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傳言,「小米即將發布和比亞迪聯合出品的『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青悅S1,售價84999元,而且還流出多組圖片,有板有眼,不少人信以為真。
圖片顯示,該車輛是一輛敞篷車型,並標註「小米藍天計劃」,用戶預定後須到達指定的比亞迪經銷商店進行提車。
不過小米和比亞迪在今日進行了否認。
@小米品牌安全 轉發 @成都王化 微博稱:1.小米沒有造車計劃。2.感謝各位的關注,希望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隨後,小米集團總辦副主任徐潔雲微博今天表示,「掌握一個原則就行: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
比亞迪也在其「比亞迪網絡舉報中心」微信公眾號回應稱,目前比亞迪針對相關信息已依法取證,後續將通過法律途徑維護企業聲譽。望廣大網友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
實際上,早在去年小米聯合一汽奔騰推出T77米粉定製版時,就有關於小米造車的傳聞,但其實雙方合作主要是車載小愛同學、小米快應用、5G技術等。
而此後關於小米造車一事仍不時有相關消息傳出,也被予以否認。2020年6月,小米商城官方微博發布寫著「造車?我們是認真的!」字樣的海報,並稱將有新品發布。
不過該海報很快被官方刪除。隨後,微博認證為「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的帳號@徐潔雲發文稱:「關於造車話題,明確回應沒有的事,是小米商城新媒體同學抖錯機靈,已經罰抄內部流程規範去了。」
另外,小米和比亞迪確實有合作,但不是造車。近日,由比亞迪電子和小米共同創立的聯合實驗室在比亞迪電子惠州園區正式落成。
據悉,此次成立聯合實驗室,雙方意在搭建技術開發平臺,持續探索業內高精尖工藝技術,以滿足終端消費者的外觀及功能需求。據了解比亞迪不是只會做汽車,在代工電子產品製造能力上也有比較深的功底。
並且比亞迪電子還表示,聯合實驗室佔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全面布局玻璃、塑膠、陶瓷和金屬等材料的成型機理研究和表面處理技術,以及各類機構件的自主設計,可快速滿足小米對新技術的開發需求。
大家似乎對手機廠商去造車很感興趣,前段時間華為也被傳聞要造車。
但任正非已經撂下「狠話」: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華為同樣多次公開不造車,但決定要幫車企造好車。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電子軟硬體在汽車行業的比重越來越高,華為的志向不可能僅僅限於成為汽車軟硬體供應商。至於未來華為將如何與車企合作,拭目以待吧。
(編輯:崔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