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完美媽媽,孩子更需要的是……

2020-12-23 百家號

朋友葉子的媽媽去世了,這對她是一次極大的打擊。她內心對媽媽充滿了愧疚,因為她覺得媽媽一直不快樂,而這是因為她做的不夠好。

臨終前,她媽媽雖然虛弱,神智卻很清醒,對葉子說,自己這輩子過得太苦了。她一點都不留戀人世。

有一句話葉子不敢問出口,她說:「我想問問媽媽,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不能令她滿意?」她一直在試圖討好媽媽,想讓媽媽快樂,想得到媽媽的肯定和讚賞。

在葉子的記憶中,媽媽家裡家外一把手,是鄰裡左近皆知的賢妻良母,但她卻一直不快樂,永遠忙碌,永遠疲憊,永遠在抱怨。她不僅自己事實做到完美,還要求葉子事事做到完美,這樣的媽媽讓葉子倍覺壓力,家裡也因為媽媽的不快樂而整天陰雲密布,令她想逃離。

她說,我知道媽媽愛我,她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但我感受不到愛的快樂。

一直以來,我們都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媽媽,而是需要一個快樂的媽媽。

繞過完美這個坑,做一個「剛剛好的媽媽」

完美媽媽是一個虛假人設。

你打開朋友圈看到那些說起育兒經頭頭是道、堪比專家的完美媽媽時,想一想,她們的真實育兒生活真的如此從容不迫、積極美滿嗎?!

但我們都很願意擁護這個「完美媽媽」的人設。電視劇中最集贊的,永遠都是那個賢妻良母式的女主角,否則就是自私自利、涼薄冷血。

所以,當我們自己也做了媽媽之後,也總是不由自主地去追求完美,把我們全部的精力投放到孩子身上,認為自己有義務、有必要給他最好的照顧和陪伴——如果我們:

沒有參考書籍母乳餵養到2歲;

只顧著加班,不能給孩子足夠的陪伴;

沒及時加衣裳,讓孩子著涼感冒了;

沒看護好,孩子摔破了膝蓋;

……

我們就不是好媽媽。孩子但凡出現點問題,媽媽們都會歸咎給自己,怪自己疏忽大意,不是個好媽媽。

《媽媽是超人》中,當伊能靜因為女兒摔下椅子而自責無比,逃到廚房去扇自己耳光的時候,我特別能理解她的心情。我相信她不是在賣人設,而是心中充滿了沒有看護好女兒的愧疚感。

但完美終究只是夢幻泡影,沒有人可以實現。

奧斯卡影后、大美人查理茲·塞隆今年為大家奉上了新片《塔利》,她增肥45斤,在片中飾演3個孩子的媽媽馬洛:

老大是女兒,8歲,需要媽媽勞心勞力的事兒少了;老二是兒子,患有易怒症,幼兒園已經多次提出讓孩子退學了;老三才出生,夜裡要餵奶、換尿布,時刻離不得人……身材臃腫的馬洛被育兒生活折騰得精疲力竭,瀕臨崩潰,並且內心依然對孩子充滿了愧疚感,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

為了做一個完美媽媽,馬洛請了一個夜班保姆,她年輕漂亮、體貼能幹,簡直活成了馬洛的理想。到了晚上,一切照顧小寶寶的活兒可以全扔給漂亮保姆,馬洛終於能安穩睡覺了,她開始化妝、跑步,給孩子們做豐盛的晚餐,而不是速凍披薩,甚至還像其他完美媽媽一樣給孩子烤蛋糕、舉辦家庭聚會。

直到有一天,她開車衝進了海裡。

精神科大夫說,馬洛過度勞累、睡眠嚴重不足——那個全能保姆不過是馬洛的幻想,一直在熬夜照顧老三,一直在白天打雞血樣照顧孩子、料理所有家務活的人,從來不是什麼夜班保姆,而是她自己。

馬洛就是那節耗盡最後一點能源的電池,她再也轉不動了,卻又無法逃開,所以才有了夜班保姆的幻想——或者說精神分裂。

我們每個人都像一節電池,充沛的心理資源便是我們的能量,你得在能量耗盡之前充電,否則就得歇菜。

馬洛在幻想出夜班保姆之後曾說,她8年來都沒好好睡過一個覺了,她一直在疲勞運轉著,不斷消耗著,直到能量耗竭。於是馬洛再也承受不住,她在半夜逃去了酒吧喝酒,最後才會在極度疲勞和酒精的作用下,開車墜海。

在不好的媽媽和完美媽媽之間,

我們只需要做到「剛剛好」就夠了。

當我們以完美媽媽來要求自己、衡量自己的時候,我們已經掉進了坑裡:要麼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常常充滿愧疚感、挫敗感,陷入這樣的情緒不可自拔,成為一個不快樂的媽媽;要麼因為追求完美而成為一個控制力超強的媽媽——孩子會因為媽媽的超強控制而失去成長空間,個性成長被遏制。

哪一樣都不是我們想要的。

在孩子1歲之前,他需要媽媽無微不至的照料,我們可以把孩子作為宇宙的中心,圍著他轉就行。

此後,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會慢慢地獨立,會越來越不聽話,我們會遭遇各種各種的育兒挫折,這個時候,要學會逐漸放手,不要再讓孩子成為生活中唯一的中心,去接受這些成長帶來的改變,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你做的越來越少,孩子學到的將越來越多!

這個世界從來不完美,我們也不完美,孩子也不會完美,接受然後才能學會去享受,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對自己好一點吧,你不僅是孩子的媽媽,你還是你,你曾經年輕漂亮、意氣風發、滿懷理想,對生活充滿熱愛。

不管你有多忙,適時給自己放個假,也許一天,也許半天,也許一兩個小時,跟自己獨處一會兒,看場電影,讀一會兒書,出門跑個步,或者只是找個地方安靜地做一會兒……重新找回以前的那個你,那個讓你充滿正能量的自己。

當你重新充滿了電,充滿了能量,再重新回到家的時候,不止你快樂了,你還會把快樂傳遞給老公和孩子。

Happy wife,happy life!

這是真理!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喵姐高壽巖)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和完美媽媽相比,孩子更需要快樂的媽媽
    我的焦慮也傳染給了孩子,我吼她以後,她睡覺睡的不踏實,睡醒了心裡還特別不安,總是讓我抱抱。吼完嘟嘟後,我也特別自責,我吼嘟嘟,就是覺得她現在要是不能好好睡午覺,以後上幼兒園該怎麼辦?其實就是我事事追求完美,導致自己太過於焦慮了,總是害怕孩子比不上別的小孩。
  • 「A+媽媽」超人症狀你有麼? 孩子不愛完美 > 更愛「B+媽媽」
    ◆ 「A+媽媽」不受孩子待見,還可能患上憂鬱症  華盛頓大學追蹤1600百名職業婦女和家庭主婦。在長達32年間對照她們年輕時對母親角色的看法,和自己40歲時的憂鬱程度。研究發現:拼命想在職場和家庭都完美演出的媽媽,比起拒絕完美媽媽迷思的女性,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 不必做完美的媽媽,快樂的媽媽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在寶寶月齡小的時候,每天幾乎都是在跟屎尿屁打交道,還有沒日沒夜的餵奶,換尿褲,幾乎沒有一夜安穩覺能睡。可是好強的心語硬是獨自把這一切都扛下來了,並且做得非常好。也從來沒用自己的媽媽或者是婆婆幫過忙,老人都只是來定期來看望孩子,並不需要幫忙帶孩子。
  • 不完美媽媽更能培養出勤快的孩子
    >我見過很多完美媽媽,她們不僅能力很強,各方面也都能處理的很好,尤其還都特別勤快,什麼事都親力親為,不讓孩子插手幫忙。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幫忙,因為我們為人母,本身就有很多事情要起到引導,教育和幫助的作用。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很多事情他都要學著做了,媽媽就要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了。因為總有一天,他也需要面對獨立的環境,也總會有凡事都得自己做的時候。不做完美的媽媽,把家務分攤給孩子吧!
  • 媽媽不是完美媽媽,孩子不是完美孩子,我們天生就不完美
    昨天下班回家,6歲的孩子對我咆哮道:「你個壞媽媽,臭媽媽,我討厭你,我不要你當我的媽媽,我要重新換一個媽媽」。看到孩子面目猙獰的樣子,我生氣的吼了起來,孩子嚇得躲在角樓大哭起來,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我知道孩子肯定被我嚇壞了。我走過去用手抱孩子,孩子推開我的手,我用力的把孩子抱在懷裡,對孩子說對不起,孩子哭得更大了。
  • 比起「我愛你」,有時候父母的這句話,更能觸動孩子
    導讀:比起「我愛你」,有時候父母的這句話,更能觸動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比起「我愛你」,有時候父母的這句話,更能觸動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工作一個都不能少,完美媽媽並不完美
    但是,媽媽不是超人,完美媽媽只會逼瘋你自己。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費利奧沙說過:不要希望成為「完美」的父母,因為一旦情況偏離了完美,父母就會陷入自我懷疑、惱火、負疚等情緒,這樣會使情況變得更糟。國家對孩子家務勞動的問題都持支持的態度,說明做家務不僅能鍛鍊孩子的主動性和自理能力,還能促進孩子的腦力發展,使孩子的學習更優秀。完美媽媽不妨釋放自我,懶一點,多用用孩子,讓孩子吃點苦。
  • 孩子需要媽媽,但更需要一個開心的媽媽
    現在養個孩子很不容易,各種成本很高,很多小孩都是奶奶外婆帶大的。如果一個媽媽不上班,自己獨立帶孩子,承受的壓力是很大的。作為過來人,生孩子第一年,自己帶,身體累,心更累,學習怎麼帶娃,面對哺乳,輔食,溼疹,紅屁股,長牙總總,都要操心。
  • 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
    打也打不聽、罵也罵沒用,可愁壞了樂樂媽媽。也不知道這孩子的性子隨誰,從小就折騰個沒停,各種教育的方法(打罵、斥責、冷處理等)用遍了,樂樂的不良行為仍舊沒有一點改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行為或習慣問題,面對家長好言相勸、說教卻屢屢不改的情況,家長該如何做呢?比起打罵、貶低、斥責懲罰孩子,這5個科學方法,說不定更有效。
  • 好媽媽≠完美媽媽,而是跟孩子在一起幸福的媽媽
    《產後調養院》就是讓大家看到作為一個媽媽是有多麼不容易,大家不要再用那麼高的標準去要求媽媽怎麼做,更不要用媽媽這個角色讓她們去做更多的事。首次成為媽媽之後,她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學習,更不要對她們的身材太苛刻。
  • 比起打罵,這3種行為更傷害孩子
    《少年說》一女孩因為媽媽常和自己的學霸朋友作比較,內心倍受傷害。在天台上她這樣說道:「媽媽,孩子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媽媽不但沒有鼓勵她,反而說:「我知道我一直在打擊你,但我覺得你這樣的性格不打擊容易飄。」
  • 「爸爸,您給我換一個媽媽吧」—論完美媽媽帶給孩子的傷害
    在笑過後,很多媽媽突然陷入了沉思:媽媽每天累死累活,全身心都撲在了孩子身上,可到頭來換來的卻是要「換掉媽媽」這樣一個後果!為什麼?原因就在於這些媽媽們太過於追求完美了,完美媽媽們最後反而落下一個不完美的結局。完美媽媽的表現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來逐條分析,看看是否有你們身上的影子。一,過於追求完美,對孩子有嚴格的紀律要求。
  • 孩子被人欺負後,比起教他「還手」,更重要更科學的是四件事
    不過這個「度」在哪,是個更深奧的問題。,回家還要被媽媽嘲諷沒能耐,自己處理不好,結果釀成了悲劇。可知,孩子被人欺負後,比起教他「還手」,家長需要做的還有更多。因此,如果真的被對方弄疼了,可以把對方推開,或者用力擋住對方的進攻行為,如果覺得很危險就教孩子走開或跑開。3、 語言上的陣勢比如教孩子大聲說:你再這樣,我去找媽媽(老師),請你停止,我要生氣了。
  • 不完美的媽媽更容易培養出身心健康有出息的孩子
    李朗逸的媽媽是做酒店管理,38歲了,正準備考研。工作忙,兩周才回一次家,回家也是悶著頭在房間裡學習。別人家是孩子學習沒空理父母,而他的媽媽卻是她自己忙於學習沒空搭理孩子。李朗逸喊話媽媽:「老媽!到底是學習重要,還是你兒子重要啊?」媽媽:「……媽媽認為學習和工作都很重要,但是你問我工作、學習和兒子哪個更重要,媽媽可以跟你說——兒子最重要!你最重要!」
  • 「雞娃媽媽」:比起激勵孩子努力學習,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情商提升
    因為這說明孩子很懂得換位思考,做決策不只是考慮個人喜好,還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或者說會考慮他人立場的「高情商」,不僅會讓孩子未來的人生更加幸福,也會更可能成功。2.現代社會,懂得換位思考的人才可能成功我們在社會上工作這麼多年就會發現:絕大多數工作都需要人際間的交往與合作,或者是部門內部合作,又或者是跨部門合作,抑或是跟客戶之間的合作。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肯定需要「共贏」才能長久,前提就是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
  • 「完美媽媽」和「剛剛好媽媽」哪一個更值得追求?
    她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能夠不生病、不受任何傷害、學習好、興趣愛好廣泛、性格好、健康完美地成長。她們每天在自己親手編織的牢籠枷鎖裡掙扎,越掙扎越緊,自己越是透不過氣。她們覺得只有自己完美了,100分了,才有可能教養出一個完美的孩子來。小編想勸大家,不要去追求當一個完美的母親,且不說能不能成功實現追求,即使實現了,完美的母親她也教養不出一個完美的孩子!
  • 《你是孩子的光》:孩子心中的完美媽媽,只因做對了這幾點
    如果在搜索框裡輸入「完美媽媽標準」,網絡可以很精準告訴你社會對於「完美媽媽」定義是什麼。你認為怎樣才算是完美媽媽呢?是生完孩子迅速恢復到以前身材的傲人明星?還是家裡乾淨的像樣板房職場中精明幹練的電視劇女主角?更或是孩子漂亮可愛丈夫帥氣的網絡紅人?
  • 不完美的媽媽,這樣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很多媽媽自嘆不如
    文章為雲吞爸爸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分享你捫心自問,你是一個完美的媽媽嗎?孩子的每一個提問與困惑,你都能完美的解答與處理嗎?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搖頭,都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去完善自己,一個不完美的媽媽這樣回答和處理孩子的提問和困惑的
  • 孩子心中乘風破浪的完美媽媽,只需做對這幾點
    如果在搜索框裡輸入「完美媽媽標準」,網絡可以很精準告訴你社會對於「完美媽媽」定義是什麼。你認為怎樣才算是完美媽媽呢?是生完孩子迅速恢復到以前身材的傲人明星?還是家裡乾淨的像樣板房職場中精明幹練的電視劇女主角?
  • 媽媽擔心帶不好孩子每天焦慮:沒有完美的父母,心態比能力重要
    託馬斯·戈登博士則認為,比起完美,做真實的父母更重要。有段時間孩子斷奶,晚上特別鬧人。婆婆說:「你明天還要上班,晚上我幫忙帶著。」我不同意,即使晚上睡不了多久,也拉著老公輪流帶寶寶。有時候晚上加班回來晚,孩子跟著老人睡了,老公說就別抱了,偶爾不跟我們睡也沒事,正好休息一下。我不同意,堅持抱過來自己帶。總覺得我是孩子媽媽,有責任照顧好她,即使身心壓力巨大,也不能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