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靈》鬼太郎篇:母親在抱怨,父親在逃避,兒子在地獄

2020-08-23 沐沐Ning

充滿爭吵的家庭,對孩子來說就如同地獄。

你擁有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 是有著和諧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深受同伴羨慕?
  • 還是充滿了爭吵,夫妻爭執不休,互相指責對方,看孩子不順眼,覺得哪裡都比別家孩子差?

母親的指責,孩子的沉默

如果是後一種,你會尋找原因嗎?

你知道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會給孩子造成一個多大的心理陰影嗎?

或許,孩子一直覺得自己生活在地獄吧。

七歲的地獄鬼太郎

地獄鬼太郎是被忍無可忍的母親提溜到山中康裕教授處的。

這孩子一旦到了晚上睡覺時候,就會大吵大鬧,一直喊著「有鬼」,把全家人都鬧得不能安睡,好不容易哄睡了孩子,凌晨時候又會被驚醒,天天做噩夢

噩夢是有點驚悚啦

如果說一開始父母還是很擔心,怕孩子受到了什麼驚嚇,一天天過去,在父母的安慰下地獄鬼太郎依舊是這個樣子,那麼所有的擔憂受怕都變成了不耐煩

母親對山中康裕教授抱怨:「您看著孩子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這世上哪有鬼啊?

畫中的惡鬼

地獄鬼太郎在母親抱怨時一言不發,但是神情緊張,雙眼中透露出來的情緒是畏懼不安,送走母親後,他依舊很恐懼。

於是,山中康裕教授給了他幾張紙與畫筆,讓他隨意宣洩。

他接過畫筆後,就在紙上塗抹起來。

其實惡鬼是代指父母

  • 一隻紅鬼:頭上有兩個尖角,露出了獠牙,不斷咆哮
  • 一隻藍鬼:露出了恐懼的神色,頭上只有一個角

地獄鬼太郎覺得自己一直生活在地獄中,被兩隻鬼包圍住,因此哭鬧不休,可是沒有人理解他。

母親的指責

山中康裕教授發現,每次地獄鬼太郎半夜做噩夢,認為有鬼時,晚上父母都吵過架,敏感的他找到鬼太郎的母親了解情況。

母親對著他抱怨不休那個男人結婚前特別溫順,但是現在完全變了

整天不好好工作,每天晚上不回家,要在外面飲酒、賽馬,完全不顧及家人。

媽媽在抱怨

有時候打麻將到深夜,大手大腳花錢,太不像話了!

自己是個非常努力的人,為這個家做出這麼多,對方卻是個吊兒郎當的人,實在不能原諒

於是,她這幾年經常指責丈夫,和丈夫爆發爭吵

父母是惡鬼,家庭是地獄

對此,山中康裕教授理解了地獄鬼太郎的心理,對孩子來說,這個家就是地獄啊!

鬼太郎繪畫中的兩個鬼,就是鬼太郎的父母啊!

家=倒塌的房屋

他們的家,就像是倒塌的房屋

父母只考慮自己,而沒有為孩子考慮,母親認為錯的就是丈夫,專注於抱怨丈夫,對孩子的關注,在這幾年就少了。

逃避的父親

在後一次治療時,是鬼太郎的父親陪孩子過來的。

他有些羞愧:對待孩子,他確實不算是一個好父親

整天喝酒,沉迷娛樂。

逃避的父親

但也要理解他,一個大男人,隨便做什麼都要聽從妻子指示,一回到家就被問這問那,追根究底,花錢也得匯報,誰受得了

於是,他不知不覺就往外跑,不願意呆在家裡,也就忽略了孩子

消失的惡鬼

父親和母親達成和解後,地獄鬼太郎最後一次繪畫中,惡鬼消失了。

這說明,孩子感受到了家庭氛圍的變化,一直以來困擾孩子的,就是父母的爭吵,讓他感受到身處地獄。

在你的家庭中,會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談戀愛的時候對方什麼都好,但是一旦走入婚姻的殿堂,就會發現,另一半似乎不再是想像中美好的模樣。

因為談戀愛是兩個人,結婚是兩家人。

一旦走入婚姻的殿堂,要想好了!

結婚後,討論的不再是風花雪月,而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等感情消磨光了,剩下來的就是無窮的爭吵。

這個時候,會給你的孩子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

或許,在孩子的眼裡,你們不再是親愛的爸爸媽媽,而是恐怖的惡鬼了。

沐沐碎碎念:孩子最敏感的……特別是那些家庭爭吵不休,但又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孩子不離婚的,求孩子心理陰影面積?

這裡是沐沐,愛美食愛動物愛生活,熱愛碎碎念(* ̄︶ ̄),歡迎大家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兒子在幼兒園經常被欺負,母親霸氣的育兒方式,半年後孩子大變樣
    導讀:兒子在幼兒園經常被欺負,母親霸氣的育兒方式,半年後孩子大變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子在幼兒園經常被欺負,母親霸氣的育兒方式,半年後孩子大變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看看不抱怨的母親培養出的孩子有多牛
    ,那麼,當母親對孩子指責和抱怨否定孩子的時候,體現出的是她「對生命的否定」,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經常受到母親斥責和抱怨的孩子,在行為上會表現出懶惰、內向、自卑,沒有活力,不愛惜自己,甚至抑鬱,一個人不想好好活著!不抱怨的母親為孩子留下的總是面對難題,尋找解決方法的正面的積極表率!而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基本上都特別的出色,表現出優於他人的自信和創造力!
  • 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
    如果說,父親是山,母親就是海;山給人依靠,海撫慰人心。如果說,父親是燈,母親就是火;燈照亮方向,火帶去溫暖。家庭,就是由父親、母親,共同打造的。《孔子集語·易者》上有云:「人道之興,必由夫婦。」根據母親的反映,因為兒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矛盾,在回來的路上批評了孩子幾句,開車行駛至盧浦大橋時,兒子突然跑出車門,縱身一躍,跳入橋下。跟著孩子身後跑出來的媽媽,伸出手卻只能碰到孩子的腳跟。這則新聞,不禁讓人唏噓不已,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 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個母親的世界裡,而不是父親、母親和諧共存的世界。但當孩子開始失控,「缺席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又會使得家庭系統重新達到一種病態的平衡。因為男人沒有責任,父親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顧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很多母親抱怨:你們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麼辛苦?但男人也會說:我養家也很辛苦!
  • 父親的格局越大,孩子走得越遠;母親的情緒越穩,孩子飛得越高
    其實反過來也依然成立,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而孩子則是父母的影子。如果說父親是山,母親就是海。山給人依靠,海撫慰人心;如果說父親是燈,母親就是火。燈照亮方向,火帶來溫暖。《自卑與超越》中曾說道:「父親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許多孩子終其一生都把父親視為他們的偶像或者最大的對手」。
  • 缺席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經常有些關於掌控欲強的母親毀掉了整個家庭的說法,而其實如果從家庭視角來看,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並不會橫空出來一個掌控欲很強的母親。在中國式家庭的體現就是,當孩子擁有一個缺席的父親的同時,還會有一個焦慮的母親。
  • 愛訴苦抱怨的媽,你給孩子的負能量,已發出警告!
    每個母親對孩子都有很多的期盼和給予,但是鼓勵的方式往往容易變成了「賣慘」「抱怨生活」「哀怨自己的命運」。結果最後,就是孩子看著眼前的媽媽,儼然就是一個負能量源泉。一、父母的抱怨,會在孩子心裡留下灰色地帶民國才女林徽因,在建築、文學等領域都有很高的建樹。
  • 父親是山,母親是海,家庭風氣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一個家庭的重要組成成員中,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和諧氛圍和能量場,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關乎著一個孩子的未來。家中無錢讀書,歐母便自己教兒子,一直苦心栽培孩子。因為有了母親的堅持和期許,23歲的歐陽修實現了人生的逆襲,高中進士,被授予官職。然而,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人的命運往往受時代左右,歐陽修也未能倖免。為官期間,歐陽修因支持範仲淹維持新法,遭到貶職。這個時候,歐母並未氣惱抱怨,反而寬慰兒子:「因正義而貶,怎能說不光彩?
  • 電影《尋槍記》作者: 我的父親母親
    他筆下的父親母親,是那樣的樸實無華,讀起來直擊心靈。這是一對普通的鄉村教師。在教師群裡,他們可能地位最低,卻牢牢堅守著為普及基礎教育的最底層防線。他們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鄉村教師的縮影。】正如我在沒有思想以前我不能意識我是個教師的兒子。父親告訴我,在我出生的那天黎明,我的哭聲劃破校園,像鐘聲嘹亮。上天註定我一輩子成為他們的兒子,我別無選擇。
  • 兒子抱怨作業多不想讀書,父親同意給辦退學,兒子後成文壇名人
    我們都很心疼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和老師給的任務太重了,喊了多少年的「減負」,其實效果都不太明顯。這是一個社會現象,因為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了,所以在學習上的門檻就高了。即便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釋放天性,讓孩子什麼「班」都不參加,自由自在的成長,但是當別的孩子都多才多藝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會,這樣的落差,其實很多家長是不能接受的,也對孩子的發展並不好。
  • 面對抱怨的母親和脾氣暴躁的父親,該怎麼辦?
    母親抱怨是因為生活壓力大,工作上,感情上都有,本質還是文化不高,認知比較有限,總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而且以前有輕度抑鬱,喜歡懷疑父親,有事喜歡往負面想,心直口快喜歡抱怨。其實母親最近抱怨比以前好很多了,父親脾氣暴躁是因為他總覺得自己的付出沒被看到,人內向偏激,自尊心比較高,前些年下崗,又因為正值我高考想顧家,母親薪水還能維持,自己老本也可以維持家用水電煤氣等,但是花了些錢買股票被股市套牢,人又沒收入,更加暴躁,發起火來說狠話,更可怕扯到生死那種。
  • 【育兒有招】母親的教養+父親的品行=孩子的素質!
    父親對兒子實行拳腳教育,兒子在幼兒園會經常跟小朋友打架;要求女兒舉止端莊、禮貌待人,母親卻對鄰居惡語相向。加拿大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兒童可以通過觀察、閱讀、聽他人講述來學習模仿人類的行為。班杜拉及同事的一項著名研究證實了這個觀點。
  • 心理學家胡慎之: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個母親的世界裡,而不是父親、母親和諧共存的世界。但當孩子開始失控,「缺席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又會使得家庭系統重新達到一種病態的平衡。因為男人沒有責任,父親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顧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很多母親抱怨:你們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麼辛苦?但男人也會說:我養家也很辛苦!
  • 兒子唯母親馬首是瞻,侮辱父親,要錢都不夠格。枉為人子
    一個農民的兒子,靠著自己母親的親戚謀了一份工作,從此,變得驕傲自大,不可一世。城裡買了房,花的大部分還是父親的血汗錢,卻接走了母親,留下了父親,還叮囑父親把家裡打理好,為此,他的母親覺得自己的兒子做的很對,認為他的兒子是一個成熟的男人,有責任心,知道為家裡著想。
  • 婚內失戀的夫妻關係:「缺席的父親」&「討愛的母親」?
    母親於是透過和孩子建立緊密共生關係來感受被需要、被愛,而父親則將這份失落感投注在事業或者其他事物上面。在孩子還小時,因為母親可以為小孩忙東忙西,父親把注意力放在嗜好和事業上,父母雙方雖然感情不親近,但由於各自忙於自己的事務上,所以兩條平行線也是沒什麼衝突。
  • 父親如何守護兒子的心靈——電影《美麗人生》推薦
    圖片來源:啟加家庭教育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在自己的樂觀精神支撐下,不僅娶得心中女神,更是用生命守護兒子的純真心靈。電影《美麗人生》言小人物而寫大愛,父愛的沉重在兒子長大後的會議中更顯珍貴。男主角是一名普通的平民,在回家的路上邂逅女主,灑脫地向她問好:「早安,公主!」男主憑藉自己的獨特魅力贏得女主芳心,並且結婚生子,朝夕為伴。普通人的生活雖談不上富足,但卻是充實快樂的。可是高興時有多陽光,痛苦時就有多黑暗。突如其來的苦難打破了往日的寧和。
  • 父親不讓兒子玩手機,兒子鎖門不讓父親回家,結果悲劇了
    導讀:父親不讓兒子玩手機,兒子鎖門不讓父親回家,結果悲劇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親不讓兒子玩手機,兒子鎖門不讓父親回家,結果悲劇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越來越多的家庭陷入這種模式,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家庭問題便由此產生和爆發,你家裡是否是這樣呢?原始社會中,爸爸會帶孩子出門打獵,去探索世界。而現在,爸爸沒能成為家庭的重要角色,他藉口工作逃避家庭,是家庭關係中一個影子式的爸爸。對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淪為了旅館。
  • 30歲的兒子不工作,整天宅在家玩遊戲,父親卻說都是母親的責任
    可是長大以後都變了,要不夢想實現,要不就安於現狀,要不就是逃避現實今天這個男子就是已經30歲了,大學畢業了好幾年,一直沒有工作在家裡面,整天最喜歡的事兒就是拿著手機玩遊戲。他的父親說,自己也曾經出去工作過,但是,嫌工資太少太累,幹了兩天就不幹了。
  • 母親被自家孩子掌摑後報警,民警批評教育,父親:他還是個孩子
    網上曾經有這樣一個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一位母親因為13歲的兒子打自己耳光所以報警,當民警到現場了解情況時原來這家的男主人由於在外做生意,平時很少有時間管孩子。孩子從小由母親撫養長大,因為母親比較溺愛孩子,才導致性格越來越霸道、叛逆。平時經常和母親頂嘴,根本不把母親的話放在心上。這天孩子在沙發上玩手機,母親問孩子自己做的包子好不好吃,孩子根本不搭理,母親多問了幾句,沒想到孩子竟然跑過來直接給了母親幾個大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