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很多職場人把自己不被重用的原因歸結為自己是老實人。」
因為自己太老實,在職場當中得不到重用,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甚至覺得自己受到排擠也是因為太老實緣故。
在「老實人」這個問題上面,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說辭,有人覺得老實人吃香,也有人覺得老實人吃虧。
但是小熊認為老實人其實和聰明人並不衝突,沒有誰規定聰明人就一定要奸詐狡猾。
認清職場規律,了解事實真相才是關鍵,一個人在職場中是否受重用,可能是因為多因素的影響,但是我們作為職場的一分子要做的就是把「能做的」做到最好。
一、認清職場的價值體系
在任何一個職場當中,價值為王是一個共性。無論是你老實還是圓滑,產生不了價值你就沒有個人競爭力,不被重用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職場當中個人和組織其實就是一個價值置換的過程,組織為了提供平臺資源,而你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價值輸出。
二、認清性格固性和能力動性
一個人的性格其實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固性的,可能因為天生的遺傳,成長的環境,從小的教育導致你在某一塊性格特性上無非做到和別人一樣。但是能力與性格不同,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得到不斷的提升。
別讓你的能力受限於你的性格,也別拿你的性格限制你的能力,一切輕而易舉的理由都是藉口。
很多人不願付出時間去學習,不願付出精力去嘗試,然後總喜歡隨口給自己一個理由:都是因為自己性格不好,導致不討領導喜歡。
這其實是一個極度對自己不負責的行為,也是一種典型的職場逃避現象。
三、勇敢地擁抱弱點,大膽的嘗試改變
改變是成功的渠道,正式弱點就是改變的開始。假如你連自身的弱點都不敢正視,總把弱點當藉口來用,那麼你想獲得認可,受到重用都是空談。
小熊曾經認識一位朋友,性格剛烈,總是無法接受任何人的批評,只能接受讚美。在職場當中吃虧不是一次兩次。但是每一次之後把過錯都是歸咎在大家不夠包容,對自己不夠公平。
通過幾年的職場經歷之後才意識到,無論在哪,如果自己無法承認自己性格上的弱點,所受的待遇基本一樣,不改變,便無法融入其中。
「老實人」所謂的老實往往其實就是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但是自己在內心其實是抗拒承認的,所以習慣性會把責任歸結到別人欺負老實人身上。
這也導致了很多人總會在內心給自己一個問號,為何就遇不到一次機會,一個伯樂來欣賞自己的才華?
不改變自己,你永遠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其實老實人很優秀。
用心去觀察身邊的職場,你會發現很多老實人或者性格不好的同事很多都擁有極強的辦事能力,只是在溝通上略顯得差人一等。
老實人不是輸在能力上,而是輸在了情商上面。所以我們很容易聽到這樣一句話:某某人智商一百,情商為0。
如何解決這樣的局面?小熊給大家介紹幾個親自試過的辦法,也許對大家有幫助!
(1)找到自己的能力優勢,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很多老實人在內心是有些自卑的,只有你試著去認識自己的能力優勢,才會讓你逐漸擁有自信。比如你比較有耐心,比較能吃苦,願意接受一些別人不想幹的事情。這都是自己的能力優勢。
(2)當你覺得被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告訴自己別在意
老實人更應該學會寬慰自己,減少自己在職場當中的委屈感,因為本身的不自信加上源源不斷的委屈感,更容易導致老實人的情緒崩潰。
比如面對一些職場的勾心鬥角,告訴自己「月底一樣可以拿到5000元工資,沒必要去在意這些」,學會利用間接的心理暗示讓自己少受影響。
(3)從簡單入手,試著改變
老實人適合從一些簡單、細小的事情入手,讓自己改變一下自己的認知,行為,或者一些常規的做法,讓自己慢慢成為一個不再是那個滿身是刺的人。
比如可以試著對自己不喜歡的領導笑一笑,接受一句別人的批評,參與一些自己不那麼喜歡的集體活動。用這樣的改變慢慢升級自己的認知。
老實人改變起來有時候更受領導喜歡,因為老實人有很強的忠誠度,職場對於一個人的忠誠度是非常看重的。
但是人都有私心, 總會習慣性的選擇那些認可自己和自己覺得比較容易控制的人打交道。領導也是如此,領導忽略一些人往往是因為覺得那些對於自己來說把控力不夠,所以有時候即使覺得你能力可以,但並不一定會提拔你。
學會與人相處並不是一種受人唾棄的拍馬屁行為,只是把自己的價值展示給對方,讓對方認為你是有利可圖而已。
正因為這樣的存在這樣的價值置換,才會有禮尚往來的提拔和培養,認清這些你難道不應該試著改變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