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級網絡拍客怎麼拍重慶?這次的「命題作文」是鎮館之寶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3日22時20分訊(記者馮司宇)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的20餘名網絡正能量人士齊聚重慶,參與「新中國70年,鎮館之寶70件」拍攝活動。在三天時間裡,他們依次去到重慶市規劃展覽館、紅巖革命紀念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和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進行實地走訪拍攝,此次他們將以怎樣的方式給網友們呈現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檔案文物故事呢?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對他們進行了採訪。

秒拍達人徐應旺:「非專業講解員」講述山城歷史

「我對重慶市規劃展覽館裡一面精緻的鼓最念念不忘。」這是擁有近300萬粉絲量的秒拍達人徐應旺說的第一句話,他說鼓裡展示的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典作品,令他印象深刻。在視頻裡,他用新舊對比手法呈現出了歷史和現在,也以「非專業講解員」身份入鏡,娓娓道來觀後感。

有趣的是,徐應旺還有感而發,作了一首詩,「山城故事還有很多,你我路過即可講述;山城就如同一首歌謠,每一個人都可幸福的歌唱;山城就如同一杯美酒,每個人都可以品嘗味道;山城就如同一幅畫卷,每一個人都可以盡情揮灑。」他興奮地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下次有機會,還來重慶。

微視頻記錄者張旭明:用Vlog讓網友沉浸式體驗紅色教育

專注拍視頻還沒幾個年頭的張旭明來自雲南,他的微視頻記錄裡全是跟旅行有關,「我喜歡旅行,也希望通過旅行分享故事和感受,」他表示,自己會用旅行Vlog的方式隨意地記錄,不會刻意修飾和剪輯。最想記錄哪個片段?張旭明透露,在參觀紅巖革命紀念館的時候,他感觸頗深,「之前對紅色教育只有感性認識,但沒有真正接觸過,這次實地接受紅色教育對烈士們敢於奮鬥犧牲的精神尤為敬佩,他也會記錄下來去傳承這種精神。

第一次來重慶感受如何?張旭明稱看到了山城的獨有魅力,感覺行走在路上隨便記錄下每一幀都是精美的畫面,擁有6萬粉絲的他也會在視頻平臺上把在重慶的所聞所見及時分享出去。

專業網絡拍客胡文凱:更注重畫面剪輯與代入感

作為一名專業視頻記錄者,胡文凱表示更注重畫面的精美感,」不過此次拍攝主題較為傳統,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鎮館之寶有關,所以我在畫面處理上更突出歷史厚重感,也能使網友身臨其境仿佛去『探寶』一般。」

如今粉絲量即將突破百萬的他也坦言,要做好看又有內涵的視頻其實很難,「我想以此次拍攝重慶歷史文化為契機,用鏡頭深挖文物背後的故事,通過影音配合與人物旁白的形式相結合,體現出推進感和述說感,給網友們不一樣的感受。」

相關焦點

  • 重慶博物館二十大「鎮館之寶」——巴渝之地的「歷史印文」
    重慶地處三峽之境,古老的巴渝文化綿延幾千年。這裡山水相間,民族眾多,才創造了別樣的歷史文化。重慶博物館全稱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你也可以叫它「三峽博物館」。成立於1951年,現有館藏文物11.35萬餘件套(單件超28萬件),珍貴古籍善本1.8萬餘冊。
  • 各大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哪家強
    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萬曆孝靖皇后九龍九鳳嵌珠寶點翠鳳冠北京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天津博物館鎮館之寶: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東晉王獻之行草《鴨頭丸貼》重慶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烏楊石闕
  • 快來看重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
    這也是迄今重慶舉辦的最高規格古籍展覽。12月15日,市民正在逛展。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亮相展覽的不少古籍珍寶,是近年才被發現的。據了解,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用10年的時間完成了全市43家古籍收藏單位4.5萬餘部、63.5萬餘冊古籍的著錄、審校及出版工作。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395片金葉子換來一套書 來重慶圖書館一睹「鎮館之寶」
    今(15)日,重慶圖書館舉辦建館70周年特藏文獻暨保護成果展,上百件珍貴古籍實物與市民見面,其中不乏「鎮館之寶」和海內外孤本古籍。記者 莢天宇 攝  「鎮館之寶」亮相 一頁價值一片金葉子  本次展出,重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亮相。它是南宋刻本《名公增修標註隋書詳節》,原文共二十卷,是對八十卷《隋書》進行刪節後的精讀本,距今已有900多年。
  • 快來看,重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展出了
    這是重慶迄今舉辦的最高規格的古籍展覽。▲12月15日,「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展。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亮相展覽的不少古籍珍寶,是近年才被發現的。據了解,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用10年的時間完成了全市43家古籍收藏單位4.5萬餘部、63.5萬餘冊古籍的著錄、審校及出版工作。在摸清全市古籍家底的同時,發現了一大批珍貴古籍善本。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74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重慶圖書館佔222部。
  • 「鎮館之寶」英語怎麼說?
    「鎮館之寶」英語怎麼說?[ 2010-05-18 11:28 ]本次世博會中國館中展出了許多國家級珍品文物,都是由各地博物館借出的,有些還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國館副館長近日透露,即將展出比《清明上河圖》級別更高的國寶。
  • 專家熱議十大「鎮館之寶」評選—— 一次有儀式感的集體銘記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黃敏)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吸引廣大網友投票,也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專家們認為,博物館與媒體聯合發動公眾進行投票、評選,是對「鎮館之寶」一次有儀式感的集體銘記,非常有意義。
  • [鎮館之寶]用英語怎麼說
    編輯點評:本次世博會中國館中展出了許多國家級珍品文物,都是由各地博物館借出的,有些還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國館副館長近日透露,即將展出比《清明上河圖》級別更高的國寶。「鎮館之寶」這個詞我們用英語要怎麼說呢?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鎮館之寶:「巴渝第一床」清滿金漆花鳥紋拔步床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譚廳在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內,藏有一張清代鏤雕滿金漆花鳥紋楠木拔步床。這架床雕刻工藝精湛,髹飾的黃金達200克以上,融各種瑞獸花鳥於其中,是巴渝地區民風民俗之集大成者,也是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被譽為「巴渝第一床」。據渝北區文管所原所長聶朝慶介紹,這張床屬國家二級文物。清代同治年間,在渝北徐家壩有一戴姓的大戶人家,為了給出嫁的女兒置辦嫁妝,便專門招募工匠,花費三年時間,製作了這張六柱五簷滿金雕花大床。
  • 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景雲碑」,到底是什麼來頭?
    近日,筆者從雲陽縣文管所據悉,目前存放在雲陽縣博物館的是「景雲碑」的複製品,而真正的「景雲碑」因其較高的考古價值、藝術價值,被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並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10萬多件館藏文物中脫穎而出,入選為十大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_文化_中國西藏網
    【解說】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2月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央廣網武漢12月27日消息(記者彭照 黃炎秋 通訊員劉成璐)據中國之聲《朝花夕拾》報導,前不久,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除曾侯乙邊鍾、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的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文物入選。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_時政_中國西藏網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235萬餘人踴躍投票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235萬餘人踴躍投票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2020-12-14 10:23:13來源: 湖北日報  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畢竟,它們的每一絲氣質,都帶著中華傳統文明的氣息;每一件的背景,都有明確的中國歷史淵源;每一個造型,都帶有傳統審美的痕跡。不信你看~鎮館青銅:毛公鼎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兩件來自隨州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有兩件出自隨州曾侯乙墓! 為保證評選的廣泛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本次評選活動公眾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最終產生十大「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