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學校逐漸開學,孩子們幾乎「生鏽」的大腦終於要開竅了,不管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學習壓力都很大。隨著一個漫長的假期的結束,孩子們的學習情況遠遠不如以前,很多孩子記性越來越差,單詞記不住,背課文也不行,數學題忘記公式,各種漏洞百出,所以要及時給孩子補充大腦影響,還他好的記憶力。
記憶力是如何形成的呢?
人腦負責記憶的部位,主要有三個:內嗅皮層、海馬體和新皮層。記憶的形成是一個存在於大腦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初大腦只能暫時存儲記憶,記憶中有個過程叫做編碼,就像是計算機一樣,當我們大腦接收到一個信息後需要經過腦神經的編碼然存儲到大腦中,等日後需要這段記憶的時候會自動從大腦中提取。主觀喜好決定哪些事容易被輕易記住,哪些不容易被記住。
導致孩子記憶力下降的3個習慣
1、經常熬夜
健康狀態下人的交叉神經白天比較興奮,而晚上則處於休息狀態,如果經常熬夜交叉神經卻在晚上興奮,熬夜後的第二天白天腦子就會不靈活,頭昏腦脹、腦供血不足,記憶力自然就會衰退。
2、不吃早餐
據調查很多近一半孩子有不吃早餐或者早上挑食的情況,經過一晚上的消化,體內的營養物質已經明顯不足,早晨很容易缺乏能量,大腦和身體各器官也不能及時獲取能量,從而影響白天的學習。因此,不管早上是否有胃口一定要認真對待早晨,多補充高蛋白食物和新鮮水果,儘量少吃油條等含飽和酸的油炸食物。
3、痴迷於電子遊戲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有利有弊,大多數人用來工作和娛樂,但是很多學生卻沉迷於手機遊戲。大腦每天記憶的東西有限,如果長期玩遊戲,大腦海馬體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惰,記憶力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很容易出現丟三拉四的情況。
記憶力差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
(1)直接導致成績下降
記性差背書不會,單詞記不住自然而然考試成績差,父母和老師同學都會有異常的看法,在孩子的成長時期總是受到外界的消極評價對於孩子的性格和自我意識會產生影響,使得缺少自信心。
(2)引起不良生活習慣
記憶力差的孩子做事常常丟三落四,多數還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表現為無精打採,心不在焉,或者想入非非,老走神,粗心,馬虎,差錯多,拖沓,磨蹭,一心多用,有始無終,學習、做事質量低,效率不高,這些不良的表現都將對孩子產生消極作用。
多給孩子吃它,健腦又補腦,提高記憶力
對於補腦,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核桃,核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因此吃核桃對人的心臟有一定好處,每天早晚各吃幾個核桃會對身體有很大幫助,但是不能吃的太多,每天最多4個,吃得太多會出現大便乾燥、鼻出血等情況。除此之外還有1物-烯酸素,它能夠刺激神經元的生長和神經突觸的產生,加快神經中樞在大腦的信息傳遞功能。同時,作為海馬體存儲信息的「動力源」與「催化劑」,這種營養素能將海馬體內的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從而提高孩子記憶力,還能促進腦部發育和預防近視,所以,家長不要單純的只給孩子吃核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