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玩玩國家首腦遊戲,培養一下憂患意識有何不可?

2020-08-28 哥是前衛



疫情期間,學校無法正常開學,許多孩子們只能通過網絡或自學的手段做功課。

其實,這次疫情面前,各國表現不同,所站立場不同,各國領導人的風格也大不一樣。

我們總是強調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未來的接班人,讓孩子們成長為濟世救民、強我中華的一代。這就需要孩子們同樣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

此次疫情出現後國際上的風雲變幻,不也是憂患意識教育的絕好課堂嗎?

我們當前之所以面對國際大局變幻莫測時,要麼不知所以一概罵娘,要麼不知所以地驕傲自大,都是緣於對世界認識不足,對自己評估不準,對他人了解不夠。

我們往往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從我們的文化思維去判斷是非,難免出現為什麼日本人冥頑不化?為什麼美國人蠻橫無理?為什麼有的國家有奶便是娘?為什麼我們總被汙名化?這麼多的為什麼,讓我們困惑,甚至憤怒。

但是,如果我們站在對方的立場,按照對方的邏輯思維,還會是這樣的結論嗎?

老祖宗告訴我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這個「責」怎麼承擔呢?還有一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新一代的孩子成長,我們創造條件讓他們關注一些世事,用孩子們的眼光審視一下大格局,感知一下天下之大,是不是也大有裨益呢?

所以,讓閒在家的孩子們通過網絡形式,和同學們一起玩一個領導人的遊戲,扮演不同國家不同領導人的角色,圍繞本國的利益和立場,模擬一場網絡連線的政策宣言。大人則根據分配給孩子的角色,給孩子們介紹一下所扮演角色國家的政策、文化、歷史,以及現在的利益訴求等等,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智慧,進行辯論和政策的制定。特別是圍繞疫情問題,可以讓孩子們發揮更多的想像空間。

雖然是個遊戲,孩子們也許懵懵懂懂,但這樣的遊戲不僅新奇有吸引力,而且最大限度發揮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從童話進入真實世界,意義更大。

假使孩子們從模擬中知道世界並不平靜,國際並不安寧,憂患意識自會油然而生,對學習的自覺性,做事的責任感,不也有積極作用嗎?

希望家長和老師們,不妨試一試這個遊戲,看看孩子們怎麼說,說什麼。

相關焦點

  • 家國情懷與憂患意識
    這種家國情懷在傳統社會中,滿足了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禮制的維護下,具有極強的穩定性。憂患意識奠定家國情懷的人文底蘊。第一,憂患意識是人努力把握自身命運、維繫生活共同體的自覺,在中國文化的生命初期就奠定了重視主體性的品質,蘊含著「自強不息」的精神氣質,是推動中國文化自我發展的動力。
  • 春秋戰國時期的「憂患意識」
    他們所倡導的憂患意識,既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一種道德意識、責任意識,也形成了一種「鑑古知今」的歷史意識。儒家的「憂患意識」儒家特別注重「憂患意識」,孔子講:「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展現了儒者肩負道德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自覺。鎮守儀地的邊防官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更是將孔子看作一個能夠改變「禮崩樂壞」局面的領導者。
  • 憂患意識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本報西安4月3日電 (記者殷燕召)「中華民族自身有一種生機,有一種永不衰竭的活力,稱之為民族精神,而憂患意識恰恰就是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論上的一種結晶和表現。」今天在古都西安舉辦的「清明・感恩與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上,著名思想文化史學家張豈之將憂患意識與和諧社會的建設聯繫起來。
  • 臺媒社評:盛世下憂患意識難能可貴
    憂患意識躍然紙上。臺灣《旺報》12月21日發表社評稱,中國共產黨帶領國家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也始終貫穿著憂患意識。40年前,中國經濟瀕臨崩潰。當時外部世界發展正興,鄧小平訪問日本和美國的所見所聞,讓他對中國和外部世界的發展差距深感憂慮,強烈的憂患意識使鄧小平力排異議,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定,開啟了人類歷史上一段光輝燦爛的大國發展歷程。
  • 【評論】堅持底線思維 增強憂患意識
    我們黨是生於憂患、成長於憂患、壯大於憂患的政黨。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作結論報告,在講「準備吃虧」時一口氣列了17條困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大會議上專門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
  • 【美國研究】林宏宇:令人擔憂的美國特色「憂患意識」
    這些聳人聽聞的言論確實博得不少人的關注,但筆者認為此乃痴人說夢也,是美國特色的「憂患意識」的體現,大可不必以之為然。這種「憂患意識」源於美蘇冷戰時期,部分美國媒體和戰略精英們是這種「憂患意識」的製造者和傳播者。
  • (原創)企業要增強憂患意識
    (《工人日報》2003年4月13日第一版)「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早已成為人們不爭的共識。我們建築施工企業更需要增強憂患意識,因為,我們的憂患不只一個,起碼有以下五個方面:一、建築市場僧多粥少。由此而來的是職工依賴性強,缺乏憂患意識,自以為是國有企業職工,背靠大樹好乘涼,天塌下來由大家頂,因此,又缺乏危機感、缺乏競爭意識。這些觀念與我們面臨的嚴峻形勢是非常不適應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現在的這個年代,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理財意識的培養,其實關於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我們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樣,而我們的孩子以後也會為人父母,他們是在觀察我們是如何消費、儲蓄、投資和捐贈的。現在提到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很多人可能都會提到一個詞叫做:兒童情商。
  • 自主性遊戲中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自主性遊戲中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幼兒喜愛遊戲,不僅是幼兒身心特點的反映,更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教育活動的組織應寓於生活、遊戲之中
  • 學習筆記:「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
    同樣:  《摘編》一書出版後,「聞言」撰寫了解讀文章「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範和化解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  如何切實做好防範化解風險挑戰各項工作?建議大家結合「聞言」文章,進一步加深對《摘編》的學習領會。
  • 接納憂患意識,它會使人成長
    然後他稍微想了一下,這樣答覆我:「因為你長大了,上學識字了,學會自己動腦筋思考了」。我聽得似懂非懂,直到後來學到了一首古詩,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詩:「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才理解父親當年話裡的含義。原來,一個人自從識字以後,從書中增長了見識,對周圍事物就不會無動於衷了,所以對事或物就有了思考和判斷,同時也就增添了心事了。
  • 增強憂患意識 不斷提高經受考驗應對危險的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 【課程回顧】馮滬祥:《易經》對企業成功管理的最大價值:憂患意識、創新意識、使命意識
    他指出,憂患意識、創新意識、使命意識,均是源於《易經》,這些也正是領導者應有的特質。現將他的部分精彩授課內容進行分享: 解讀: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是憂患意識。我認為管理企業和管理國家一樣,憂患意識是動力。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每個人都要有一種自我的警覺、自我的要求,這就是憂患意識。這是源自內心的。現在很多管理講各種戰術,各種方法技巧,這都是外在的,外在的東西學得再多,而內在沒有覺醒、沒有自立自強是沒有用的。有了憂患意識才會真正有動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3~6歲的時候,如何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三、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說:我們帶著孩子去公園、外出旅行的時候,可以提前有意識的給孩子一些引導。,對我們孩子注意力也是一個有效的培養了。在書籍當中還有一些專門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在培養孩子專注力方面的書籍,更多的是在用一些遊戲。
  • 北大校長郝平寄語畢業生:常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憂以天下
    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人才培養的使命沒有變,人文與科學精神沒有變,服務國家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沒有變。臨別之際,郝平勉勵廣大學子,一要明德勵志、愛國奉獻。即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養大德、成大業。 二要心存憂患,直面挑戰。「未來人生路上,我們還會遇到許多未知的風險和考驗。只有常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憂以天下,才能做到未雨綢繆,應對各種挑戰。」郝平說。
  • 媒體建議以強烈憂患意識迎接挑戰、危中尋機
    圍繞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深入討論,既要看到戰略機遇期的有利條件和環境,更要清醒認識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的複雜性、不確定性、突變性,對可能打斷我國戰略機遇期的種種因素沉著應對,早做預案,以強烈的憂患意識迎接挑戰、危中尋機。
  • 裴凱:以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憂患意識狠抓工作落實 以枕戈待旦...
    8月7日,白山市副市長、公安局長裴凱主持召開全市公安機關汛期防汛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各警種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認真貫徹落實入汛以來市委、市政府和省廳關於防汛工作的一系列部署,紮實做好防汛減災工作
  • 為有犧牲多壯志——毛澤東詩詞中蘊含的憂患意識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憂患意識 中華民族飽經滄桑,曾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千年古訓。古語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一代偉人毛澤東自幼懷有憂國憂民之心,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這是毛澤東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的不竭動力。這種憂患意識不僅體現在毛澤東的政治理論著作中,也深深地寓含在他寄情抒懷的詩詞裡。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出現以上情況,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孩子缺乏自控力。高自控力的孩子做事情往往更有耐心和毅力,善於控制自己的衝動情緒,並且更有能力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至關重要,上周張桂莉老師和馬志國老師介紹了哪些養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自控力發展,本周二位老師將來聊聊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 培養幼兒規則意識,還可以用這種遊戲
    本文部分內容改編自《成才》2018年第七期《情境式感統遊戲中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初探》,作者錢芳。「情境式感覺統合遊戲促進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研究」是武漢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著名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也強調:幼兒期是幼兒秩序發展的敏感期,而建立秩序感又是發展幼兒規則意識的前提。因此,在幼兒期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很有必要。當孩子通過規則,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不能夠做什麼,就能夠生活在不超越底線的自由狀態中,生活在和諧與秩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