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完《親愛的小課桌》,再看《密室大逃脫》,兩者結合起來看的時候,會讓人覺得毛骨悚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孩子沒有童年了。
「我不敢表揚他,怕他驕傲!」被打擊式教育的孩子,未來在哪?
《親愛的小課桌》是通過記錄觀察孩子日常放學後或者是周末生活。其中在第一期中,徐敬凱的媽媽對兒子嚴苛的程度,讓還在上一年級的徐敬凱,每天壓力山大,除了學校布置的作業之外,還有媽媽的幾張試卷:「一張語文試卷、一張數學考卷、兩篇閱讀。」
徐敬凱的媽媽曾替兒子計算過,他在寒假一共要做376張試卷:偷懶、錯三道、不仔細都各加一張,每日家庭作業+加卷懲罰+假期必備刷題,才上一年級,童年都沉浸在媽媽的計劃刷題中。
當所有人都驚訝孩子的作業壓力太大時,其中有一位媽媽的言論充分演繹了「劇場效應」:「所有的孩子都在做作業,你只讓他玩,不心慌、不擔心嘛?」
傅首爾都誇讚徐敬凱優秀,但是徐敬凱自己卻說:「媽媽說我不好,女孩子男孩子都比我好。」徐敬凱的媽媽則說:「我不敢表揚他,因為他在別人嘴巴裡,已經是別人家的孩子,如果我再給他捧得那麼高的話,我怕他嘚瑟。」
在《密室逃脫》節目中,揭露了陶小寶突然變聰明的原因,但是變聰明的不是這個孩子,而是人格分裂,只為了讓父母滿意,便決定扼殺自己不愛學習的人格。
父母過度的期盼成為了傷害孩子的利箭。打擊式教育真的很危險!
節目中教育專家說:「父母不斷地點燃孩子心中的那盞明燈,人生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但是讓他永遠相信自己,這是最重要的。」
據《2015年中國教育行業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給孩子報輔導班的家庭佔比高達84%。徐敬凱的媽媽只是一個縮影,中國還有千千萬萬這樣的家長。
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今天小編就向大家推薦這本《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才肯說才肯學》,它不僅是最暢銷的書之一,而且成為近30年來家長們的「育兒寶典」,全美銷量超過300萬冊,更是被人譽為一本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聖經。
這本書用了很多生活中的案例和場景幫助家長理解和練習書中提倡的原則,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代替懲罰的方法、鼓勵孩子自立、學會讚賞孩子、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等等,詳細闡述了父母應如何與孩子交流,相處。
不管你是怎樣的父母,相信你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愛的方式卻往往讓人窒息,所以這本書幫助你更好地與孩子溝通,成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