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聽|免費微課】看見暴力——¹與慰安婦的心理工作/²青少年校園霸凌/³處理婚姻暴力(洪素珍/王浩威/林方皓)

2021-03-05 心裡程心理

    

      校園霸凌這個現象逐年在增高。根據去年臺灣一個單位的調查,在這裡青少年遭遇霸凌的情形,隨者學齡層的下降,而有增多的趨勢。其中「在學校被同學罵、嘲笑或捉弄」的比例最高,其中國小佔19%、國中佔8%、高中佔4%;其次調查問及「有同學到處說你的壞話或你不想認人家知道的事」,國小佔12%、國中佔7%、國小佔6%。

      這樣的傾向自然引起人們呼籲重視校園霸凌的問題,同時也要求積極預防校園霸凌。校園霸凌對於青少年所產生的後遺症,往往是比想像的嚴重。然而有可能完全自知所謂的校園霸凌嗎?

      對於演化心理學來說,競爭所帶來的緊張原本就是物種之間存在的現象;對於精神分析來說,人際之間的攻擊性根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甚至在健康的環境裡,適當的暴力或攻擊性是應該存在的。譬如溫尼科特就說適當的挫折是最好的促進成長的環境。我們究竟應該怎麼看待校園霸凌?有沒有可能在考慮到攻擊性的重要性之下,來思考這個問題?

——王浩威

校園霸凌對青少年的意義和創傷

  

王浩威


臺灣心理治療界「總舵主」

集心理學家、治療師、作家

詩人、出版人於一身的傳奇醫生

著有「王浩威•青春門診系列」《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全是為你好:父母的焦慮,少年的困境》、《生命的12堂情緒課》、《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王醫生的情緒診療筆記》,現大陸各大網站有售。

◥點擊上方書名即可進入圖書購買頁面◤

9月14日(周四)

晚上8:00-9:15

(60分鐘講座+15分鐘答疑)

心裡程微信群

相關焦點

  • 從社會學觀點分析「霸凌」——控制青少年的暴力傾向
    《少年的你》是2019年的一部優秀影片,片中的霸凌( BULLY)事件讓人望而生畏、令人髮指……校園暴力問題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在校園暴力實事件中,遭受語言攻擊和身體攻擊的佔了所有校園暴力中的大部分。校園暴力事件的特點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但它透露出來的卻是一個學校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取向。而校園暴力事件往往是一群具有暴力傾向的人所造成的,而被害者經過此次事件也有可能會產生不健康的心理情緒,這種傷害不僅僅只是來自於被害者身體上的傷害,更大的傷害來自於被害者的心理。
  • 對「校園霸凌」說「NO」!
    校園暴力事件像此類校園暴力事件已經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不是一次兩次了。那麼原本是教育青少年學校為何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校園霸凌事件呢?二、不想惡化事件為了不影響學校聲譽以及社會影響許多學校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後採取的解決方式都是比較「懷柔」的,只要學生不發生太過激的行為校方都會「壓下去」。這也是校園霸凌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
  • 心理健康App:能疏解校園暴力嗎—新聞—科學網
    這款App最初只是一個校園項目,直到被英國防止虐待兒童學會的兒童熱線小組發現其價值後,才將其變為了現實產品。 For Me切中了被校園暴力欺凌青少年們尋找幫助的「痛點」,提供了類似「樹洞」的傾訴功能,讓受欺凌青少年在這裡可以記錄每天的心情並寫下自己的感受。除了傾訴,App的另一端還聯結著諮詢師,如果求助者有需要可以直接與諮詢師對話。
  • 日本一少年因少年校園暴力跳樓自殺,校園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自殺的原因是之前在學校受到了校園霸凌。小松田在次此之前已經自殺三次,但都沒有成功。有關材料證明這位15歲的少年名叫小松田辰乃輔,在日本琦玉縣的川口市立中學上學。在今月的八號凌晨,在川口市的高層公寓11樓跳下。根據附近的市民報警稱,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小松田的生命體徵沒有了,相關人物顯示小松田自殺的可能性很高。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確認事實。
  • 反「霸凌」,如何教孩子擺脫校園暴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度過,校園暴力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近幾年也愈演愈烈。每個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會遭遇校園暴力,但是擔心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行動起來,讓孩子擺脫校園暴力。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我們就要教會他們怎樣有效保護自己,更要讓孩子們知道,當他們遭遇校園暴力的時候,他們要保護的不止是自己的身體,還有自己的尊嚴。
  • 【美麗心靈 ‖ 免費微課】臺灣心理學家王浩威:養育孩子,如何提高爸爸的參與度?
    聽   說   心   靈   美   的   人   都   在   關   注   這   個   號
  • 「我,被校園暴力了」,怎麼辦?
    這部電影從一上映就引發熱議,總票房高達15.58億,這個驚人的數字,讓我們直面校園暴力:我們究竟要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01、校園暴力有多恐怖?很多人認為,校園暴力離我們很遠。「我的孩子那麼乖,怎麼會欺負別人呢?」「我的孩子從來沒跟我說過,應該沒事吧!」直到悲劇一次次上演,才發現校園暴力就在每個孩子身邊。
  • 家人智能「校園暴力AI防控報警」解決方案 砍斷校園暴力鎖鏈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區別於吵架拌嘴,校園暴力、校園霸凌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問題。校園暴力、霸凌的界定,不能夠由欺凌者或是老師與家長來定奪,而是完全取決於被欺凌者的感受。霸凌的方式多樣,肉體上承受的暴力毆打、言語中傷辱罵等行為,都可以稱作霸凌。校園暴力不僅僅來自於同學之間的欺凌與侮辱,同時也會存在社會分子進入校園內實施犯罪的情況。
  • 「語言暴力」成了校園霸凌的主要手段,如何應對?試試語言回擊
    一直以來,校園霸凌事件都是父母、老師極為關心的一種不良風氣,很多學校通過加強管理、加重處罰等方式,儘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與蔓延。然而,父母與老師並沒有意識到,校園霸凌的手段並不只有肢體衝突這一種,雖然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夠有效規避肢體暴力行為,但對語言暴力卻完全起不到預防作用。
  • 人間至惡——校園霸凌,當孩子遭遇校園暴力,誰來保護少年的你?
    看完《少年的你》,有人曾評論說劇情太假了,校園暴力哪有那麼誇張。然而,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校園霸凌要比電視劇上更加殘酷,黑暗。像深淵!如地獄!另外,家庭教育中分數至上、道德教育欠缺或缺失及應對方案不足,也使校園暴力日益嚴重。社會中暴力文化泛濫、個人英雄主義影視作品誘導性教育增多等也都成了校園暴力的激發因素。
  • 【抉擇】王浩威 心理治療不可能的任務-青少年心理 微課6講錄音+課件(完整高清)
    【抉擇微課推薦】:王浩威 心理治療不可能的任務-青少年心理 微課6講錄音+課件
  • 校園暴力就在身邊,請別忽視
    「你忽視的校園霸凌」往往就在身邊校園霸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內,欺凌者對被欺凌者長期、重複性的故意傷害行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也不一定是同學:不論老師、學校員工,還是校外人員,只要使用言語、肢體、網絡等暴力方式,對其他師生造成了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的侵害,就都可以算作校園暴力。
  • 《少年的你》熱潮已褪,校園霸凌的背後,是被語言暴力毀掉的娃!
    不僅讓主演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再次登上熱搜,日票房更是持續性的冠軍,而更重要的是電影所反映的「校園霸凌」這一主題,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某檔綜藝節目裡,郭敬明也坦言,他的小說《悲傷逆流成河》(後被翻拍成電影)是第一部真實反映校園霸凌事件的小說和電影。他呼籲,我們應該多去關注這些,我們也許從來沒有關注過的角落!
  • 「校園霸凌」已成世界性難題,看看國外學校怎麼處理
    原標題:「校園霸凌」已成世界性難題,看看國外學校怎麼處理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二小學一位家長近日在網上發文稱孩子遭同學「霸凌」,並質疑校方處理不當,引發公眾廣泛關注。截至目前,事件仍未定性。輿論中有的直接稱其為「校園欺凌事件」或「校園霸凌事件」;而校方稱其為「學生受傷害事件」。事實上,校園欺凌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是不少國家中小學教育中的頑疾。
  • 「青少年心理專題」對比《少年的你》,校園霸凌在毀掉孩子的人生
    童年創傷會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沒有安全感,敏感孤僻,很容易上當受騙,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尤其是女孩子,長大後容易被人欺負,婚姻總是不幸,最後常常伴隨抑鬱症。,如同跗骨之蛆,伴隨終生,即使心理醫生,有時也感覺無能為力,研究也發現,遭受霸凌的孩子甚至在45歲時,也會有更大的抑鬱、焦慮和自殺的風險。
  • 《三年A班》校園霸凌,網絡暴力,畢業前的最後一課
    這個老師把學校給炸了影片講述了作為三年A班班主任的柊一颯炸毀了學校走廊,將三年A班的學生困在教室中,教他們上畢業前最後一課的故事事件的起因在前兩集中揭露了一部分三年A班原來有30個人,但現在只剩下29個,少的那一個景山自殺了因為校園霸凌
  • 向校園暴力說:NO
    澳洲政府十分重視青少年在校園當中的安全問題,對於嚴重危害學生安全的校園暴力事件,始終保持「零容忍」的態度。事實上,維州的校園暴力事件還是相對比較少的。2018年,維州學校大約發生了2100起暴力和侵犯事件,1500多所公立學校當中,每所學校每年發生的暴力事件不超過兩起。但我們不能抱有這種僥倖的態度。維州政府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斥資$890萬啟動了學校保護計劃,包括建立一個新的事故支持和運營中心,為校園安全提供保護。
  • 廣東13歲女生遭暴力摑掌:面對校園霸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強勢、暴力、目中無人,只是因為後天對孩子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才導致孩子性格上存在差異,變得目無法紀、自私自利。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分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在欺負弱小的同學,使其在身體和心理上受到侮辱和傷害。
  • 成功預測校園暴力發生概率的AI,會是大雄的哆啦A夢嗎?
    在現實中,我們可以把解決校園暴力的重擔交給AI嗎?用AI尋找校園「高危分子」,究竟有多準?雖然聽起來十分不靠譜,但目前的確有機構在進行相關的研究。最近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進行了一些實驗,結果表示AI可以檢測出青少年的暴力傾向,而且檢測結果和專業心理醫生一樣準確。
  • 校園暴力比我們想的更可怕
    隨著《少年的你》熱映,校園霸凌的話題逐漸放大在公眾視野裡。電影中一位同學因為長時間被欺凌跳樓自殺,而女主陳念也被孤立、被傳話、被圍攻拍照等等。很多網友在觀看電影後評論,電影裡面的情節是不是有點誇張了,其實不然,電影為了過審,美化了不少,現實只會更加殘酷。大部分人認為,校園暴力離我們很遠,直到悲劇一次次上演,才發現校園欺凌就在每個孩子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