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桑根達來,寒風凜冽,北風呼嘯。走進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恆諾集寧分段桑根達來行車公寓食堂,身著白色上衣的廚師、炊事員和服務員正在緊張忙碌著,為即將出乘的「大車」們準備熱乎可口的飯菜……
桑根達來行車公寓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東部、渾善達克沙漠腹地,是集通線、錫多線上的一個中型行車公寓,每日肩負著機車乘務員的臨時休整和後勤保障任務。
多年來,公寓幹部職工以樸實頑強、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紅柳」精神紮根荒原沙地,不懼嚴寒酷暑,不屑狂風流沙,愛崗如家,待客如親,始終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鬥志,日夜守護著溫暖舒適的乘務員之家,用真誠的付出踐行著最美後勤人的錚錚誓言。
獻青春「紅柳」精神薪火傳
桑根達來行車公寓地處沙漠腹地,氣候惡劣、環境艱苦,常年乾旱寒冷,風沙不斷。「電燈不明、道路不平、喝水發紅、人生苦行」是老一輩桑根達來人對這裡最真切的感受。然而,就是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下,他們默默駐守在大漠,埋頭苦幹,甘守平凡,用不怕困難、根植大漠的創業精神,不懼艱險、迎風挺立的進取精神,不畏嚴寒、傲立風雪的拼搏精神,不怯荒涼、甘守寂寞的奉獻精神,為千裡鐵道線上奔波的火車司機們築起了一個愛心暖巢,讓「紅柳」精神孕育的種子在貧瘠乾旱的沙地上薪火相傳,成為祖國北疆鐵道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多年來,他們堅持把「精心、精細、周到服務機車乘務員」作為服務追求,以建設標準化行車公寓、打造優質服務窗口為目標,完善管理體系,傾心提供溫馨如家的服務。叫班員嚴格執行「一叫、二籤、三催、四複查」的叫班作業程序,做到不早叫、不晚叫、不錯叫、不漏叫;服務中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來有迎聲,去有送聲,問有答聲,做到誠懇熱情接待、耐心周到服務;堅持「四輕」服務理念,做到說話聲音輕、走路腳步輕、出入關門輕、幹活動作輕,為「大車」們創造了良好的待乘休息條件,保證其在值乘過程中精力充沛、狀態良好、優質高效地完成運輸生產任務。
桑根達來公寓人以堅守為榮,以服務為耀,竭盡全力為運輸生產一線提供優質的後勤保障。食堂後廚24小時不間斷地為乘務員提供就餐服務,尤其是夜班廚師和炊事員不僅要炒菜150份以上,還要兼窗口售飯、洗碗、衛生清理等工作。但他們毫無怨言,多年的守「家」情懷和愛寓之心讓他們擔負起一份份沉甸甸的責任,每日能夠保證菜品達到20餘道、主食10餘種,供乘務員點餐挑選,隨到隨吃。年輕炊事員邱志強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後廚崗位,在一些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扛得起、拿得下、頂得住,從不記得失;蒙古族老司機嘎拉大哥常常義務加班,拖著笨重的身體爬上搞維修,爬下進地溝,主動承擔起苦髒累活兒……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共建一個家,守好一方土。
春華秋實,滄海桑田,在「紅柳」精神的感召下,桑根達來行車公寓幹部職工愛崗敬業的勁頭越來越足,紮根奉獻的無畏情懷越來越深,「我以鐵路為家,鐵路以我為榮」的理念蔚然成風。
向這群傳承「紅柳」精神的守「家」人致敬!
解難題當好大車「貼心人」
鐵路修到哪裡,恆諾人真情的服務就跟到哪裡。
9月2日21時10分,大板機務段駐寓幹部的一個求助電話讓正在值班的公寓主任劉忠慶一時間忙碌起來。一名剛剛退乘的乘務員因沙蒿過敏突發哮喘,呼吸困難,急需送往醫院救治。劉忠慶立即派車並在藥店購買了哮喘噴劑後將其送往旗醫院。由於送醫及時,9月3日午夜1時,經醫院脫敏治療後乘務員轉危為安。
諸如這樣的傾情幫助在公寓還有很多。「知心大姐」、優秀共產黨員孟慶豔主動向生病乘務員問寒問暖,多次自掏腰包幫助乘務員買藥,不圖回報;公寓主任劉忠慶也曾多次幫助駐寓幹部及乘務員解決身邊小事,用力所能及的援手樹立起恆諾後勤人的良好形象……
在崗一分鐘,操心六十秒。事無巨細地想乘務員之所想、急乘務員之所急,盡最大努力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是這群後勤人不變的服務宗旨。
接送乘務員的道路顛簸不平,今年9月下旬,公寓主任劉忠慶組織全體黨員利用工休時間人工鋪墊維修沙石道路,既增加了乘坐汽車的舒適度,又減少了機動車的維修工作量。為了給乘務員創造良好的涵洞照明條件,國慶節前夕劉主任還主動聯繫了專業電工,檢查維修涵洞電路照明故障設備,消除了乘務員們穿行涵洞時的寂寞之感。
為了讓乘務員吃得滿意,公寓食堂精心研究周食譜,增加主食花樣,一年四季根據摸索出來的經驗和平時掌握的乘務員不同口味變換菜系品種,滿足東西部「大車」的不同食慾。面案老大姐們為了把早餐做得既多樣又營養,每天天蒙蒙亮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糖焙子、蔬菜焙子、包子、蒸餃等早點讓大車們讚不絕口;公寓的招牌菜紅燒魚、醬香排骨、魚香肉絲等家常菜餚,味道可口,深受乘務員青睞。
向這群大車的「貼心人」人致敬!
融真情甘做守「家」愛寓人
公寓是乘務員居「家」休息的港灣。近年來,桑根達來公寓以打造艱苦地區「家」文化為目標,著力構建和諧溫馨、奉獻耕耘的家文化氛圍。
為了給乘務員營造良好的住寓環境,職工們自己動手,開春時節在樓前空地上播撒種子,種植花草,在廢舊輪胎上刷上塗料,擺成花壇,獨具匠心營造出多姿多彩的家園景致,不僅環境美了,心情也自然美了。
在公寓上班的職工全部是通勤職工,家近的兩三百公裡,遠的五六百公裡。這種跑通勤的日子他們已經堅持了20餘年。為了儘可能減少路途耽擱、多一些與家人的相伴,他們大多選擇連班集中休息,一個月20多天的「苦苦修行」並沒有讓他們感覺到孤寂無聊,反而是把公寓當成自己的家,以十足的幹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發光發熱,在任勞任怨中凝聚起支撐這個「家」的強大合力。
雖然他們常年跑通勤,很累也很辛苦,有時候忙了回不去家,逢年過節不能和家裡人團聚,但他們苦中有樂,樂中有甜,都是為了鐵路這個「大家」。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面對封城封路休班人員難以返崗、即將休班人員難以回家的實際,幾乎所有在班人員主動請纓留崗,放棄休假繼續堅守崗位。孩子剛滿4個月的廚師王建峰休班時間主動擔負起外來人員測溫、日常消毒及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值班員何小雲將照顧高考孩子的任務交給了家人,堅守在叫班崗位一個月;炊事員陳立主動放棄休班,幫助洗滌、熨燙晾曬備品,清理垃圾……他們用敢為人先的勇氣和甘於奉獻的情懷,日夜守護著溫暖舒適的乘務員之家。他們嚴格化、精細化、標準化的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了當地旗縣、鎮政府、疾控中心的高度表揚,對相關疫情防控措施給予了肯定和推廣。
踏實的工作就是一種奉獻,人的一生不能愧對自己,不能愧對家人,更不能愧對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是他們多年來不變的工作初衷和愛「家」情懷。
唯有「紅柳」真顏色,靜謐怡然守沙疆。20餘年來,這群「紅柳」守「家」人鍛造出了一個「愛崗、敬業、務實、奉獻」的戰鬥集體。他們秉承著「後勤不後站,全力保一線」的服務宗旨,用愛澆灌服務之花,綻放自己,芬芳他人,為打造北疆亮麗風景線上的「精彩呼鐵」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致敬這群「紅柳」守「家」人,致敬那些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青春的鐵路人!(鄭飛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