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2日 09:26 來源:東南網
參與互動(
)
2005年,大陸開始換發採用晶片卡技術製作的二代身份證,10年期滿,大陸居民目前開始扎堆換新證。應該說,在身份證製作技術方面,臺灣遠落後於大陸。目前島內居民持有的身份證仍是紙質版的,直到近日,臺「內政部」才透露,規劃於2017年換發晶片身份證,並將其打造成集駕照、健保卡、捷運卡於一身的一卡通。不過,面對個人資料洩露、成本高等疑慮,以及在野黨可能的掣肘,臺灣能否如期讓身份證更新換代,仍有很大疑問。
臺欲打造全球最先進身份證 是能當駕照健保卡的一卡通
隨著兩岸經濟實力的翻轉,大陸在不少領域漸漸比臺灣領先,甚至已將其甩幾條街了,身份證技術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大陸在2005年即啟動二代身份證的換發工作,這種二代身份證採用「非接觸式IC卡技術」,防偽性能大幅提高,也有利於實現信息共享,加強社會管理。
相比,臺灣身份證更新換代頻率很快,曾在1947年、1954年、1965年、1976年、1986年、2005年六度換發身份證。早期臺灣身份證紙張粗糙,很容易偽造,經過幾次換發後,防偽功能有一定提升,但目前仍是紙質版,顯得較為落伍。臺當局目前正規劃第七代身份證,採用晶片技術,在功能上實現大躍進。
雖然起步遠較大陸落後,但臺當局雄心勃勃,按「內政部」規劃,後年島內將誕生首張晶片身份證,集整合報稅、駕照、健保卡、捷運卡、電子投票等功能於一身,是智慧一卡通。有當局官員形容,新一代身份證將宛如「變形金剛」,也將是世界最先進的身份證。
據了解,這項計劃已初步獲得「行政院」支持,「內政部」正積極爭取編列前期規劃預算,並會與各「部會」充分溝通,讓身份證換發工作「只準成功,不許失敗」。
個資洩露疑慮加上花費巨大 臺灣推行新身份證恐不順利
事實上,晶片身份證風靡全球時,臺當局過去也考慮使用這一技術,但遲遲推動不了,個資洩露風險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臺灣擬於2017年使用晶片身份證」消息發布後,很多網友在網上留言表達這種疑慮,網友「new-shawks」表示,臺灣是個詐騙島,有20萬人以此為業,島民要小心了!網友「kaowango」指出,系統工程師可以把資料賣了,全民一卡通,對人民威脅有多大?詐騙事件幾乎天天有,萬一遺失,全部家當可能就不見了。
對此,臺「行政院」資深網路工程師王景弘表示,將證件的「服務識別」和「身份識別」功能分開,就不致有太大問題,只要做到讓一卡通是「不帶資料的鑰匙」即可,即身份證本身不保存民眾身家資料,掉了被人撿到,對方也不知道可以開哪家、哪扇門。臺「內政部」資訊中心主任沉金祥則說,各事業主管機關在封閉型系統內連通,應不會有洩露個資的問題。
據悉,臺灣若有1800餘萬人換發晶片身份證的話,將花費幾十億元新臺幣,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俗話說「提錢傷感情」,果然,不少臺灣網友藉此痛批當局「自肥」、「勞民傷財」;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在「立法院」質詢時也質疑「民眾又要花錢了」。可以預見,由於民粹以及藍綠惡鬥,相關預算和法案不會順利在「立法院」通過,民眾能否在2017年領到新一代身份證,仍有很大疑問。(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