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 | 英語」活」起來!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設計探究

2021-02-19 珠海高新區金鳳小學

高新區英語科組組織的「人教版課例」展示,也進一步為我們展示了英語學科活動的發展方向,形式更靈活了,學生能力更均衡了,評價方式更加多樣了,英語學習真的「活」起來了!

金鳳的老師們,根據我們學生的學情,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設計了多種課堂活動,結合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方式,促進了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

以任務式學習(TBL)為基礎,在學科活動中設置不同的任務,用任務驅動學習行為發生,同時學生進行現場評價,增強聽眾的參與感。

每日的課前閱讀活動,不限主題,不限形式,學生們可以盡情的發揮和展現。學生在獨自準備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潛能,他們會說了,敢演了,勇於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言了。學生可以根據每日評分表評價其他同學的表現,同時也可學習他人的長處改進自己的演講,形成學習閉環。增強學生的聽說能力,也為今後小學學段過渡到中學學段做了良好的鋪墊。老師的「每日一信」,也給學生們不一樣的感受。演講不再是任務,而是一次美好的期待。

基於小學在中段學生的學情,課本閱讀的難度不大,怎麼將簡單的內容可視化可感化,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將課文賦予不同的感情,並且將這種感情放大表演出來,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讓語言活起來!

在學科活動中布置單人任務雙人任務小組任務,可以鍛鍊學生溝通合作,促進語言的輸出。

四年級「Draw your activities」

根據不同主題,定製學習任務單,促進學生言語輸出。製作「My ideal schedule」「My family tree」等,在獨立完成任務過程中,統合多種技能,鍛鍊多種能力。

設定情境,雙人進行語言練習。」Make an interview with your classmates about their age」 採訪你的同學們,他們的年齡,喜歡的食物和運動等。創設相應情境,刺激學生之間的語言輸出,主動的輸出會比被動的輸入產生更大跟深遠的效果。

小組完成特定任務,「Make a group toy」製作自己小組的吉祥物。給每個小組特定的材料,全組人動手完成屬於自己的「toy」,小組內明確分工,專人專責。整個過程中,限定所使用的句型,老師在提供語言支架之後,學生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結合小學低段同學們的直觀、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設計色彩豐富並能給予他們一定模仿和創造空間的活動單,同學們在好奇的同時也能集中注意力,把他們學習完的各類「animals」用畫筆記錄下來。不僅如此,他們還根據顏色的提示,給「fruit」塗上了指定顏色,一起來欣賞一下小畫家們的表現吧!

此外,同學們根據句子提示,利用句子中的指定單詞來進行人物和動物的特徵想像,思維和想像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全身反應法倡導把行為與語言聯繫在一起,通過肢體的表現力來教授英語。首先同學們先學習聽的能力,在進行了一定的聽力訓練後,能在情境中根據指令並做出相應的動作,從而在感知中理解並掌握語言,以培養口語能力。在動起來的同時,同學們的熱情也更高漲了,紛紛舉手上臺來當起了小老師。無論是發指令的小老師還是做指令的同學們,在「玩」中成就感都得到了提升。

學科活動都是為學生語言輸出服務,只有不斷的語言輸出練習,才能將知識轉化成英語能力。而我們對於學科活動的設計和探究不會就此止步,學生在進行相互評價時隨年齡和所學內容評價標準產生的變化,以及不同主體進行評價時所產生的學習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究,同時對於不同活動的有效性也有待進一步的實踐考證。

教學不止,探究無休!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深度學習的發生,我們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
    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探究  【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 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嘗試將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運用到閱讀教學中,依據活動觀確立教學主題和設計課堂活動,有梯度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本文以人教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4 Read and write為素材,探討如何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有效的小學閱讀教學活動。
  • 論文分享(第2期)|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提出,為落實英語課程目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高階思維的形成提供了保障,也為教師的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徑。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的 「解讀文本 – 確定目標 – 設計活動」環環相扣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實踐,旨在培養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和高階思維品質。
  • 活動觀引領下小學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因此,教師首先必須正確理解語言學習中兒童的思維能力發展的層次結構和活動表徵,並據此展開思維培養活動的設計,才能確保思維教學的科學性。四、基於活動觀的的語篇教學思維能力培養實踐本文以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4Drawing in the park 中story-time板塊教學為例,結合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三類教學活動,闡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 選好課,尋名師:龔亞夫帶你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
    新課改背景下,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內容的六大要素。六要素是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是在主題意義引領下由語篇為依託的、通過整合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的學習、運用技能和策略、促進語言文化的內化和思維的發展。隨著課程內容的調整,教學方式也逐步走向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記廈門一中新教材複習課型教學策略探究市級教學開放活動(高中英語)
    整節課的設計主線清晰,以「書法」為話題,單元複習從詞到句,最後成篇的結構帶領學生在情境中靈活運用單元話題詞彙,環環相扣學習活動為輸出做實了鋪墊。本節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課標理念,除了師生互動,還有生生互動,陳老師設計了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個輸出活動,鼓勵學生將本節課複習的詞塊在新的語境下進行遷移利用。
  • 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探索學科典型學習方式 —— 以一節短劇匯報課為例
    如今,英語課堂教學已逐漸從以傳遞知識和發展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成以主題為引領、語篇為寄託、活動為途徑的新教學模式,以此推動學生語言、思維、情感、價值觀和學習能力的整體發展。為了充分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探索英語學科典型學習方式,2020年9月24日下午,高一年級的吳曉榕老師展示了一節頗為成功的短劇匯報課。
  • 教研紀實‖促進學科核心素養落地 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暨縣區巡迴送教活動(連平專場)
    為進一步更新我市小學英語教師的學科教育教學理念,更好的落實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研究、設計與實施水平,優化過程教學,提升課堂教學質量。4月3日,在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院遊海燕老師的組織帶領下,「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暨縣區巡迴送教活動」在連平縣第二小學圓滿舉行。來自連平縣城和面上各小學的英語骨幹教師共17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新課標QQ談 | 第十講 英語學習活動觀學習分享——南昌實驗中學董旋老師
    結合我現在身處的高三學段,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三教學探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享:1.對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解。2.如何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3.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三英語教學實踐與體會。一、對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解 1.英語學習活動觀指的是六要素整合、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 陳老師和她的學生們——英語活動觀:Travel brochure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立德樹人為宗旨,提出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目標及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明確了英語學習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落實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什麼是英語學習活動觀?它如何指導我們的閱讀教學活動?如何改變我們模式化、表層化、程式化的課程教學模式?如何設計出有層次的教學活動?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實現學科育人的價值?「活動」是實施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發展多元思維,形成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
  • 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研究2020年度綜述 ——基於2020年《複印報刊資料·小學英語教與學》論文轉載情況的統計分析
    紀婷婷探究了思辨式寫作策略,認為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巧設問題鏈,活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辨式寫作教學(12期)。張敏指出以讀促寫是幫助學生基於已知激活未知,建立新圖式,促進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其關鍵條件是幫助學生搭建支架(10期)。劉燕則提出「以趣促寫」,強調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分解單元教學目標到各課時,並體現寫作教學目標以及落實到每一個課時的具體做法(5期)。
  • 英語教學丨基於群文閱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在新的學科目標要求下,英語閱讀對於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特別是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幾個方面將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初中英語教師對閱讀策略指導能力欠缺,對教材文本解讀能力不足,沒有很好地利用教材的文本特質設計出適合該文本的閱讀任務,甚至試圖用一個固定模式來應對風格迥異的篇章;學困生數量多,學生英語學習動機不足,英語學習氛圍欠缺,英語讀物少。
  • ...意義,挖掘語篇內涵——我校承辦青島市高中英語新教材教學研討會
    10月9日,青島市高中英語新教材教學研討在我校報告廳成功舉行,全市約350餘名骨幹教師前來觀摩,青島市英語教研員匡文超老師和北京市教科院教研員陳新忠老師前來指導。匡文超老師基於對英語課程總目標和具體目標的理解,闡釋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和內涵。柯晶老師首先為大家呈現了一堂精彩紛呈的閱讀課,課上教學環節嚴謹,師生互動充分,柯老師紮實的語言功底和對文本的解讀和挖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專家和參會老師的高度評價。
  • 聚焦英語核心素養 體現英語學習活動觀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培養和發展學生在接受高中英語教育後應具備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
  • 包頭市教研中心舉辦「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12月的包頭冬日漸深,寒意漸濃,瑟瑟的冷風擋不住我們教改的熱情,成長的步伐。12月28日,在包頭市教研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常久春老師的精心組織下,「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整體教學」同頻互動教研活動如期進行。包頭市的各旗縣區組織老師們在線觀看學習。
  • MYP英語 | 基於GRASPS況下的總結性評估與教學設計
    Hi~歡迎關注能學習到很多IB乾貨知識的我們(〃∇〃)MYP英語基於GRASPS況下的總結性評估與教學設計在MYP英語語言習得學科中,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實施前,教師會根據單元主題、學習內容、語言點、學習技能,並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等方面完成
  • 緊跟英語教學發展前沿,成都青羊多維度助力教師成長
    近日,由四川省教科院開展的「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三英語話題綜合複習」四川省初中英語網絡主題教研活動正式舉行,活動由石室聯中英語教師、四川省周麗名師工作室成員、成都市未來名師、青羊區「卓越教師」培訓班班長朱婷老師授課。成都市青羊區初中英語教研員王玉梅組織全區英語教師參加活動。
  • 「思」為主軸研語篇,「學」為中心促成長——記翔安區中學英語名師工作室2020-2021學年第二次主題研討活動
    最後,楊延從老師結合了兩節同課異構課的文本解讀案例,主講了《英語學習活動觀視域下高中英語新教材語篇教學編排思路與活動設計分析》專題講座。楊老師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理解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教師進行高中英語新教材語篇教學的基礎。楊老師首先分析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與特點。實踐性、整合性以及綜合性是英語學習活動的主要特點。
  • ...交流促新思——2020年廣東省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研討暨成果...
    第一部分的專題培訓根據新課程改革實施現狀,組織專家針對性地引領教師學習與探究新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與核心概念,旨在提高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管理和評價功能。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賀顯斌教授作《基於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講座,重點闡述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與實踐方法。新課程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教師這一實踐主體。
  • 《上海英語教研》選文 | 基於發展思維品質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英語閱讀教學要以思維為中介,把語言的本質與教學規律貫通起來,也就是讓思維貫穿整個語言教學過程的始終。因此,教師應在實踐中整合課程內容的六要素和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基於語篇創設主題語境、指導學生運用語言技能獲取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有效運用學習策略,比較和探究文化內涵,創造性地表達個人意圖、觀點和態度;同時,「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概念建構、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等系統思維訓練」(梅德明、王薔,2018),有意識、有計劃、有重點地發展思維能力,提高「思維在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