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QQ籤名還寫著「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話,那麼你就會被大家認為很「土」,對不起,你已經「OUT」(落伍)了。因為現在流行的是「我們剛剛做了一個很艱難的決定」……
網絡流行語之變
縱觀最近幾年青年網絡流行語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其呈現的特點:由無釐頭的惡搞或自我表達向關注社會熱點事件轉變。比如很早流行的「我鬱悶啊」的吶喊是一種自我心情的表達,隨著「火星文」的流行而逐漸流傳開的詞語的縮寫形式,如「偶(我)、MM(美眉或妹妹)、GG(哥哥)」等是在追求便捷書寫的同時顯現個性的表達方式。
最近幾年在網絡上,每年都會舉行年度流行語的評選活動。雖然這些只是網民和一些知名網站互動的一種方式,但是在參考流行語的影響力基礎上,通過網絡投票評選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網絡生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事件。在網絡上以某一事件為惡搞對象而產生的流行語具有更大的傳播力,如北京某小學生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出的一句話「很黃很暴力」迅速成為網絡熱詞;廣東電視臺的某次採訪中受訪人說的一句:「我只是出來打醬油的」,現在在網上一般用來代替「路過」,用來進行快速回復;還有像「山寨」(山寨版手機製造)、「宅男、宅女」(日本電視劇《螢之光》,體現一種躲避現實,還原自我的生活態度)、「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百度魔獸貼吧一次回帖數量和速度都很驚人的網絡事件)、「我爸是李剛」(河北大學醉酒駕車撞人事件)等都有具體的事件作其背景。
草根文化
從歷時態的變遷過程來考察,我們可以看到網絡流行語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具有草根文化的特質。
首先,網絡流行語的產生體現了文化的草根精神。網絡流行語大多都是由少數網民首先發起而後才逐漸傳播開來的。比如說「秒殺」這個語詞,它最初是作為一個遊戲用語存在的,遊戲玩家用這個詞來表示「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殺死對方遊戲單位」的意思,後來經過遊戲玩家的廣泛使用而流行起來。現在作為網絡流行語的「秒殺」還在網絡購物中大量使用,表示以極低的價格搶購商品,蘊含著速度快、高智慧和能力強的特徵。這說明網絡流行語大多遵循由下到上的傳播模式,產生於社會草根階層中的某一個群體,然後逐漸向社會的其他群體蔓延,最後成為社會廣泛熟悉和使用的流行元素,這也是草根文化的典型傳播模式。
其次,網絡流行語體現了草根文化「流變性」的特點。藉助網絡工具,網絡流行語傳播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但是其消退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就拿最近的網絡流行語來說吧,如果你的QQ籤名還寫著「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話,那麼你就會被大家認為很「土」,對不起,你已經「OUT」(落伍)了。因為現在流行的是「我爸是李剛」和「我們剛剛做了一個很艱難的決定」,前者是由河北大學醉酒駕車撞人事件而流行,後者是由11月3日騰訊公司發出的將在裝有360軟體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體的通知中的第一句話而迅速火起來的。上述例子說明,網絡人總是在尋找最新的興奮點使網絡語成為流行的最前沿,這充分體現了網絡流行語的強「流變性」特徵。
第三,網絡流行語體現了草根文化頑強的生命力。網絡流行語現象從產生以來顯示出愈演愈烈的態勢。從早期的自由發展演變到現在各大網站和商業力量推動共同作用的局面。我們說網絡流行語的本質力量,存在於具有較高科學素質的眾多草根網民中,他們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發現能力,能夠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捕捉到具有流行潛質的文化元素,然後通過創意性的思維活動使之流傳起來。草根群體的力量是巨大的,並且具有源頭分散和極其強大的匯聚能力的特性,這為網絡流行語強大的生命力提供了保證。
碎片式文化
網絡流行語作為一種網絡文化現象,是我國社會現代化過程中文化形態中的一部分。文化的現代性體現的是社會價值多元化的趨勢。持不同價值觀的價值主體在寬鬆的環境中不斷地湧現到前臺來表達其價值訴求。在社會急劇變化的過程中,新一代的年輕群體充當了打破傳統規則並積極樹立新時尚生活的主體,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最具創造性、最具活力的青年群體正在用他們自己特有的方式詮釋著這個世界。網絡流行語便很自然地成了他們選擇表達自己和詮釋世界的一種方式。
網絡流行語折射出的是青年群體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態度,網絡流行語不僅成為他們網絡生活而且也是現實生活中喜愛的交流方式,流行語實際上成了他們在共同的話語體系中輕鬆交流的最佳媒介。比如,筆者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場景,一群大學生在打完遊戲後一起吃飯,他們對話的內容就把遊戲術語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把吃飯說成「給英雄加血加藍」(意思是補充遊戲角色的生命值和魔法值),把吃飯速度較快的稱作「敏捷性英雄」,把最後結束吃飯說成「放大招」(把吃飯比作遊戲中的戰鬥,「放大招」指遊戲角色釋放最強的技能以殺死敵方遊戲單位)。
如果把網絡流行語置於更加廣闊的現代性的文化背景中來考察的話,那麼它顯示的是「碎片式文化」的形態。也就是說青年群體熱衷網絡流行語的文化現象,表達的是對傳統和僵硬制度的全面解構和反抗。正是因為它反對系統性的機械的傳統,網絡流行語現象體現的文化特徵是分散、快變和非系統性。
波蘭社會學家奇格蒙特·鮑曼在其《流動的現代性》一書中提到,流體所具有的「輕快、易變、不確定性」等性質能夠很好地反映我們目前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的本質狀態。如果我們接受鮑曼的觀點,那麼網絡流行語現象實際上為其論點做了很好的註腳。因為網絡流行語具有「輕鬆、易變、流動性」的特徵也反映了網絡人的生活狀態與生活態度,他們追求的不是建立體系嚴密的宏大敘事,而僅僅是對當前心境的即興表達。
網絡流行語的變遷與當下的社會文化之間具有千絲萬縷的關聯。網絡流行語是與社會現實相關聯的,進而也就與社會文化相關聯。那麼,網絡流行語的發展趨勢必然離不開宏觀的社會文化氣氛。
(責任編輯:潘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