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完美媽媽,而是跟孩子在一起幸福的媽媽

2020-12-19 興智家庭教育官方

最近,關於女性的題材越來越多的被搬上大熒幕,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女性的處境,焦慮,社會現狀。

國內趙薇主演的《聽見她說》從女性對容顏外貌的焦慮,原生家庭的傷害,身體創傷的恢復……每一個故事都是在為女性發聲,都是在揭露那些女生想說卻不敢說的秘密

今天不跟大家講《聽見她說》而是一部更能引起媽媽們共鳴的韓劇《產後調養院》

豆瓣評分8.6

這部劇被稱為用喜劇的手法講述生產恐怖片,從女性懷孕、生產、餵奶、到產後調養,適應身體和身份變化的過程。之前有很多的劇描寫女性的生產,但都是一筆帶過。

女主吳賢珍作為一個職場女性和高齡產婦,生產對於她來說成為一個極其尷尬的經歷。

生產是女性的恥辱期

作為一個職場女性,化著精緻的妝,一直以來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無論是什麼樣子的客戶都能夠拿下,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常務。也是在晉升的同一天,在婦產科被宣布即將要成為一個媽媽。

即使懷孕之後,每天都在公司出勤,直到預產期的前一天,還挺著肚子飆車追客戶。

在跟客戶談合同的時候,羊水破了,在場的人都是一臉尷尬,只有她淡定的說出「我的孩子,很喜歡您的禮物呢」。然後把事情交給同事之後,打電話給醫院,淡定到護士都以為是家屬。

到醫院之後,痛到發狂想要打無痛針,醫生卻還在理智的開著「研討會」。

一直靠著自己努力,擁有著絕對主動權的吳賢珍在這一刻,開始感受什麼叫徒勞無功,自尊心慢慢被耗盡,主動權也逐漸消失。

還要隨時面對灌腸,剃毛、陣痛,產婦只能隨著等著被捅被拔被剃,這個時期也被成為產婦的「恥辱期」。

分娩的最後關頭,因為不能很好的配合醫生發力,一邊著急,一邊擔心孩子,真的不愧是產婦的「鬼門關」。

生完孩子之後,一家人都在擁有新生命的喜悅當中,產婦在病床上嘴巴幹到脫皮,只有媽媽過來的時候,拿化妝棉打溼,給她潤一潤嘴唇。

好不容易能夠下床了,尿尿是一個問題,要是尿不出來還要面臨插管。

在電梯裡一個產婦居然小便失禁,但對方若無其事的走出電梯,把它嫁禍給了坐同一趟電梯的吳賢珍。

正好,電梯打開時,門外站著的是來看望自己的同事,看著地上的不明液體,大家的笑直接凝固,此時的吳賢珍只想找個地縫。

也許,很多沒有生孩子的女性看到這一段不想生孩子,但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全球的生育率越來越低,更多的年輕人恐婚恐育。

《產後調養院》就是讓大家看到作為一個媽媽是有多麼不容易,大家不要再用那麼高的標準去要求媽媽怎麼做,更不要用媽媽這個角色讓她們去做更多的事。

首次成為媽媽之後,她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學習,更不要對她們的身材太苛刻。

成為媽媽要面臨的身材變化

很多人認為,生完孩子身材可以很快復原,吳秀賢也是這樣想的。但是事實卻是肚子依然還是那麼大,下體還很不舒服。

生完孩子並不是解脫,也是一個開始。

大家都在羨慕和稱讚Angelababy產後迅速恢復的身材,一向以性感著稱的水果姐,在網站上曬出自己生完孩子之後的照片,本來是想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卻被大量網友說不應該發這樣的自拍。

或許大家見多了很多明星生完孩子迅速身材的例子,接受不了這樣的真實的樣子。

張歆藝之前在哺乳期一直沒有辦法瘦下去,也曾遭受很多網友的評判。很棒的是,現在的她通過健身馬甲線清晰可見。

劉璇作為二胎媽媽,曾接到過很多的媽媽的私信,問到產後身材的問題,她說:新手媽媽應該在適應照顧寶寶之後,利用空餘的時間來管理的自己的身材,達到「完美身材」。

每一個媽媽,首先都是人,其次才是一個媽媽。產後恢復是所有愛美女生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產後恢復一定不能著急,只要生產沒有問題,身材的恢復就是時間的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外界和家人的理解、支持、鼓勵。

在《產後調養院》中這個調養院雖然是為媽媽們設立的,但「孩子至上」成為母親間不成文的金科玉律。

還存在著一個鄙視鏈:餵母乳的看不起餵奶粉的;順產的看不起剖腹產的;餵養時間長看不起餵養時間短的;全職太太看不起職場太太……所以,順產雙胞胎並且母乳餵養的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

這好像在告訴大家,優秀的母親就應該具備這些品質?

其實不管是哪種生育方式和餵養方式,是選項,而不是一個規定。不管怎麼樣都不應該受到指責。

沒有完美的媽媽,只有幸福的媽媽

我們都說為母則剛,似乎一個女生成為媽媽之後,就什麼都應該會做,什麼應該要做。

有的時候,真是社會上賦予母親的這些光環,讓媽媽透不過氣來。

去年引起大家討論的《82年出生的金智英》中,描述了女性作為家庭主婦的被迫性和不確定性。

在別人眼中,全職媽媽就是一個依附在丈夫身上生活的蟲子,真正是什麼樣子的卻沒有人關心。

在丈夫眼中,全職媽媽是在休息;在婆婆眼中,就應該一直在廚房忙碌。

《產後調養院》中,婆婆對著剛剛生產完的吳賢珍說,什麼吃苦呀,不論多辛苦,只要看到孩子的臉,就能瞬間全忘光,這就是母親啊。

在老一輩人的眼中,生育是女人的天性,在很多人眼裡,母愛是女人的本性,一個女孩明明擁有很多角色,可為什麼有的時候,母親這個角色讓人透不過起來。

在成為媽媽之前,我們也是女兒,是妻子,是人。

劇中用了不少誇張的手法表達著生育中不為人知的一面,很多人看完劇之後,直呼不敢生孩子,但無知只會讓人更加恐懼

我們經常聽到老一輩說「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女人都是這樣的」,我們越是了解這些現實,越看到現實,才能做更充足的準備去成為一個媽媽。

好媽媽不是完美媽媽,是和孩子一起幸福的媽媽。」雖然成為媽媽之後會為孩子捨棄一些東西,但我們要時刻要記得愛自己,只有愛自己才能有能力去愛別人,孩子也能夠更幸福

相關焦點

  • 媽媽不是完美媽媽,孩子不是完美孩子,我們天生就不完美
    ,門後有個完美的家和完美的媽媽,她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只要她願意永遠留下來。就在這一切看似完美又幸福的時刻,卡羅琳發現之前被外面媽媽留下來的孩子變得沒靈魂的軀殼,完美的媽媽變得並不完美當發現這一切以後,卡羅琳只有鼓起勇氣和「完美媽媽」鬥智鬥勇,最終回到了「不完美媽媽」身邊。經歷這一切以後,卡羅琳明白,不完美的媽媽才是真實的媽媽,才是完美的媽每個孩子心中都幻想有一個完美的媽媽,她脾氣好、煮飯好吃、時尚漂亮和可以滿足孩子所有願望,堪稱完美媽媽。
  • 不完美的媽媽更容易培養出身心健康有出息的孩子
    人無完人,我們直面不完美的自己,勇於承認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媽媽,放下「偶像」包袱,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孩子心中的好媽媽。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媽媽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就可以理解和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才不逼迫孩子學習好,永要第一。不做作業時母慈子孝,做作業時雞飛狗叫。
  • 所謂完美媽媽,都是謊言!
    作者| 稚悅兒童來源| 稚悅設計(ID:hb_sjty)大眾眼中的完美媽媽,在外既能獨當一面,回家也能洗手作羹湯,能平衡好家庭和事業之間的關係,在育兒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與見解。其實,哪有什麼完美的媽媽,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 比起完美媽媽,孩子更需要的是……
    她不僅自己事實做到完美,還要求葉子事事做到完美,這樣的媽媽讓葉子倍覺壓力,家裡也因為媽媽的不快樂而整天陰雲密布,令她想逃離。她說,我知道媽媽愛我,她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但我感受不到愛的快樂。一直以來,我們都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媽媽,而是需要一個快樂的媽媽。
  • 做「過得去」的媽媽,不必成為「完美媽媽」
    育兒是全天下媽媽的困惑,但有心理專家指出,要養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媽咪,只須當一個「過得去的媽媽」就好了。事實上,在不遺余力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的時候,我們讓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艱難。所以,某種程度上說,「不完美的童年」未必是壞事。而且,女人做自己是正職,做妻子、做母親等都是「兼職」。所以,女人,請在育兒這件事上,放過自己!
  • 孩子工作一個都不能少,完美媽媽並不完美
    為了孩子的幸福,不斷在「育兒比賽」上,勉勵自己成為一個「完美媽媽」,給孩子一個「完美的家」。為了更好照顧孩子,放棄自己心愛的工作,在家當個全年無休、薪資為零的媽媽。為了孩子有個「完美的家」,死守著這段破碎的婚姻,掩飾著背後的絕望。
  • 所謂完美媽媽,都是謊言
    所謂完美媽媽,都是謊言!接著要開始做全家人的早飯了,如果孩子跟大人吃的不一樣還得分開做。做一個70分的媽媽,你不必每件事都追求完美,沒人天生就會當媽,媽媽都是從0分開始學起的。做一個70分的媽媽,給自己成長的空間,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和孩子一起進步。不去攀比,認可孩子做的好的地方,鼓勵孩子做的不夠好的地方,教育孩子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 心靈療愈:沒有完美媽媽,那就重新塑造一個內在的「完美媽媽」
    01誰都沒有想到,我有了孩子,會是這樣的一個媽媽:無比溫柔:跟家人、朋友說話都是大嗓門;只要一跟孩子講話,就變成細聲慢語。3、不自以為是,不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更不要求孩子和自己的想法一樣。4、不挑剔、不批評、不尖酸,不刻薄,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說著說著就自己情緒崩潰大哭大鬧。
  • 不完美媽媽丨雖然我不是完美媽媽,但我會努力做一個好媽媽
    我怕自己沒長大、我怕自己不夠好、我怕不會帶孩子、我怕經濟實力不允許、我怕給不了孩子好的教育、我怕孩子過著跟我一樣的生活、我怕......我怕我做不了一個好媽媽。老公一直鼓勵我說,女人有天然的做母親的能力,做了媽媽自然會成長為一位合格的媽媽,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當了媽媽之後你會明白這一切的。
  • 育兒媽媽不是不完美,而是失去的完美,正偷偷地轉移到孩子身上了
    曾經完美的媽媽「我們去看一下媽媽?」「不,我不想去。」女兒看著動畫片回答。,心裡莫名其妙的心酸,得好好跟女孩聊一聊了。孩子,其實媽媽也曾經是美少女一個,從你的外貌就可以看出來了,因為你身上有媽媽的基因,有媽媽的影子。
  • 不完美的媽媽,我想說...
    明明用盡全力,媽媽們還是會被打上各種各樣的標籤。這裡做不好那裡做不好,越發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有人說帶個孩子沒有那麼矯情吧?不是矯情,而是媽媽們都希望自己活成別人眼中的好媽媽,好妻子,可是哪有那麼完美的。如果你自己也親身經歷過,也許就會明白,如芝麻小而瑣碎的事往往殺傷力更強。
  • 不完美媽媽和完美媽媽,誰才是更好的自己?
    朋友妍,是2個孩子的媽媽。從一個追求「完美」到接受「不完美」自己的人,她坦言「一切都變得美好了」。幾分鐘後,她不放心孩子,推開門看到的是兩個搗蛋孩子依然在飯菜粒上打鬧,她氣得把他們拉到臥室,一邊把衣櫃裡把他們的衣服拿出來使勁地扔在他們身上,一邊吼到:這是我的家,我不歡迎這樣搗亂的孩子,你們收拾好自己的東西走吧!不知道扔了多久,直到兩個孩子的哭聲把憤怒的她拉回,她坐在地上沉默不語。
  • 不完美的媽媽,這樣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很多媽媽自嘆不如
    文章為雲吞爸爸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分享你捫心自問,你是一個完美的媽媽嗎?孩子的每一個提問與困惑,你都能完美的解答與處理嗎?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搖頭,都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去完善自己,一個不完美的媽媽這樣回答和處理孩子的提問和困惑的
  • 媽媽的快樂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經常有媽媽跟我說:「一看到孩子犯錯就控制不了自己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導致孩子現在見了我都躲著。其實每次對孩子發完脾氣,我也很後悔,可就是控制不了。有時跟老公吵架一時怒氣無法完全消散,就很容易把孩子當成垃圾桶,導致孩子很怕我。
  • 媽媽,沒有完美只有唯一
    說說我自己,我從懷孕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去找工作上班,但上班之後,就沒有那麼多時間,陪孩子玩、學習,覺得自己會因此錯過孩子的成長,對孩子有所虧欠。兩者不能兼顧,以前也矛盾過。但還是一邊上班,一有時間就陪孩子。我是這樣想的:你只是個凡人,做不到別人口中的完美。我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養育好孩子。
  • 即使你是不完美媽媽,做到這4點,你也可以成為好媽媽
    在育兒的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雞飛狗跳」的瞬間:產後即使使出渾身解數去追奶,依然跟不上寶寶的生長速度;因為照顧不周而導致孩子磕傷碰傷,內疚得想打自己耳光;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氣得大聲吼叫,隨後懊惱不已······這時我們不禁會羨慕那些各方面都處理得很好的完美媽媽,就像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樣,雖然作為全職媽媽,但是不會可以管理好自己的身材、會烹飪,把兒子培養成樂觀、貼心的孩子
  • 媽媽幸福孩子才幸福
    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對現狀的接受與肯定及由此帶來的快樂。對於媽媽的幸福也許就是家庭和諧,孩子上進,老公踏實賺錢等,媽媽的心情狀態決定了一家的和諧孩子的幸福。德國女性只工作,日本女性只帶孩子,而中國女性就是超人。
  • 不必做完美的媽媽,快樂的媽媽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在寶寶月齡小的時候,每天幾乎都是在跟屎尿屁打交道,還有沒日沒夜的餵奶,換尿褲,幾乎沒有一夜安穩覺能睡。可是好強的心語硬是獨自把這一切都扛下來了,並且做得非常好。也從來沒用自己的媽媽或者是婆婆幫過忙,老人都只是來定期來看望孩子,並不需要幫忙帶孩子。
  • 誰的媽媽最糟糕?不是賀子秋媽媽,不是月亮媽媽,而是她
    誰的媽媽最糟糕?不是賀子秋媽媽,不是月亮媽媽,而是她《以家人之名》看了嗎?這部劇裡的媽媽也是刷新了我們的三觀,怎麼會有這麼不負責任的母親呢,尤其是賀梅和陳婷,這兩位的所作所為太不道德了,很多網友也是表示代入感很強,已經生氣了。
  • 孩子總是粘著媽媽,不是離不開媽媽,而是你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只要媽媽遠離他一點,他就會叫媽媽:「媽媽,你去哪裡?」「媽媽,不要丟下我好不好,我會乖乖聽話的。」孩子說:「媽媽,你別上班了,等我掙錢養你,在家裡陪我好不好。」孩子到底有多缺乏安全感,才會這樣祈求自己的媽媽。做這樣的事,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但是媽媽的一些無心話,卻也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