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以及父母最容易陷入的三大誤區

2020-08-28 哪吒麻麻竹子


近幾個月,全國大部分學生都在家裡進行線上學習,學生家長們不僅要陪上課,更要命的是還得監督作業,壓力之山大真可以說是無與倫比。近日,部分地區發布複課公告,只要配備好了防疫用品,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即可陸續分批開學。這一消息一出,真是讓全國家長們長鬆了一口氣。


說到輔導作業,是不少家長心中的痛。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不專注、不認真、不嚴肅,成為了引發親子矛盾的導火索。有項調查報告得出,有至少10萬家長在深夜哭訴想打孩子。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注意力差,不夠專注的問題,再一次得到重視。為了避免將來在輔導作業時出現親子大戰的可能性,孩子的專注力訓練其實可以在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了。


但是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問題上,會有幾個比較常見的誤區,以及最有效的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一.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父母容易陷入的三大誤區


誤區1: 長時間專注一件事,才算專注?


很多孩子在玩一個玩具或做一種遊戲的時候,經常玩不了幾分鐘就不玩了,轉去玩別的東西。加上玩具一多,經常會摸一下這個摸一下那個,沒有一個可以專注的玩。


不少父母就懷疑,是不是孩子的專注力太差?


其實這是父母比較容易誤解的一點,孩子的注意力本身無法長時間集中。多數3歲以內的孩子只能保持專注3-5分鐘,在長一些能有10分鐘以上,根據孩子的性格和所處環境等因素會有些個體差異。但總體來說,都沒辦法達到大人期望的時間長度。


所以孩子玩幾分鐘積木,再去玩汽車,過一會再跑去畫畫,這都屬於正常行為。


所以不能長時間專注一件事,不代表孩子沒有專注力。


那該如何衡量呢?


這要看孩子在玩一件玩具的過程是否全心投入了。比如玩汽車,在專注的3-5分鐘裡,孩子也許會玩消防車救援情景遊戲,也有可能玩軌道車遊戲,重點要看孩子是不是全神貫注的投入地玩。


不管時間長短,只要孩子沉浸在遊戲裡面,就可以看作是有專注力的表現之一。


誤區2:高質量的陪伴 ≠ 全程互動式的陪伴


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少父母沒辦法全天陪伴孩子,只能利用下班時間和周末來多陪伴孩子。由於這樣的家庭很多,也隨之出現了一種替代方式,叫做「高質量的陪伴」。雖然陪伴時間縮短,但是可以通過提高陪伴的質量,來達到同樣的陪伴效果。


高質量的陪伴,也可以說是用心的陪伴,是父母和孩子都投入到一段關係中,有積極的互動,有愛的交流,並且雙方都感到快樂。


但是高質量的陪伴也並不是適用於生活中每個場景的,比如孩子在靜靜地玩一件玩具的時候,為了達到積極互動的效果而去打擾孩子,甚至打斷孩子的思路,這樣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所謂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高質量的陪伴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適用。


誤區3:外向好動的孩子,專注力差


外向好動的孩子,常常表現得坐不住,會喜歡上躥下跳,甚至爬窗上樹,並且對周圍的很多事物表示出極大的好奇心。


因為孩子坐不住,容易被父母誤解為孩子專注力差。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孩子喜歡動喜歡探索,說明孩子好奇心豐富,而對於感興趣的事物,出於本能會更願意專注的去研究。


所以好動、外向的孩子不代表專注力差,只要正確的引導,還會比其他孩子更富有專注力以及創造力。



二.那麼怎樣才能有助於孩子培養專注力呢?


研究證實,孩子在0-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最迅速,這一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最好時機。父母只要在日常中,掌握好幾個方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並不難。


1. 尊重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跟我們眼中的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決定了對於世界的探索方式也可能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其實可以鼓勵孩子多嘗試,不輕易阻止孩子,以免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和積極性。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驚人的專注力的。


2. 觀察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準備感興趣的玩具而不是更好的玩具


孩子在感興趣的事物上,會表現出更強烈的好奇心,在這樣的好奇心驅使下,也會更加的專注投入。


在育兒日常中,可以觀察孩子喜歡玩什麼,針對孩子的喜好,提供相應的玩具,如果還有益智功效就更好。


舉個例子,比如孩子喜歡玩汽車玩具,父母不要覺得汽車那麼簡單,不利於益智就換上看起來更加益智的玩具,比如積木等。但是如果孩子對於積木不感興趣,根本不會想要專注的去研究,反而還會破壞孩子的興致。


汽車也有不同的玩法,可以有情景遊戲(含內容的),也可以有速度玩法、遙控車等,也可以有變形金剛的遊戲等還有很多。這些其實都是需要非常投入進去玩的遊戲之一,對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很棒的選擇。


3. 一次只玩一個玩具


玩具並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孩子周圍放置的玩具,只需要同一類型的一兩件就好了。玩具太多,反而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出於好奇心和貪心,可能同時每個都想要玩。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玩完一個之後再玩下一個,才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另外暫時不玩的玩具可以先收起來,隔幾天再拿出來一批給孩子,這樣可以防止孩子玩膩,保持對玩具的新鮮感。


4. 不打擾孩子,被孩子邀請時再加入互動


義大利註明幼兒教育家瑪利婭·蒙臺梭利曾說過,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更科學的陪伴方式應該是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陪在孩子身邊;在孩子邀請你一起玩的時候,積極投入,並且良好的互動。


比如,孩子喜歡畫畫,當父母想要陪孩子一起畫畫時,可以坐在一旁觀看,看孩子在畫本上怎樣布局,選什麼顏色,怎樣畫出線條等。而不是為了跟孩子一起畫畫,幫孩子選擇要畫的東西,替孩子選擇顏色,如果是這樣,那畫畫這個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事情,其實是被父母的思維給局限了,而且還會打擾到孩子專注畫畫的心流時間。


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時,父母只需要靜靜地陪著孩子,到需要幫忙的時候,在適度幫忙就足夠了。


寫在最後:


育兒過程中的大部分的誤區,其實都來自父母的急躁和焦慮,畢竟處於這個競爭的時代,稍不留意,就會被別的孩子比下去。每個父母或多或少都承受著這樣的壓力,也就容易心急,對於孩子表現出的人類本能的特徵,常常用一種「不滿意的表現」來概括。


不論孩子好動還是好靜,我們都要相信孩子餘生具有的天賦,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多給孩子信心和鼓勵。


相信在父母的科學引導和用心的陪伴中,孩子會慢慢培養出強大的專注力和自信心,無論是將來學習還是工作,這都將成為別人拿不走的競爭力。

相關焦點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很多同學上課的時候容易三心二意,聽著老師講課容易走神,不夠專心,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幹擾,所以很多父母都很頭痛,但其實專注力也是可以培養的,專注力又叫做注意力,是指專心於某一件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是專注力的缺陷,而許多學習不好的學生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這樣的缺陷。
  • 養育孩子最容易陷入的三個誤區
    ;有時候以為自己向別人習得了寶貴的經驗,卻不曾想對自己的孩子並不管用……現在的網絡十分發達,網上有許多的育兒專家,分享著不同的育兒觀點,看得父母容易陷入誤區,而且,很多父母喜歡分享自己孩子優秀的一面,看到那些用心培養孩子的父母,很多人又怕自己耽誤了孩子,陷入了迷茫和焦慮。
  • 關於專注力的幾個誤區——淺談現代家庭的專注力培養
    所以,每家機構都在宣傳自己的專注力課程有效,也都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有效性,然而這些課程的理論基礎卻是天花亂墜,家長們根本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個;而現在,國外的專注力課程已經非常成熟了,就像社會情緒課程一樣,是包含在學校教育體系內的課程當中的,由政府支持,有專門的機構對課程的效果、老師的培訓以及後續家庭的指導進行數據化分析和研究,如:MIND UP這個課程,它在教師如何上課,
  • 孩子專注力只能保護不能培養!這4個誤區千萬別踩
    等孩子進入學齡階段,需要安靜坐下來聽課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竟然坐不住,上課總是動來動去,做事情總是難以專注...於是不少家長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多動症?是不是注意力缺陷?要怎麼做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事實上,孩子的注意力是天生就具有的,並不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 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其實很簡單,只要父母避開這三大壞習慣
    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其實很簡單,只要父母避開這三大壞習慣為什麼孩子看起來不笨,但是對於學習和作業的專注力還是太差?聽到這些棘手的話題。看看周圍的孩子,都看上去個個都聰明伶俐,但至少一半的孩子對於專注力這塊都很糟糕。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父遇到這種情況會更加焦慮。那麼孩子的專注力差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其中,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問題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每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培養專注力的時間是不同的。比如;3周歲的孩子,他的專注力大約在3---4分鐘;4周歲的孩子,他的專注力大約在5----6分鐘左右;5周歲的孩子,他的專注力大約在10分鐘左右......我們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時候,一定要尊重這一規律。否則,我們不僅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可能會起到反作用。朋友家的寶貝今年4歲,朋友為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讓孩子在小椅子上端端正正坐十分鐘。
  • 孩子學習容易分心?善用「雞尾酒效應」,教你培養孩子高度專注力
    文/小熊育兒日記一提起孩子的學習,大多數家長都免不了長籲短嘆。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如何讓孩子能夠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坐在書桌前面不要分心,成了許多家長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想讓孩子學習不分心並不難,只要我們善用雞尾酒效應,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高度專注力。
  • 這樣做是在培養孩子專注力?你走進誤區啦,小心適得其反
    所以,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第一大誤區就是不能放任寶寶獨自玩耍,家長們需要注意哦十二拿著小皮球興奮地滾來滾去,爸爸說,這個球一直玩沒意思的,寶寶我們來一起疊疊樂,這個可以鍛鍊手部精細動作還可以培養專注力。爬上爬下,說懷疑這孩子都有多動症,一會兒都坐不住。但是小侄子和我視頻會很禮貌打招呼,認真給我介紹他喜歡的奧特曼人物。我看著千篇一律的模型,他能清清楚楚的分辨他們的不同。還給我展示自己在繪畫班上的作品,眼睛裡神採奕奕。媽媽這是陷入了孩子專注力的第三個誤區,以為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症,是專注力差。
  • 保護孩子原有專注力,比培養專注力容易的多,只是很多父母不知道
    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訓練,是期望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能不會輕易的被專注力這個問題給絆倒。要知道專注力是要陪伴一個人一生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專注力不夠強,那麼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很難收穫到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
  • 睿智燈塔教育-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孩子們開學已經是半個多月,由於放假時間過長,導致孩子往往上學後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上課坐不住、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等,很多家長也是很頭疼。那麼,家長如何培養的專注力?其實,孩子坐不住和專注力不集中是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數據顯示,孩子學習好不好,與專注力有很大的關係。
  • 如何科學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所以,這次我特地請來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研究專注力的HeyMom養育研究所的創始人、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丁穎老師,來給我們講講到底「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正因為太多父母關心「專注力培養」這個話題,市面上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機構不在少數,可是如果沒有擦亮眼睛,讓不懂兒童心理、不懂學習規律的機構鑽了空子,浪費金錢事小,耽誤孩子成長的時間,本末倒置地去做些傷害孩子的訓練
  • 保護孩子原有專注力,比培養專注力容易得多,只是很多父母不知道
    要知道專注力是要陪伴一個人一生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專注力不夠強,那麼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很難收穫到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家長有時候容易誤解孩子的專注力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專注力的強度不同,而且專注力時間的長度是因人而異的,不應該苛責標準化。
  • 你的孩子沒有專注力?你可能陷入了專注力的誤區
    許多的教育培訓機構打出了提高專注力的課程,也很多提高專注力的書籍,大部分的父母也覺得自己的娃專注力不好,需要提高。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孩子沒有專注力,也許僅僅是你對專注力有誤解。很多家長會說上課不認真肯定是專注力不好,身體東搖西晃,這些表現並不能說明專注力不好,小朋友坐不住就是常態,特別是男娃。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慢慢的改善,自控能力會加強。
  • 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表現?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2、做什麼事都三分鐘熱度,做作業邊寫邊玩,粗心大意,經常漏題,總是要寫到很晚;3、上課容易走神,開小差,閱讀速度慢,一本書看很久也沒看多少;4、家長經常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孩子很難集中專注力。那麼作為父母又該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一、了解專注力發展的規律孩子的專注力並非是天生的!當孩子2歲之後,父母就需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了,隨著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專注力是跟著大腦發育的過程而漸漸提高的。
  • 必須曉得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如果孩子的智商已成定數,那麼請培養好孩子的專注力。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認為,「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現在看來與與我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有著密切關係。一,我給就讀公辦小學的女兒增加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此增加了她學習壓力,分散了學習的專注力;二,因為自己輔導作業,缺乏耐心,沒有正確認識學習難度,輕易就打罵孩子;三,過於理性,沒有給予情感關愛。我們一生都在索取愛,小時候向父母索取,長大了向愛人索取,老了向兒女索取。因此,父母千萬別吝嗇自己的溫柔與愛,全身心地付出與展現,並大膽地表達出來。
  •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有效辦法,家長都說好
    事實上,孩子根本沒有明白你的意思,他們即使想要按照你說的去做也不知該如何下手。近年來「專注力」逐漸成為衡量一個人心理發展的標準。專注力是孩子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很多孩子在學習上存在差距,往往就是專注力的差距。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教會孩子「專心」呢?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10)如何通過早期餵養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這些年一直關注幼兒學習力問題,發現兒童專注力問題比較普遍。家長們向我諮詢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請閱讀我的系列養育文章: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之十。兒童的專注力發育有其規律性,孩子越小專注時間越短,並且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容易專注。但是,專注力有問題的孩子非常普遍。表現在孩子孩子專注力低於同齡孩子的平均專注時間。專注力如何通過早期的餵養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FCF全腦開發】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但對於孩子,他們的專注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的專注時長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延長👇除了這些數字指標,更重要的是家長應該知道,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專注力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可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些行為,卻正在破壞著孩子的專注力。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 有五種父母容易破壞孩子專注力,緊抓培養黃金期,讓娃變「學霸」
    其實,專注力既可以培養,也可以被破壞掉,而家長常常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始作俑者」,父母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常對孩子做如下幾件事。幾種父母容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這樣做只會擾亂孩子的思緒,破壞他們的專注力,一旦思維被打亂,就很難再次續上。3、頻繁給娃換新玩具的父母有的父母比較寵愛孩子,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當孩子好不容易對一個東西產生興趣時,又來了新的東西,自然會分心,專注力得不到有效地培養。
  • 3-6 歲孩子,國外父母如何培養專注力?
    30分鐘過去了,媽媽發現孩子盯著窗外的車水馬龍在發呆,平常10分鐘就能完成的20道算術題,在半小時內,孩子才寫了2道。媽媽有些生氣對著孩子發火:「為什麼不專心做題?30分鐘才做了兩題?」。孩子害怕極了,支支吾吾半天,才說:「聽到窗外有小鳥叫,突然想到奶奶家去年養的小鸚鵡……忘記做題了!」很多父母常說孩子專注力很差,注意力不足,這個所有幼兒都有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