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很多個夜晚都被同一件事困擾著——腿抽筋,那時父母買了很多鈣片,不愛吃藥的我總是很抗拒,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毛病」也漸漸退出了我的生活。
相信很多人有同樣的經歷,夜裡會被腿抽筋所困擾,往往此時會聯想到缺鈣。沒錯,缺鈣是會引起腿抽筋,但腿抽筋的因素可不止缺鈣這一點。
抽筋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把人痛醒。
幾大因素導致腿抽筋
●缺鈣因素
與大多數人的認知一樣,缺鈣是腿抽筋的主要因素,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
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很容易缺鈣,因此就常發生腿部抽筋。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都會使血鈣水平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
●寒冷刺激
寒冷的環境中鍛鍊、遊泳水溫較低,或者晚上睡覺沒蓋好被子等,都會導致腿部肌肉受寒,痙攣疼痛難忍。
●疲勞過度
爬山、登高時,小腿肌肉最容易發生疲勞。因為都是一隻腳支持全身重量,這條腿的肌肉提起腳所需的力量是人體重的六倍,疲勞時就會痙攣。再者休息不好時,也會致肌肉痙攣。
●局部壓迫
長時間仰臥,被子壓腳面,或長時間俯臥,腳面抵在床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絕對放鬆狀態,也會引起肌肉「被動痙攣」。
●出汗過多
當運動時間長,運動量大,出汗多,又沒有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代謝廢物堆積。或劇烈運動時,全身處於緊張狀態,腿部肌肉收縮過快,放鬆的時間太短,局部代謝產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縮與放鬆難以協調,從而引起小腿痙攣。
●動脈粥樣硬化
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老人或是體型偏胖的中老年人身上,當人在睡覺的時候,腿部的血液流動相對較慢,代謝產物如果不能及時被血液帶走分解,就會蓄積在腿部肌肉中,如果血管本身已經出現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那麼代謝廢物更容易刺激肌肉,產生痙攣現象。
●腰椎間盤突出症
有研究表明: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小腿抽筋的發生率可高達70%,因脊神經根受壓和脊神經根內血流量下降,發生腿抽筋。
三招應急處理腿抽筋
方法1
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大拇腳趾,然後慢慢將腳掌拉向自己,這樣可拉伸腓腸肌,再慢慢伸直腿,小腿肌肉就不抽筋了。
方法2
身體靠在牆上,腳後跟著地,然後將體重集中在抽筋的腿上,用力撐。不過要當心摔跤。
方法3
熱敷或按摩腿部肌肉也利於肌肉放鬆。
提醒
預防腿抽筋方法包括:注意保暖小心受涼;適當鍛鍊不可勞累;適量補鈣多曬太陽;拉松被褥變換睡姿;睡前做到肌肉拉伸;足量飲水避免脫水。
據《北京晚報》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