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怎麼進行情緒調節的?

2020-12-16 心理筆記

情緒是我們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情緒並不會自發產生,而是由客觀事件引起。比如當你走在小區樓下時,突然有人從樓上仍垃圾正好落在你身上,這可能使你惱羞成怒或是不屑一顧。

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地點、時間和條件下,同一件事引起的情緒可能會不一樣。

雖然情緒是客觀事物引起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客觀事物都能引起情緒。在生活中,只有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才能引起情緒。

通俗的講,就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事關自已情緒控制不住」。

因為客觀事物是複雜的,它與需要之間的關係更是複雜,因此人的情緒也是複雜的的,甚至有時甚至是矛盾的。比如悲喜交加,哭中帶笑,笑中帶哭,就是這種矛盾情緒的寫照。

所以情緒調節的方法並不能做為萬能公式來套用,只能做為參考。

說到情緒調節,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調節消極情緒,但實際上積極情緒也需要調節。

大量事實 證明 ,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

黃帝內經養生經有這樣的說法:「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現代生理 學研究也證明 ,憂鬱、恐懼、憤怒、過度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引起人生理活動紊亂,導致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或功能抑制,如果長時間不能恢復正常,就可能導致疾病。

美國 耶魯大學醫學家曾做過統計,發現求診病人中,因情緒緊張而致病的佔76%。

因此通過情緒調節,讓我們保持在適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情緒調節是指,個體管理或改變自已情緒狀態以及他人情緒的過程,是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反應、主觀體驗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發生變化的過程。

情緒調節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某種具體情緒的調節

具體情緒包括所有的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很容易理解,在這裡就不多做解釋。

積極情緒除了需要調節大喜過度這種情緒外,還有給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的積極情緒。

比如部門只有你拿到獎金時,在同事面前就不能表現出太過高興,當考試取得好成績時,在其它同學面前也不能太興奮,以免引來敵視或是其它人的情緒變化。

二、喚醒水平調節

喚醒水平調節是指個體對自已情緒喚醒水平的調節,成功的情緒調節就是能識別自已情緒高低,並能有效的把它調節到適度水平。

三、情緒成分的調節

情緒由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種成分組成,但情緒調節的範圍很廣,除這3種成分外,也包括調節情緒系統之外 的認知和行為活動。

比如:參加比賽緊張時,可以通過深呼吸放鬆自已。比別人賺錢多時,不要表現得太過開心,要控制自已的情緒,以免別人羨慕嫉妒恨或是向你借錢。

壓力大時,把困難放一邊,出去旅遊放鬆放鬆。

具體怎麼調節情緒呢?

一、理性情緒療法

情緒認知評價理論認為,人的情緒性質與我們對客觀事件的認知評價密切相關。比如你昨天剛責怪男友下班回家不煮飯,今天一進門,看到的依然是冷鍋冷灶,你氣不打一處來,把男友罵了一通。但事後才知道今天是你生日,男友早已在外面訂了晚餐。知道真相的你又喜又愧。

再比如:當一位同事交上去的稿件一次次被駁回後,同事覺得是領導跟她過不去,從而產生牴觸情緒。這時你從客觀角度幫他分析,其實領導是對工作負責,對同事負責才會這麼嚴格,同事意識到自已的能力不足後,接受領導的做法,從而認真修改稿件。

美國心理學家,理性情緒療法創始人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人即是理性的,同時又是非理性的。人的情緒是伴隨著思維而產生的,正是一些不合理的情緒導致了人們情緒上的困擾。

所以當我們出現不良情緒時,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來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就能實現情緒調節。

比如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講道理、擺事實、灌心靈雞湯和理性情緒療法就有異曲同功之妙。

二、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又稱互脫敏法,是最常用的一種行為療法。它的基本原理是,用一種個體願意接受的良好狀態去抑制不良狀態的出現。

系統脫敏法分三步:

第一步:學習放鬆技巧,讓自已或求助者處於輕鬆的環境中,比如做遊戲、聽音樂、講笑話、深呼吸等。

第二步:建構恐懼或焦慮梯度,根據恐懼對象設計一系列恐懼情境,這些情境需由弱到強構成一個梯度。讓受助者像爬樓梯一樣,先克服最弱的恐懼,再慢慢上升到最高恐懼。

簡單來說就像玩遊戲一樣,從簡到難,讓受助者有成功體驗後覺得自已可以應付,從而增加自信心來應對後面的高級恐懼。

比如:為一位電梯恐懼者設計如下恐懼梯度

1、在大樓的外面

2、到大樓門口,聽見電梯聲

3、看見電梯

4、走近電梯

5、電梯門打開

6、走進電梯

7、當一個人時,關閉電梯門

8、適應電梯發出的可怕聲音

9、體驗電梯升降

第三步:實施系統脫敏法。脫敏法有想像脫敏和現實敏法兩種。

想像脫敏法的步驟:讓自已或求助者在完全放鬆狀態下。根據設計好的恐懼梯度進行想像,如果想像完沒有恐懼表現,就進入下一個梯度,如果有恐懼,則需要進行放鬆訓練,反覆實踐,直到不再表現出恐懼為止。

剩下的恐懼梯度按以上方法操作,直到所有的恐懼梯度不會出現恐懼為止。

現實脫敏法簡單理解就是想像脫敏的實操。比如害怕狗,可以先看狗的照片,再接觸毛絨玩具狗,最後摸真實的小狗。每種刺激情境大約持續15—30分鐘左右。直到所有的恐懼梯度沒有恐懼為止。

三、表情呼吸調節法

情緒產生時,一方面能夠引起一系列生理 變化 ,另一方面也能引起面部和體態等外部表情變化 。

比如:人高興時會笑容滿面,心情沉重時會垂頭喪氣,肌肉鬆弛無力 ,內部情緒與外部情緒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意識的改變外部表情來調節情緒。

具體做法:

當情緒緊張時,可以按摩面部肌肉,使面部肌肉放鬆,不要咬牙,不要握拳,同時兩手伸開,也可以照著鏡子做出微笑的表情,努力讓自已從焦慮和鬱悶中擺脫出來。

還可以通過呼吸調節法來調節緊張情緒,除了深呼吸之外 ,我們可以在心裡默數呼吸的次數,

四、簡便易行的情緒調節方法

1、注意轉移調節法:比如分手很傷心時,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或學習上,累到倒床就睡,根本沒時間去想分手的事。

2、活動調節法:大腦與肌肉之間的神經衝動是雙向傳導的,也就是說,神經興奮即可以從大腦傳向肌肉,又可以從肌肉傳向大腦。

活動調節法是利用不同速度、強度、幅度、方向和節奏的動作練習 ,來控制自已的情緒。比如情緒過分緊張時採用強度小、幅度大、速度 和節奏慢的動作練習 ,以此來降低情緒的興奮性;情緒低落時可採用幅度小、強度大、速度和節奏快的變向動作練習 ,以此來提高情緒的興奮性。

即,興奮時,我們的肌肉動作就要放鬆、緩慢。低落時,肌肉動作是激烈、快速。

3、音樂調節法:研究表明,音樂能調節人類神經系統的活動,可有效地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改善身心狀態,增強記憶力。

運用音樂調節法時最重要的是音樂的選擇,節奏歡快的音樂 可以增加人體肌肉 的力量,節奏緩慢且和諧的樂曲可以平衡人的呼吸,優美動聽的音樂 可以調節人的大腦,有利於消除疲勞。

比如當你在遭受挫折而垂頭喪氣時,聽一首貝多芬的《命運》或許能使你振作,當你疲憊不堪時,聽一首《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能讓你在大自然 的天籟之音中得到舒展和放鬆。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音樂來轉換情緒,比如 生氣時先聽搖滾樂,在強勁的節奏中使情緒得到宣洩,而後轉換為自已情緒平穩時愛聽的音樂。並由低沉向歡快過度,最終實現音樂調節情緒的目的。

4、表象調節法:表象調節法是指在大腦中回想各種畫面來調節情緒。比如當你和對象鬧情緒時,就回想一下當初你們兩在一起開心的畫面,想想對方對你的好,想想他優秀的地方,你就更容易原諒對方,和好如初。

當情緒緊張時,在腦海中呈現一個非常舒適的環境,讓自已身臨其境。比如,想像自已漫步在一片充滿春色的田野上。

採用表象調節法時,所想像的環境應是自已曾經歷過的,且體驗較豐富的環境。

5、暗示調節法:暗示調節法是運用語言或手勢表情、其它暗號來對心理活動施加影響的方法。

暗示分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語言暗示有個技巧,暗示時要用積極語言而不是消極語言,比如多用「我很鎮定、我充滿能量」等積極語言,而不是」我不緊張,我還沒有疲勞」等消極語言。

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很多種,每個人所適應的調節方法也不一樣,可以結合自已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選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有意識的調節和改善自已或他人的情緒狀態。

NED

以上為學習《《青少年心理衛生》》初次心得體會,僅供學習交流!不代表以後觀點!

-作者-

壞壞小懶貓,自媒體小編。以夢為馬,隨處可犧的心理學愛好者。

相關焦點

  • 學了心理學知識,怎麼進行情緒調節?
    比如悲喜交加,哭中帶笑,笑中帶哭,就是這種矛盾情緒的寫照。所以情緒調節的方法並不能做為萬能公式來套用,只能做為參考。說到情緒調節,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調節消極情緒,但實際上積極情緒也需要調節。 一、某種具體情緒的調節 具體情緒包括所有的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
  • 什麼是情緒調節?
    自己怎麼有點冷淡了呢?」心理學依戀理論的解釋安全型依戀的人們能夠通過重新評價情境,以相對溫和的方式解讀事件,維持樂觀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情緒對自身的幹擾,能夠建設性的解決問題 (Canary, Cupach, &Messman, 1995) 。小美知道小勇不回家吃飯,能夠重新評價事件的影響,不會陷入負面情緒。
  • 【普通心理學】怎樣調節情緒?
    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由情緒引起的,有時候在情緒影響下我們可能會做出不好的決定,所以學會調節情緒至關重要。你知道怎樣調節情緒嗎?1.生理調節激烈的情緒往往伴隨著高的機體喚醒水平,這時候的人都很興奮、激動。我們可以儘量收斂一些,儘量在生理水平上調節情緒,降低煩惱和痛苦水平。
  • 家長怎麼調節孩子的情緒
    知道了這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後,那麼家長怎麼來幫助孩子調節呢?1、我們家長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情緒變化的規律,掌握這個規律,可以預防不良情緒的產生或調整。2、教育孩子敢於面對不良情緒。比如厭惡學習,孩子採取曠課逃避的形式固然可以快樂一時,但過後是更多更強烈的焦慮和緊張。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找到厭惡學習的原因,請求同學或老師的幫助,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並逐一落實。3、幫助孩子進一步認識影響自己情緒波動的情景,修正認知結構。
  • 中小學教師情緒調節的有效策略
    情景修正策略是直面問題,對問題情景進行控制、改變,從而調節情緒的過程或結果。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設備出現故障,影響教學效果並造成課堂混亂時,教師運用板書為同學們進行講解以緩和這種尷尬情景即屬於控制和修正策略。注意分配策略也可以理解為轉移注意,是教師調節消極情緒的有效辦法,教師通過參與其他活動,投入到另外的場景或事件中,從而忘記誘發消極情緒的問題與情景。
  • 自我調節急躁情緒的六個心裡學方法
    人是有情感情緒的,有時會很急躁,如何消除急躁情緒呢?這裡談談一些消除情緒的心理學方法,作為經驗分享。情緒突變時應急調節心理的方法    很多人有過因事發偶然而情緒突然急躁的經驗,比如騎車突然與別人碰到了,被人突然挖苦或謾罵的,看到男友與別的女子在一起親熱等等,情緒突然上來,非常急躁,忍無可忍,此時,情緒大爆發,很容易做出超常舉動,而如果你平時有過心理學方面的技巧訓練,知道在你最為急躁時,先默念1234567……,即在心中數數
  • 合理調節情緒 積極關懷自我
    那從科學心理學的角度,是怎樣定義情緒的呢?作為一種主觀的、複雜的、難以捉摸以及難以界定的情緒,心理學家一般從四個方面對其進行定義:認知(評價)、感受、生理反應和行為。答案是「不會的」,我們並不會被情緒完全控制,每個人都有主觀能動性,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的方式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而非情緒的奴隸。這裡有一個概念,叫做情緒調節,它是由Gross(2002)在他提出的情緒調節過程模型中界定的。認為情緒調節是由我們對自己產生何種情緒、何時產生情緒、體驗到情緒的強烈程度以及如何表達情緒進行控制的策略組成。
  • 情緒調節是必備技能,事關孩子人際交往,情緒調節4策略要掌握
    2.情緒調節方法從以情緒為中心逐漸向以問題為中心的轉化情緒調節策略與孩子的個性也有關係。面對相同的壓力情境,不同性格的孩子的情緒調節的策略、調節的方向等也會有所不同。如果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的情緒反應,孩子也會逐漸養成關注自己情緒的習慣。家長如果能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情緒反應比較敏感和熱情,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02 情緒調節4策略要掌握策略一:鼓勵孩子多進行自我情緒調節俗話說,用進廢退。
  • 正念訓練|情緒管理的四個方法調節情緒
    正念訓練|情緒管理的四個方法調節情緒2) 寬恕與接納:正念體驗:慈心冥想第二講 重視團隊的心理契約管理,營造尊重信任的團隊氛圍1. 洞悉團隊成員的心理契約,發現員工未說出的期望;2. 心理契約違背的五種應對方式:建言-緘默-退縮-破壞-離開3. 營造坦誠溝通的氛圍,減少應激性的回應模式1) 影響力(有效溝通)的基礎:建立關係與信任,而非衝突
  • 怎麼調節孕期情緒波動
    但事實上,孕期不只有喜悅的情緒,甚至與常人相比,準媽媽的情緒更容易像過山車一樣,高低起伏,急起急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孕期情緒的調節和管理,以及產前抑鬱的篩查。首先,大家不要太過介懷,其實在孕期出現情緒變化並不一定是病,可能與以下兩種因素有關。一方面是生理上,激素水平波動和孕期的種種不適,都會影響準媽媽的情緒。另一方面是心理上,大家對於肚子裡寶寶的各種擔心,對於當媽媽後生活的焦慮,都會導致情緒不穩定。所以當你出現一些看似莫名的情緒時,不要太過苛責自己,這可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 心理學:年輕媽媽抑鬱的心理調節,理順這四種關係,才能改善情緒
    心理學:年輕媽媽抑鬱的心理調節,理順這四種關係,才能改善情緒文,王彥輝產後抑鬱,現在也成了一個熱門話題。人們不免產生疑問,以前生孩子沒聽說過產後抑鬱,怎麼現在產後抑鬱這麼多呢?我們總結了很多產後抑鬱的相關案例,發現了其中的規律。產後抑鬱的女士感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自己無法突破這些困難。
  • 這樣做,助你有效調節負面情緒
    他們能消除恐懼,滿懷希望,付諸行動,能夠尋找合適的「解藥」,進行情緒調節。02 調節情緒的特殊策略——認知重評情緒調節是指人們在面對圖片或視頻、爭吵或壞消息等情緒刺激因素時,影響或改變自我感受的過程。事實上,認知行為療法是我們所擁有的最有效的心理治療形式,在許多情況下它會給人們布置家庭作業,要求他們對一些事件進行重新評估。03 用新故事去詮釋消極事件,有助於催生積極的心理效應情緒調節和認知重評的研究成果匯聚了情緒科學界巨大的集體努力。
  • 心理學:與別人處不好關係,自己還痛苦,就是因為進行了情緒壓抑
    本文選自「心理相先生」的付費課程《自我發展心理學30講》。如需購買全部課程,請先關注帳號「心理相先生」,查看專欄《自我發展心理學30講》課程簡介,如對您的成長和發展會有所幫助,歡迎購買訂閱。以下是正文部分(這是專欄第24節,共30節)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就需要心理學,歡迎來到《自我發展心理學30講》,以下是本節摘要。
  • 產後的情緒調節,別再瞎調節了,幫助您擺脫產後抑鬱
    情緒的調節不僅僅可以從行為上,其實聽一些輕鬆的音樂也可以幫助您調節一些不良的情緒。新媽媽可以選擇聽一些輕生的,曼妙的,自己比較喜歡聽的一些音樂進行調節自己的情緒。音樂可以感動人,也可以幫助準媽媽適當的調節一下自己的情緒。有的時候您真的要相信音樂的力量是非常偉大的。
  • 學會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
    當你遇到情緒困擾,當沮喪,擔憂,苦悶,煩躁等不良情緒出現時,你知道如何去應對嗎?下面介紹幾種方法調節情緒的小方法。宣洩。宣洩是及時緩解不良情緒的最簡單的方法。當你感到悶悶不樂時,你可以找朋友傾訴或者寫心理日記,這樣你才能一吐為快。
  • 心理學解析:為什麼你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教你3招調節情緒
    如果人長期受情緒幹擾,做出應激反應,對身心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精神壓迫,無法放鬆,破壞人際關係與周圍的事物,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策。而且大家會發現,我們更容易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宣洩情緒,想控制也控制不住,最後總是讓關心我們的人受傷。那麼應該怎么正確的調節情緒,不再讓自己失控呢?下面教給大家三個方法。
  • 正念減壓與情緒調節課程邀請
    2020年4月-2020年6月正念減壓與情緒調節      課程邀請你不能讓海浪停止,但你可以學習衝浪曾經,你是不是被網絡上充斥的各種心靈雞湯所感動證實正念減壓課程可以有效降低焦慮、增強免疫力與提升正向情緒。此外,針對癌症病人的研究也顯示,正念減壓訓練有助於顯著降低壓力症狀,提升與健康相關之生活品質,提高情緒調節能力與心理適應能力。其他研究則指出正念訓練帶給學員正向改變、自我調節、價值釐清,增強認知彈性、行為彈性與探索能力等,綜合這些則可能帶來其他有益的結果,例如症狀的緩解。
  • 抑鬱情緒≠抑鬱症,抑鬱情緒怎麼調理?
    抑鬱情緒是很常見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現,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情況時,理所當然會產生憂鬱情緒。但是抑鬱症則不同,它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與遇到挫折後出現的抑鬱情緒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不產生抑鬱情緒,那才是不正常。
  • 情緒管理:關於情緒,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學常識
    歸根到底,是情緒讓我們的決策和執行出了問題。經濟學的基本假設認為個體都是理性人,任何決策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原則。然而,人非機器,或者說,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類的決策和行為會同時受到情緒和理性的影響。因此,了解情緒、接受情緒、調節情緒就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事情了,這也是「情商」這個概念的原本內涵。
  • 情緒調節
    情緒情感是十分複雜的心理現象。它既是有機體在自然發生的基礎上產生的,又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心理學家把繁雜的情緒和情感統稱為感情。人類的情緒表現多種多樣。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用因素分析和邏輯分析的方法,把情緒分為9種,即興奮、喜悅、驚嚇、悲痛、憎惡、憤怒、羞恥、恐懼、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