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稱日語太高級 中國網友懟:學個漢字偏旁還學出優越感了

2020-12-16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文/趙雯珺】尊敬的中國網友,您好,這裡有一封來自日本網友的挑戰書……

請問您選擇:

A.趕緊拆開別廢話

B.甭管是啥,戰戰戰

C.再來十封

既然您已經選擇完畢,那麼挑戰書的內容是這樣的↓

近日,有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文稱:

「你們會讀這句話嗎?「3月1日は日曜日で祝日、晴れの日でした」我覺得大家應該都會讀,但是在海外的日語學校把這句話當成了超級大難題!你們注意到了嗎?「日」這個字的讀音全部不一樣。」

推特截圖

截止今日,這篇推文已獲12萬次轉發,14萬次點讚。日本網友紛紛表示,日語實在太高級了!

納尼?什麼意思?讓我來解釋一下。

「3月1日は日曜日で祝日、晴れの日でした」

首先這句話的意思是:3月1日是周天、是節日、是一個晴朗的日子。

然後正如推主所述,用日語來讀的話,這句話裡面的5個「日」字,讀法都不同。

第一個日:ついたち

第二個日:にち

第三個日:び

第四個日:じつ

第五個日:ひ

怎麼說呢,這青蔥少年圖樣圖森破的趕腳……不過也不能怪人家,日本人怎麼能想到漢語裡有一種神奇的字叫做多音字。

5個音簡直是分分鐘的事兒

和:

hé 和解

hè 隨聲附和

hú 打麻將和了

huó 和面

huò 和稀泥

心疼

總之,日本網友就是覺得日語簡直太膩害~太深奧~太高級了!


日語厲害了


真的誒!

日語太深奧了!


即使是日本人,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也很難吧


我去!

日語太牛X了!!


我老婆(中國人)輕輕鬆鬆就讀出來了,震驚!


日語太難了


因此日語才比較好讀吧

與其他歐美語言相比,日語可以做到速讀


為什麼能使用這麼高級的語言,卻沒法兒講英語?


寫東西的時候還要轉換成漢字實在麻煩

英語就很流暢,更加輕鬆


日語難到讓日本成為了一個對話和演講都很爛的民族

真是太無能了

中國網友知道後,微微一笑,這樣說道(評論均來自@糊塗蟲網)

@網友

中國古代有一種詩體叫迴文詩、思妻詩: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陽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這首詩倒過來念(字也要倒著念)就成了思夫詩,試問全世界除了漢字,哪一種文字可以辦到。

@網友

這個更厲害拿去給日本人看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網友

我只服中國足球隊和中國桌球隊,一個誰也打不過,一個誰也打不過。

@網友

那麼日本人來理解這個試試……戀愛的三個階段:第一,喜歡上一個人。第二,喜歡上一個人。第三,喜歡上一個人。

@網友

領導:你這是什麼意思?小明: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領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小明:小意思,小意思。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小明: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明:是我不好意思。來解釋一下:以上「意思」分別是什麼意思?

@網友

日語難,是因為裡面有中國字。

@網友

學了些半截漢族,漢語偏旁,還學出優越感了。

@網友

別說別的,去醫院醫生那裡拿張藥單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其實也有部分日本網友在評論中提到了漢語,覺得好像更厲害一點

畢竟同一個世界,沒人看得懂的藥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稱日語太高級網友懟:學個漢字偏旁瞎優越啥?
    【觀察者網 文/趙雯珺】尊敬的中國網友,您好,這裡有一封來自日本網友的挑戰書……請問您選擇:A.趕緊拆開別廢話B.甭管是啥,戰戰戰C.再來十封既然您已經選擇完畢,那麼挑戰書的內容是這樣的↓近日,有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文稱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為什麼日本文字中含有中文漢字,意思與漢字一樣?
    比如萬葉假名,就是拿dao漢字來對應日語中的發音,實際上是拿漢字來做表音符號。所以,日文中的漢字和漢語中本來的意思沒什麼關係。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
  • 討厭中國為什麼還使用漢字?日本人被問得一臉懵......
    去過日本的國人應該會注意到,讀懂一部分日語並不難,因為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漢字。
  • 日語中來源於中國的漢字,你都寫對了嗎?
    隨著高考日語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國考生選擇用日語代替英語來參加高考,原因就在於日語中有大量漢字,適合中國學生學習,學起來比英語更簡單。日語中的這些漢字,其實就來源於中國。學日語的小夥伴們應該都不陌生,日語的組成有假名和漢字兩部分。其中,假名又分為平假名與片假名。
  • 日本人為什麼能看懂漢字?專家:日語是在漢字基礎上改的文字!
    可是正因為我不是這個專業的,我還有一點優勢,那就是我作為一個外行的人,我看這段歷史的時候,我感興趣的地方興許就是很多和我一樣並不是這個專業的朋友們在歷史在日本文字上感興趣而又看不懂的那一部分。他們要去借鑑一下別的國家的文字,這個聽起來似乎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一個事,但是也未必就那麼簡單。因為我們可以做一個未必恰當的比喻。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漢字在日語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漢字是公元5世紀隨著一批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有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古代日本雖使用日語但僅限於語音上的交流,並沒有自己的文字。 漢字剛剛傳入日本時,日語完全使用漢字書寫,甚至直接用漢語書寫,也就是「口中說日語,書寫是漢語」。
  • 日語文字與中國漢字,令你意想不到的關係
    來源:日本全旅遊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之隔,日語與漢語的關係源遠流長.中國人學習日語比學任何一門外語都覺得容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日語有漢字,讓中國人感到熟悉親切.然而,日語畢竟是日語,日語讓中國人感到易學的同時,也感到有很多難以掌握的地方,比如漢字的變異、假名的難寫,語法的謂語後置等等.
  • 日語中有大量的漢字,但你知道日語假名與漢字的關係嗎?
    日語中的平假名與片假名是從中國漢字演變而來,是以漢字為基礎創造的表意文字。四五世紀時傳入前日本並沒有漢字。片假名是取漢字的偏旁部首而來的。日語中的漢字是公元六世紀自中國引進的文字。日語中大量使用漢字。日語中的全部漢字約有幾萬個之多,但是常用的則只有幾千個。1946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了「當用漢字表」,列入1850個漢字。1981年10月又公布了「常用漢字表」,列入1946個漢字。在教科書和官方文件中,一般只使用列入「常用漢字表」中的漢字。漢字雖源自中國,但歷經沿革,其讀法、語意有些已經跟原來的中文有了很大的出入。
  • 那些日語漢字還是中文漢字的意思嗎?
    小貼士:歷史上,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前往中國。由於漢字傳入日本的時期、途徑不同,加上中國的讀音有地區性差異,所以這一部分漢字的音讀還可大致分為吳音、漢音及唐音三種:   ◇ 吳音最早傳入日本,是摹仿中國南方地區的發音。
  • 日本人平日是這麼學中文的,難怪他們英語不好了!
    看看網上一個日本妹子學習中文的煩惱隨著學習中文的日本人越來越多,網上出現了許多中文學習方法的總結及小竅門。最近就有一位學習中文的日本網友,為廣大正在學中文的日本人整理了方法,看起來還很高大上...然後總結了關於漢字學習的知識與方法。中國的漢字分為簡體字和繁體字,港澳臺一般使用繁體字。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要說到日本受到我國文化最深的還得是文字,文字對於一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它畢竟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東西,不過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是不是真的是由我國漢字演變而來的,學術界還是有不少正義的,我國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日本的演變跟我國漢字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日文就是起源於我國漢字。
  • 漢字源於中國!日本漢字一樣是中國引入的,西方書寫也可用漢字!
    日語是由表意文字的漢字和表音字母的假名(就是類似於中國的漢語拼音)組合而成的語言。一種語言同時具有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書寫體系,這一點不但在東亞地區、甚至在全世界的主要語言中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通漢字在日本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就如開始在英國上層會使用法語一樣。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日文是在借鑑漢字的基礎上發明的:中國唐代時期留學生吉備真備根據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片假名,後來日本人又根據漢字草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平假名發展至今的現代日文書寫系統有一部分是日本人當初直接從中國引入的漢字,一部分是根據漢字偏旁創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還引入了一部分羅馬字。在古代日本的文化階層普遍是認識漢字的,所以他們也能像越南人、朝鮮人一樣與中原人進行筆談。
  • 日本的平假名與片假名?其實都離不開中國的漢字
    日本早先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只有自己的口語。隋唐之後,漢字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用漢字來書寫。可是在那時候,讀書識字本來就不是誰都可以的事情,加上漢字又難學,所以基本上只有寒窗苦讀的讀書人和有條件的貴族才能掌握漢字,平民基本都是文盲。一方面是漢字難以普及,另一方面是朝政上精通漢字的人掌權太多,所以「脫漢」的呼聲漸漸高漲。
  • 日本一網友提倡廢除日文漢字學英語!中日兩國網友們的評論亮了!
    >近日,有網友在雅虎智慧袋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就不能把漢字都廢除嗎?日本人的英語近乎為世界最低水平,如果廢除漢字,就有更多時間可以用來學習其他科目了。在問題的下面,有位日本網友的回覆亮了!就算在現在,大家對於從小學開始學英語也是抱著不同意見的,提問的人是認為從小學低年級就應該開始學英語嗎?問題裡既然提出廢除漢字,為什麼句子裡還用了漢字呢?)哈哈哈,這個回答也太過優秀了吧!
  • 偽中國語走紅 不懂中文的日本網友用日語中的漢字聊天
    ,完全不懂中文的日本網友用日語中的漢字聊天。這甚至也紅到中國,因為中國網友也能猜出大概意思。臺灣19日說,這無意間開創了中日民間交流的新局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日本網友用偽中國語交流&nbsp&nbsp&nbsp&nbsp正常情況下,一段日語對話中應當包括漢字(日語當中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等文字符號。
  • 日本人真的不尊重漢字嗎
    原來這位畢生研究漢字的教授,發現漢字是進去了怎麼也轉不出來的魔方,非鬼哭神號不能解決問題。這位漢字專家還做過這樣的統計:《論語》總字數為13700個,用字數是1355字。《孟子》總字數為35000個,用字數是1889字。《詩經》總字數為39000個,用字數是2839字。李白的詩994首,字數約77000,用字數是3560。杜甫的詩約1500首,用字數4350。
  • 在中國極罕見的7個漢字,在日本卻很常見,認識一個就算你厲害!
    在中國極罕見的7個漢字,在日本卻很常見,認識一個就算你厲害!去過日本或者看過日本的影視劇的人都知道,日本的街頭看起來非常親切,因為他們的街頭上有非常多的漢字,即使沒有學過日語,只要看招牌,也能懂個八九不離十,這與古時候日本頻繁來往我國有關,也與當時他們的文化落後有關,不過日本也有創新,比如他們的漢字發音與我們完全不同,還有一些字,甚至都是他們發明出來的。
  • 日語中的「漢字」在日本人眼中是什麼樣的存在?
    所以歸為漢藏語系和孤立語的漢語,和黏著語的日語在面對同樣的漢字時,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日本人的「漢字bug」其實日本人對於漢字的認知如果以中國人視角去看的話,的確是存在bug(漏洞)的,但是,如果真正學習過日語後,你會發現像中國人那樣深的對漢字的了解,可能是無用功甚至是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