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高學歷者更反對轉基因 - 李雷博士

2020-12-13 李雷博士

今天看到了@知識分子推的一篇文章《調查:什麼人會反對轉基因?14個轉基因傳聞,你信過幾個?》

內容是來自崔凱博士的一篇研究《Public perception of GM foods: A national study of Chinese Knowledge and opinion》(注,該文章已被Science of Food收稿,下個月發表,由於當前無法查看原文,所以採取知識分子的報導)。

這篇文章調查了中國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看法,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公眾對轉基因最完整的看法。

當然大部分結論大家都熟悉,比如理科生比文科生更支持轉基因(14.1% VS 7.5%);比如年輕人更對轉基因的支持多於反對(90後,19.5%vs18.5%)。

然而,有兩個個數據讓我很吃驚。

一,高學歷者更反對轉基因

作者調查中,給出了三個選項:支持,反對,中立。

然後,支持轉基因的人群中,不同學歷群體分布如下:

初中及以下還好,高中生支持度反而是最高的,支持度高中以後越來越低,高中>大學>研究生;

而反對轉基因的人群中,不同學歷群體分布如下:

初中及以下還好,高中生反對度而是最低的,反對度高中以後越來越高,高中<大學<研究生;

而持有中立態度的人群中,不同學歷群體分布如下:

中立態度理論上是代表了吃瓜群眾,不過從這個調查來看,吃瓜群眾最多的是高中生,超過了一般的高中生是吃瓜群眾,而大學生屬於有態度的一波,研究生以上更是態度明確。

(註:研究生是學歷,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這個調查讓我出乎意料。

眾所周知,學歷越高,代表在專業知識領域的認知越強。尤其是涉及到生物學知識,基本的節奏是初中約等於模糊認識,高中正式納入生物學,並成為高考學科,而進了大學,學習了生物學一套知識後,成為生物學知識的認知者,而研究生才是生物學前沿的學習者和真正的負責科研領域的人。

這個內容,你看到後會有兩套解釋:

1,高學歷者對於轉基因認識更深刻

2,學歷越高越不懂轉基因

具體哪一點符合你的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不過談及學歷的時候,不要忽略一些人物,教授們科學家們的學歷都是研究生哦。

三,黃金大米事件是中國轉基因的千古罪人

文章中另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是,2012年是中國公眾轉基因領域的一個拐點。

如下圖所示

1表示不相上下,>1表示支持者多於反對者,<1表示支持者少於反對者。

為什麼2012年會發生這個拐點,因為這一年爆發了著名的《黃金大米事件》

這一年,一個醜聞爆粗來,美國人在湖南衡陽的兒童進行了黃金大米食用測試。

而這項測試,完全違背了基本的科學倫理,即科學實驗必須告知受試者,且該研究未經過任何中國部門的批准。

新聞一爆發,馬上引發了軒然大波,本身中國對於轉基因的看法就比較激烈,而這個美國研究直接上人體實驗不說,更沒經過國家部門的批准。

一時間,滿城風雨。

小孩,美國人,未經批准等一系列足以引爆新聞的話題全部爆發。

最後根據規定,相關責任人被處理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食品所給予蔭士安撤銷婦幼營養室主任職務、技術職稱從二級研究員降至三級的處分、三年內不得主持科研工作、取消其博士生導師資格、所黨委決定撤銷其黨內職務。浙江省衛生廳黨組亦決定撤銷王茵浙江省醫科院科技處處長職務,浙江省醫科院決定撤銷王茵保健食品研究所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室主任職務,取消其二級研究員推薦資格、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資格和院倫理委員會委員資格,令其3年內不得參與職稱晉升評委會工作,浙江省醫科院黨委決定給予其黨內警告處分。湖南省疾控中心也稱,鑑於胡餘明在課題實驗現場管理中存在疏於管理、工作失職的行為,決定撤銷胡餘明疾控中心主任助理、科主任職務,湖南省疾控中心黨委決定給予其黨內警告處分。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件,割裂了科學界和公眾,讓二者的信任更加難以彌補

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浙江省醫學科學院、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三家聯合發布了調查報告指出:

調查報告稱,項目所用「黃金大米」從境外帶入時未經申報批准,違反了國務院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關規定。項目在倫理審批和知情同意告知過程中,刻意隱瞞了試驗中使用的是轉基因大米的事實,沒有向學生家長提供完整的知情同意書,違反了衛生部《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試行)》規定以及科研倫理原則,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項目主要當事人在接受有關部門調查項目實施情況時,隱瞞事實並提供虛假信息,嚴重違反科研誠信。

而搞笑的是,他們這邊受處理名聲掃地,美國那邊的合作者卻翻臉不認人,bullshit!

Dubock博士表示當年在中國進行的實驗「是合法的」,「沒有任何問題」。

一些人急於求成,學術不端,卻給整個轉基因行業蒙上了陰影。

而接下來,2013,崔永元開始登上舞臺,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可以說,黃金大米事件是中國轉基因事業的千古罪人。

這之後,轉基因事業的推進更加艱難,公眾的對專業人士的信任度也急劇下降。

———————年輕人更支持轉基因———————

當然,也並不絕望,比如,年齡的支持度比較有意思

支持角度,不同年齡段分布如下

可見,隨著年齡增加,支持度在增加

反對角度,不同年齡段分布如下

反對角度,隨著年齡增加,反對度在下降。

這個數據特別有意思,就是前兩個年齡段,反對率高達60%,比如1969年以前,也就是49歲以上的人,高達60%的反對轉基因,這些人,也是我們日常看到的反轉基因的主流群體,各種朋友圈文章的頭號轉發者。

好在年輕人的支持度在提高,反對度在下降,所以,這也是個有趣的現象。

參考:

調查:什麼人會反對轉基因?14個轉基因傳聞,你信過幾個?

黃金大米調查:黃金大米案調查報告出爐:三名當事人被撤職

相關焦點

  • 轉基因博士解讀轉基因木瓜
    □葉長明 文/圖  編者按:  本文作者葉長明博士,1983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後在豫南農專任教,1990年進入華南農業大學讀碩士、博士,1994年起在中山大學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工作,主持基因克隆和轉基因番木瓜等研究。1998年曾在廣東省掛職任科技副縣長,後應邀在我國臺灣、香港及美國的大學或公司做訪問學者。
  • 高學歷者注意!警惕成功焦慮症
    此症更易在人們視為應該成功的人群中蔓延,比如高學歷人群。人們往往把高學歷與高收入、高職位聯繫在一起,這與社會傳統形成的心理預期有關係。大家習慣性地認為,學歷越高就越應該達到一定地位或者擁有較多財富;相應地,學歷高的人也感覺自己應該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比他人優越,以證實自己多年苦學換來的結果;否則,就是失敗。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心理驅動下,高學歷者很容易患上成功焦慮症。
  • 名牌大學的高學歷者為什麼選擇出家?
    近些年,不斷有高學歷者出家的消息曝出,他們或是學業有成、或是事業有成,卻選擇剃度出家,令外界十分詫異和不解。乘著這一波浪潮,得以聲名鵲起的寺廟當屬北京的龍泉寺。2004年追隨學誠法師入龍泉寺的五名法師中,三位畢業於清華大學,一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如今龍泉寺僧團擴大到100多人,約有一半以上法師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最早入駐那5名就不用說了,普通法師中也不乏名校畢業生身影,賢宇法師柳智宇畢業於北大數學系,賢超法師畢於北大物理系,賢威法師是中科院博士。
  • 我是中科院博士李雷,從遺傳學如何看67歲自然受孕生產,問我吧!
    我是中科院博士李雷
  • 諾獎得主聯名為轉基因作物發聲:正視事實 反對謬誤
    據外媒報導,超過百名諾貝爾獎得主和1000多名科學家聯名籤署公開信,呼籲綠色和平組織和其支持者,承認權威科學團體和監管機構的研究結果,停止反對一般轉基因生物(GMO),尤其是停止反對黃金大米。   轉基因技術是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的一種,屬於精準農業。
  • 越來越多的高學歷者也來搶,基層工作的魅力這麼大?
    越來越多的高學歷者也來搶,基層工作的魅力這麼大?  事業單位聯考,很多同學也參與其中,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為了那幾千元的薪水甘願在單位裡面默默的呆一輩子。我想,今天真的要好好聊聊!  據統計我們國家高校生就業去向:單位性質:國有企業27.14%,高等教育單位18.04%,政黨機關17.08%,民營企業11.84%,三資企業10.67%。
  • 還在反對轉基因?習大大原來是這樣支持轉基因的
    「佔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不能把轉基因農產品市場都讓外國大公司佔領了」是目標;「自主創新」是任務;「確保安全」是要求;「大膽研究,慎重推廣」是措施。這四者的相互關係是:只有「自主創新」、「大膽創新研究」,才能「佔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只有「推廣」,才「不能把轉基因農產品市場都讓外國大公司佔領」;只有「慎重推廣」,才能「確保安全」。
  • 「豆知道」發布國內首個「堅守非轉基因食品宣言」
    在此背景下,12月18日,由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政府、四川省營養學會主辦,黑龍江豆知道大豆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市棒棒娃實業有限公司協辦的以 「堅守非轉 尊重生命」為主題的國產非轉基因大豆新未來研討會暨大豆蛋白新零食開創者「豆知道」新品發布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東方快評丨「博士偷車」,高學歷者未必就對犯罪天然「免疫」
    近日,山東濟南警方破獲一起博士盜竊案。而該案引起很大關注,恰恰因為偷電動車成癮的人是一位名牌大學的博士。看到這條消息,大家肯定會感到怪異,一個有名校博士學位的人,怎麼就能墮落成盜竊成癮的人?更怪異的是,這位名牌大學畢業的博士生,每個月竟然靠領取1000元的失業金生活,且不得不租房住。年近五旬的他還見啥偷啥,先後因盜竊大哥大和BB機、自行車、電動車被公安機關多次處理。
  • 轉基因:我們的目的不是贏得一場辯論
    美國的一位媒體同行甚至依據自己對這個領域的觀察與體會總結說:「或許反對大公司團體才是最大的反轉群體。」這讓我感到很詫異,因為此前一直朦朦朧朧地覺得宗教應該會在反轉運動的開端中佔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位置,甚至應該來充當反轉的第一波衝鋒者。隨後的一個晚上,正在康奈爾大學攻讀科學傳播博士學位的賈鶴鵬趕來與我們碰面。我們又聊起了「反轉運動的開端」這個問題。
  • 肄業博士舉報國家轉基因檢測中心造假 到底造了什麼假?危及轉基因...
    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權威機構,「轉基因」又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權威+熱點」密切聯結,一下子吸引了大眾的目光。魏景亮舉報的事件是否屬實尚有待調查,卻再次引發了「挺轉基因」和「反轉基因」人士的爭論。  (舉報者魏景亮在爆料文章中貼出其博士肄業證書)  魏景亮舉報的「造假」,到底是什麼「假」?
  • 來認識一下「不會咬人」的轉基因蚊子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為了找出替代噴灑殺蟲劑的更有效方法,已於今年5月核准轉基因蚊子實驗性使用計劃,並預計於2021年和2022年在佛羅裡達礁島群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該計劃具體目標是會傳播登革熱、屈公熱、茲卡、黃熱病與其他可能致命疾病的「埃及斑蚊」。佛羅裡達礁島群目前正在努力對抗登革熱疫情,據媒體報導,今年到目前為止,該地已有47人感染登革熱。
  • 李雷和韓梅梅:回憶變成生產力
    徐譽滕完全沒有預料到《李雷和韓梅梅之歌》能這麼火,「也許是觸碰了人人皆有過的青澀年代,李雷和韓梅梅更像我們身邊的朋友,和我們一起長大。」上初中時,徐譽滕是英語課代表,不過創作這首歌,卻不是因為課代表情結,而是源於他在火車上看到的一篇關於「李雷和韓梅梅」的文章,「看到新版英語書中,兩個中學英語裡面的人物各自結婚、工作,那經歷就像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 非轉基因大豆的堅守者
    根據《條例》,本省行政區域內依法禁止種植轉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禁止非法生產、經營和為種植者提供轉基因糧食作物種子,禁止非法生產、加工、銷售、進境轉基因或者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用農產品。此舉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百姓食品安全中發揮了重要的歷史性作用。 一直以來,我省大豆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同行。
  • 轉基因食品和轉基因藥品的危害真相
    聽得最多的是大家反對轉基因食品,卻很少有人反對轉基因藥品。這個現象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轉基因食品和轉基因藥品對人體有害嗎?二者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看看轉基因食品與轉基因藥品是什麼!轉基因食品:指利用轉基因技術獲得的轉基因植物、動物性和微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這種食品有可能還含有轉基因成分(外源基因或者外源基因表達的蛋白質),也可能不含有或者轉基因成分含量極其微量(比如轉基因大豆油)。在這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轉基因食品的主要成分(至少99%以上)還是非轉基因成分。
  • 為什麼菲律賓種轉基因作物?
    相比之下,人工除草需要翻土,費工費油不說,翻土造成的水土流失也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潛在危害,所以說人工除草其實並不一定就比草甘膦更環保。不過,朱莉依然堅持己見,菲律賓政府也沒有強行要求她改變,而是給了她選擇的權利和充分的自由。這個例子正好說明轉基因技術的可塑性很強,一個崇尚有機農業的人同樣也能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轉基因種子。
  • 轉基因食品到底是危害健康還是有益健康?
    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根據轉基因食品來源的不同可分為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動物性轉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轉基因食品,從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菸草)於1983年誕生,到美國孟山都公司轉基因食品研製的延熟保鮮轉基因西紅柿1994年在美國批准上市,轉基因食品的研發迅猛發展,產品品種及產量也成倍增長,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
  • ...轉基因生物 轉基因技術 播種方式 BT毒蛋白 1970年 盲蝽 轉基因...
    質疑主要是圍繞著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展開的。  「我並不反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但是我擔憂背後的風險。」環境保護部生物多樣性研究首席專家薛達元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由於水稻是主糧,世界各國都比較慎重,「轉基因的大豆、玉米、棉花有商業化種植的,但是轉基因水稻,還沒有哪個國家進行商業化種植。」
  • 轉基因,讓人友盡
    轉基因就是這樣的話題。似乎每一個較大的群,對其都有水火不容的意見對立。「你們生物系的同學群,談起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也爭吵嗎?」我好奇地問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漢松。「生物學界不討論轉基因問題,因為這項技術根本沒有問題。轉基因農產品,生物學界也不認為會有問題。」董教授斬釘截鐵地回答。
  • 轉基因食品會影響人類基因嗎?
    (下面瞬間轉回一貫的逗比模式)看文章前,先給大家摘抄一些小腸的同學、朋友的有趣的「真知灼見」,哈哈,僅供娛樂~(都是槓槓的知識分子啊)小腸的老媽:客觀看待轉基因,不要人云亦云。(以此鎮樓)甘師兄:支持轉基因的說科學問題,反對轉基因的說社會問題。這就是目前轉基因爭論的問題所在。好在還有像何老師這樣坦誠、冷靜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