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題材桌遊《安卡:埃及諸神》下周開啟KS籌款

2020-12-16 3DMGAME

《安卡:埃及諸神》(Ankh: Gods of Egypt)是一款大型桌遊項目,設計師是著名的 Eric Lang,計劃由CMON負責發行。預計4月14日開啟Kickstarter籌款項目。

雙方合作出品的作品有《血色狂怒》和《旭日》,風格迥異,好評如潮,所以這次合作的《安卡:埃及諸神》也十分值得桌遊愛好者的期待。但由於目前的新冠病毒疫情,讓玩家們對項目略感擔心。不過CMON已經確認,他們的KS籌款項目將於下周如期進行:

「我們希望盡全力讓這次籌款活動獲得最大的成功,但我們也知道目前正是艱難時期。」

此前已有許多桌遊的KS籌款項目宣布延期,一方面經濟不景氣大家沒有餘錢,另一方面桌遊是需要許多人當面一起玩的,在居家隔離的大背景下很沒有市場。所以看到CMON迎難而上,也是十分佩服他們的自信和勇氣。

但另一方面,就在前不久《寒霜迷城》的KS眾籌項目大獲成功,籌集了600萬美元,顯然最頂尖的班底和項目依然很容易獲得玩家們的支持。

CMON也將在本次籌款中支持低額預付的做法,玩家可以先預付很低的款額,項目的籌款管理將儘量保持開放,允許玩家在稍後的時間裡在手頭更寬裕的時候回來補款。

《安卡:埃及諸神》將於4月14日開啟Kickstarter籌款。

相關焦點

  • 「法老·諸神·木乃伊」!來湖南省博解鎖「古埃及密碼」
    古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在「母親河」尼羅河的哺育下,埃及大地上發展出古老而燦爛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巍然屹立的金字塔、宏偉滄桑的神廟石柱,獨特複雜的象形文字,都訴說著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成就。
  • 書評|《放大鏡下的埃及》:開啟神奇的古埃及探索之旅
    《放大鏡下的埃及》圖/文作者分別是英國知名作家大衛朗和插畫師哈利布魯姆。大衛朗是位屢獲殊榮的作家,擅長歷史題材的寫作,常為《泰晤士報》《倫敦晚報》等雜誌撰稿。哈利布魯姆則非常擅長繪製詳細的插圖,特別是密集繪本。
  • 十大埃及主題桌遊④ | 《聖域》
    十大埃及主題桌遊④ | 《聖域》 每當有人推薦互車遊戲的最佳選擇的時候,《聖域》(Kemet)永遠都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 恐龍題材驚悚新作《死地》開啟Kickstarter籌款
    如果你還在苦等《恐龍危機:重製版》,那或許可以期待一下這款Kickstarter籌款的新作,《死地》(Deathground)。這是一款恐龍題材的求生恐怖遊戲,預計會提供許多新玩法。本作由英國的Jaw Drop Games工作室打造,通過Kickstarter籌款,目前距離截止日期還有27天,不過已經有900多名出資者,達到了基本籌款目標的30%左右。「我們既是大恐龍的愛好者,也是經驗豐富的遊戲開發者,我們將用熱情打造這款遊戲,相信許多人都會喜愛。近幾年,我們發現網上有許多人都想看到這樣的一款遊戲。
  • 「桌遊推薦」來自地球上最古老文明的呼喚——《埃及人:流沙》
    古埃及文明之所以能領先世界一步,與世界上最長河流尼羅河脫不開干係,固定的水源使河流兩岸的農業和商業較容易發展。古埃及人也曾寫下讚頌尼羅河的詩篇:「啊,尼羅河,我讚美你,你從大地湧流出來,養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
  • 從遠古走來的桌遊
    在一系列重要歷史遺蹟、史前古器物和文獻記載中,皆清楚顯示出早期桌上遊戲的存在,而我們所熟悉的圍棋其實也是屬於發源於古中國的一種策略性桌遊。  許多古老桌遊雖千年之前便已存在,但並沒有徹底湮沒於歷史的洪流之中,甚至還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在當代重煥生命力。這其中比較經典的有源於古埃及的賽那特和邁罕、流行於美洲的帕託利,以及主要風靡於非洲的曼卡拉等。
  • 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探秘古埃及文明(組圖)
    雖然古埃及文明早已遠去,但豐富的歷史遺存依舊訴說著埃及昔日的地中海大國歲月,並幫助今天的人們重構這一法老國度的歷史。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在西子湖畔揭開神秘面紗,通過來自義大利多家博物館的180件文物搭建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帶領觀眾探秘古埃及文明。
  • 浙博「法老的國度」探索古埃及人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將在西子湖畔揭開神秘面紗。展覽將展出來自義大利羅維戈研究院、威尼斯國立考古博物館、羅倫薩埃及博物館、威尼斯國立歷史博物館、佛羅倫斯埃及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的180件古埃及文物。
  • 電影中最常見的十大埃及元素
    4、埃及神話埃及神話從古埃及神話中收集而來,主要描述埃及諸神的行為舉止。這些神話表達的信仰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埃及神話中的神靈大多都是獸首人身,其中九位最重要的神祇被稱為九柱神,包括太陽神阿圖姆、風神休等,還有其他眾多次要的神祇和動物神。
  • 話說埃及:古埃及藝術的源流,法老納爾邁的巖板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古埃及藝術的源流,法老納爾邁的巖板。在新石器時代初期,尼羅河流域的沙漠洞穴中,原始社會狩獵者藝術中的精品被保留了下來。(研究者通過畫面上的船隻形狀,認為乘船而來的是東方的異族人;因為這些船隻的底是平的,船頭、船尾高高翹起,與古埃及原始人古陶器上繪製的凹底船大相逕庭。)
  • 古埃及:走進埃及,文化的發展
    埃及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文字早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埃及人峨發明了文字。級初的文宇是田畫文字,實際上是一種石困識字的象形文字。後來有了表滋文字.如小蛙象U..成千舉萬的「多二』卜在水邊奔跑喪應飢鵝的「悶,.就有抽象的含義。
  • 象形文字、木乃伊 浙博開年大展邀您探秘古埃及文明
    胡慧媚攝 這是一場怎樣別開生面的古文明大展,又講述了古埃及人哪些神秘的故事和傳說呢?1月19日,記者提前探訪了此展覽。義大利何以有如此之多的古埃及文物?原來,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羅馬貴族已熱衷於收集埃及文物。隨著時間的流逝,羅馬的遺產逐漸為義大利所吸納。
  • ...左塞爾|埃及|美尼斯|奈斯霍特普|孟菲斯|ali|石器|法老|古埃及...
    1、 石器時期,古埃及人主要以打獵為生,最早的埃及人出現在亞斯文。2、 古埃及是世界上第一個創立學校的國家,叫 BR-ANKH,意思是「生命之家」,它是屬於神廟之下的學校。3、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被用來記錄農田的產出。
  • 世界上下五千年,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可真聰明!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約形成於公元前3100年左右,它們是描摹物體形象的符號,所以被稱為象形文字。古埃及人認為象形文字是月亮神的發明。象形文字通常被刻在神廟的牆上,主要是神廟中的僧侶(祭司)使用,所以古希臘人稱它為「聖書」。 古埃及中王國時期開始以用細小的蘆葦製成「筆」,在紙草 上寫字,由此象形文字出現了一種簡化的僧侶體。
  • 穿越古埃及和古羅馬,你能找到湯姆嗎丨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中文版的封面同樣是找找書,沒想到現在的繪本設計已經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我打開後看到還配送了桌遊和《古埃及勸學信》,這設計用心程度也是沒誰了。比如《穿越古埃及尋找湯姆》一書中出現的尋找的場景都是古代埃及特別有代表性的場景:金字塔、尼羅河、神廟、貴族官邸、木乃伊下葬等等,你說這樣的尋找過程中是不是也會啟發小朋友去尋求一些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呢?更何況書本的側頁裡也會對這些做出簡單的介紹。
  • 桌遊圈大佬晉級指南——桌遊術語全解釋
    剛加入桌遊圈的新人最怕和大佬一起討論桌遊,因為總會被一些桌遊術語搞的頭大。什麼token啊,嘴炮啊,互車啊,感覺很難融入其中。不過不要擔心,今天就給大家舉例一些常用的桌遊術語,並解釋一下它們都是什麼意思。讓大家入圈輕鬆,快樂桌遊。
  • 高期待桌遊《寒霜迷城》眾籌項目推遲一周開啟
    《寒霜迷城》(Frosthaven)是《幽港迷城》(Gloomhaven)的續作,原計劃3月24日開啟的Kickstarter籌款現推遲到3月31日。Cephalofair工作室目前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導致許多員工被隔離,工期延誤,所以《寒霜迷城》的Kickstarter籌款計劃不得不推遲。雖然團隊依然在遠程辦公,但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讓眾籌正式啟動。
  • 科學家通過木乃伊基因揭秘古埃及人起源:與如今的埃及人不同
    相比之下,現代的埃及人則從非洲中部人群繼承了更多的基因。  論文的聯合作者Johannes Krause還提出了另一個發現:在1300多年間,埃及經歷了亞歷山大大帝、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和亞述人的輪番徵服統治,古埃及人的基因卻呈現出了連續性,並未出現明顯改變。  從木乃伊身上提取DNA信息並非易事。
  • 話說埃及: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及文字的形體變化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及文字的形體變化。語言學家發現,古埃及語的音節也由元音和輔音音素組成;音符有一部分表示簡單的音節(一個輔音加一個元音),另一部分表示複雜的音節(2個輔音或3個輔音加上幾個元音)。但是,元音在詞形發生變化和派生新詞的情況下,會發生變化,甚至脫落。這樣的後果是幾乎無法了解早期埃及語的實際發音。對埃及語的元音也很難探明究竟。
  • 古埃及人的獨特生死哲學|文內限量福利,購書贈專屬文創!
    其中有段經文寫道: 不要為了站到諸神那邊而謊稱我有罪,不要在掌管來世的主神奧西裡斯面前詆毀我。我知道,你會讓天平保持平衡,你會證明我的清白。諸如此類刻在聖甲蟲上,或者記錄在莎草紙、寫在包裹木乃伊的亞麻布上的經文,便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亡靈書」,也有版本譯為「死者之書」或「來世之書」,是古埃及人關於未知死後世界的瑰麗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