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2020-05-14 啵啵育兒經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大家看過電視應該都知道,古裝電視劇裡的人物在吃飯的時候,餐桌的禮儀都特別重要。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裡面皇帝和徽柔以及曹皇后在用餐的時候,都是專心吃飯,不說其他多餘的話,吃飯還不會大聲的咀嚼。古人的「寢不言食不語」在此劇裡發揮的淋漓盡致。


中華名族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因為我們的祖先有孔聖人的教導。但是近年來,吃飯演變成打群架是常有的事,想要杜絕這些隱患的發生就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一、不文明的餐桌習慣有哪些


大家去參加聚會的時候肯定發現過每個餐桌上都會有那麼一個兩個不講禮貌的人。他們吃飯時喜歡大聲喧譁、不自覺的吧唧嘴、喜歡轉桌子,挑自己喜歡吃的吃,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在餐桌上一下這幾種行為是最讓人討厭的,家長注意一下看自己的孩子有沒有中招。


1,敲擊碗筷


敲擊碗筷會有很大的噪音,影響周邊人的用餐環境,而且會打擾吃飯人的心情。而且中國有一種古老的思想,敲擊碗筷的話就像是要飯的,降低自己的身價。

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2,翻菜


翻菜是讓人最討厭的一種行為。因為很多人一起吃飯的時候,菜不是給一個人吃的,是大家一起吃的,如果一個人用自己用過的筷子來翻菜的話,那這盤菜都沾上了那個人的口水,還如何讓其他人吃呢?


3、自私享用


就像吃席的時候,有一個人喜歡某個菜,他就把某個菜端到自己的身邊不讓別人吃,那這種行為是非常讓人氣憤的。因為大家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那這些菜就是共享的,不是某個人的。自私享用的話會讓很多人產生反感和厭惡,因為這已經不僅僅是不禮貌了,更是這個人的性格有問題,比較自私自利。

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二、這些餐桌禮儀,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顧名思義,餐桌禮儀必然是在吃飯的時候需要遵循的禮儀。孩子年紀越小習慣就越好培養,所以家長要抓住孩子培養習慣的黃金時間


1、食不言


我們祖國自古就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吃飯的時候張嘴說話是非常不禮貌的。因為別人都能看到你嘴裡咀嚼的食物,會影響飯有的胃口。

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2、閉嘴咀嚼,切勿發出聲音


如果在吃飯的時候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也是非常不禮貌的。因為吃飯是一個安靜的場合,你只需要用心的吃飯就可以,不能夠發出特別奇怪的聲音,而且閉嘴咀嚼仿佛更文雅禮貌一點。


3、不能浪費食物


浪費是可恥的,所以家長一定要交孩子不能夠浪費食物特別是在吃自助餐的時候一定要多次少量。吃多少點多少不能夠浪費食物,浪費食物是特別不好的習慣和不禮貌的事情。

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三、家長應如何教會孩子禮儀


孩子是好教導的,又是不好教導的。家長用對了方法那就事半功倍,家長用錯的方法那可能會事倍功半。


1、以身作則


首先,家長想要教好孩子,那就一定要以身作則。在吃飯的時候,家長可以不說話或少說話、閉嘴吃飯、光碟行動、用行動來教育孩子。光用嘴教育的話,孩子還是不會記到心裡的,用行動來教育孩子是最好的選擇和方法。

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2、給孩子報一個禮儀班


其實家長們有時候也會不經意間的失了禮儀,這都是可能發生的,畢竟人無完人。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報一個禮儀興趣班,讓專業的老師來教孩子做專業的事情。術業有專攻,家長可能在這方面不是很擅長,那就交給專業的人教導。


3、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眾的場合


多帶孩子參加點宴會或者是多帶孩子聽音樂會,這種活動是最陶冶人的情操的。也許參加一次兩次效果不大,但是時間長了,通過耳濡目染就會有很明顯的效果。

餐桌禮儀:不止體現孩子素養,更代表著家庭教育,4招教你怎麼做

四、總結


吃飯是每天都會發生好幾次的,算是一個很小但卻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很多的文明和禮貌都是從小事看到的,特別是帶孩子出去吃飯或者在家裡有孩子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不禮貌不僅體現出了孩子沒有素養。


更代表了家長的素養不高以及家庭教育不正確。而且孩子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家長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和觀念,讓孩子努力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家家有本育兒經

相關焦點

  • 這3個餐桌惡習,你家孩子有嗎?10個餐桌禮儀,孩子學會更受歡迎
    ——梁實秋《圓桌與筷子》別小看餐桌禮儀,它可能讓別人對你家孩子贊口不絕,也有可能讓別人對你家孩子頻頻搖頭。,注重孩子的教養,這樣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是彬彬有禮。3.餐桌不良行為無形中阻礙孩子!可以將不良行為從萌芽遏制!餐桌禮儀對孩子來講,在其未來的社會生存中是很重要,因為孩子的每一個習慣素養都是緊密相連的。
  • 孩子的餐桌禮儀,體現了粑粑麻麻的素質
    起先,人們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經過幾千年的演化,特別是到了現代,吃飯已經遠遠超出了果腹的意義,還逐漸形成了餐桌文化和特定的餐桌禮儀。當然,這些只是我見過的一部分場面,只是吃相難看冰山的一角,餐桌上的不文明現象遠不止這些。
  • 你們平時會教孩子的餐桌禮儀嗎
    「我跟你講,我不缺兒子,這些東西我沒必要教你」寶媽餐桌怒斥丈夫。一家三口吃飯時,丈夫在飯菜裡扒拉,惹老婆不悅。老婆認為這行為很不好,尤其是孩子還在邊上。如果你們遇到這樣情況,會怎麼做呢?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時一些不良習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在菜裡「翻來覆去」的本身是不禮貌和不衛生的行為,如果孩子學了去,以後去別人家裡吃飯,必然會被嫌棄。
  • 孩子飯桌上沒規矩怎麼辦?父母記住這三點,培養孩子餐桌禮儀
    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繫,不懂得餐桌禮儀的孩子往往讓家長十分頭疼。還記得在《媽媽是超人第二季》中,有一幕畫面引發了很多父母的共鳴,包文婧和包貝爾的孩子包餃子在吃飯的時候非常任性,無論媽媽怎麼哄就是不吃,甚至直接把碗摔碎了,弄得包文婧很是生氣,最後折騰了好久,包餃子才肯吃飯。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在餐桌上出現不懂規矩的情況呢?
  • 飯桌上見教養,想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父母需做到這三點
    一個小孩子有沒有教養最容易在平常生活的細節中體現出來,而用餐時的細節又是最容易被發現的。小孩子吃飯時的種種表現不僅體現出他的生活習慣,更體現出家庭教育的優劣。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如此重要,家長們又該如何下手呢?第一、建立起完善的、適合孩子們的用餐規則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家長們在思想上重視了對於孩子餐桌禮儀的培養並做好了相關的計劃,才能有條不紊地幫助孩子養成餐桌禮儀。
  • 學會這3招,寶寶餐桌禮儀從此不用慌
    每年的8月4日是筷子節,以此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人們服務。作為傳統餐具,筷子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蘊,筷子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載體。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用餐禮儀正是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這種教養的養成是家長留給寶寶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 孩子上學前需懂的餐桌禮儀
    與朋友交流時,良好的餐桌禮儀會讓交流者用不一樣眼光看自己,而餐桌禮儀就像他們的第二件衣服。因此,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就養成兒童餐桌禮儀,使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中得到別人的尊重,越來越受歡迎。不要因為桌子上的小禮節而被別人看不起。
  • 新年將至,聚餐的背後是孩子家庭教養的顯露,學應採兒的餐桌禮儀
    聽到這些,主持人表示,是不是給孩子立的規矩太多了,但應採兒直截了當地說;「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不得不說,應採兒說的太對了,要給她一個大大的贊了。身為父母除了教育孩子為人處事,也不能忽視禮儀的教導,尤其是餐桌禮儀。因為中國人喜歡在飯局上談事情,一頓飯就足以體現一個人的教養。
  • 吃獨食、杯盤狼藉,孩子的餐桌禮儀你是否很重視?
    父母的言傳身教能夠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李玫瑾曾表示:孩子的餐桌禮儀很重要,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都會有這些表現,家長們就需要幫助孩子進行糾正。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教會孩子良好的餐桌禮儀,這不僅能夠反應出一個人的教養,也可以從側面反應出孩子的品格、格局。情商低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呢?1.
  • 舔筷子、吧唧嘴、抖腿、扒菜,不懂餐桌禮儀的孩子,有多惹人厭
    03 餐桌禮儀的重要性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時間,便可知你父母的生活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一些不禮貌的行為都是孩童之舉,等孩子年紀稍大自然就好轉了,但實際上,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其實都是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的體現。
  •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深以為然,一個孩子的教養如何,在餐桌上就能見分曉。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為什麼這個採訪會引發我的思考呢?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餐桌禮儀良好的人,讓人感覺舒適,這樣的教養是裝不出來的,是他的父母在生活中日益薰陶,處處提點的結果。可見,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
  • 餐桌禮儀不能缺少
    在我國有很多文化禮儀,我國中餐桌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禮儀當中不可缺少的,其中在家庭聚餐中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一個好的餐桌禮儀不僅是個人素養的體現,也是一個家庭的體現,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在餐桌禮儀方面往往不用別人教,就能夠學得很好,而且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用別人教,就能夠自動學會一些技能。長大之後,在為人處世和為人相處的時候,更能夠遊刃有餘,更能夠輕鬆做到,所以在餐桌當中,餐桌禮儀一定不能缺少,那麼在家庭聚餐中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
  • 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言行,體現出家庭教育的質量,教養是孩子的財富
    與職業和身份無關,其實一個人的涵養不止職業身份學歷沒有關係,和年齡也沒有關係,小朋友也可以擁有很好的德行。一個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表現,體現著其背後的家庭教育水準,也顯現著整個社會的德育水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更有教養的人需要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著手。
  • 引導孩子學會餐桌禮儀,父母要牢記「8要」原則,孩子更有教養
    有些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還是不能好好吃飯,吃飯時要麼看著電視才能吃,要麼不專心吃飯,吃一口又去玩一會。甚至有些更過分的,這麼大了還是要求父母餵飯,其實這些種種的情況,都跟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學習飯桌上的禮儀有關。
  • 兒童餐桌上的規矩來自家庭教育
    今天,簡要介紹一下兒童的基本餐桌禮儀,以幫助父母為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我們和同事一起吃飯,和朋友一起吃飯,和家人一起吃飯,在餐桌上談生意,在餐桌上互相交流,在餐桌上發展關係。 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對兒童的禮儀教育,弟子們說:&34;,這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 毫不誇張地說,真正的教養是在餐桌上。孩子在餐桌上的行為反映了他父母的素質。
  • 培養孩子的社交禮儀,這幾點家長一定要做好,讓孩子講文明懂禮貌
    曾經也有人說過類似的話,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人際關係非常好,可見在社會中,社交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社交禮儀又是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基本素養,還能夠促使人際關係更加和諧,而孩子的世界中,社交禮儀也尤為重要,經常會聽人說某某家的孩子真有教養,誰家的孩子太沒規矩了。其實這樣的語言都是指這個孩子的社交禮儀方面。
  • 扔餐具、扔食物、尖叫,1歲前就該教寶寶餐桌禮儀了
    一說到餐桌禮儀,爸爸媽媽的腦海裡想到的可能是一群西裝革履的人,坐在氣派的大長桌邊,用刀叉吃著西餐,舉手投足間充滿了優雅氣質。可是,這跟我家寶寶有什麼關係?如果你這麼想,那就錯啦!餐桌禮儀離我們並不遙遠,它是一個人在餐桌上表現出的修養。
  • 孩子應該知道的餐桌禮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每天都要吃飯,餐桌上也有餐桌禮儀,在餐桌上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沒有哪個人一出生就什麼禮儀都懂,而是需要被父母教育。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學習餐桌禮儀呢?
  • 公務人員的禮儀素養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在公務交往中,公務人員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等外在形象總是首先出現在接待對象眼中,這些外在形象不僅體現了一名公職人員的內在素養,更直接代表著各級黨政部門的整體形象。今天,小編和大家一同學習,看看公務人員有哪些須知的公務禮儀。
  • 孩子飯桌上的表現,藏著孩子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
    老祖宗的餐桌禮儀有一條:茶壺嘴對著誰,就表示這個人是主人不歡迎的客人。這段內容迅速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郭德綱倚老賣老,欺負年輕人。也有人認為餐桌見人品,連最基本的餐桌禮儀都做不好,談何傳承更深層次的相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