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的「漢字」在日本人眼中是什麼樣的存在?

2021-02-06 古今歷史人物

「日語裡面基本都是漢字,除了漢字以外就是一些像韓語一樣的符號文字」。這句話是我採訪了許多對日語根本不了解的中國人綜合而成的。

而且這些人普遍認為中國人因為是「絕對的漢字能力者」,學習「日語」這種「半吊子漢字語言」,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這次我們不糾結中國人是否具有學習「日語」的天賦,我們要聚焦的是漢語和日語的共同點,就是「漢字」,日本人眼中的「和製漢字」和中國人眼中的「漢字」究竟有什麼不同,或者存在何種的理解偏差和思維上的差異呢?我們得先從「對漢字的認識」入手。

對漢字的認識

你會說,對漢字的認識根本用不上我來說三道四的,這個是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漢語」中最基礎的東西。

那麼各位究竟有沒有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日本人和中國人在看同一個漢字的時候,腦海中思維順序和浮現的場景是不是一樣的呢?

我們先用對待漢語的角度去重新審視「打開」這個詞,這是日本人親自問過我的問題,這個日本人是這麼說的:「打開,這個詞我一直不了解,有什麼東西是敲打了以後才能開的呢?問題是罐頭是我撬開的,門是我擰開的,為什麼打開出現的這麼普遍?」。

發現沒,「打開」這個詞在我們使用過程中「打」字被弱化掉了,所以當中國人看到「打開」的時候已經泛指「開」的含義了,而「打開」的發生學本意不會被人重視,只要是將漢語作為母語的使用者,就根本不會考慮「打開」中的「打」字究竟是「敲打」還是「擊打」。

所以歸為漢藏語系和孤立語的漢語,和黏著語的日語在面對同樣的漢字時,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思維方式。

日本人的「漢字bug」

其實日本人對於漢字的認知如果以中國人視角去看的話,的確是存在bug(漏洞)的,但是,如果真正學習過日語後,你會發現像中國人那樣深的對漢字的了解,可能是無用功甚至是不需要的。

日本小學或學齡前兒童對漢字的理解

在名偵探柯南裡,各位應該不止一次的看到成績較差的「小島元太」抱怨漢字太難寫,想全部寫成假名草草了事,但是周圍人都希望元太能夠把漢字記下來。

在小學或者學齡前兒童時期,用假名寫自己不認識的漢字很正常,就和中國的小學生寫拼音一樣正常,但是假名不光是只有拼音的作用。

比如日本人如果將全文用假名書寫下來,輔之以空格,這是最容易幫助日本文盲讀清楚大概意思的方式,但是如果將全假名扔給「漢語母語者」的話反倒效果會變差,因為沒有一個漢字。

比如「はかる」這三個假名單獨出現的時候,無論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都難以知道它的確切意思,日本人如果想知道它的意思,會將它放進原文中知曉它的含義,而是中國人的話則會問「はかる」指的是「測る」、「計る」還是「量る」?中國人會依靠漢字判斷詞彙的意思,但是你單獨的將「測」、「計」或者「量」放在日本人的面前,他雖然能寫出來,但是他不能單獨由這個字聯想到什麼意思。

所以,元太的思維大家應該可以明了了,就是「假名的組合我能夠知道單詞的含義,但是寫了漢字,我反而不知道漢字是什麼含義,花我時間記憶不說,還影響我閱讀」。

日本大部分人對漢字的理解

然而現狀是大部分日本人對於漢字是能讀,會寫,但是對於漢字的理解僅僅停留在「高級符號」上,這又是怎麼解釋呢?

大家應該玩過一款「消除合併類」的遊戲「三重鎮tripple town」吧,「求合體」是遊戲的精髓,所謂消除合併,就是三個或者三個以上一樣的物品可以消除,生成一個更高級的物品,和只有消除的「開心消消樂」是不一樣的套路。

比如說日語單詞「顧みる」,中文意思是「回頭看,顧慮,照顧」,它的假名寫作「かえりみる」。

日本人看「顧」這個詞其實是在看「かえり」,對於大多數日本人而言,漢字是一個用來「讓文本長度變短」的存在,使自己的文本變得更加簡短易懂,在這個單詞裡,集齊「かえり」,自動變成「顧」,如果「顧」忘了怎麼寫就乖乖寫「かえり」,所以日本人的腦海裡基本上不會浮現出「顧」這個漢字的,也就更不會思考「顧」這個漢字的含義了。

但是中國人就完全不一樣,看到了「顧」這個字,就直接反應是「顧」的繁體字,然後想到了「左顧右盼」、「顧忌」、「照顧」等等各種含義,這也就不難理解「顧みる」的意思是「照顧」了。但是中國人往往看到了「顧」字很難反應出「かえり」,這個就是中日在面對詞彙時出現的不同反應。

還記得文章開始問我「打開」是什麼含義的日本人嗎?其實他是很努力在學習中文,並且開始學會使用「孤立語」的思維思考單獨的每個漢字,但是,實際上對中文完全不了解的日本人是不會這麼思考的。

比如,有一個特別漢語式的日語詞語叫做「要冷蔵」,這個在很多日本產品上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很簡單,意思就是「需要冷藏」,但是許多日本人將這三個字直接理解為一個單詞,根本理解不了「要冷蔵」如果作為孤立語時「要」是「需要」的意思,也就更加難以引申了,如果和日本人說「要計算」這種漢語思維造出來的詞的時候,雖然日語中沒有這種用法,但是日本人多半會理解不了。

中文作為象形文字的引申

這就是日本人在學習中文時的疑問,中國人在學習母語的時候遇到了不會的漢字的確是能標拼音,但是拼音不像日語中的假名可以用於書寫,而且拼音對於漢字的圖形記憶沒有任何幫助啊!

這個其實就是漢字作為象形文字的優越性體現了,如果遇到不會的字,一般會翻開詞典,查找偏旁部首、筆畫、拼音等條件將文字「鎖定」。

但是日語缺乏漢字作為「象形文字」這方面的用處,我來淺顯的舉個例子。

比如說日語中的「輝く」,其中的「輝」就是「輝」的繁體字,其實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光明」、「閃耀」的意思,但是沒有幾個日本人是通過「輝」的「光字旁」來直接了解他的含義的。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和製漢字「峠」,這個是一個高級日料的名稱,中國人喜歡把它成為「山上下」,但是它的的確確是個日語單詞,意思是「山頂」,有個「山字旁」,對中國人來說哪怕是不告訴意思,也能知道和山有關。

這就是為什麼在當年《聲の形》上映的時候,好多日本人看成《蟹の形》的原因了,中國人壓根就不會出現這回事。

寫漢字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昭和時代,網際網路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會有很多人學習寫漢字,並且主動了解漢字的含義,那個時代和中國一樣,奉行「字如其人」。

而這麼多年過去,平成也成了最後一年,日語漢字依舊採用繁體,保留了大量「憂鬱」、「戦闘」這樣的詞彙,再加上日本的西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就連平常使用的漢字也都在逐漸的「假名化」。

學校不重視,學生不練習,考試不在意,畢業了這些知識全部還給了老師的情況大有人在。

比如,「消息」用日語有兩種寫法,「情報」和「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information )」,問題就在於現在很多日本年輕人寫不出「情報」,而「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筆畫少,顯得時尚,還不用記「情報」的寫法,何樂而不為呢?

而我曾經看過日本一橋大學的主業,上面的「金融專業」也寫作了「ファイナンス(Finance)」,這一點也說明日語正在不可避免的「假名化」。和文化層次不再直接掛鈎。

我們能在以往的日本的「雞蛋」廣告中大量看到「玉子」和「卵」的身影,而現如今,也都變成了「たまご」大行其道了。

一些日本語言學家甚至認為,雖然在書寫漢字時會出現錯別字,會出現少一筆兩筆的情況,但是不影響理解就無所謂,那這樣的話,其實還不如變成「韓語」那樣來的比較乾脆。

不知道各位觀眾是怎麼認為的呢?




奇 聞 觀 止

wisdom-quiz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漢字在日語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漢字是公元5世紀隨著一批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有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古代日本雖使用日語但僅限於語音上的交流,並沒有自己的文字。 漢字剛剛傳入日本時,日語完全使用漢字書寫,甚至直接用漢語書寫,也就是「口中說日語,書寫是漢語」。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有些漢字按照古漢語發音,有些按照日語發音;有些字寫法與漢語相同,意義卻不同;日本人為了方便書寫、表義,甚至創造出新的漢字,稱為「國字」。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在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
  • 想要廢除漢字?日本人就日語中漢字太多問題,吵起來了
    我們都知道,日文和漢字非常的相似。日本文字的早期來源主要是中國古時候的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後,有的古文字依然保持原有的樣子,但也有部分已經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在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大量學習歐美的新科技,這其中接觸到的物理,化學,政治,哲學等學科用當時現有中國詞彙無法表達,於是日本人就造了很多新詞。也就是一些完全有別於中文層面所表達的意思的詞語。於是,這些漢字和日文中的自創字一起組成了現在的日文,並融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中去。
  • 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中國文字傳入日本之前的許多年,當地人已經生活了很久並有自己的語言,只是沒有文字。中文傳去以後,他們用漢字的發音來標他們說的話,他們對於漢字的理解也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習慣來的。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
  • 漢字在日本的命運幾經起伏,去漢字?不可能
    現在在假期中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國外旅遊,而與中國最相近的亞洲國家日本可以說是比較受歡迎的,而當中國人去日本旅遊的時候無論是站牌還是超市,入目的都是漢字,讓大家生出很多親切感,不過通過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漢子與我們熟悉的有些許不同,而近期蔣建強新出版的《漢字力》中說了很多關於漢字與日本的關係
  • 日語中日本人自己創造了多少漢字,中國漢字那麼多不夠用嗎?
    大家都知道日語中的漢字,是中國古代傳到日本去的。所以我們的小夥伴們在學習日語的時候,看到很多漢字都是繁體字,當然也會有些漢字跟中文的漢字略微有些區別的,比如壓力的壓字,在日語裡寫成「圧」,裡面的一點沒有了。據不完全考證,是古代用於運輸書籍的船進水了,被泡水了的書,可能一點就沒了。
  • 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伴隨著此後倭人對華夏文明學習的漸漸深入,「倭人」對漢字的理解也日臻加深,他們終於明白「倭」通「矮」字,明擺著自己就是小矮人嘛,除此之外日本人認為「倭」引申之意有猥瑣、低等等之意。平假名和片假名並行不悖流通於日本。然而,當時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並不完善,在抄寫一篇文章的過程中,往往會夾雜著不少漢字,可以說當時的日本社會,漢字、平假名、片假名魚龍混為一體。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摘要]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你可能認識,但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 日語中漢字的「吳音」是什麼?為何中國的吳語會傳到日本?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
  • 【日本小常識】日語中的漢字該如何記憶?
    綠皮動車日本小常識 第 20 期 「 這是一個介紹日本的模塊 在這裡,你們可以問任何日本相關的問題 我們會一一解答,
  • 日本網民:漢字降低了日語的功能性,日本人應該繼續使用漢字嗎?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日本也使用漢字。漢字引入日本後,隨著時間的發展,已經融入日本人生活,變得不可或缺。以前朝鮮半島和越南也是使用漢字的國家,但是他們都已經廢除漢字,只剩下日本還堅持在語言中使用漢字。日本歷史上也出現過廢除漢字的聲音,但是均未能成功。有日本網民發帖吐槽稱,「平假名裡面混用漢字,感覺降低了語言的功能性,日本人應該繼續使用漢字嗎?
  • 日本小學一年級必學日語漢字
    光村圖書小學一年級國語課本封面漢字對每個日語學習者來說都很重要。懂得日語漢字,能夠準確使用日語漢字,不僅有助於日語理解,讓日語閱讀更加順利,也能顯著提升學習者的日語能力。 學習日語漢字太重要了,日本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在不停地學習漢字。我們家小e的學校作業中有漢字書寫,初中的小Q也要背誦漢字詞語,高中階段更要學習大量漢字。從我個人的日語學習經歷來說,漢字也是日語等級考試中繞不過去的彎。日語閱讀、工作、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漢字。 日語漢字這麼重要,應該怎麼學?
  • 為什麼日語中的假名沒有完全取代漢字?
    在我們今天的活動中,將和大家共同討論的是「為什麼日語中的假名沒有完全取代漢字?」。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坐在我身邊的這位嘉賓,我國偉大的教育學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立山老師(熱烈的掌聲,驚起蛙聲一片)餃子:立山老師,您好!立山:餃子好,手機前的各位同學大家好!(大家能聽到我的聲音嗎,能聽到的同學公屏打個1)餃子:1.。
  • 昱見|日本年度漢字為「災」,日本人為啥迷戀漢字
    2018年度漢字從大約19.3萬張選票中選出,「災」字獲得大約2.1萬張選票。這是「災」字第二次當選年度漢字。上一次是2004年,日本遭遇強颱風「蝎虎」襲擊,新潟縣中越地區發生6.8級地震。日本人為何鍾情評選「年度漢字」?
  • 日語中有多少漢字?
    今天給大家科普下日語中的漢字~請聽題:丈夫、勉強、切手、怪我這些詞在日語裡是什麼意思呢?答案在結尾公布哦~ 日語中到底有多少漢字呢?2014年 中日學者雙劍合璧,編撰了一本叫《漢字海》的書。裡面總共收錄了10萬2447個漢字。這是中國目前收錄漢字字數最多的書。
  • 日本小學三年級必學日語漢字
    實用的生活日語日語中漢字有多重要?日本中學數學課本 以上圖片拍至日本的報紙、雜誌、小說以及中學的數學課本,大家可以看到內容裡都含有很多漢字。對學日語的人來說,學習日語漢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先學哪些漢字? 我們推薦先學日本小學階段必學的漢字。因為這個階段的漢字是日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漢字。掌握好這些漢字能幹什麼?掌握好日本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必學漢字,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讀書看報了。我們中國孩子怎麼學習漢字呢?是不是也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認,一個詞一個詞地記?
  • 怎麼這麼多人學日語?日語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語言?
    而將日語作為第二語言進行學習的人數也逐年遞增,面向母語為非日語的學習者舉辦的日語語言能力測試JLPT的報考人數去年再次超過一百萬。   那麼,越來越熱門的日語究竟是一門什麼樣的語言?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
  • 日文沒了漢字會變成什麼樣?有可能取消漢字嗎?
    不可能,日語沒了漢字會難讀的:所以,先來給大家腦補一下去漢字以後的日語句子會變成什麼樣!所以日語中的漢字其實還有一種作用,就是充當一種分隔作用,這點也是日語中的漢字無法去除的最為重要的理由。為了區分単詞以提高可讀性:日語在單詞之間沒有空格,因此「のなまえはたがわです」(僅使用假名寫的句子看起來像一個長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