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佳講論語5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2020-12-14 李保佳

「李保佳講論語5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翻譯:顏回真是個賢人啊,吃一碗飯、喝一瓢水,住在破舊的巷子裡,也依然過的很快樂。顏回真是個賢人啊。

終於要講孔子評價顏回的這句話了。顏回前面多次出場的時候,都引用過這句話。

通過顏回的故事,我們可以討論下: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快樂?

儒家提倡安貧樂道,但不是指貧窮可以使人快樂,而是要求人們不為貧窮而焦慮,安心追求道,這樣人心不會被物慾所牽引,可以從道中獲得快樂。

這樣就是把快樂從外求,轉變成了內求,要把快樂建立在自身的追求上,而不是外在的物質上。

有人生活的不快樂,覺得是因為物質水平低的原因,幻想著如果財務自由就快樂了,可以想幹啥就幹啥。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外在的物質上,是非常危險的,當外在的物質改變或消失時,你免不得患得患失,內心受到影響,這種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

只有淡泊名利,不為外物所牽掛,內心有自己的志向、追求和使命感,那麼自己在追求志向的道路上,隨著目標的一步步達成,內心有了成就感,自然會快樂。而且內心的志向不會被外物所打擾,就像顏回一樣,因為內心有志向,所以即使身居陋室,依然會內心覺得快樂。而且這種快樂比由外在物質帶來的快樂更穩固,更堅定。

華杉老師註解曰:

快樂的失去,往往是因為人生目標始終,沒有志向,沒有追求,沒有使命感。有志向,則內心強大,一切自足,超越貧富,不為外物所移。物質的富有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內心的富有更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內心的富有是什麼?是志向。不改其志,就是不改其樂。有錢人的快樂,在窮人的想像之外,有志者的快樂,也在有錢人的想像之外,君子之樂,樂在其志也。權力也是一樣,權力的快樂,遠超金錢。但如果當權者沒有志向,則會腐化墮落,身死國滅,跌入萬丈深淵。若有權力,又有志向,則修己達人,安邦定國,經天緯地。

志向,只有擁有志向,才是快樂的根本保障。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先安排劉禹錫在城南面江一荒地而居,沒想到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
  • 一簞食,一瓢飲|《論語》沒有那麼難
    ▲子曰:長按圖片,可轉發至朋友圈孔子說:「顏回真是有賢德啊!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破爛的小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這種窮苦生活所帶來的憂愁,而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快樂。顏回真是有賢德啊!」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簞:古代盛飯的圓竹器。陋巷:簡陋的巷子。堪:經得住,能。這裡我們重點講一下改字。改字在大象字卡的土部/藍部,家長和小朋友們可以找出來看一下。
  •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簞(dā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樂:樂於學。聖賢之所樂,蓋有超於貧富之外者,舜禹有天下而不與,孔子飯蔬飲水,樂在其中;顏子簞瓢陋巷,不改其樂:其心一也。善學者當自得之。」
  • 《論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逍遙玄出品,《論語》解讀。
  •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不改其樂
    但是當你還在追尋理想的時候,甚至有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功成名就,那麼當你生活在非常簡陋的房子裡面,用粗陋的竹器吃飯,用瓢來喝水,很多人都不能忍受這樣的生活的時候,你還能快樂起來嗎?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了這樣一種生活態度,記錄在《論語·雍也篇》。原文為,子曰:「賢哉,回也!
  • 「論語心解」「賢哉,回也!」
    闡釋、解讀語錄之前,我們會參考前賢的經典解說,但更多會結合我們獨特的生命體驗去深入思考,故名「論語心解」。——張珊老師寄語雍也篇第十一則原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這種生活有幾人可以承受?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 一瓢水, 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 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 「李保佳講論語86」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
    「李保佳講論語86」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翻譯:孔子說:堅定的相信儒家之道,勤奮學習,堅持依道行事,直到死去。危險、動亂的國家,不要去。
  • 論語求義 | 樂的操守與藝術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吃蔬菜、飲清水,挽著胳膊當枕頭,樂也就在其中了!通過不義的途徑、方式得來的富貴,在我這裡就像浮雲一樣。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賢啊,顏回。餓了一簞食,渴了一瓢飲,住偏遠閉塞、狹小不便的地方,這樣的生活,別人都會產生承受不住的憂愁,顏回卻照樣快樂,不改變自己的性情趣向。賢啊,顏回。
  • 一簞食,一瓢飲,顏回真的有那麼窮嗎
    一簞食,一瓢飲,顏回真的有那麼窮嗎?《論語·雍也第六》:「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這是論語中孔子誇讚自己弟子顏回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吃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貧困簡陋的小巷中,別人都受不了這樣的清貧,顏回卻不改變向道的樂趣,顏回真是賢德啊。看得出來,孔子毫不吝嗇溢美之詞。他認為顏回吃的是清湯寡水、住的是破屋爛房,別人看了都於心不忍,顏回自己卻甘之如飴、向善好學,可謂品行高尚。
  • 賢哉,回也
    三、安貧樂道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論語·先進》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學問道德接近於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貧困。端本賜不聽命運的安排,去做買賣,猜測行情,往往猜中了。」
  • 一簞食,一瓢飲,樂哉樂哉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找到這家店的時候,眼前一亮。到也不是什麼華麗的裝潢、熱鬧的地段。不過是在老街區,用青磚黑瓦的小院收拾出來的一片文藝小天地。這家店在勒泰後面的正東街上,是一對90後的小情侶共同開創的,老闆說:「當初她從湖南回來之後就一直嘴饞著。
  • 「李保佳講論語7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李保佳講論語7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翻譯:孔子教給學生的就4個點:文、行、忠、信文,指的是文獻知識、技能;行,指的是行為規範;忠,指的是做事盡心盡力;信,指的是做人可靠、誠信。具體可查看我之前寫過的 [「李保佳講論語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信,是做人的要求。誠信是一個人行走社會的潤滑劑,如果沒有誠信,就像是車沒有了軲轆一樣,不知道該如何在社會上行走。具體可查看我之前寫過的[「李保佳講論語2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 「李保佳講論語35」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李保佳講論語35」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喻」指的是知曉,明白。這句話翻譯為:君子做事之前,先把這件事是否符合道義弄明白;小人做事之前,先把這件事是否符合利益弄明白。論語中,關於義利的討論有很多。前面分享過的「論語講解27、31、32」,都是對義和利的討論,有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進入我的主頁,往前面找下。總結起來,儒家關於義、利的思想很簡單,就是要求君子要做一個以「義」為價值觀的人。做事要有勇氣堅守道義、有毅力去除私心、貪心,不為利益所蒙蔽,始終只做符合道義之事。
  • 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論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論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論語》十二章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è))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李保佳講論語97」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李保佳講論語97」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翻譯:顏回向孔子問什麼是仁。
  • 一簞食,一瓢飲,簡單的生活讓你遇見自己。
    圖文/若復有人讀到《論語》,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我在想顏回的這種「樂」,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命狀態?表面上看來,一簞食,一瓢飲,還在陋巷裡,一般人肯定是「不堪其憂」。如果不是心中裝滿信心和希望,如何能感到「樂」呢?因此,我想顏回的自我真的太強大了,雖處在簡陋的生活環境中,仍不失為謙謙君子。現實中,有人腰纏萬貫,紙醉金迷,卻過得狼狽不堪,因為失卻了自我,變得麻木不仁。西方國家發展早於國內,物質生活也更加殷實。
  • 小孩名全集:論語霸道總裁範的男寶寶名,個個古風古韻
    《論語》雖然與現代社會相距上千年,卻依然為我們呈現了當時的情況,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這也是越來越多人選擇《論語》取名的緣由。 一、《論語》中霸道總裁範的男寶寶名1. 自省出自《論語·裡仁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論語十二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論語十二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論語十二章 【春秋末期】孔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