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漢辦10月份證書筆試將於10月27日舉行,大家期待已久的5.5小時的考前直播衝刺現已上線,每小時不到10元,目前報名人數以接近260餘人,現在你可以長按下面二維碼報名哦。臨門一腳,走向成功!
▲長按二維碼,聆聽考前大戲
10年前漢府君拿到本科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學校名字的英文翻譯是「XX Normal University」,當時就有點好奇,為什麼「師範」翻譯為normal?只是覺得有點奇怪,因為翻譯過來的時候是「正常大學」,但是當時也沒有再繼續深究下去。
最近幾天,漢府君又看到很多小夥伴在討論這個問題,於是漢府君決定一定要把這個「normal」搞清楚。
(一)「normal」的由來
源法國:「normal」的採用最早是從拉丁語「normale」開始的。最早使用「normal」這個詞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師範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法文名: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Paris)。
你可不要小瞧這所師範學校,距今它已有200多年。它為法國培養出無數的傑出人才,存在主義先鋒薩特,總統蓬皮杜出自這所學校,甚至在自然科學方面有11位諾貝爾獎得主,然而其學生總數不到兩千人,堪稱世界上諾貝爾獎人均產量最高的大學。
經日本:1872年,也就是明治維新期間,日本仿照巴黎高師建立了亞洲第一所師範學校—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筑波大學的前身),並把「normal school」翻譯為「師範學校」,後來便傳入了清末的中國。
到中國:中國歷史上第一所正式意義上的師範學校是1902年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的師範館。它的目的在於培養「師者,人之模範也」。
1923年,師範館被分柝成北京師範大學。北師大的校訓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就意味著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教育人,還是世人的模範。
北京師範大學上世紀二十年代邀請美國教育學家、被稱為「西方孔子」的杜威博士來華講學。其後,校方徵求他的意見,請他為北京師範大學改個英文名字。在杜威博士的建議下,校方參考日本的做法,一致同意將學校譯作「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其實,即使沒有這樣的歷史由來,我想把「師範」翻譯成「Normal」也可以說得通,因為「Normal」可當作「標準」的意思理解。中國古語有云:「德高為師,身正為範」,因而「師範」一詞並非只是人們平常所認為的「老師」的含義,而當作「典範」解。可見將Normal翻譯為「師範」,應是更合其中深意。
(二)這些翻譯有了國家標準
除了「師範大學」的翻譯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外,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對外漢語人關注的英文翻譯。很多翻譯都已經有了國家標準。
2017年12月1日起,《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正式實施,針對這些問題比較常見但是又不統一的翻譯終於有個標準啦!《規範》涵蓋交通、旅遊、文化、教育等13個領域的英文譯寫標準,提供了常用的3500餘條規範譯文。想知道麻辣燙、拉麵、豆腐的國家標準的「英文名」是啥?趕快往下看!!
註:以下內容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怎麼樣?看了上面這些有沒有漲姿勢?!即將參加志願者或者證書面試的小夥伴們,抓緊時間學一點哦,據科學實驗證明,在臨時學到的知識最容易用於實踐中。加油吧,筒子們!
關注我們吧!欲加入《國際漢語教師證書》
志願者、公派教師面試群
加胡老師微信:xiangjie1789,
邀請你入群
姓名+單位/學校)
在後臺回復以下關鍵詞,獲取更多信息:
證書筆試 | 孔院名單|漢教博士點|港澳漢碩 | 職業規劃 | 必讀書目 | 暑期項目 | 中國文化 | 志願者生活 | 中華才藝 | 課堂遊戲 | 中國古人發音 | 高校排名 | 考試日曆 | 英語口語 |中國菜單翻譯大全 | 泰國 | 尼泊爾 | 喀麥隆 | 越南 | 專業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