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文人罵人很文雅

2020-12-10 騰訊網

唐朝人留下了很多美麗的詩句,讓人覺得他們清雅端莊。那唐朝就沒有混人了麼? of course not。什麼時代,都會有鄉野村夫,而且就算廟堂之上的人,生氣時也必須說點髒詞才能解氣。所以,罵人話是剛需。

不過從唐朝留下的史料筆記來看,唐朝人罵人,還是比當代人要文雅多了——當然,也跟流傳下來的文字關注的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有關。

唐朝的罵人話,歸結起來就五種:鄉下人(田舍漢)、獠、賊、豎、狗輩。

下面我詳細講一下五種罵人話的用法。

一、田舍漢

田舍漢就是「鄉下人」、「鄉巴佬」、「土老帽」的意思,用來貶低對方出身低、沒見識、土。如果想罵得更狠一點,還可以說「田舍奴」,如果想說得文雅一點,可以改成「田舍子」。

用法舉例:唐太宗被魏徵當眾指出錯誤,表面上從善如流,心裡其實氣得夠嗆,史料筆記裡說,他下了朝,回到後宮就罵:「令殺此田舍漢!」意思就是早晚殺了這個賤人。

再比如武則天時期,李昭德和婁師德一起上朝,婁師德特別胖,還跛腳,走得特別慢,李昭德不得不經常停下來等他。婁師德是個軟蛋,李昭德瞧不起他,就嘀咕「叵耐殺人田舍漢!」意思就是這土鱉煩死人。婁師德聽見了,但他特別慫,反而賠笑說「我不是土鱉誰是土鱉。」(師德不是田舍漢,更阿誰是?)

二、獠

獠在唐朝是對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的稱呼,就是比田舍漢還要土的存在,放到今天類比就是「野蠻人」的意思,也可以口語一點就是土b南玻萬。想罵狠一點也是加個「奴」字,罵別人「獠奴」。

用法舉例:唐高宗想廢后娶武則天的時候,大臣們都很反對,褚遂良就曾經進宮說服高宗。他沒想到在他說的時候,武則天就在帳子後面偷聽,他剛一走,武則天就怒氣衝衝地出來,跟高宗說:「何不撲殺此獠?」意思就是還不趕緊把這個賤人殺了?

有部以唐德宗為主人公的唐朝小說《上清傳》,裡邊講到唐德宗罵大臣陸贄,說「這獠奴!我脫卻伊綠衫,遍與紫衫著。我任竇參,方稱意,次須教我枉殺卻他。」意思就是,這個混蛋,我對他這麼好,他卻騙我殺我心腹。

《刺客聶隱娘》裡,聶隱娘的師傅讓她去殺田季安,就說「此獠」如何如何,也是一種輕蔑的指稱。

三,賊

這個詞的含義比較寬泛,可以對應為今天的「混蛋」、「神經病」、或者再寬泛一點就類似於今天的通用罵人語「傻B」。可以搭配別的字變成「家賊」、「反賊」等使用。這個詞今天的人聽起來覺得沒啥,但是在當時,被罵的人往往會被激怒得很厲害。

用法舉例:唐玄宗時候,他恨上了自己曾經的家奴王毛仲,就背後罵他說:「往誅韋氏,此賊尚持兩端,避事不入,我未嘗言之。今敢以赤子恨我耶?」意思就是當初殺韋後的時候,你這個混蛋首鼠兩端,躲在後面,我都沒說你,今天你還敢因為小孩的事情恨我。

唐憲宗時候,觀察使王遂比較苛刻,數次罵下屬「反虜」,也稱反賊,下屬聽到了之後就「不勝其忿」,轉過來就把他殺了。

四、豎

豎,可以用作「豎子」,也可以搭配上別的字組詞,比如「閹豎」、「逆豎」、「老豎」。豎子就是臭小子的意思,你要是覺得這個詞太親暱,也可以對應一下現在的「小王八蛋」、「小兔崽子」。由此閹豎就是王八太監,逆豎就是反賊,老豎就是老王八蛋。

用法舉例:武則天寵幸張易之、張昌之,滿朝文武都很看不起,宰相宋璟就說:「恨不先打豎子腦破。」意思就是真想弄死這兔崽子。

唐憲宗時候藩鎮作亂,有個藩鎮派了個叫圓靜的和尚搞地下活動,結果被我唐特警(健兒)抓了。抓到時他很不服氣,說「豎子!折人腳且不能,乃曰健兒?」意思就是你們這群王八羔子這麼弱,算什麼警察?

五、狗輩

狗輩就是狗東西,類似的還有鼠輩、狗鼠輩。

用法舉例:唐代宗時候,周智光被逼反,他反的時候舉另外一個人的例子,說「僕固懷恩豈有反狀!皆由爾鼠輩作福作威,懼死不敢入朝。我本不反,今為爾作之。」,意思就是僕固懷恩當初哪兒想過造反啊,都是因為你們這幫狗東西欺負人,把人欺負反了。俺也一樣。

唐玄宗時候宰相張說看不起宇文融,說「此狗鼠輩,焉能為事?」意思就是跟這種狗東西怎麼能一起做事?

綜合起來,對比現在,唐朝人罵人沒什麼想像力,也過於文雅。他們首先沒有往下三路走,第二沒有對於肢體、形貌等方面的羞辱,而沒有這兩者,也就沒有殺傷力。

這些詞在後世被發揚光大了不少,到水滸傳階段,花樣就多多了,粗略統計有:幫閒、浮浪破落戶、幹隔澇漢子、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乞丐、沒信行的人、不成才的破落戶、濫官汙吏、贓官、放屁、放屁辣臊、放你娘的狗屁、老狗、豬狗、老豬狗、禿廝、剪徑賊人、餓文、狂寇、賊道、禿驢、直娘的禿驢、驢頭、賊配軍、賤人、畜生、腌臢潑才、腌臢打脊潑才、腌臢廝、腌臢畜生、腌臢婆娘、直娘賊、潑皮、刁徒、刁徒潑皮、野貓、鳥人、村鳥、蠢物、蠢蟲、頑囚、奸頑、潑賊、賊男女、潑男女、老咬蟲、混沌魍魎、濁物、混沌濁物、糊突桶、賊禽獸、小猻猢、賊猻猢、含鳥猻猢、濫汙匹夫、忤逆畜生……

——可以看出,對身體的羞辱這種罵法已經出現,屎尿屁元素也有了很多。但和現在專攻生殖系統的罵法還是有一定區別。

總之罵人的話,從唐至今,可以說由上身到下身的過程。唐人很文雅。

相關焦點

  • 為何說古人罵人也很文雅,殊不知他們是這樣罵人的
    實際上,罵人也確實是個發洩的方式。再文雅再安靜的人有時候也會爆發的,不過古人的罵人當時比如今來說那可是文雅得太多了。 比如說《小雅·巧言》中就有罵人的話,這個內容實際上是這樣的。「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彼何人斯,居河之麋。無拳無勇,職為亂階。既微且尰,爾勇伊何。
  • 古代罵人最高境界,文雅又內涵,5大金句文言文讓你瞬間吐血
    我們古代留下來的都是一些精美絕倫的詩句和文章,但是不管在任何時代,除了有高雅的文字之外,自然也是要有一些罵人的話。今天我們說說古代文人的一些經典髒話,雖然是罵人的話,但是缺一個髒字都沒有,這些話罵的可謂是千古流傳,文字使用也是非常的高級,沒有文化的估計我們的漢字歷史悠久,語言更是博大精神。我們古代留下來的都是一些精美絕倫也聽不出來是在罵人。
  • 罵人也是技術活,古代文人是如何優雅的罵人的?
    那麼,文人是如何優雅的罵人的?相傳,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臉長,其妹子出句嘲笑他:「昨日一滴相思淚,今日方流到腮邊。」蘇東坡反唇相譏:「蓮步未離香格下,額頭已到畫堂前。」小妹不甘示弱,又笑哥哥的滿臉鬍鬚:「欲叩齒牙無覓處,忽聞毛裡有聲傳。」據說,蘇小妹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
  • 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
    導語: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十分深厚的文明。正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有一種意識,往往有很多的表達方式,有的直接,有的委婉。在罵人上更是有罵人不帶髒的語句,而別人還覺得十分的文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些罵人不帶髒的語句吧。1.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一句話源於儒家創始人孔子之口,出自《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 古人罵人都不帶髒字,盤點十句古詩詞,以後罵人別人都聽不懂
    古代文人說話總是文縐縐的,他們非常糾結字眼,說話也深奧,不如現代文這麼簡單形象。我懷疑如果我們到了古代,如果有文人罵你,有可能罵了半天你還沒意識到,因為你聽不懂。所以說,這些文人罵人實在是充滿高級範兒。他們甚至能夠寫詩來罵你,罵得文化低的人心裡樂顛顛的。那麼古代詩句中到底有哪些罵人不帶一個髒字的呢?這裡給總結了一些。
  • 杜甫罵人最狠的一句話,文化人的雅罵就是不一樣,誰也無法反駁
    不過杜甫憂國憂民的同時也密切關注唐朝的文壇動向,當時,唐朝的文壇出現了一種讓杜甫感到匪夷所思的情況:很多後生挽起袖子罵前人的詩句寫得太差,罵得非常難聽。他們也不是罵像屈原、宋玉等所處時代和唐朝隔得比較遠的詩人,而是罵庾信(南北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人物)、「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等人。
  • 古代文人生氣時是怎麼罵人的?不帶髒字還很高雅,寓意卻很通俗
    古代文人生氣時是怎麼罵人的?不帶髒字還很高雅,寓意卻很通俗文丨可可侃歷史中國古代文化對聯文化一直很受文人歡迎,事實上一副對聯雖然沒多少字,但是其中蘊含的東西卻是非常多的,文人聚會通過對對聯來溝通感情既能看出一個文人的知識水平,又能增加聚會的趣味性。
  • 唐朝文人愛「狎妓」,甚至還以有「蝨」為榮,這種風氣是怎麼形成
    直截了當地說,唐朝文人愛「狎妓」,和當時的科舉制度有很大的關係。唐朝入仕的途徑一般有三種:流外入流、門資入仕、科舉考試。前兩個的限制非常的高,因此作為中下層文人,想進入仕途只有參加科舉一途。唐朝時期,科舉考試十分的寬泛,開放了錄取的規模,還打破了傳統,不敢是官宦子弟、將校子弟,甚至連寒門、商人子弟,都有入仕的機會。
  • 王八蛋為什麼是罵人的話,3種說法,一種含義文雅,一種難以啟齒
    大家都知道王八蛋除了是說烏龜生的蛋,除此之外絕大多數都是用來罵人的說法,不過你們知道嗎在古時就已經存在這種說法了,也就是說古時人們罵人也會用王八蛋一說,那麼這種說法是如何來的呢?為什麼偏偏是烏龜這種動物的蛋,而不是其他動物的呢?
  • 00後「藏頭詩」火了,罵人也能很文雅,看到最後:酸了一臉!
    00後「藏頭詩」火了,罵人也能很文雅,看到最後:酸了一臉!左面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在罵人,實際上再說我愛你一生一世,這真的是最甜美的告白了。
  • 諸葛亮最經典的一句「罵人話」,罵人不帶髒字,你還以為是在誇你
    古人裡的士大夫階層,受到傳統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舉手投足、字裡行間之內,用詞文雅。《論語-為政》中記載,「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意思是說,對於普通民眾的教化,要善於從「德」和「禮」兩個方面去引導。不過,如果僅僅因此就認為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從來不動肝火,總是文質彬彬,也從來說不出半句「罵人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文人的口誅筆伐,往往會來得更猛烈些。以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蜀漢賢相諸葛亮為例,他一生中就有許多經典「罵段」,而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諸葛亮這句罵人話,針對的是曹丕。
  • 中國古代的罵人「金句」,句句不帶髒字,沒文化罵你都聽不懂
    而且在我們的印象和電影裡,古代的文化人都是長衫綸巾,手拿摺扇,舉止文雅。特別是古人在說話的時候,先是鞠躬作揖,開口就是之乎者也,沒文化的人聽起來暈頭轉向,雖然可能聽不懂,但是人家說的好聽呀,還是很細歡聽的。而在古代的時候,文人也是有火氣的,但是文人肯定不會像武夫一樣,生氣動手打人。
  • 古代時期的文雅酒令!
    文雅酒令最早出現在晉朝時期,源於助酒興,多用文雅的詩文進行唱和,流觴曲水就屬於這種形式。而這類酒令中,影響大和使用廣泛的則是以文字為主的酒令。古時候,人們行酒令時,參加者人數一般不限制,但是大多都是以二十人為一組。
  • 魯迅最經典的一句話,只有26字,罵人不帶髒字,你都不知道是罵你
    因此,遍覽中國古代歷史文獻書籍,雖然有許多罵人言語,但幾乎見不到一個髒字。古人也是人,也有情感,也會憤怒,憤怒了自然也想罵人,但儒家思想鉗制著古人,即便真要如此,也不能有半個髒字。可以說,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明清時期。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就有許多這樣文雅的罵人話。例如,《西遊記》中,孫悟空曾經因為豬八戒非常貪吃懶惰,就罵他是「夯貨」。
  • 文雅罵人用的英語9句
    這集還是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比較文雅的罵人以及吵架的方式. 1. I'm so fed up with your BS. Cut the crap. 我受夠了你的廢話, 少說廢話吧.
  • 杜甫罵人最狠的一首詩,充滿了文雅氣息,讀起來果然與眾不同
    然而可笑的是,大唐的有些文人,處在繁華的盛世中享受唾手可得的成果,卻志高意滿,認為自己的詩歌水平遠超先輩,甚至對以前的詩歌頤指氣使,面對這種情況,杜甫曾寫下了《戲為六絕句》來反擊。
  • 史上罵人最狠的幾句古詩,有文化真可怕!
    詩詞歌賦是古人用來表達人們的情感,古人善於用古詩來訴說是非,因此便有了很多經典的古詩,古人作詩就像現在的我們發朋友圈一樣,這也是他們宣洩情感的一種方式,但是古人的訴說更加的文雅,隨著時代的變化,在我們現在人的身上我們已經找不到那種儒雅,人們變的似乎更加的膚淺。
  • 清朝一文人,送給屠戶一副對聯,句句罵人,卻不帶一個髒字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則文化人寫對聯罵人,反而被人奉為座上賓的故事。話說清朝乾隆年間,蘇州有一個殺豬的屠戶,史料沒有記載屠戶的名字,只是記載屠戶家裡非常富裕。屠戶是個有追求的人,覺得自己雖然出身殺豬世家,但是不能一輩子殺豬,得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 罵人粗俗?看看魯迅教你怎麼文雅懟人!
    人在不爽的時候,總想罵兩句,可是罵人的話又太難聽,不說又心裡憋屈,讓我們跟著魯迅先生,學一學怎麼文雅的懟人,不吐不快吧!1、懟領導「我再說兩句。」
  • 古代文人是怎麼侮辱人的?「罵人」不帶髒字,卻把你說得一無是處
    01現如今,很多人罵人不帶髒字。其實早在古代,古人就會了。而且古人罵人不帶髒字,一句話能把你批評的一無是處。翻開歷史的篇章,搜尋一下罵人不帶髒字的句子,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這兩句——「狗啃河上骨,水流東坡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