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好習慣,讓你的孩子慢慢變優秀

2020-05-13 光明網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這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那麼,孩子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

自立自強的習慣

隨著生活條件的優越,一些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過度依賴父母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形成的最具典型的壞習慣,也是孩子自立自強路上最大的阻礙。孩子過於依賴父母,一定是父母的「過度保護」和「一手包辦」導致的,但孩子並不會意識到依賴會對自己的成長有多大危害,也不了解依賴的習慣會影響自己的美好前程。

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比如先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慢慢地,父母再給孩子多提供和創造動手的機會。

家裡的一些簡單事情,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說說,聽聽孩子的建議,並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讓孩子學著參與決策。

在孩子剛開始喜歡自己動手嘗試做一些事情時,因為缺少經驗和鍛鍊,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犯錯誤。但很多父母在看見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插手,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去做,甚至動手幫孩子做了起來,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不能自立,反而會更依賴父母。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所以應該讓他在很小的時候有著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當有一天你放手的時候就不會過於擔心,他自己也不會恐懼。

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在孩子學會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

制訂計劃的習慣

多小的事情,都要讓孩子有做計劃的意識,這道工序不是簡單的程序,而是鍛鍊孩子做事嚴謹的一種手段,也是讓孩子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處理能力的機會,是讓孩子更好地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

做事有計劃的人才會贏得信任,不至於臨時抱佛腳。

有些孩子每次考試前就一團亂麻,做作業時三心二意,早晨起床找不到襪子,零用錢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當孩子有這方面的壞毛病時,一定教會他懂得計劃的重要性。

不妨讓孩子在睡前梳理好第二天的日程,讓孩子抄在便利貼上方便執行。養成這個好習慣,孩子絕對終生受益!

懂得自律的習慣

每個人的人生高度,和自律密切相關。

然而對大多孩子來說,自律都是個稀缺貨。

他們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麼做什麼,沒一點計劃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終,這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管理時間、高效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

比如當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時,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

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及時自省的習慣

通過回顧和反省,能夠清楚了解到自己目前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改善和提高。

因此,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省習慣。放學後,和孩子聊一聊今天的學校生活,說說自己有哪些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做得不好要及時改正,做得好就再接再厲,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孩子在生活中做錯事,在學習中做錯題是常見的事,如何做到下不為例,這就需要孩子能在錯誤中反思自己,從而徹底改正過來。

當孩子做錯事時,爸爸媽媽請別光顧著責怪他,不妨反問:「你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嗎?」

等孩子回答後,認真和孩子約定:「那下次我們記住這個教訓,不要再犯了好嗎?」

對待學習也是,懂得反思的孩子能夠及時總結,查漏補缺,大大減少錯誤再次出現的概率。

閱讀的習慣

巴金曾說:「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而閱讀這個習慣,更是每一個孩子都不能忽視的。喜歡閱讀的孩子,不僅寫作能力很強,語文科目成績很好,甚至方方面面的知識面都非常寬。閱讀,不僅能夠陶冶孩子的情操,也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學識、有見識的人。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空談,而是需要家長去實踐,以身作則,陪伴孩子閱讀,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閱讀習慣的養成就像「滴水穿石」的力量。當孩子擁有越來越多的知識時,他們的知識就會越來越廣泛。

我們要知道,與其給孩子萬貫家財,不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就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他不會用盡,反而會越積越多,伴隨孩子度過一生,也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據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持續優秀的法寶——培養好習慣
    經過對大量的學生調查、統計分析結果充分說明:優秀學生的共同特點就是擁有良好習慣,它是持續推動他們繼續優秀的動力源泉;學習困難生,身上總是有不良習慣,不斷幹擾他們正常學習生活這就意味著用好習慣佔領孩子的核心習慣地位,用好習慣去克服壞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 6歲之前,養成3個好習慣,孩子會更優秀,將來會對你充滿感激
    但是一旦養成了壞習慣,這是會伴隨你一生的,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從小就要開始培養了。有些人常說,孩子這麼小,你們說的這些養成好習慣的好處,等他長大了之後會自己會明白的。畢竟,壞的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能夠把孩子的一生都拖垮的,但是好的習慣卻是能夠成就孩子優秀的一生的。
  • 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
    導讀: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今天你逼孩子養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還你一個優秀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長大前,助孩子養成的5個好習慣,是家長重要的責任
    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根據英國哲學家普德曼所說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習慣是有多麼重要,好習慣能夠成就大人才。
  • 孩子3歲之前,家長要培養孩子這3個"好習慣",將來才能更優秀
    想要孩子更好地成長,孩子3歲之前,家長要培養他們這3個&34;,將來才能更優秀。那為什麼是3歲前呢?比如平時可以製作一個時間表,讓孩子嚴格執行,慢慢養成自律的好習慣。父母都知道獨立對孩子的重要性,畢竟父母也有老去的那一天,孩子終將要自己獨立生活。而依賴父母,不懂獨立的孩子,會慢慢被社會淘汰。父母可以從小就讓孩子做家務、不要事事幫孩子做好,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能力。
  • 想讓孩子變優秀,就讓孩子從早起開始
    賈伯斯每天6點起床,工作兩小時,還可以陪孩子吃早餐。李嘉誠,無論幾點睡覺,一定準時在早晨5:59分鬧鐘鈴響後起床,然後讀新聞,打高爾夫,去辦公室,開始工作,幾十年如一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衛紅也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近四十年來,他每天早上4點到5點起床,用2-3小時的「純淨」時間進修知識,研究課題,寫作書稿,保持對外做功的工作狀態。
  • 這四個好習慣,能讓孩子遠離危險
    這個社會壞人一直存在,這也是人類必須要承受的風險,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會有各種危險,但很多危險,家長還是可以努力讓孩子遠離的。比如努力給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也可以多學習和施行更科學的育兒方式,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這四個好習慣。特別是這四個好習慣,能讓孩子遠離危險,只要家長能以身作則,孩子擁有這四個好習慣是很簡單的事,所以家長一定要自己先養成,然後堅持。
  • 寶寶上學前養成這5個好習慣,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趕緊收藏。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你天天抱著手機玩王者榮耀,這就不合適了。養成這5個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這個問題,我們家長必須重視,必須讓孩子敢於認錯,道歉,知道做錯事就要付出相應的的代價。 3、尊重人 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平等的重要,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孩子知道只有你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讓孩子知道尊重不僅僅是見面問好,尊重別人還是不亂丟垃圾,不影響別人。
  • 這5個好習慣,孩子長大前一定要教給他,父母的必修課
    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根據英國哲學家普德曼所說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習慣是有多麼重要,好習慣能夠成就大人才。
  • 哪些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慢慢變笨?
    2、「否定式」教育有句俗語說:」說你行,你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其實,比起批評孩子,多用正面的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期待與肯定,多為孩子提出建議而非替孩子做決定,更能激發孩子的潛力。 3、「快樂式」教育有一項關於手機使用的研究數據,對1000名0~5歲幼兒父母的調查結果顯示,幼兒的智慧型手機使用率為80.4%。
  • 12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他會越來越出色
    孩子在12歲之前,家長要監督他們養成這5個好習慣,將受益一生。一、制定計劃的習慣,有備無患。孩子三歲的時候,你追著他認字;孩子四歲的時候,你追著他念詩;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小學了,還得追著他寫作業;......
  • 這7個好習慣,能做到一半的孩子都很優秀,你家孩子佔了幾條?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下面這些好習慣中,你家孩子佔了幾條?1、玩好玩具會立刻收拾好,然後再去做別的事。2、吃完飯會把桌面上的垃圾收到碗盤裡,把餐具拿到廚房。3、弄髒桌面會馬上清理乾淨,把抹布放回廚房,或把紙巾扔到垃圾桶。4、離開座位,會把凳子輕輕地推進去擺好。5、洗完澡,會把換下來的髒衣服放進髒衣籃或洗衣機裡。
  • 家有小學生的家長看過來,好習慣養成表,讓孩子更優秀
    為什麼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有一個小故事打動了我。20世紀90年代,蘇聯在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而正是這個小插曲決定了誰能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當時挑選第一個上太空的人時,幾十個太空人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的時候,只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了鞋進去的,他覺得「這麼貴的飛船,怎麼能穿鞋進去呢?」而正是他這個小細節,讓設計師非常感動,他想:只有把飛船交給一個十分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 你還在看雞湯文?讓孩子變優秀,你只需要做這一件事
    《那些孩子,憑什麼那麼優秀?/你還在看雞湯文?讓孩子變優秀,你只需要做這一件事》你是不是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8歲孩童走失,竟自己找到警察叔叔,找到父母當然,你已經見慣了許多雞湯式文章,洋洋灑灑一大篇,毫無用處,看完你還是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更優秀。如果你有這個困擾,那麼請你接下來認真的看完。
  •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從小培養孩子3個好習慣,比成績更重要
    所以說家長與其留給孩子金山銀山,都不如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尤其是這4個習慣,比成績高低更重要。習慣一:自律的好習慣有句俗話說得好:「越呆越懶,越吃越饞」,人就是這樣一個容易墮落的生物,而避免墮落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自律,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後勤奮、努力、自我認知這些都會慢慢掌握。
  • 在孩子5歲前,「逼」他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鄰居是一位北大退休的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對育兒方面非常重視,而正巧我也是一位育兒師,所以我經常會和這位老教授一起聊一些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交談的時候,談到孩子習慣方面的問題,而這位老教授告訴我:5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將來才會更優秀!
  • 《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好習慣好方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既想要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又想要孩子一個優異的成績,這著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很多家長會想到環境的影響力,聯想到「耳濡目染」這個成語。我們都知道,環境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一人的習慣,那麼,如果住在學區房裡,周圍都是些學習能力優秀的孩子,自家的孩子會不會也跟著變優秀?其實,意識到環境對孩子學習的影響,自古就有。
  • 總結高考狀元擁有的5個好習慣,你家孩子有嗎?
    由於疫情的影響,有很長一段時間孩子們都沒法正常去學校上課,但這並不影響學子們的努力,我們可以在各種社交平臺看到家長們曬娃,早上5:總結高考狀元擁有的5個好習慣,你家孩子有嗎?有些學習不好的孩子,總是讓家長追著喊著才能做完自己的事,這樣的效率會比較低下,而且時間長了孩子的內心會十分痛苦。另一個是自我管理其實就是自律,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都安排的很妥當,不需要家長催促和監督。
  • 6個步驟,讓優秀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是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家子」。每個家長也都明白,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六大步驟分享給大家,只要堅持,一定會養成好習慣,成為優秀的孩子。第一步:激發動機,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
  • 6個步驟,讓優秀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是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家子」。每個家長也都明白,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習慣培養專家周士淵先生的發現,培養孩子好習慣,關鍵在頭3天,決定在1個月。所以,培養習慣剛開始的一個月是關鍵時期,一定要堅持,要一步一步的訓練。比如,孩子洗手習慣培養:起初你要告訴孩子,不洗手就不能吃東西,只要是吃東西就必須洗手。吃飯的時候洗手了嗎?看看,你老問孩子,還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