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處理情緒的三種方式,你的人生會順利很多

2021-01-09 倚馬看花說情感

相比於其他動物來說,人的情緒和情感應該算得上是最為複雜的,這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時候這種優勢也會給人帶來無盡的煩惱,體現出不好的一面。

之所以說情緒和情感複雜而豐富是一件好事,是因為我們可以體會很多情感,可以藉此擁有很多樂趣,正是因為有這麼多情緒和情感,我們的世界才誕生了那麼多藝術,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人生才能夠那樣精彩。

另外,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是好的情緒還是壞的情緒,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很多時候,情緒,是人心理的一道防禦的機制,我們通過情緒的顯現來維持自己內部世界的平衡但穩定。

但同時,情緒也是有一些壞的影響的,有時候,不好的情緒沒辦法及時地表達,及時地抒發,就會隱藏到我們的潛意識之中,變成一種恆在的情緒底色,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這樣的情緒積攢得越多,我們潛意識裡堆積的垃圾就越多,人也就越容易出現問題,另外,對於我們來說,有些情緒根本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比如很多人易怒,遇到了突發的情況,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和料想的狀況,就十分生氣,但生氣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有時候,憤怒只會讓我們失去理智,讓我們離解決問題越來越遠。

也有一些人,他們把痛苦和傷感的情緒壓抑起來,時間久了,就成了化不開的愁緒和抑鬱,本來好端端的人,因為情緒的積累產生了問題,會對自己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避免或者是消除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影響,用正確的方法把那些壞的情緒抒發出去,排解出來。

當我們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的時候,我們自己的人生就會順利很多,也更容易實現自己的目標,獲得自我認同。

01升華,將情緒轉化為藝術的動力

如果你喜歡聽一首歌,看一幅畫,或者讀一首詩,甚至是一部電影,你都會發現,在這些藝術作品之中,蘊含著作者的種種情緒,欲望和思想。

一部好的作品,有著能夠讓人共情,讓人從中體會很多東西,獲得很多感受的力量,這種力量很多時候就來自於作者的情感、情緒,意念和思想。

所以,事實上,藝術或者說近於藝術的一些表達,是我們排解情緒,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的一大途徑。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升華,把自己的那些從日常生活和生命的體驗中獲得的情緒、感受和思想,全部都化作創造的動力,以一種藝術的方式和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既不會影響別人,也不會傷害自己,甚至可以讓自己的人生擁有別樣的情緒。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藝術創造的能力,但其實我們並不一定要去創造,能夠欣賞藝術,也是一種情感和情緒的升華,而欣賞,需要的是共情能力和一定的專業知識,這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02宣洩,找到合理的方式去抒發情緒

很多時候,情緒是需要被引導,需要被宣洩出來的,如果一味地悶在心裡,時間久了,就多多少少會產生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理的方式,應該在合適的時機,將自己的那些不好的情緒給統統都宣洩出來。

當然,我們需要一再注意的是,選擇情緒宣洩的方式時,儘量不要影響到其他人,儘量不要把自己的壞情緒轉移給別人。

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更加溫和的方式去宣洩自己的情緒,運動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我們可以去跑步,去練習拳擊,或者去做瑜伽,去進行任何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運動,在運動中安靜下來,思考生活,釋放自己的情緒。

宣洩情緒的時候,我們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向自己最親近的人發怒、埋怨和指責,這樣不僅僅不利於情緒的真正宣洩,還會傷害對自己來說十分重要的人。

03傾述,向值得信任的人表達你自己

很多人遇到事情,有了情緒,都喜歡自己扛,喜歡自己承受,有什麼話也都選擇悶在心裡,不說出來,其實這樣對自己是十分不好的,對那些關心自己的人來說,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我們應該懂得向值得信任的人表達自己,傾述自己的情緒,有時候不需要在意那麼多,不需要擔心那麼多,那些值得信任的人、真正關心你的人,他們不會嘲笑你,不會輕視你。

正相反,他們希望聆聽你的心聲,希望能夠幫助你,為你排憂解難。當然,很多時候,想要找到這樣的人也並不容易,有些時候,因為自己的內向,想要把話說出口也很難。

其實,我們還可以把情緒傾述給自己,用寫日記的方式,將自己的情緒都訴諸筆端,這樣也是很好的傾述的方式。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

相關焦點

  • 別讓情緒左右你,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好自己的人生!
    所以說處理不好情緒將會釀成自己無法想像到的事情,一個人學會控制情緒是多麼的重要。情緒,對於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對於一個想成功的人,更加重要,一個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可以說,他無法取得成功。我們可以做一個試驗,如果你做出一個微笑的面容,那麼你的心情就立即會感到增加了幾分愉悅。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不但情緒可以影響人的行為,而且反過來也可以影響人的情緒。
  • 當代人發洩情緒的三種方式
    人可以短暫承受著壓力,但是總會有一天爆發出來,這就是情緒宣洩。宣洩方式的不同,造成的破壞也不同。有的如同清風,來了又走。有的如同海嘯,摧毀著一切。當代人有這三種常用宣洩方式。經歷了不開心的事,遇到挫折了,和朋友訴說一個人特別有情緒的時候,先自己保持冷靜。
  • 處理情感的依賴共生的方式及處理情緒的健康方式
    依賴共生使人們與真實的情緒脫節。他們只能表達「憤怒」或「悲傷」等所謂的「喧鬧」情緒,他們拒絕承擔責任:「她讓我很生氣」或「他讓我哭了」。因為依賴共生者需要釋放被壓抑的情緒,學會用操縱或責怪別人來釋放情緒。喧鬧的情緒掩蓋了更深層、更真實的感受。人類能感受到五種基本的情緒,其中有一些有強度上的變化。
  • 孩子亂發脾氣,家長遠離這三種處理方式,正向引導孩子把控情緒
    遇到開心的事情,就放聲大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就發脾氣,這也是最原始的感受表達方式。孩子表達情緒,也是人的真性情的流露,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也不能下意識地及時作出調整。嬌生慣養,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孩子從小一直被嬌生慣養,不管是要什麼,都能夠得到滿足。
  • 如何處理事情進展不順利時,出現的焦躁情緒?(上)
    如何更好地處理事情進展不順利時,出現的焦躁情緒呢?@付藝(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處理事情進展不順利」 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事情做的不成功?即時不是以失敗告終,也可以算是階段性失利吧?過度的焦慮會阻礙你。二、如果是懊惱和遺憾多一些,可能憑能力是完全可以勝任的,而由於某種原因造成失誤不順利,與能力無關。這個時候,你的情緒裡,更多的成分是抑鬱,也同樣阻礙你。解決辦法:做到兩個字「允許」因為很多心理問題就是內心的期待與現實不相符,而糾結成的。
  • 《別讓情緒拖累你的人生》:你並非脾氣不好,只是不懂控制
    有的人會說,我天生就這樣,暴脾氣,想改也改不了,怎麼辦?其實你並不是脾氣不好,只是不懂得如何控制。每個人都有自己暴躁的一面,再溫和好脾氣的人也會有氣得跳腳的時候,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去控制它。那麼如何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 三種方法處理孩子情緒「崩潰」
    相信屏幕前的媽媽,大多數也遇到過3、4歲的孩子任性哭鬧、發脾氣的情況,大家也是如桃子媽媽一樣冷處理的嗎?這樣的方式真的正確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嬰兒時的前語言期,孩子是情緒化表達的,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幼兒期要慢慢地學習用語言來表達情緒。但此時,如果父母一味冷處理。孩子就沒辦法學會如何轉換表達方法,最終永遠停留在了前語言期。第二種:他會變成不會哭的人。
  • 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是洪水猛獸,父母的處理方式才是
    像這位朋友一樣,我們很多時候沒法分辨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問題,更沒法及時進行情緒教育;有時甚至不願意接受自己孩子有情緒,通常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制止。弗洛伊德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良好的情緒掌控能力,是獲取一切美好事物的前提!
  • 傷心難過是人生的必然經歷,父母應學會控制情緒
    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就大聲呵斥,讓他別哭或是閉嘴。可是即便孩子在我們的怒罵中停止哭泣,對於孩子來說,強行憋著痛苦失望,或是被父母丟在一邊,都是一種非常委屈和受傷的經歷。比較開明的父母,會在旁邊安慰孩子,一邊和風細雨地好言好語,一邊想盡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 3000萬青少年遭受情緒困擾,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迫在眉睫
    情緒沒有對錯,更沒有好壞。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哭,從內心深處不能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這種不接納、不認同只會使孩子離父母越來越遠。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孩子小的時候並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通常會哭鬧、攻擊他人、傷害自己。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感受。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她長大後的性格
    處理孩子的情緒,比處理事情更加重要。 如果繼續被漠視,他們會採用過激的方式表達情感,比如發脾氣、摔東西、打人。 當他們發現,不管自己怎麼樣,都不會被看到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收起自己的壞情緒,扮演一個被別人喜歡的小孩。
  • 有的人發洩情緒方式是爬山,你會做什麼呢?
    每個人都會有開心的時候,同樣也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當情緒不好時,我們就會想要通過某些途徑發洩出來,讓自己好受點。據說當代很多年輕人,在情緒不好時都喜歡改微信封面和籤名,順道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在音樂軟體上看熱門評論找同感,或者沒有什麼是一頓吃的解決不了的。
  • 學會合理髮洩你的情緒
    學會合理髮洩你的情緒03:10來自LearningYard學苑曾聽過一句話:「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而人生也的確如此,在我們人生的前進道路上,有太多太多的困難與阻礙,我們時不時就得經受來自各方面的挫折,或情感上、或學習上、或工作上、或父母上等等。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他們長大後的性格
    通過故事讓孩子認知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是管理情緒非常重要的環節,很多時候正是我們的「不接納」,才導致孩子的情緒積壓。比起「逃避情緒」,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怎麼理解情緒、處理情緒;當情緒出現的時候,你怎麼帶著孩子,把這種「失敗」變成一次彼此理解的機會。
  • 學好圍棋帶來的這三種能力,助你人生成功
    作為一個智力開發的項目,圍棋在今天已得到廣泛認同,尤其是會下棋的家長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會圍棋如果說,有三種能力可以決定人的一生,你想到了什麼?學習能力?溝通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如果讓我選,或許是下面三個。
  • 《人性的弱點》:學會這三種調節心態的方法,你會越來越優秀
    調節心態有多麼的重要,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是沒什麼意義的,他們認為行動大於一切,可不清楚行動其實來源於我們的意識,調節好心態,把我們的意識往積極方面引導,它就會給予我們很多更加理性的辦事方法,而學會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用這三種有針對性的方法調節自身心態,你可以更加輕鬆地完成,並且變得越來越優秀。
  • 別當情緒小怪獸!三招處理孩子的情緒焦躁
    每個小朋友都有脾氣,一旦脾氣上來,就會出現生氣、咆嘯、打人......等反應,變成情緒小怪獸。作為家長,如果強迫壓制小朋友,又會造成小朋友壓抑反抗的心裡,但一味放任不管又怕養出小霸王。下面三招告訴你如何正確處理小朋友的焦躁情緒。
  • 認識情緒的重要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致力於如何去提高「賺錢」的能力,卻忽略了如何提升管理「情緒」的能力。情緒就像是一股看不見摸不著「能量」,潛伏在每個人的體內,操控你的人生。如果把「情緒」比作汽車的方向盤,開車的朋友都知道,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方向稍微有所偏差,就可能衝出車道,發生交通事故。
  • 學會通過三種為人處世的方式,跟領導相處,領導才會對你更加器重
    在職場中工作時,其實很多員工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和麻煩,尤其是在公司裡很難得到晉升的時候,其實這些年輕人也會非常迷茫,因為並不是因為你在職場中的能力有問題,而是有些年輕人在職場中的為人處世的方式確實出現了一些錯誤,最後只能是害人害己,其實筆者在此也是建議大家,應該學會通過以下這三種為人處世的方式跟領導相處
  • 學習《高能量姿勢》:學會改變生活的三種方式
    但是在很多時候,很多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2014年的今天,我正準備參加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悶熱的夏天在記憶中只有蟬鳴,距離即將開始的高考,還有不到24個小時。班主任在講臺上發表最後的演講,鼓勵我們這一群拼搏三年的學子打好最後一仗。印象最深的就是班主任最後一句話:你們是未來,而未來因你們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