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蘑菇千萬不能吃!夫妻倆食用後雙雙送入ICU,醫生說兩周已有10人...

2020-12-15 瀟湘晨報

近來,湖南雨水豐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一科近兩周就收治10名野蘑菇中毒者。

6月2日,湖南永州的老陳從自家後山摘了不少野蘑菇回家,中午和老伴吃了一大碗蘑菇炒肉。不料,當天晚上兩人均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的症狀,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毒蕈中毒」,因為病情嚴重於次日轉至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一科。此時,兩人均已出現嚴重的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礙及腎衰竭。入院後,急診醫護人員緊急為兩人進行血液灌流和血漿置換,並將兩人收入EICU進一步救治。通過大劑量靈芝、水飛薊賓、二巰基類等解毒藥物的使用,以及血液灌流、血漿置換等血液淨化治療後,夫妻兩人病情終於漸趨平穩。

「除了平時吃過的幾種蘑菇外,還採了2種平時沒見過的蘑菇」,老陳事後回憶,問題可能就出在這兩種沒見過的蘑菇上。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研究室陳作紅教授在查看了老陳手機裡的蘑菇照片後指出,其中就有劇毒的「灰花紋鵝膏菌」和「假褐雲斑鵝膏菌」。陳作紅教授表示,「灰花紋鵝膏菌」所含的主要是肽類毒素,主要損害肝臟和腎臟。其所含毒素對人體的致死量為每公斤體重0.1毫克,「1株蘑菇所含毒素就足以使一個成年人死亡」。

「每年5~7月是毒蕈中毒的發病高峰,今年6月以來,我們科就收治了10名蘑菇中毒患者,分別來自永州、邵陽、嶽陽等地農村」,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韓小彤教授介紹,這些中毒者誤食的灰花紋鵝膏菌、裂皮鵝膏菌和假褐雲斑鵝膏菌都是湖南地區最常見的毒蘑菇。有些人是在出現不適一兩天後才到醫院就醫,由於病情危重轉到長沙,其中不少人出現了嚴重的肝功能和腎功能損害,更嚴重者還合併有凝血功能障礙和全身多臟器衰竭,救治時間較長,救治難度也很大。

韓小彤表示,毒蕈中毒的救治關鍵在於儘早清除體內毒素,包括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等措施,血液淨化治療清除毒物是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越早進行毒物清除,治療效果越好。

食源性疾病是當前影響中國食品安全、危害公眾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而誤食毒蘑菇中毒是我國食物中毒事件中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研究室陳作紅教授介紹。近年來,通過調查大量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發現,在我國導致死亡的毒蘑菇種類,主要是一些含鵝膏毒素的劇毒種類和亞稀褶紅菇。含鵝膏毒素的劇毒種類包括鵝膏菌屬中的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淡紅鵝膏、淡紅鵝膏、假淡紅鵝膏,盔孢傘屬中的條蓋盔孢傘,環柄菇屬中的肉褐鱗環柄菇,這些種類引起嚴重的急性肝損害;紅菇屬的種亞稀褶紅菇多引起橫紋肌溶解。

陳作紅教授指出,蘑菇形態千差萬別,對於非專業人士,往往無法從外觀、形態、顏色等方面區分有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也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能將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區分開來。因此,為避免蘑菇中毒,老百姓最好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韓小彤主任強調,一旦食用野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最好帶著吃剩的蘑菇或者蘑菇照片就診,以便專家對蘑菇種類和毒性進行鑑別;另外,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千萬不要因為噁心、嘔吐等不適減輕就掉以輕心,因為胃腸道症狀緩解後,仍可能存在肝、腎功能損害。

毒蕈中毒的有效防控措施主要是預防誤採誤食,韓小彤教授建議:在毒蕈中毒事件高發的農村地區,尤其是在中毒高發季節,應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如利用廣播、電視、微信等平臺發布蘑菇中毒防治知識,將防控知識宣傳到每家每戶和幼兒園、中小學校;同時加強醫療機構及臨床醫務人員對蘑菇中毒診治的認識,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毒蕈中毒病死率的關鍵。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梁輝 田晶晶

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及現狀

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屬大型真菌類,誤食可引起急性中毒。我國目前存在的毒蕈有500餘種,其中毒性極強可致死的有30餘種,呈現地域性、季節性發病,常有家庭聚集和群體性發病的特點。部分品種中毒病死率高,其中具有肝毒性的鵝膏菌屬品種中毒病死率高達 80%。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國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類急症。

毒蕈(毒蘑菇)中毒在臨床上有7種類型:胃腸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橫紋肌溶解、光過敏性皮炎型,其中以肝損型最為嚴重。其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多數患者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為中毒始發表現,隨後可因攝入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產生不同的靶器官損害,甚至衰竭而死亡。目前,臨床上針對毒蕈中毒的毒素尚無特效的解毒劑。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寧波夫妻雙雙中毒住院!原因找到了
    11月10日下午,一對中年夫妻相互攙扶著來到寧大附屬人民醫院,嘴裡不停念叨著可能是食物中毒,還從口袋裡掏出了一顆形狀怪異的果子。醫生的診斷讓他們追悔莫及,這種據說對身體有保健作用的果子竟導致他們中毒。前段時間,黃女士和羅先生聽身邊的親友說有一種叫黃獨果的食物,吃了可以延年益壽。於是,夫妻倆便四處打聽,開啟了「尋果之路」。經過多方尋找,他們終於在郊外一處寺廟周邊找到了黃獨果。
  • 一頓野生蘑菇,全家都被毒倒!近期湖南已發生多起!醫生提醒……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文娜)野生蘑菇別亂吃!會要命!今日,記者從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獲悉,該院中毒醫學科最近一周,接連收治了兩戶人家共5名蘑菇中毒患者,其中有3人在入院時已出現嚴重的肝腎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礙,經實驗室檢測確認為劇毒的含鵝膏毒肽蘑菇導致中毒。
  • 這種顏色的蘑菇有劇毒!長沙縣3人吃成急性肝損害
    圖為「肇事」的裂皮鵝膏菌。通訊員 梁輝 攝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13日訊(通訊員 梁輝 記者 唐江澎)家住長沙縣黃興鎮的劉先生等3人在食用了從山上採回的白色蘑菇後中毒,被送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急診科救治。今日,記者在醫院急診科搶救室見到了躺在病床上不停呻吟的三人,方先生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他妻子身上還有嘔吐過後的痕跡,劉先生看上去情況稍好一些。
  • 寧夏又有14人誤食毒蘑菇!花十幾萬搶救險喪命!這種蘑菇毒性高於鼠藥!
    注意8月6日,寧夏日報報導了銀川一女士採食唐徠渠邊野生蘑菇住進ICU的報導後,8月中旬,銀川又接連發生3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9月2日,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入秋以來,該院接診的毒蘑菇中毒患者前後已有14人!
  • 夫妻雙雙查出重度脂肪肝,醫生:傷肝的2物,再喜歡也不能經常吃
    王華和莉莉是一對年輕夫妻,莉莉前幾個月經時常覺得腹脹、感到疲憊,王華的眼睛和臉色也變得蠟黃,起初倆人覺得可能是工作太累的的緣故,就不太在意,最近幾天妻子竟然在上班的時候暈倒了,王華趕到醫院醫生告訴他是重度脂肪肝,醫生看到他的臉色和眼睛顏色,讓他也趕緊做個檢查,果不其然,王華和莉莉都得了脂肪肝
  • 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死亡,千萬別亂吃了!
    2 雲南昆明一女子吃野生菌後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說看到了小精靈、彩雲,甚至還有人因致幻唱起了神曲《忐忑》這種物質作用於神經系統,能讓人的感官極度敏感,眼中的一切變得像萬花筒一樣鮮豔,無生命的物體突然有了生命,仿佛能聽到它們發出聲音。
  • 90後夫妻滴酒不沾,確診肝癌,醫生怒斥:這種「菜」吃太多了
    王麗和郭強,是一對今年剛結婚的90後夫妻。結婚時,兩人掏出了所有的積蓄,付了套房的首付,想著這樣也能有個家了。但是沒想到,每個月的房貸卻成了壓在兩人身上的重擔。為了多省錢點,兩人也儘可能在家做飯吃。平時去趟超市,就囤上一兩個星期要吃的蔬菜、麵條等食物,回來放著慢慢吃。但是蔬菜等食物,非常不耐放,兩人也不捨得直接扔掉,而是把壞的地方切掉,剩下的繼續吃。這樣小半年下來,他們夫妻倆的臉色明顯變黃了,剛開始還以為是營養不良造成了,也沒太過在意。但是最近幾天,兩人開始腹瀉起來,並且頻率非常高。就趁著星期天去醫院檢查了一下,誰知兩人竟雙雙確診了肝癌。
  • 寧波夫妻雙雙中毒住院!
    前幾天,一對中年夫妻互相攙扶著來到寧大附屬人民醫院,嘴裡念叨食物中毒,還掏出一顆形狀怪異的果子。醫生的診斷讓他們後悔莫及,這種聽說對身體有保健作用的果子竟使他們中毒。前不久,老黃和老羅聽說有一種叫黃獨果的食物,吃了可以延年益壽。於是,夫妻倆便開啟了尋果之路。經過尋找,他們終於在一處寺廟找到了黃獨果。這果子看起來像佛像頭部,有人告訴他們,這是一種珍貴中藥材,吃了對身體有好處。夫妻倆高興不已,隨後將果子帶回家服用。
  • 寧夏人民醫院近期接診誤食毒蘑菇14人!戶外野生蘑菇吃不得,你怎麼...
    8月6日,寧夏日報報導了銀川一女士採食唐徠渠邊野生蘑菇住進ICU的報導後,8月中旬,銀川又接連發生3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9月2日,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入秋以來,該院接診的毒蘑菇中毒患者前後已有14人!
  • 夫妻倆都查出甲狀腺結節,禍根是廚房中調味料,醫生提議少吃
    說到夫妻病,大家都能理解,就是夫妻雙方都患上了同一種疾病,很多人不理解,但這也是有根源可以追溯的,有對夫妻就雙雙被查出甲狀腺結節,禍根就藏在廚房中,就是調味料,醫生建議大家一定要少吃。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蘑菇是人們日常普遍食用的一種食材。可是近日,朋友圈內流傳著一則17人因食用蘑菇不當中毒去世的傳言。文中還指出,蘑菇不可和茄子、小米、大黃米等食物同吃,否則會產生毒素。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夫妻吃完蘑菇面後進醫院!蟲子咬過的蘑菇無毒?專家:假的
    有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也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今年50歲的敖明和妻子在浙江的湖州長興承包了茶山,夫妻倆在茶山上打理的時候,突然發現一棵松樹下有兩朵野生蘑菇,樣貌與市場裡的普通蘑菇差不多。夫妻倆將野蘑菇帶回家後,燒了一鍋蘑菇面。可蘑菇面吃完不到半小時,夫妻倆就渾身不舒服,感覺全身無力、頭暈。
  • 銀川野外出現多個新品種蘑菇,千萬不要食用!
    近日,銀川市民馬女士因誤食野生蘑菇導致中毒住院的事件,不得不讓我們警惕起來!那麼,我市野外的蘑菇品種多不多?大家是否認識?8月7日上午,記者採訪了從事食用菌研究20多年的銀川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支隊副支隊長賀永喜,向他了解相關知識。
  • 31歲夫妻雙雙入院,查出HPV,醫生嘆息:這種「疙瘩」千萬別大意
    而讓趙女士更為驚訝的是,丈夫下身也長有這種疙瘩,兩人不得已這才去醫院檢查。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後,醫生告訴趙女士,兩人都感染HPV了,這些疙瘩不是過敏,是尖銳溼疣。31歲夫妻雙雙入院,查出HPV,醫生嘆息:這種「疙瘩」別大意和一般的過敏不一樣,感染HPV所引起的疣體,是會慢慢長大的,起初是淡紅色的小點,後面會慢慢長大,形成菜花狀的「疙瘩」。而HPV是可以通過直接的接觸、間接接觸、生活衛生方面進行交叉感染的。
  • 跪了 廣東男子吃毒蘑菇進ICU搶救30小時:味道很香還帶點甜!
    雖然當時葉先生也對蘑菇是否有毒有所猶豫,但是由於蘑菇很像常吃的種類,也就打消了疑慮,掰下一小塊蘑菇傘葉放入了口中。「剛放進嘴裡,一股鮮甜就湧上了舌尖,味道特別好,不知不覺就把蘑菇吃了下去。」   葉先生對記者說,吃完第一塊感覺有些意猶未盡,又掰下一塊放入了口中。由於不確定生食蘑菇有沒有風險,葉先生也沒多吃,把手裡剩下的蘑菇扔掉後,便開始跑步去了。
  • 餐館夫妻倆確診肝病是「報應」?醫生:別哭了!這些東西怎能吃?
    導語:河南有一對小夫妻,離家外出賺錢,在外地定居,開啟了小餐館,夫妻倆經營著這家小餐館,但為了省錢,經常用一些,不太新鮮的蔬菜和肉品,有些體質不好的人,吃完就會出現腹痛腹瀉的反應,但因為客戶群體大多都是,工地上的人,而餐館菜品還算便宜,所以還是有人會光顧小餐館,本來日子也算風平浪靜
  • 綠化樹長木耳蘑菇能不能吃? 建議不要輕易食用
    綠化樹長木耳蘑菇能不能吃?建議不要輕易食用 qz.fjsen.com 2013-07-18 10:40  黃謹 田米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陳瑩鈺 記者 黃謹 田米 文/圖)「南俊路綠化樹雨後樹縫冒木耳,長勢喜人!」
  • 姐弟倆雙雙昏迷!只因在家偷偷吃了這種"糖果"
    而小文的爸爸說,「最近覺得孩子這兩天比較愛鬧脾氣,總找糖吃,不過孩子都喜歡甜食,也沒在意。」小文被診斷為低血糖昏迷性腦病,收入院進一步治療。經過悉心治療,小文的意識逐漸恢復,可自主進食,但偶爾有煩躁不安的情況,因低血糖昏迷時間較長,醫生說有造成腦損傷的可能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治療。
  • 姐妹倆雙雙昏迷!之前在家偷偷吃了這種"糖果"
    而小文的爸爸說,「最近覺得孩子這兩天比較愛鬧脾氣,總找糖吃,不過孩子都喜歡甜食,也沒在意。」小文被診斷為低血糖昏迷性腦病,收入院進一步治療。經過悉心治療,小文的意識逐漸恢復,可自主進食,但偶爾有煩躁不安的情況,因低血糖昏迷時間較長,醫生說有造成腦損傷的可能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治療。
  • 夫妻倆雙雙得腦梗,原因竟是喝錯了水?哪種水不能天天喝
    夫妻倆雙雙得腦梗,原因竟是喝錯了水?哪種水不能天天喝前兩天就有一對夫妻雙雙突發腦梗入院,經過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排查最終發現居然是功能性飲料導致的腦梗,這讓大家非常吃驚。我們都知道水對人體的好處非常多,如果體內水分不足還會出現血液流通不暢、中度脫水的現象,但是很多人覺得白開水無色無味,會選擇一些功能性飲料代替白開水,嗯多人就會有疑惑,平時喝的功能性飲料連運動員都喝,怎麼就會誘發腦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