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異,讓我們認識不一樣的蝙蝠,今年它卻影響了全世界

2020-12-11 瘋子足球

「蝙蝠就是老鼠中的空姐」

誠然,這兩者都很醜,也長得有點像,但它們卻是毫不相干的兩種動物。

「蝙蝠是鳥類」

不好意思,又錯,蝙蝠雖然會飛,但不屬於禽類,而且和鳥類也打不上八竿子關係。

蝙蝠,屬於翼手目科,也就是讓它飛的不是翅膀,是前肢演化出的翼手之間的皮膚,它是唯一在天空可以飛翔的獸類。

不管其他獸類是多麼的羨慕蝙蝠能飛,但記住,上帝給你打開一扇窗,必將為你關掉一扇門,所以給你一張醜臉,看你怎麼去嘚瑟。不過蝙蝠雖醜,但是卻是古人的吉祥物,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建築和器具上都刻著有蝙蝠的紋樣,而且在老一輩的眼裡,千萬不能傷害它,這又是為什麼呢?

【古人思維很純粹,所以原因也很簡單:】

(一)蝙蝠的「蝠」諧音就是「福」,所以我們的祖先擯棄了蝙蝠原來醜陋陰森的面貌,把它們演化為寓意美好的文化藝術符號。我們來看幾張圖,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

如果是蝙蝠和錢設計在一起的圖案,一般都是寓意著「福在眼前」

福在眼前

童子將蝙蝠捉進花瓶裡,就叫「納福迎祥」,花瓶寓意「平安」,所以又叫「平安福氣天上來」

納福迎祥

兩隻蝙蝠對立,寓意為「福上加福」

福上加福

五隻蝙蝠圍著門的圖案一般叫做「五福臨門」

五福臨門

當然,還有很多這樣的圖案代表的寓意,比如把紅色的蝙蝠引申為「洪福齊天」,也有把蝙蝠和其他事物放在一起,共同代表好的寓意,比如「多福多壽」,就是將蝙蝠和桃子放在一起的圖案;「福祿壽僖」就是蝙蝠和梅花鹿、壽桃、喜鵲共同出現的圖案。

福祿壽

(二)古人信奉神仙,民間傳說裡有一種生物,可以倒掛在山洞裡,它們喝洞裡鐘乳石的水,可以得到長生,在千年以後它們的毛髮變成雪白,成為「仙鼠」,這裡的「仙鼠」就是蝙蝠。人們相信,只要尋得「仙鼠」,然後磨粉食之,便可長生。古人葛洪在《抱樸子》中說:「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此物得而陰乾末服之,令人壽萬歲。」這種傳說一直流傳到清代。

所以,古人因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並且希望自己能夠長命百歲,所以對蝙蝠這種生物並不討厭,反而有一種精神崇拜,更甚至於把它們當作仙界之物。

西方人如何看待蝙蝠

跟我們相反的是,蝙蝠在西方可不受待見。蝙蝠是很多病毒的宿主,還有一種專門的吸血蝙蝠,它們會悄悄跑到獵物身邊,然後趁其不備狠狠抓附在其背上吸食血液。這種蝙蝠也是狂犬病的傳播者,被咬的人怕光,嗜血,會出現很多異於常人的病症,傳說中的「狼人」就是指的他們。

由於蝙蝠醜陋,生活在陰暗之地,加上吸血,引起不明病症,擅長偷襲,所以人們流傳出吸血鬼的種種傳說。當然對於蝙蝠也不會有什麼好感了。

寫在最後:

中西方由於文化差異,對蝙蝠的認知也不一樣,不過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講,蝙蝠確實是大量病毒的宿主,比如伊波拉,SARS、ME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等等,但蝙蝠本身的體質非常特殊,不會輕易直接傳給人類,所以就出現了中間宿主,但要證明到底是哪種中間宿主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人類只有杜絕了所有野生動物,才會阻斷一切傳播途徑。

杜絕野生動物,杜絕病毒

作者:老楊文畫知識局,用文字和繪畫聊聊那些有趣有用的文化知識。

相關焦點

  • 中西文化差異表現及其原因
    二、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因   從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大區域。導致它們文化差異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歸納為三個方面:  1 、受經濟制度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經濟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人們比較安分保守。因為他們依靠一塊土地可以活一輩子,文化比較內向。
  • 《刮痧》:是中西文化結合的和諧景象還是中西文化差異的假象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刮痧》,如果說開頭是中西文化結合的和諧景象,倒不如說成中西文化差異的假象。 因為想要 「天下大同」最大的阻礙便是「代溝」而代溝又無處不在。我想要不是這個影片估計是沒有多少人會思考這個問題吧,因為我們從未懷疑這些「面子」問題有什麼不對。這也就是中西思維上以及行為上的代溝。 最後給我更深感觸的是文化與文化間的代溝,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是大同在法庭上的歇斯底裡。原本是一件在國內可能只要三言兩語便可以說清的事,放到了具有文化差異的美國卻變成了一個怎麼也解不開的死結。
  • 從餐桌上看中西文化的差異
    從餐桌上看中西文化的差異不過,在與西方世界的交流中,人們開始發現阻礙雙方溝通的不是技術、語言,最大的障礙是來自於文化差異和文化衝突。文化差異,這個日常生活當中不起眼的東西,但在東西方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當中卻是一個無形的兩刃劍。利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利用的不好側「事敗功倍」。
  • 一檔汽車節目,卻揭開了中西文化的偏見與差異
    第3季第6集雖然全部都和中國有關,但它並不是中國特輯;中西文化相隔的屏障也沒有打破,而是更裸露地呈現在了觀眾面前。,大部分中國人也分不清楚大不列顛、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威爾斯這些地區的區別,那就更別提中西方汽車文化的差異了。
  • 王德峰:中西文化差異之淵源
    儘管我們西服革履,年輕的一代吃麥當勞、肯德基,看好萊塢大片,我們卻都還是中國人,不管「八〇後」,還是「九〇後」,概莫能外。中國人之還是中國人,這並非是在種族的涵義上講的,而是在文化屬性的涵義上講的。首先,我們這個民族不是一個宗教的民族,中國人並無關涉靈魂得救之問題的宗教信仰,或易言之,這原是一個沒有上帝管人心的民族;其次,中國人直到今天都未成為像近代以來的西方人那樣自主的獨立個體。
  • 中西差異明顯,中國玩家居然一個都不認識!
    中西差異明顯,中國玩家居然一個都不認識! 中國手遊市場最受歡迎的手遊想必大家都知道是王者榮耀和刺激戰場。中國玩家普遍喜歡競技類型可組隊的社交遊戲。但大家知道最受外國人歡迎的手遊是哪些麼?
  • 八字論命的科學原理以及中西論命的差異!
    出生時間的不同,決定了人在宇宙空間所處的位置不同,而位置的不同則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哲學有句名言:位置決定—切。比如:為什麼海南島產香蕉,而我國北方就不產?位置不同!為什麼地球有水,靠近太陽的行星無水?位置不同!
  • 易中天成都開講座 大談中西文化差異
    改掉可愛的蕩婦沒意思點擊瀏覽更多娛樂新聞 / 點擊欣賞更多明星精美寫真昨日下午,央視《百家講壇》前主講人、著名學者、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易中天做客成都沙灣會展中心開講座,內容無關三國,也不談國學
  • 民俗文化解析:從喪祭禮儀看中西文化差異,你怎麼看?
    禮儀是人與人關係的規範,喪祭之禮也不例外,它是生者與死者之間「看不見的關係」,這種關係的不可通約性引申出這樣一個問題,喪禮為誰?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回過頭來看看中西喪禮的不同表現形態。中國喪祭禮儀分析.
  • 沈茂德:教育的融合是破除「中西」之見,合力打造「我們」的學校
    中西差異在哪裡?融合為什麼不容易?以及,在南外國王如何將這套融合系統具體落地?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到了位於無錫市的無錫南外國王國際學校,向沈校長請教「何以成就一所學校」的心法。一所成立僅兩年的學校,是如何讓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老師懷有共同信念,並且都願意為這樣的校園而努力呢?在與沈校長的對談中,他說到深處最深的地方,也著實打動了我們。
  • 與動物對話:文化差異演變如何影響我們對動物的認知?
    我們對動物認知的文化差異是如何演變的呢?該如何解釋某種特定的動物在這個地方受到尊崇,而在其他地方卻受到迫害?作為兩棲爬行動物學家和保護生物學家的馬蒂·克倫普(Marty Crump)試圖從人類與動物關係,認知文化差異,以及民間神話傳說等角度去探討這些問題。
  • 蔣純焦 | 從教師起源看中西教師文化的差異
    自古以來,基於漫長的文明和文化演進的差異,東西方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各沿不同的路徑發展,且自成體系。近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西方文化強勢輸出,西方教育主導了世界學校教育的理論話語和實踐活動。因此,對於非西方社會而言,必然存在著如何處理好外來教育文化與本土教育傳統的關係問題。中國作為東方文化的代表,教育傳統歷史悠久、積澱深厚。
  • 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這就要求翻譯者對商務英語的專業知識運用精確度,以及對東西方各國文化的了解運用。 三、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精確度的影響 (一)地域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精準度的影響 地域文化差異主要指東西方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習慣和自然條件也不同。從而造成了地域文化的差異。
  • 中西文化差異很有趣,有才的PO主用漫畫娓娓道來
    這樣的橋段,是我們成長記憶中不可或缺的橋段:就像圖片顯示的一樣,媽媽用溫柔的語氣說著:『來,寶貝,媽媽最喜歡吃魚頭和魚尾,你把中間部分吃掉!』有才的漫畫家Siyu用漫畫展現了自己在中國成長的過往以及成年後到國外生活所面臨的文化差異,當真是很有意思。
  • 淺談:電影喜宴的中西文化研究
    影片圍繞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在兩種文化的碰撞下產生的困惑、無奈和寬容舒緩展開,而促使這一系列變化的動力是中國人特有的人倫道德觀念,幾乎令所有家庭面對同性戀問題都會感到困擾,而這個社會問題在導演巧妙的處理下以一種喜劇的方式得到解決。單從處理方式和看待角度分析它具有中國特色,而故事的發生地點卻在西方,異域文化與新舊觀念在產生衝突後最終回歸到包容。
  • 國外性文化對國內情趣服飾發展產生了影響?主要是中外性觀念差異
    1、中外性觀念的差異從中國的傳統性觀念來說,首先,性是作為一種生育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傳宗接代,其次,自宋朝之後,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性或多或少得被加以罪惡的成分,在程朱理學的影響下,這種性罪惡說又被誇大,性被看做是不光彩,上不得臺面的事情,加之,在古代的性中,男女的地位是極不平等的,男尊女卑,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的地位極其低下
  • 自信的中西文化碰撞
    海外網「發現中國」採訪團隊對藝術節的盛況做了融媒報導,向全世界的網友們展現了走在文化創新前列的上海藝術風貌。作為中國最有藝術氣息的城市之一,上海自近代以來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地。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這顆閃耀在東方的明珠以其獨有的藝術感召力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向人們講述著絲路精神、中國故事。
  • 中西文化的差異,終於有人說到點子上了
    歷來中國代表的正統思想家,對這宣言沒有不接受的。但我們要更進一步注意:這僅只三種被認為值得永久崇拜的事業,都是實際的活動,而不是純粹的活動;所謂德,不用說了;所謂功,即是惠及於民,或有裨於厚生、利用的事;所謂言,不是什麼廣見聞、悅觀聽的言,而是載道的言,是關於人生的教訓。   凡人類「正德、利用、厚生」的活動,可稱為實際的活動。
  • 為什麼蝙蝠在西方文化中是惡魔的象徵?
    東方和西方,不同的土地孕育了不同的人民,同樣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以蝙蝠為例,這種生物在古代東西方人民眼中的形象,可謂是大相逕庭。雖然這次可怕的疫情的源頭可能是來自蝙蝠,使得其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主要是以吉祥的形象出現的。
  • 蝙蝠平時都吃些啥?這種蝙蝠居然和貓一樣,喜歡吃魚!
    在蝙蝠身上,有如此多的問題,一些人可能會好奇:蝙蝠平時都吃些啥?其實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蝙蝠可能完全理解錯了!比如說,這種蝙蝠居然和貓一樣,喜歡吃魚。1.由於西方國家的一些傳說,加上某些電影的渲染,人們可能認為,蝙蝠會咬人吸血。這完全是錯誤的! 全世界約有1200多種蝙蝠,絕大部分都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