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佳講論語5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翻譯:顏回真是個賢人啊,吃一碗飯、喝一瓢水,住在破舊的巷子裡,也依然過的很快樂。顏回真是個賢人啊。
終於要講孔子評價顏回的這句話了。顏回前面多次出場的時候,都引用過這句話。
通過顏回的故事,我們可以討論下: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快樂?
儒家提倡安貧樂道,但不是指貧窮可以使人快樂,而是要求人們不為貧窮而焦慮,安心追求道,這樣人心不會被物慾所牽引,可以從道中獲得快樂。
這樣就是把快樂從外求,轉變成了內求,要把快樂建立在自身的追求上,而不是外在的物質上。
有人生活的不快樂,覺得是因為物質水平低的原因,幻想著如果財務自由就快樂了,可以想幹啥就幹啥。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外在的物質上,是非常危險的,當外在的物質改變或消失時,你免不得患得患失,內心受到影響,這種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
只有淡泊名利,不為外物所牽掛,內心有自己的志向、追求和使命感,那麼自己在追求志向的道路上,隨著目標的一步步達成,內心有了成就感,自然會快樂。而且內心的志向不會被外物所打擾,就像顏回一樣,因為內心有志向,所以即使身居陋室,依然會內心覺得快樂。而且這種快樂比由外在物質帶來的快樂更穩固,更堅定。
華杉老師註解曰:
快樂的失去,往往是因為人生目標始終,沒有志向,沒有追求,沒有使命感。有志向,則內心強大,一切自足,超越貧富,不為外物所移。物質的富有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內心的富有更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內心的富有是什麼?是志向。不改其志,就是不改其樂。有錢人的快樂,在窮人的想像之外,有志者的快樂,也在有錢人的想像之外,君子之樂,樂在其志也。權力也是一樣,權力的快樂,遠超金錢。但如果當權者沒有志向,則會腐化墮落,身死國滅,跌入萬丈深淵。若有權力,又有志向,則修己達人,安邦定國,經天緯地。
志向,只有擁有志向,才是快樂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