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6日)下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與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北京藍皮書:北京社會發展報告(2018-2019)》。藍皮書指出,根據調查,北京新社會階層女性規模約為145.2萬,佔女性總人口比明顯高於全國總體平均水平,並具有學歷高、收入高、職業滿意度較高的特徵。
課題組通過運用定量研究方法針對1232名女性需求以網絡問卷及線下攔截訪問的方式進行深入調研,研究發現,北京市新社會階層女性規模約為145.2萬,佔女性總人口比(13.7%)明顯高於全國總體平均水平。在年齡結構上,她們以中青年群體為主,年齡結構呈現「橄欖型」分布,21-50歲之間人數較多,31-40歲之間佔比一半。新社會階層女性收入高、學歷高,其個人月均總收入17392元,是北京市女性整體情況的2.5倍;此外,本科以上的佔北京市新社會階層女性總人數的八成。北京市新社會階層職業女性中,普遍對工作情況感到滿意,半數以上的認為能給工作帶來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地點離家近」 和「薪資高」。
藍皮書還指出,北京地區女性流動人口在受教育水平、勞動權益保障程度以及留京意願上整體高於男性流動人口。經統計分析,關於北京地區流動人口的調查中,具有大學專科和大學本科學歷的女性比例都要高於男性。問卷中受訪男性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分布區域集中在初中與高中/中專,而擁有研究生學歷的男性和女性流動人口佔比則幾乎相同。女性受訪者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合計佔比為41.1%,相較於男性的32.1%高出了9個百分點,在京女性流動人口整體上更具有學歷優勢。
其次,北京多數女性流動人口勞動權益可以得到法律保障。數據調查表明,分別有12.8%、17.2%的女性及男性受訪者表示未籤訂勞動合同,同時選擇「完成一次性工作任務」的男性佔比也高於女性;尤其是籤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女性比例為75.1%,遠高於男性(64.2%)將近10個百分點,表明北京女性流動人口在職業穩定性方面情況較好,尚有優化空間。
此外,調查樣本中43.7%的女性受訪者願意定居北京,這個比例遠高於男性受訪者(34.9%);與此同時,北京地區80.1%的受訪女性表示具有戶口遷入的意願,比例同樣高於男性。在住房性質方面,北京女性流動人口自購房比例大於男性,不過仍以租住房為主,能夠享受到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流動人口比例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