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不好的時間管理。那些精進的人有多可怕?

2020-12-27 宇寬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中有一個PDCA循環法。其中C代表Check,A代表Act。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後,要對它進行相應的反思,與糾偏。這裡就引出了我們時間管理大廈的四大支柱之一的持續改進的概念。

無論各行各業,亦或是我們的自我管理,時間管理,要想不斷取得進步,都離不開持續改進。像我從事的食品安全行業,每一個食品工廠,都應該有一份持續改進的文件,去制定持續改進的目標並執行。那麼,在我們的時間管理當中,應該如何實現持續改進呢?具體來說,持續改進的流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分別是識別改進機會,設立目標,實施改進,評估成果

01

識別改進機會

要做改進,首先我們要知道怎麼去改進。關於識別時間管理的改進機會,我們有很多方法,其中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記錄,復盤與總結。沒有記錄,等於沒有發生。首先我們要記錄下來,每天的時間都花在了哪裡。關於記錄的方法很多,現在市面上也有各種各樣的app可以用。我現在使用的是excel表格,用起來也很方便。但無論使用什麼方法,我們都要把時間開銷給記錄下來,這樣在復盤的時候我們能夠知道每天的時間都花在了什麼地方?花在了這些地方的時間值不值?有多少時間是被浪費掉了?我們是否有改進的空間?有多少改進的空間?

02

確定改進目標

識別到了持續改進的機會,下一步就是要為這些可以改進的點去設立目標,也就是具體要改進到什麼要程度?具體的設立方法可以參考之前的SMART原則:

· Specific:我具體要改進什麼?是改進時間的浪費?是提升時間的利用率?是提高時間的效能,做更有價值的事?還是其他什麼?

· Measurable: 我的改進計劃必須是可以衡量的。比如我之前每天會浪費2個小時刷短視頻,將來能不能做到只用一個小時?比如我之前每天要花3個小時寫一篇文章,現在能不能只用2個小時,以此來提高效率?

· Attainable:我制定的目標必須是可以實現的。還是剛才那個例子,如果之前每天要花3個小時完成一篇文章,不可能說現在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目標的設立一旦失去可執行性,也就失去了意義

· Relevant:這裡我們討論到的是時間管理的持續改進,因此目標的設立也應該和時間管理相關。舉個例子,一些個人成長的目標在關聯性上就不是這麼緊密。比如我一年要讀多少本書,一個月要去健身房多少次。這樣的目標更多的是和自律,個人成長相關,但是和時間管理關聯並不大

· Timebound:每個持續改進的目標都應該有一個清晰的可以完成的時間點,這樣才能讓我們保持緊迫感,產出更多成果

03

執行持續改進

識別到了持續改進的機會,有了持續改進的目標,接下來就是持續改進的執行。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運用到清單思維。例如每周給自己設立三到六個行動項,按重要次序進行排序,然後從最重要的一項開始做起,直到完成所有的任務。一開始不需要制定太多的行動項,重要的是要確保這些任務你可以完成,在有能力很好完成這些任務的基礎上,再一點點的去加大工作量。

1. 今日刷短視頻時間從2小時降至1.5小時

2. 完成文章創作時間由3小時降至2.5小時

3. 自我提升時間由2小時升至2.5小時

04

持續改進的回顧

每周結束的時候,建議花半個小時對這一周所做的一個改進進行回顧。首先看最初設定的目標是否完成了。如果沒有,差距會在哪裡,有多大的差距,下一步怎麼去填補這個差距。回到最開始的例子,一個人之前每天有兩個小時浪費在刷短視頻朋友圈上面,他的計劃是把這個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內,但是實際每天還是會有一個半小時浪費在了這上面。再分析,有可能是他每天上下班通勤時間有一個小時,在地鐵中無所事事就會玩手機。那麼,有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能更好的使用到這些時間呢?比如做一些個人成長提高的事,比如收聽一些音頻課程,比如利用碎片時間背一些單詞等等。通過這個例子大家可以理解,持續改進的反思,一定要反思到問題的根本原因上面,這樣才能更好的去制定對策解決問題。

作者:潘宇寬

跨國食品企業質量管理經理

八年海外奮鬥及個人成長實戰經驗

時間管理,自律及個人成長教練

相關焦點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
    ,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場。 幾乎每個人都有兩類同學:一類人勤奮,但成績始終在中遊徘徊,另一類成績最好的學生,往往並不是學習上最用功的,而是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學習。 在通過學霸的道路上,每個人都要經歷三個層次的學習。 第一個層次是掌握知識點。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你不能快樂的工作
    面對工作中各種各樣的臉龐,內心的溫情轉變成了機械化的表情。為什麼?因為殘酷的KPI、還有工作壓力,以及你的抱怨情緒,最終會把你變成機器。可是,你的身體真的那麼累嗎?其實,這不是生理上的疲勞,而是心理上的疲倦。而轉變心念,唯有靠自己!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不快樂的工作
    本文中,管理的常識內容合伙人,萊紳通靈創始人沈東軍先生將從個人和管理者兩個角度為你分享一些他的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以下,Enjoy: 我經常會問員工一個問題:如果給你們一個選擇,第一是收入多些,但是工作不快樂。第二是收入少些,但是工作更快樂。你們會選哪個?
  • 985碩士待業200天,工作10年存款僅2W!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選擇
    1、累死我們的並不是工作,而是我們的選擇那晚回家之後,我思考了很久,也幫樂哥復盤了很久,我發現很多人也面臨像樂哥一樣的問題,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好像就是賺不到什麼錢,甚至在危機來臨時首先被「優化」。這其實並不是他們不努力,就是「選擇」了錯的努力方向。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累死我們的並不是工作,而是我們的選擇。雖然每份工作都很重要,但並不是同樣重要。比如新媒體行業裡的作者,薪酬就遠比編輯和運營人員高得多,因為這是行業核心工種。
  • 一個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這樣一句話:「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途徑。」一個自律的人,活得特別高級又自由,把不求上進這類人眼中的痛苦,當做生活必備的樂趣,想想真的很可怕。自律的人,身材不會差到哪去;能減肥成功的人,都是狼人。
  • 孩子之間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為什麼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有些孩子明明很努力學習,成績依然趕不上其他學生?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孩子們的時間管理能力有差距。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學生,常常也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利用課餘時間「補課」。但是,上學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課後,老師也會布置作業。
  • 《孤獨的價值》:孤獨,並不是你不合群,而是不隨波逐流
    文 |晴風圖 |網絡不知道有沒有一些時刻,你覺得孤獨不已呢?覺得好像自己沒有別人快樂,看著很多人和朋友出去吃飯,和朋友聚會,總覺得自己老是一個人,與人格格不入。有時候我們就在想,是不是很可憐,過得很悲慘,甚至會抑鬱。但其實孤獨並沒有那麼可怕,孤獨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孤獨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
  • 雍正一朝,有累死的皇帝,就有累死的名臣,還是兩個
    鐵打的身體,這樣玩命也受不了,所以雍正帝可以說是累死的。 有累死的皇帝,自然會有累死的大臣,雍正一朝有兩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臣,都是累死的。
  • 【優制管理分享】21條時間管理法則,讓你的工作更高效
    工作中,每個人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儘管公司一直在要求員工具備多任務處理的能力,然而事實是,任何人都沒有足夠時間完成所有的事情。在你拼命做完手頭這些工作的時候, 新的任務和更多的職責又像潮水一樣,源源不斷地向你湧來。  這種情況下,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為什麼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成績差的孩子想方設法補課,依然趕不上成績好的同學?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是因為智商,而是因為學習差的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這篇文章,饅頭老師推薦家長閱讀!
  • 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今天我來給大家拆解一下成甲老師的《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這本書,其實不能算拆解吧,算我我讀完這本書的一個總結和讀後感吧,希望通過我的總結,能夠讓大家好好了解一下關於個人知識管理方面的知識。我們生活中,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信息,問題歸根結底都有其本質的一些基本規律,只要掌握那些常見的基本規律,你就能夠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問題,因為這些知識,問題都在其基本規律框架之下。
  • 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但是很多人往往會忽視這麼一點,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對時間的管理。這就是有些人想方設法補課、熬夜,最終也學不過另外一些同學。因為他並沒有掌握時間管理的訣竅。這個秘密,你要是轉給有孩子的朋友們,家長和老師們都會感謝你的!
  • 【夜讀】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很多小事,短時間的堅持不見得有多好的效果,但只要去做,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時間都會在未來的日子裡以另一種美好的形式回報與你。對於沒有早起習慣的人來說,早起一小時無疑會把自己搞得很沮喪,不如就慢慢來。 時間自律的人,往往有著極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即使工作再忙,生活再累,一切也都可以進行得有條不紊
  • 自律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一年365天,每天早起1小時,你就擁有了365個小時的高效時間。作家村上春樹就有早起的習慣,「寫長篇小說時,基本都是凌晨四點左右起床,從來不用鬧鐘,泡咖啡,吃點心,就立即開始工作。重點是,要馬上進入工作,不能拖拖拉拉。」而那些能控制清晨的人,大多過得不會太差。
  • 做好工作時間管理,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今日事今日畢是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應該養成的好習慣。今日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的時候再做。按時完成工作任務,不僅是態度的問題,還關係到你在老闆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在微博上,有許多剛剛工作的大學生,在逐步成熟的過程中,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工作和責任,他們會常常懷著一種無奈的心情在網上發表感言。比如說,有的人發微博感嘆,我每天的工作特別多,天天加班累死了!
  • 高中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反倒是那些踏踏實實學習的同學,高考時候更容易取得高分,因為他們知道如何學習而不是依賴優勢。短時間如何做到快速提升,無外乎就是在和別人同樣的時間裡,更加高效地吸取並掌握知識。所以,做好時間管理是重中之重。
  • 夫妻間最可怕的不是吵架,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對我無話可說
    就這樣,連憤怒都被他無所謂的態度給生生憋了回去,好友這才意識到:原來夫妻間最可怕的不是吵架,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對我無話可說。想起知乎上一個提問:「夫妻兩人一天下來超不過10句話,這樣的日子怎麼過?」
  • 學習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因此,良好的時間管理是重中之重。但是,如何真正做好時間管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正確完成的。我們必須記住: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無論人多擁擠,都受到限制;但是時間利用效率可以提高一倍,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在考慮如何利用時間時,我們首先要想到的不是如何從哪裡「颳走」時間,而是如何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 高中拼的真不是智商,而是做好「時間管理」!
    反倒是那些踏踏實實學習的同學,在考試中更能穩定拿分,因為他們知道在平時學習中,如何正確進行時間管理。離高考只有一個月了。有這樣的同學:在學習上可能天賦還沒被激發出來,平時學習也並不是勤勤懇懇。但就是在這離高考命運轉折點沒幾天的時間裡,幡然醒悟。
  • 初中生學習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終生學習拼的不是智商二是時間管理!時間是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任何人都一樣,時間都相同,如何利用時間就很關鍵,尤其對中學生來說,面對中考這樣的轉折點,高效的時間管理就顯得很重要。接下來,幫姐要告訴你一些時間管理的秘訣,希望幫助你的孩子學習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