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學校無法正常開學,許多孩子們只能通過網絡或自學的手段做功課。
其實,這次疫情面前,各國表現不同,所站立場不同,各國領導人的風格也大不一樣。
我們總是強調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未來的接班人,讓孩子們成長為濟世救民、強我中華的一代。這就需要孩子們同樣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
此次疫情出現後國際上的風雲變幻,不也是憂患意識教育的絕好課堂嗎?
我們當前之所以面對國際大局變幻莫測時,要麼不知所以一概罵娘,要麼不知所以地驕傲自大,都是緣於對世界認識不足,對自己評估不準,對他人了解不夠。
我們往往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從我們的文化思維去判斷是非,難免出現為什麼日本人冥頑不化?為什麼美國人蠻橫無理?為什麼有的國家有奶便是娘?為什麼我們總被汙名化?這麼多的為什麼,讓我們困惑,甚至憤怒。
但是,如果我們站在對方的立場,按照對方的邏輯思維,還會是這樣的結論嗎?
老祖宗告訴我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這個「責」怎麼承擔呢?還有一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新一代的孩子成長,我們創造條件讓他們關注一些世事,用孩子們的眼光審視一下大格局,感知一下天下之大,是不是也大有裨益呢?
所以,讓閒在家的孩子們通過網絡形式,和同學們一起玩一個領導人的遊戲,扮演不同國家不同領導人的角色,圍繞本國的利益和立場,模擬一場網絡連線的政策宣言。大人則根據分配給孩子的角色,給孩子們介紹一下所扮演角色國家的政策、文化、歷史,以及現在的利益訴求等等,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智慧,進行辯論和政策的制定。特別是圍繞疫情問題,可以讓孩子們發揮更多的想像空間。
雖然是個遊戲,孩子們也許懵懵懂懂,但這樣的遊戲不僅新奇有吸引力,而且最大限度發揮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從童話進入真實世界,意義更大。
假使孩子們從模擬中知道世界並不平靜,國際並不安寧,憂患意識自會油然而生,對學習的自覺性,做事的責任感,不也有積極作用嗎?
希望家長和老師們,不妨試一試這個遊戲,看看孩子們怎麼說,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