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凡作品
當有人問你,數學是一種客觀的真實存在還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手段,你應該怎樣回答呢?也許你從來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那現在就可以思考一下。思考的結果可能並沒有更明確的結論,因為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很有道理,也可以說哪一種說法都很難被認定為事實。是的,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幾千年來有許多問題,有太多的先哲為其作答,但到今天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我們這個世界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難琢磨。就連數學這種看起來如此實用的學科,我們依然無法確定的客觀屬性。如果把它看成一種真實存在,就很容易推定出一個先驗的理念世界,這個在柏拉圖那裡已經做過了,當然太多的宗教學者也用其對上帝的存在證身。另一方面,數學是人類智慧的顯現也不為過,它和對時空因果等觀念一樣可以共同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手段,這在康德那裡已經做過論述。康德明確指出絕對真理的不可知性,我們只能通過某種中介來認識世界,這個中介就是時空、因果等觀念。
進入20世紀,維根斯坦決絕地告訴我們,這場爭論毫無意義,因為這只是人類玩的語言遊戲,這源於人類對意義的追求。自從人類自身給人生賦予意義,就衍生出真理、精神、靈魂等抽象的詞彙,這些詞彙在現實並無對應物,因此它們只是人類捏造出來騙自己的玩意。不過,它們確實有用,否則人就會迷失在這物質的世界之中。
人是物質的嗎?通過我們的感觀,到現在為止,我們最可能的依然是相信人是物質實體。那麼享受物質帶來的愉快,生活在物質之中就是自然的!然而,因為人有思想,他渴望超越,渴望永恆,就總會追求物質以上的東西,這種東西叫精神。精神是無法被感受到的,它只能被思考。所以我們又回到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上,回到了真理是否存在,數學是手段還是真實的問題。維根斯坦之後,一些思想跌入了語言的誤區,無法擺脫。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世界的變化,更多的人步入了對世界認知的迷霧。相對主義是20世紀中後期直到21世紀的今天,人們看待世界的主要方式,它讓我們在左右搖擺之中去看待世界。帶來了對世界認識的不確定性。相對主義告訴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無法獲得終極的,明確的結果!科學似乎是一種很理性很明確的東西了,而且確實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在美國學者庫恩的論述中,科學也同樣是不同範式的交替,這種範式交換的理由並不單純是科學的進步,而更多來源於人類信念的更替。
不能否認現代文明是隨著工業化的進程而逐步完成的,但它所帶來的資本主義一直遭受著巨大的非議。異化是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方式的結果,殘酷的競爭讓人們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完美,所以馬克思發明出了一套更公平的社會制度。20世紀經過試煉之後,終於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而宣告無效。這同時說明人類在社會層面上依然處在一種左右搖擺的相對狀態之下。社會主義陣營的失利並不代表人類追求社會公平的失敗。可以說正是由於社會主義的出現才讓資本主義制度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因而進入20世紀後半,多數資本主義國家都在發展公共事業,提高底層人群的社會福祉。到如今在多數國家的社會形態中,其實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狀態依然是相對的,不平衡的。在經濟制度上自由競爭是現在看來最有效的方式,但它帶來的社會不公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同時發展社會福祉是必須的。形成了西方左派的自由主義和右派的保守主義相互對立的主要思想。左右對立的社會觀念構成了近現代變幻不定的歷史曲線。時下正是保守主義大行其道的時代,而僅在幾年前自由主義還深得人心。這種狀態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在人類社會中是否會形成一個統一的認知。在社會層面的相互矛盾讓人聯想起了相對主義盛行的當下,不確定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同時普世價值同樣遭受非議。雖然自由民主是西方一直標榜的價值觀,但在這個多元化的現時代,在宗教、文化的差異以及民族主義的強勢帶來了對普世觀念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如此強烈的反彈在冷戰之後成為世界矛盾的又一個焦點。通過以上例子,我們發現無論從對世界還是對人類社會自身的認識,在如今的時代依然頑固不化缺少普遍的共識。
當我們回溯這個時代,就會發現無論是自然還是社會,都同樣存在著無法確定的因素。儘管人類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豐富,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和網絡的普及人類的知識量有史以來爆炸性增長。但我們卻發現並沒有比我們的先人更明確的認識這個世界。相反,我們對世界,對人類社會比先人更加迷惑,更加無法確定。這個問題在自然科學中更加顯而易見。量子力學成為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都無法解釋的謎題,到如今依然撲朔迷離。科學家們告訴我們尋求確定性,在量子力學裡就是個錯誤。顯然,這種思維有背於人類的思維習慣。在社會層面,普世價值的不得人心也同時表現為世界的相對性上。
好像在這個時代裡,所有宏觀的問題都變得不確定,成為相對主義的佐證。那麼我們拿什麼來維持我們對現實的信念哪?相對主義成為現代犬儒的處事哲學,成為一部分人明哲保身的藉口。因此你可以理所當然的沒有堅持的理想,沒有堅定的立場,沒有做人的道德底線。這個時代既是混亂的,又是現實的。你可以用相對主義的方式來應對一切。然後踏實的做一個社會中的實用主義者,個人生活中的享樂主義者。我始終質疑這樣的結果,希望在這個相對主義盛行的時代找到些確定的東西,讓自己的心有個安放的角落。即使某些觀念那樣缺少確定性。我依然會相信,尤其在人類社會中的普世觀念,自由、平等、正義這些聽起來不夠現實的字眼,卻給了我極大地鼓舞。因為我相信人類有著共同的理想,相信人生是有意義的!人不僅僅是物質的集合,人能夠思考,有理想,人的一生應該有高於物質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