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病不是免疫力差!益生菌不治百病!101 條育兒謠言,一次全闢掉

2020-08-28 四川女性

有焦慮的地方,就存在謠言。


大家在成為爸媽的時候多半是措手不及,數以萬計「偽經驗」隨著焦慮撲面而來。


它們可能是親朋好友好心「過時忠告」,也可能是商家虎視眈眈的圈套。


這些謠言,輕則讓你的帶娃生活焦慮萬分,疑神疑鬼;重則還挫敗自己的育兒信心,甚至損害孩子和自己的健康。


丁香醫生搜集了史上最全 「 育兒謠言 101 」,一次性闢謠!


每一條內容,都是丁香媽媽的歷史文章精華。


有了它,你就能從育兒界 C 位出道!成為朋友圈最會養娃的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 孕期可以玩手機用微波爐電磁爐,這些都是非電離輻射,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2. 在飲食均衡的前提下,孕期除了不要吃生食和菸酒,不用太忌口,咖啡和茶適量也 OK。


3. 胎教不會讓寶寶變聰明,隔衣服肚皮和羊水,莫扎特的音樂傳到寶寶耳朵裡也只是嗡嗡噪音。


4. 酸兒辣女?肚子形狀?清宮表?測測玩還可以,認真你就輸了。


5. 無痛分娩最大的副作用是 ,一輩子就生一兩次娃,再貴也值。


6. 臍帶血自己存就是白花錢,給公共臍血庫,助人又省錢。


7. 胸小 ≠ 奶水少。乳房小只能說明乳房內脂肪量少,乳腺才是分泌乳汁的基地。


8. 魚湯肉湯不下奶,滿滿脂肪還堵奶。想下奶,多哺乳、適當喝水、多休息就行了。


9. 坐月子更應該洗頭洗澡,保持良好衛生避免感染。一個月不洗,老公都嫌棄。


10. 產後發汗不能排毒。產婦身體弱,發汗要錢還可能會要命。


11. 排殘奶都是坑錢的套路,殘奶是正常分泌,有問題找乳腺醫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2. 喝涼水吃冷飲尊重身體的感覺準沒錯,不糾結、不攀比!

13. 哺乳期生病不用硬扛,遵醫囑可以用藥。


14. 哺乳期不是安全期,不是不用避孕,很多二胎就是這麼來的。


15. 除了不能抽菸喝酒,哺乳期沒有忌口。


16. 餵奶不會導致胸下垂,罪魁禍首是變大的乳房和地心引力。


17. 黃連水不去胎毒,鵝蛋也不去。最重要的是,根本就沒有什麼胎毒。


18. 紅棗紅糖不補鐵,吃多會長胖。


19. 月經期的奶水沒有毒,母乳也不是血變的。


20. 初乳黃黃的不是「髒」,反而營養最豐富,扔掉就是浪費!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1. 羊奶粉比牛奶粉好?說這話的人都是賣羊奶粉的。


22. 嬰兒水是營銷概念,乾淨的白開水是最好的奶粉伴侶。


23. 說 6 個月以後奶水沒營養的人,不是蠢就是壞。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


24. 吃全蛋不必等到一歲後。蛋黃添加適應良好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蛋白。


25. 米湯佔肚子還沒營養,只有舊社會才會一個勁給娃喝米湯。


26. 6 個月內的嬰兒不用喝水,喝多了佔肚影響喝奶。


27. 孩子添加輔食之後就可以添加紅肉、肝臟泥,補鐵效果槓槓的。


28. 胡蘿蔔不是非要用油炒,和肉、奶一起吃也促進營養吸收。


29. 水果和蔬菜營養優勢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


30. 果汁並沒有比水果更營養,其中裡最多的就是水和糖分,膳食纖維幾乎為零。直接吃水果,沒有維生素的氧化損失,還更有飽腹感,方便還不影響喝水習慣。


31. 孩子不吃鹽不會沒力氣。1 歲以內添加鹽會加重寶寶腎臟負擔,還會變成重口味。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2. 配方奶不用喝到 3 歲,1 歲之後孩子就可以由少到多嘗試喝純牛奶了


33. 土雞蛋並不比洋雞蛋更有營養,鵪鶉蛋、鴿子蛋也沒有多金貴。


34. 健康且正常飲食的孩子都不缺鋅,不必要額外服用補劑。


35. 曬太陽補維生素 D 有皮膚損傷風險,口服維生素 D 更安全。


36. 千滾水、隔夜水、陰陽水都能給孩子喝,別敞著蓋兒掉灰就行。


37. 奶粉寶寶更白胖?母乳寶寶更健康?營養均衡,奶粉、母乳都能養出健康寶寶。只是有條件的話更鼓勵母乳餵養。


38. 「兒童醬油」和一般醬油沒區別,貴出的部分都是智商稅。


39. 牙膏含氟沒有毒,3 歲以下用米粒大小,3 歲以上用豌豆大小的牙膏,都是安全的。


40. 乳牙壞了疼 10 年,別不當回事。及時防齲,大人孩子少遭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1. 過敏不是嬌氣,也不是多吃就能適應,給過敏的孩子餵過敏原食物就是在「下毒」


42. 茵梔黃靠拉肚子去黃疸,折騰娃完全沒必要!大部分黃疸多吃多餵就能自己好。


43. 板藍根不預防流感,醋燻只會聞到吐。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44. 吹空調生病,多半是空調長期不清潔,灰塵、塵蟎等感染源微生物所致,定時清潔、定時通風就好。


45. 雪梨煮水沒什麼神奇功效,緩解咳嗽的秘密在於溫熱水緩解呼吸道刺激


46. 咳嗽不會咳成肺炎。咳嗽是症狀不是病,肺炎可能會咳嗽,但咳嗽不會咳出肺炎。


47. 沒有任何研究和臨床實驗表明,發熱會「燒壞腦子」。


48. 發燒時冰敷,可能會讓孩子更難受;退熱貼也沒啥用寶寶發燒難受時首選退燒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9. 發燒不建議捂汗,容易造成捂熱症候群,對小寶寶格外危險


50. 不是所有的高熱不退都是幼兒急疹


51. 熱性驚厥不要掐人中、塞湯勺,讓孩子側臥,靜靜地抽一會兒。手機視頻記錄方便醫生判斷,清醒後趕緊去醫院


52. 娃幾天不拉臭不一定是便秘,只要孩子不難受,拉出的是軟的就正常。


53. 香蕉長得像粑粑,但治孩子便秘的效果有限(甚至沒效果),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更有效。


54. 小兒推拿不治病,生病還得上醫院。


55. 擦母乳不能治溼疹,塗在寶寶臉上反而加重皮膚負擔。


56. 益生菌不能包治百病,只有在感染性腹瀉和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腹瀉中被證實有效。


57. 生病多不是免疫力差!2 歲以下孩子每年感冒 7 次以下很正常。


58. 孩子物品不需要樣樣都消毒,正常清潔就好。

59. 世上沒有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匹多莫德、脾氨肽、泛福舒都是智商稅


60. 號稱提高免疫力的偏方和保健品也一樣。


61. 自費疫苗,有錢就打,多接種、多一層保護。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62. 打完疫苗當天就可以洗澡。


63. 孩子洗澡不是煮火鍋,啥都不用加。


64. 紙尿褲不會影響孩子生育,也不會導致 O 型腿。


65. 紅屁股不是紙尿褲的錯,是換得不夠勤。不僅要勤換,還要多塗護臀膏。


66. 孩子怕冷更怕熱,真的不要穿太多。


67. 嬰兒心臟力量比較弱,血壓低,末梢循環欠佳,手腳發涼很正常,判斷冷暖要摸後背


68. 孩子愛光腳就光腳,要不要光腳主要看孩子意願,注意安全就好。


69. 學步車速度快有危險,揠苗助長快丟掉!


70. 1 歲以內不需要睡枕頭,省省錢,別買了。


71. 99% 的孩子都不會缺鈣。枕禿是局部頭髮處於休止期後逐漸脫落導致的,出汗多是熱的,別什麼都賴「缺鈣」 。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72. 剃頭、剪眉毛、剪睫毛,並不能讓孩子毛髮更濃密。如果有用,威廉王子就不會發愁了。


73. 早教課不能開發右腦潛能,帶孩子上課玩玩行,別抱太大奢望。


74. 嬰兒遊泳不能激發早期潛能,只能激發老公的錢包潛能。


75. 寶寶頭上的旋兒和智商沒關係,智商是遺傳以及後天培養決定的。


76. 同理,娃腦袋大小和智商也無關,大頭兒子除外。


77. 吃核桃,香,但不能讓寶寶更聰明。


78. 寶寶睡扁頭一般不會影響智力,只是頭型會變醜。


79. 寶寶趴著睡不會更聰明,1 歲內趴睡還可能有窒息風險,仰睡最安全。


80. 綁腿不能讓寶寶的腿變直,還可能影響關節發育。


81. 枸杞不明目,不想孩子視力變差,每天保證 2 小時戶外活動,讓眼睛多休息,少看近處。


82. 早切包皮不會讓「小弟弟」長更長,切包皮不是切菜,謹慎


83. 喝豆漿如果會性早熟,世界上就沒有 A 罩杯了;開小夜燈、和父母同睡也不會性早熟。


84. 孩子愛摸私處是自我身體探索,正常現象,同樣和性早熟沒關係。


85. 不要盲目相信「貴人語遲」,如果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看醫生才是最明智的


86. 對身高影響最大的是遺傳。相比之下,不睡午覺、晚上睡得晚對孩子身高影響不大,睡眠質量比時間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87. 兒童骨密度檢查缺乏參考標準,不能反映寶寶是否缺鈣。


88. 孩子總會自己尿尿,把屎把尿沒必要。遵循孩子的發育規律,在適當的時間開始排尿排便的訓練。


89. 白天睡覺可以拉窗簾。拉窗簾不影響幫寶寶建立符合晝夜節律的睡眠。


90. 安撫奶嘴不是洪水猛獸,適當使用沒關係,但 1 歲後開始戒除,最好不要超過 3 歲。


91. 磨牙不代表肚子有蛔蟲,大多數可以在6歲後減輕或消失,但也可能持續到青春期甚至成年。


92. 養得胖 ≠ 養得好,白胖不代表健康。太胖了孩子還不得使勁兒減肥?


93. 寶寶照鏡子不會做噩夢。誰還不愛臭美兩下?

94. 只要天氣好,寶寶小也可以多帶出門,家裡宅著身體會更弱。


95. 內衣手洗,孩子其他衣服完全可以和大人衣服一起洗。當媽很累了,放過自己好嗎?


96. 別說女孩比男孩好養了,生男生女都不省心。

97. 也別說男孩窮養、女孩富養了,21 世紀,男女平等。


98. 允許孩子哭,比逗孩子笑更重要。


99. 剖腹產不比順產輕鬆,奶粉餵養也同樣辛苦,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都不容易,育兒沒有鄙視鏈。


100. 說帶孩子不上班很輕鬆的,要不沒當媽,要不沒帶娃。


101. 帶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爸爸的參與也同樣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謠言猛於虎,智商稅商品止於智者。有娃後,不僅要與謠言鬥智鬥勇,還要提防各種商家套路。白白花錢不說,有的甚至會給自己和娃帶來風險,危及健康,乃至性命。


來源:丁香醫生

相關焦點

  • 常生病不是免疫力差!益生菌不治百病!101 條育兒謠言全闢掉
    有焦慮的地方,就存在謠言。大家在成為爸媽的時候多半是措手不及,數以萬計「偽經驗」隨著焦慮撲面而來。它們可能是親朋好友好心「過時忠告」,也可能是商家虎視眈眈的圈套。這些謠言,輕則讓你的帶娃生活焦慮萬分,疑神疑鬼;重則還挫敗自己的育兒信心,甚至損害孩子和自己的健康。
  • 「星醫百」常生病不是免疫力差!益生菌不治百病!育兒謠言全闢掉
    來源:丁香媽媽有焦慮的地方,就存在謠言。大家在成為爸媽的時候多半是措手不及,數以萬計「偽經驗」隨著焦慮撲面而來。它們可能是親朋好友好心「過時忠告」,也可能是商家虎視眈眈的圈套。這些謠言,輕則讓你的帶娃生活焦慮萬分,疑神疑鬼;重則還挫敗自己的育兒信心,甚至損害孩子和自己的健康。
  • 沒有食物能防癌,酵素涉嫌在騙錢:101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101 條謠言,一次全闢掉》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養生保健信息。其中的謠言簡直不要太多哦!有些謠言更是隔一陣就登上微博熱搜榜、不定期刷爆朋友圈或攻佔家族群。要知道,健康類謠言一旦傳播開來,危害比普通謠言大得多。
  • N條育兒謠言,一次全闢掉
    育兒路上,媽媽過關斬將,衝破層層阻礙,闖過一關又一關。媽媽們在闖關的過程中一些關卡很容易通過,但是一些關卡可就沒有那麼容易通過,因為這些關卡帶有「迷惑性」,讓媽媽們感到非常的困惑,一部分媽媽甚至被這些關卡「迷惑」,已經成功「入坑」,這些迷惑性的關卡就是媽媽在育兒路上常常會遇到的謠言,或者是錯誤的傳統育兒觀,這些育兒的謠言你中招了嗎?
  • 101 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其中的謠言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謠言更是隔一陣就登上微博熱搜榜、不定期刷爆朋友圈或攻佔家族群。  要知道,健康類謠言一旦傳播開來,危害比普通謠言大得多。  輕則讓一些人掉入「養生陷阱」勞民傷財,重則使一些患者放棄正規治療,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101 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其中的謠言簡直不要太多哦!有些謠言更是隔一陣就登上微博熱搜榜、不定期刷爆朋友圈或攻佔家族群。下面這 101 條闢謠,肯定沒有全網打盡,但也基本涵蓋了最火熱的那些「大忽悠」。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醫學上,不存在宿便的概念。78. 支架置入術是有效的治療冠心病的方法,該放就放,別聽信謠言耽誤黃金救援時間。
  • 寶寶免疫力差能吃合生元益生菌嗎?走心分享值得一看
    又來到了換季時節,寶寶幼兒園的很多夥伴都生病了,但是我家寶寶卻沒生病依舊生龍活虎。不要再好奇是什麼原因了,寶寶少生病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免疫力出眾~維護寶寶免疫力的奧秘就在於我選擇了合生元益生菌,寶寶免疫力差能吃合生元益生菌嗎?當然可以!
  • 2020年了,2019年這66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只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車輛跨省行駛時不停車快捷交費,是收費方式的改變,並不是取消高速公路通行費收費。26.駕駛又出新規?黃燈閃爍時,不允許闖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黃燈亮時,已超越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通行。27.外地車牌和外籍戶口離京後不能進京?
  • 寶寶三天兩頭總生病,不是免疫力差的鍋,這個錯誤才是根源
    文|文兒常聽周圍很多寶媽說道,我家孩子免疫力差,總是容易生病,三天兩頭就要往醫院跑,每次還都要輸液,看著孩子受罪,父母也跟著難受,為什麼被人家的孩子免疫力那麼強?在很多家長的想法裡,寶寶生不生病,以及生病次數多少,就是判斷孩子免疫力強弱的根據。但是這種判斷,有很大的誤區。對於寶寶而言,生病不一定是免疫力差。有些小寶寶不經常生病,通常多是因為家長保護得太好了,比如:家裡太乾淨,經常打掃、消毒,也不常讓孩子出門,所以孩子很少會接觸到細菌和病毒。
  • 焦作人速看,關於疫情的這四十大謠言,一次全闢掉
    不過,與2003年非典時期不同的是,如今的網際網路發展大大縮短了謠言的生命周期,通過一些搜索網站的數據可以看出,不少關鍵詞在謠言盛行時達到搜索峰值,但在闢謠後就斷崖式下跌。越是特殊時刻,我們越要理性思考,闢謠更是要跟得上!今天,我們來闢掉還在朋友圈廣泛流傳的40大「頑固型」謠言。
  • 免疫力差易生病? 也要吃些兒童益生菌
    很多媽媽會發現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後就更容易生病了,孩子的免疫系統還未完善,在新環境的接觸下,相比大人更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蝕,諸如感冒、發燒也變成了孩子生的最多的病,那麼是不是給孩子吃些感冒或者退燒藥就完事了呢?
  • 這101條母嬰相關功效都是謠言,卻很多人信,快來打假
    這101條母嬰相關功效都是謠言,卻很多人信,快來打假每年的雙十一、618,都是大家瘋狂買買買的日子;而每年的 3.15 則完全相反,是一個大家下定決心要擦亮雙眼、不再受到矇騙購買智商稅產品的日子。但是呢,這個世界上,真的不缺騙子,智商稅產品真的是一個接一個。
  • 關於腰椎滑脫症的 7 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其實,這些都是謠言!我總腰疼,是不是我的腰椎也滑脫了?腰疼≠腰椎滑脫症,導致腰疼的疾病有很多,如腰肌勞損、肌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感染、腎結石等等。對於腰椎滑脫症而言,如果不加注意,發展嚴重則會對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腰椎滑脫就是骨頭錯位了,能按回去,能復位?確實是腰椎錯位了,但是絕對按不回去,能按回去的話都去按了,誰還手術呢?患友們萬萬不要為了省錢省事或懼怕手術而聽信誤導性消息!
  • 這30條育兒謠言,99%的人都會中招
    小秘書收到了來自天南地北粉絲們的吶喊聲,專門整理了30條大家最關心的謠言和真相,從「缺鈣」、「上火」、「母乳」、「紙尿褲」、「樣貌」、「飲食」這6個方面一次性幫大家掃清育兒路上的迷茫和困惑
  • 關於疫情的這40大謠言,一次全闢掉!快看,你被騙過嗎?
    不過,與2003年非典時期不同的是,如今的網際網路發展大大縮短了謠言的生命周期,通過一些搜索網站的數據可以看出,不少關鍵詞在謠言盛行時達到搜索峰值,但在闢謠後就斷崖式下跌。越是特殊時刻,我們越要理性思考,闢謠更是要跟得上!今天,我們來闢掉還在朋友圈廣泛流傳的40大「頑固型」謠言。
  • 益生菌無益?吃雞蛋殼補鈣效果好?這10條謠言的真相是……
    近日,人民網輿情中心、騰訊政務輿情部和騰訊較真平臺聯合課題組發布了9月中老年人易感謠言。「求真」欄目根據輿情熱度和關注人數排行榜,為您盤點出排名前十的謠言。    1.益生菌對身體無益?一些媒體在援引這兩篇研究文章時指出,「最新研究顯示,益生菌不僅無益,還有害健康」,「益生菌,一個養生騙局」。一時間,益生菌成了「無益菌」。  【真相】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副主席、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何國慶教授說,「目前有上萬篇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證實了益生菌的各種功能。
  • 中國家長最常見的50個錯誤「育兒經驗」一次全闢掉
    有焦慮,自然就會有謠言。朋友圈、廣告、親朋好友,走到哪裡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育兒經」,而這些所謂育兒經,真的沒有那麼靠譜,甚至有些還會損害寶寶的健康。今天,小脈就搜集了最全的闢謠100條,一次性說清,新手爸媽不再上當坑娃。母乳/奶粉餵養篇1.初乳黃黃的既髒又沒營養,不能給寶寶喝,要擠掉。
  • 益生菌無益?姚明接任足協主席?這10條謠言中老年最關注
    人民網北京10月24日電 (孝金波 鍾亞楠)近日,人民網輿情中心、騰訊政務輿情部和騰訊較真平臺聯合課題組發布了9月中老年人易感謠言。「求真」欄目根據輿情熱度和關注人數排行榜,為您盤點出排名前十的謠言。1.益生菌對身體無益?
  • 100條育兒謠言!每轉發一次就能幫無數家長避坑
    育兒路上謠言多,這些謠言可能是長輩的過時忠告,也可能是經不起推敲的個人經驗。為了讓寶寶茁壯健康的成長,為了讓寶爸寶媽們在育兒路上少走彎路。第一兒科針對家長育兒過程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100條謠言,進行一次性闢謠!
  • 促進消化、治療便秘、提高免疫...益生菌能治百病?
    網上說,酸奶中有益生菌,對健康有好處,甚至還出現一系列「益生菌能治百病」的傳言。酸奶、益生菌真有這些好處嗎?今天我們聊聊酸奶。01什麼是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種細菌。細菌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它們並不是都對人體有害的,有些細菌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