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了,寶寶冬季穿衣大有講究,這樣穿讓孩子少生病

2020-12-09 可可醬媽咪育兒

最近溫度降得厲害,北方很多地方都下起了雪,身在南方的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來自冬的寒意。


一到冬天,孩子的穿衣問題,可以立馬升級為一場家庭大戰。


都說,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這句話放在我們家也特別適用。


每當降溫時,奶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孫子添衣服。老人家覺得,氣溫降低,孩子容易著涼生病,所以寧肯捂著,也不能凍著,於是裡三層外三層地把衣服給添上。


而我和老公則認為,小孩的新陳代謝比成年人活躍,體內會產生更多的熱量,所以體溫要比大人高,可以少穿點,凍一凍還更耐寒呢。


儘管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可因為雙方都堅持自我,互不妥協,難免一場激烈battle,最終的結果往往非常搞笑,我和老公出門後,奶奶悄悄給娃加起了衣服。



為了徹底結束這場「穿衣戰」,我特意帶著奶奶去請教了一位兒科醫生朋友。


一問才知道,其實呀,孩子冬季穿衣這件事,可大有講究,光有溫度不行,還得兼顧舒適度。怎麼做到呢?話不多說,咱們直接分享乾貨啦~


01

合理添衣

不「捂」不「凍」


考慮到醫生朋友比較忙,見面之後,我省去了寒暄,單刀直入,問起我和婆婆之間矛盾的關鍵點:「捂」和「凍」,哪個做法更可取。


朋友的回覆是,兩種做法都不可取,尤其是不能捂著孩子,因為這樣容易引起「捂熱綜合症


有些家長,特別是老人,對捂熱綜合症可能沒什麼概念,但它的危害真的不小呢。


當孩子因為穿太多、蓋太嚴、捂太久,體溫升高,於是產生脫水、缺氧,或導致代謝紊亂、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問題,嚴重的還可能失去生命。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小寶寶身上,而這樣的悲劇發生得還不少。尤其是孩子發燒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喜歡捂汗,覺得捂一捂出出汗燒就退了。其實這麼做是不對的,不但退不了燒,還很容易引起捂熱症候群。


回想起兒子第一次發燒的經歷。6個月不到的他,有一天睡到半夜突然燒起來,小臉滾燙通紅,睡著了還哼哼唧唧的,難受極了。


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景,真的是燒在兒身,痛在娘心。一邊心疼著,一邊自責自己沒有照顧好他,恨自己不能代替孩子生這場病。


當時婆婆也堅持要捂汗,說捂一捂燒退得快。好在慌亂中的我還保留了一絲理智,堅決拒絕,不然真捂出問題來,追悔莫及呀。


這裡也再次提醒家長,孩子發燒千萬別捂汗,散熱降溫、多喝水、吃退燒藥才是正確的選擇。



扯得有點遠!說回到天冷穿衣的問題上,到底該怎麼合理添衣,兼顧溫暖和舒適呢?


這裡介紹國際權威育兒機構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方法——將24℃作為增減衣服的衡量標準,當氣溫低於24℃時:


➤1歲以內的嬰兒,可以比大人多穿一件厚度適中的衣服;

➤1-3歲的寶寶,和大人穿得差不多就行;

➤3歲以上的大孩子,只要自己不覺得冷,就不用加衣服了。


不過呢,這個方法也只是個參考,並不是絕對的。畢竟每個寶寶的體質不一樣,而且大人對冷暖的感知有時候和孩子也會不一樣。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先試試,看看孩子的反應,再做適當調整。


02

孩子冷不冷?

這樣判斷更簡單!


其實要不要給孩子加衣服,道理很簡單:冷了就加,熱了就減。


可怎麼知道孩子冷不冷呢?許多家長習慣摸摸孩子的手腳,覺得手腳冷就是冷。其實這跟捂汗一樣,也是個誤區呢,冬天手腳冷是正常的,但這並不代表全身都冷。



有個更靠譜的方法是,摸摸孩子的頸部和背部


如果頸部和背部是溫溫的,不出汗,說明溫度是合適的;如果溼熱出汗就說明太熱了,而冰冷冰冷的那就是涼了,要適當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增減衣服哦。


03

要溫度也要舒適度?

試試「洋蔥式穿衣法


當媽的都知道,孩子不可能像大人那樣安安靜靜地在一個地方待很久。他們活脫脫一隻小神獸,除了睡覺以外,其它時間幾乎都在蹦躂,而且比大人更愛出汗。



一出汗就得脫衣服,一脫衣服容易感冒,不脫吧孩子又熱得難受。於是只能頻繁地切換於脫衣和穿衣之間,這忽冷忽熱的感覺不好受不說,還打擾了孩子玩耍的興致,孩子往往不願配合,打死也不肯再穿上衣服,最後只能以一場清涕橫流收場。


怎麼個穿法才能既保暖又穿脫方便呢?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超實用的方法——洋蔥式穿衣法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感覺挺奇怪的,難道要把孩子一層一層裹得跟洋蔥一樣?其實不然。


「洋蔥式穿衣法」的核心在於,一層一層地穿,就像洋蔥一層包一層,可以根據場合與溫度,一層層加上或脫下來


具體可以這樣操作:

從內到外分3層來穿搭

➤內層:穿透氣、排汗的衣服,比如貼身內衣;

➤中層:穿保暖效果好的衣服,比如羊毛衫、毛衣、衛衣等;

➤外層:穿防水防風的外套,比如羽絨服、風衣等,可以根據溫度來選擇衣服的厚度。


一般情況下,我還會多備兩樣東西:一條幹毛巾和一件小馬甲。


如果孩子活動出汗了,先用幹毛巾把孩子身上的汗給擦乾,再脫下外套,套上小馬甲。這樣即使在大風呼呼的室外,也不用擔心孩子被吹感冒了。



最近南方氣溫變化大,早上和晚上冷得人直打哆嗦,中午又熱得難受,洋蔥式穿衣法也同樣適用哦。


如果覺得文章有用,請把它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吧~

相關焦點

  • 冬季寶寶穿衣法則「三暖二涼」,媽媽早知道,寶寶少生病
    中醫學中也有提到「忍三分寒,穿七分暖」,想要提高寶寶的抵抗力,讓寶寶不生病,並不是穿的越多越好,有時候適量少穿一點,反而會更能激發寶寶的抵抗力。冬季並不是胡亂給寶寶穿衣服的,是有講究的,「三暖二涼」就是寶寶冬季穿衣的黃金法則,具體哪三暖,哪二涼,不知道的寶媽,趕快看看吧。
  • 一入冬寶寶就小病不斷?冬季穿衣很有講究,別再亂「捂」了
    寶寶有同款表現的家長要注意了:穿衣很有講究,別再亂「捂」了‍相信很多家長和我這位閨蜜一樣,尤其一些老年帶娃群體更是如此,因為覺得孩子會冷,所以一出門就會給他們裡三層外三層地捂個嚴嚴實實。這些家長正是走進了穿衣的誤區,認為到了冬季天氣轉涼,就應該給孩子穿得厚一些,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孩子喜動,出的汗也會比成人多,冬季期間孩子感冒基本上都不是凍的,實則是因為穿得太多捂的。
  • 天冷降溫別給孩子這樣穿,生病了後悔都來不及,家長只需這樣做
    而有種冷叫做「奶奶覺得你冷」。近日陝西鹹陽因天氣降溫,4歲萌娃被奶奶套7層衣服上幼兒園。孩子體態臃腫,完全伸展不開運動,中午有喊熱,老師拉開衣服一看驚呆了,掀開衣服一數,居然有7層。感覺只要天氣一降溫,家長就拉起了警鐘,開始給孩子穿厚衣服,生怕孩子凍感冒發燒,怕看的孩子生病難受,自己心疼。但有時盲目的因天氣變化就給孩子穿過厚的衣服,反而會更容易讓孩子生病。因為孩子本來運動量就大,穿的太多,孩子運動起來不方便,而且容易出汗,一冷一熱,更容易感冒發燒。
  • 天氣轉涼,想讓寶寶少生病,穿衣時堅持「三不要」原則很重要
    前幾天陪嫂子去聽了市裡中醫院舉辦的一場講座,講座的教授指出,天氣轉涼後,在有關小寶寶的護理方面,家長們有很多細節都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對一些體質本就弱的寶寶來說,若家長希望寶寶少生病,單說穿衣這一個方面,家長們就要注意很多。教授指出給娃穿衣時,堅持「三不要」原則很重要。
  • 寶寶冬季穿衣有講究,家長給孩子穿搭小妙招,和感冒說再見
    寶寶不會自己添減衣服,這就需要家長好好去引導和監督了,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好家裡小孩子的穿衣問題呢?不論是南北方都有取暖的設備,怎麼才能避免因為這些溫差大的情況下,孩子不感冒呢?寶寶冬季穿衣指南:1、如果家裡面沒有取暖設備的話,在家可以給孩子穿上一件細軟的薄棉襯衣再加上一件棉背心或者毛背心即可,因為室內的溫度會比較暖所以這樣穿是足夠的,如果你怕孩子會冷可以把裡面那件薄棉襯衣換成保暖的衣服,在配上背心即可。
  • 早晚溫差大寶寶易著涼,掌握秋季穿衣法則,寶寶少生病媽媽更安心
    ,寶寶穿太多反而易生病,秋季不要亂穿衣網上聽過的一個段子: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穿的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兒科醫生也多次提醒家長們,因穿衣過多而導致生病的孩子不在少數。很多家長還不太理解,認為秋天降溫了,給寶寶穿的暖暖的,怎麼反倒成了傷害寶寶了?秋季真不知道該如何給寶寶添衣服了。
  • 天冷降溫易生病,孩子穿衣很重要,父母應遵循「三暖一寒」原則
    為了避免孩子受涼生病,父母都會給孩子多穿衣服。但是穿得多不代表穿得對,太多反而會增加孩子生病的機率。怎麼回事兒呢?前天凌晨,孩子突然發起了高燒,一度燒到39℃。幸好除了高燒沒有其它問題,睡覺也很穩當,早晨起床量了量38.7℃,小臉熱得通紅,趕緊請假吃藥,不到9點就恢復了正常。
  • 寶寶冬天3大「穿衣法則」,這麼穿寶寶舒服不生病!
    現在寶寶凍著的少,捂壞的倒是不少,由於家長怕孩子挨凍生病,給孩子穿得過多、包裹過緊,有的甚至無意蒙住頭部,導致孩子高熱、缺氧,發生抽搐、神志不清,嚴重的會導致腦損傷、呼吸衰竭等「蒙被症候群」的症狀出現。
  • 全國大降溫!寶寶這3個部位「捂」熱了,就能全身暖和冬季少生病
    最近看新聞,國內許多省份都迎來了2020年冬季的第一場雪。初雪後的城市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這樣的美景也是真的很吸引老苗呀!但是雪後也就意味著冬天真的來了,降溫無法避免。今天就聽山東的朋友聊了一件關於冬天的趣事。
  • 幼兒園溫馨提示:冬季這樣穿衣,讓孩子不冷不熱不生病
    冬季,幼兒最容易感冒,其中很大原因是由於穿衣不當引起的。,家長們總喜歡給孩子穿的裡三層外三層,嚴格做好保暖工作。在此,幼兒園溫馨提示家長朋友們:冬季,請給孩子這樣穿衣服!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 冬季衣服別亂穿,避免這3種穿衣誤區寶寶才能少生病
    許多新手媽媽在選購和搭配寶寶冬裝時,往往都以「厚」為首要標準,但孩子還是會經常感冒,很多媽媽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但其實這種以「厚」為準的穿衣搭配存在誤區,不僅會引起寶寶感冒,嚴重了還會引起很多其他的免疫力問題。小億今天就帶媽媽們走出穿衣誤區,這樣穿好看保暖,也讓寶寶在這個冬季遠離感冒。
  • 全國大降溫來了,這3個部位要「捂好」,寶寶才能少生病
    全國大降溫來了,就連被全國瞞著過冬的廣東,前幾天還是豔陽高照,現在也是寒風說來就來。氣溫"斷崖式"驟降,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對於孩子而言更是一個大挑戰。感冒、流鼻涕這些都是小病,只怕有些孩子身體弱,天氣一變化就產生腹瀉、咳嗽等症狀,一不注意還會惡化為其他疾病,留下病根。很多父母都想孩子少一點生病,別老是跑醫院,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做最好的防護。要怎樣熬過冬天,謹防孩子生病?面對全國大降溫,這3個部位要"捂好",寶寶才能少生病。
  • 孩子穿得多更容易生病?秋季超實用孩子穿衣法則,爸媽一定要會
    又到怎麼穿衣都尷尬的季節,總會上演現實魔幻的一幕。不管是大寶寶還是小寶寶,只要天一涼,都逃不過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你奶奶覺得你冷」。現在的天氣,一會熱一會涼,晝夜溫差大,到底給孩子怎麼穿才正確呢?今天,我們就把秋季孩子如何穿衣的事情給講清楚了。看完就知道該如何給孩子正確穿衣,再也不用為了每天給孩子穿幾件衣服和家裡人爭執了!
  • 入秋後幼兒園寶寶穿衣指南,讓孩子少生病!家長必看
    此外嬰幼兒有生理性出汗,許多家長卻忽視孩子正常出汗,一旦寶寶穿衣過多,就會溼透衣服。秋天降溫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寶寶穿衣也應遵循這樣的原則,循序漸進。秋季寶寶穿衣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嚴,以免過多出汗。適當地凍一凍,不僅可以讓孩子逐漸適應涼爽的天氣,增強耐寒的能力,也可以為冬季防寒做準備。
  • 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寶寶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這幾天,我國自北向南都出現了大風降溫天氣,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小夥伴們,你們有沒有感到一絲涼意呢?寒潮來襲,育姐其實不太擔心孩子們沒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而受涼(畢竟給娃捂好是家長的本能!),反而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不要過於緊張,給孩子穿太多,反而生病了。天氣漸冷,寶寶應該比大人們穿厚些,這是常見誤區。
  • 穿得多≠穿得對,孩子穿衣的3大偽經驗,90%的新手寶媽不知道
    寶寶冬季穿衣也是有講究的,穿得太多或者穿得太少,受罪的都是寶寶。    穿得多≠穿得對,孩子穿衣的3大偽經驗,90%的新手寶媽不知道  1)孩子手腳冰涼,一定是孩子冷?  2)冬季寶寶穿得越多越好?  老一輩父母認為孩子穿得多,才不容易生病和著涼,其實不適應的環境反而容易讓寶寶生病。
  • 立秋後寶寶容易生病,穿衣要講究「三暖二涼」
    有一句俗話叫「春捂秋凍」。立秋衣服穿得太多反而麻煩。但是對於身體的有些部位,與身體的健康緊密相關,所以就不能那麼隨意對待了。立秋節氣剛剛過去,空氣逐漸乾燥,氣溫忽高忽低,換季時節寶寶最容易生病,那麼在寶寶的護理上有什麼需要媽媽們注意的呢?
  • 入秋後孩子這樣穿衣少生病
    入秋後孩子這樣穿衣少生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看完秒懂!入秋後孩子這樣穿衣少生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你今天穿什麼?女孩每天都面臨著世界上的問題之一。
  • 冬季大降溫,兒科醫生表示:「捂緊實」娃的這4個部位,能少生病
    近日,全國迎來了大幅度的降溫,天氣一天天冷起來,空氣裡也充滿了寒冬的味道。這時候,人們的保暖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尤其是娃娃,被家長裹成了「小粽子」,裡三層外三層,一舉一動變得十分笨重。大人們總以為孩子抵抗力弱更怕冷,所以會給孩子穿更多的衣服,其實穿太多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須知。
  • 小兒推拿李波:冬季兒童穿衣指南,寶寶穿衣,冷暖有道
    小兒推拿李波:冬季兒童穿衣指南,寶寶穿衣,冷暖有道!冬天,天氣寒冷,幼兒園裡感冒咳嗽的孩子不在少數,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衣服沒穿對。穿太少,會受涼感冒,但穿太多,又會熱傷風感冒,到底該怎麼穿成了一家人爭吵不休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