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語作為全球唯一通用的一種語言,在我國的地位可真的不一般。
中國的小孩從三四歲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學英語幾乎貫穿了孩子的整個學生時代,有的小嬰兒漢語都還沒說利落就被父母逼迫著學英語,美其名曰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在我國,英語是絕大部分學校的主科,分值佔比等同於我們的母語,在各個學科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衡量學生成績好壞、在中高考中能否勝出的重要因素。
多年來,英語困擾著我國不少的孩子,有的孩子因為底子薄基礎差,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英語成績始終提不上來,嚴重拖了他們的後腿,致使總成績不理想,在決定命運的升學考試中敗下陣來,嚴重影響了一生的發展。
還有一部分孩子天生對英語提不起興趣,他們不愛學英語,對英語從內心有牴觸情緒,上英語課就全身不舒服,專門和英語老師作對,這樣下去老師就會把這樣的孩子看作問題孩子,他們在學校的處境可想而知,也就根本談不上將來的前途了。
由於英語和語文、數學在升學考試中的分值相同,而且英語又很容易拉開學生總成績的差距,所以好多學生把大把大把的時間都用在了英語的學習上,甚至把自己的母語放在了極其次要的位置,真讓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唏噓不已。
在高考中,英語是否和數學、語文要相同的分值,近些年來在我國人們一直都在討論。
有的人說應該降低英語的分值,把語文的分值提上來,畢竟語文是我們的母語,要把母語提到最高的位置來凸顯母語的重要。
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英語應該作為選修課,讓對英語感興趣覺得對自己有用的學生去學習,而不是逼著所有的學生都去學,有的學生實在討厭學英語更認為英語對自己毫無用處。
更是有一部分人認為英語應該直接被踢出高考,這其中浙江大學教授、學校黨委副書記鄭強是最突出的代表。
鄭教授認為中國學生耗費太多的時間在英語的學習上,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過分誇大英語的重要性,是一個民族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英語在短期內真的能被踢出高考嗎?大部分網友認為不符合現實情況。任何一項國家政策的出臺都是在不斷地討論、商議,歷經相當長的時間後作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切實可行的方針政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
現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愈來愈快,國際間的交流不斷加強,中國想要快速發展,就離不開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中國人不學習英語也變得越來越不現實。
學習任何一門外語都應該是人的一種權利,但是否也應該是人的一種義務呢?每個人所持的觀點肯定不同,但不管人們持何種觀點,母語在每個人的心中的位置都應該是最重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