他人享有所有權的房屋上為滿足生活居住需要所設立的一種享有佔有、使用權能的用益物權。
  • 自己在家中寫的遺囑,沒公證,有效嗎?
    我們在判定遺囑是否有效時應從遺囑的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進行判斷,也就是說一份有效的遺囑,不但要在遺囑內容上合法,在遺囑的形式上也要符合《民法典》規定的形式要求,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清楚撰寫遺囑的形式要求,單純的認為遺囑寫好了就可以了,殊不知遺囑形式不合法同樣可以認定遺囑無效,那麼就很有可能喪失遺產繼承權或者引起遺產糾紛,因此今天我們就「自書遺囑」
  • 《民法典》解讀:居住權
    04PART居住權的部分擬適用情形1、遺囑繼承遺囑糾紛中較為常見的 「居住權糾紛」案情:被繼承人通過遺囑安排被繼承人的子女與被繼承人的生存配偶分別享有所有權和居住權,從而導致被繼承人子女與被繼承人生存配偶發生糾紛。
  • 《勞動報》採編發布本公號文章關於民法典立法居住權的解讀觀點
    王阿姨一直擔心萬一唐老伯先去世,她還能在這套房子中住下去嗎?唐老伯的子女內心也在糾結,這套房子會不會歸王阿姨所有?【解讀】事實上,「居住權」都可以解決這些擔憂。《民法典》第二編物權第三分編用益物權的第十四章規定了居住權。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程青松律師說:「居住權,是一種有煙火味的居民權利。」
  • 一套房可分出繼承權和居住權,《民法典》新增居住權讓很多問題有解了
    同一套房產,劉女士明確了「繼承權」,同時還明確了「居住權」。考慮到哥哥以後需要固定的住所,劉女士在該套房屋以及拆遷還原所得房屋上為其哥哥設立了居住權。按照遺囑內容,如果這套房子一直在,那麼劉女士的哥哥劉先生可以一直居住在這裡,即便是小張繼承了房屋後,如果面臨房屋拆遷,而小張又選擇了貨幣安置方式,這種情況下,劉先生仍然享有居住權。
  • 【關注】關於民法典裡的居住權,這些知識你一定要了解
    在眾多新增規定中,備受關注的是這部保障民事主體的權利書中專章規定的居住權制度,這也是正式的法律中首次提及此項權利。 居住權是一個古老的法律概念,羅馬法就有明確規定。在羅馬法中,人役權有用益權、使用權與居住權三種。
  • 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是什麼?經典案例解讀
    該代書遺囑樣本的內容如下:「鑑於我本人目前的身體狀況,為了避免以後遺產問題發生糾紛,特立此遺囑。財產房屋一處。房屋在我去世歸王紅和李華、李曉所有,具體分配為:1.王紅有永久居住權(限其本人);2.如果其再嫁,不再享受此房的繼承權;3.如果王紅在任何時候搬走(回老家或者其他地方居住)可享受此房五分之一的財產;4.在王紅去世後,可由李華、李曉繼承房屋。立遺囑人XXX,X年X月X日。」
  • 中國老太委託美國律師公證遺囑被判屬有效
    涉案上海南京西路某號房屋系李老太與老伴共同共有的財產, 2003年9月26日,李老太的老伴在上海去世。喪偶的李老太曾於2004年7月立有遺囑一份,該份遺囑表示將前述房屋產權遺贈給曉天。但認為母親所立遺囑不符合我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該遺囑不屬於有效遺囑;且曉天未在法律規定時間內作出接受遺囑的表示,不認同曉天之訴。  中國公民在美國所立遺囑是否有效  庭審中雙方爭議的焦點:第一祖母在美國所立遺囑是否屬有效?第二曉天是否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表示接受遺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