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歡丸媽媽,我是陳霜。
今天我們繼續來讀論語第六篇《雍也篇》。
▲子曰:長按圖片,可轉發至朋友圈
孔子說:「顏回真是有賢德啊!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破爛的小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這種窮苦生活所帶來的憂愁,而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快樂。顏回真是有賢德啊!」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簞:古代盛飯的圓竹器。
陋巷:簡陋的巷子。
堪:經得住,能。
這裡我們重點講一下改字。改字在大象字卡的土部/藍部,家長和小朋友們可以找出來看一下。
改是一個會意字。左邊是己,像一個跪著的小孩子。右邊是攴( pū),像用手拿著棍子或鞭子,表示用棍棒來教孩子改正錯誤。本來的意思是改變。這是古代人的造字方法,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就不能打孩子來讓孩子改正錯誤了。
這一章非常有名,我們在《三字經》、《聲律啟蒙》和詩詞中都見過。屬於一個典故常識,大家要把這段話背會。
這一章是孔子對顏回最有名的稱讚,也說明了顏回的性格特點。顏回不論環境如何,哪怕是在困苦的環境下,也能夠保持自己的快樂,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把快樂建立在自己的內心,而不是衣服、玩具這些外在的物品上。
▲子曰:長按圖片,可查看合集
冉求說:「不是我不喜歡您的學說,而是我的力量不夠。」孔子說:「如果是力量不夠的話,會走到半道就不走了,但是你現在是停止的。」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說,同「悅」。
中道:半途、中途。
女:同「汝」。
畫:這裡的意思比較特殊,是止,停止。
這一章是孔子對冉有的批評。冉有用「力不足也」作為不能踐行老師學說的藉口,但孔子不以為然,說如果是力不足,那是會半途而廢,但你現在卻根本就是停止的,站那兒就沒動,可見冉求是在找藉口。
今天我們讀了《論語》雍也篇的第十一章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第十二章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還學了一個改正的改字,謝謝你的留言和轉發,我們下次再見。
▼
歡迎掃描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進入大象私塾
▼
謝謝你的支持,歡迎來玩兒。
▼點擊「閱讀原文」學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