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醫百」常生病不是免疫力差!益生菌不治百病!育兒謠言全闢掉

2020-09-03 星醫百

來源:丁香媽媽

有焦慮的地方,就存在謠言。

大家在成為爸媽的時候多半是措手不及,數以萬計「偽經驗」隨著焦慮撲面而來。

它們可能是親朋好友好心「過時忠告」,也可能是商家虎視眈眈的圈套。

這些謠言,輕則讓你的帶娃生活焦慮萬分,疑神疑鬼;重則還挫敗自己的育兒信心,甚至損害孩子和自己的健康。

丁香媽媽,搜集了史上最全 「 育兒謠言 101 」,一次性闢謠!

每一條內容,都是丁香媽媽的歷史文章精華。

有了它,你就能從育兒界 C 位出道!成為朋友圈最會養娃的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 孕期可以玩手機用微波爐電磁爐,這些都是非電離輻射,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2. 在飲食均衡的前提下,孕期除了不要吃生食和菸酒,不用太忌口,咖啡和茶適量也 OK。

3. 胎教不會讓寶寶變聰明,隔衣服肚皮和羊水,莫扎特的音樂傳到寶寶耳朵裡也只是嗡嗡噪音。

4. 酸兒辣女?肚子形狀?清宮表?測測玩還可以,認真你就輸了。

5. 無痛分娩最大的副作用是 ,一輩子就生一兩次娃,再貴也值。

6. 臍帶血自己存就是白花錢,給公共臍血庫,助人又省錢。

7. 胸小 ≠ 奶水少。乳房小只能說明乳房內脂肪量少,乳腺才是分泌乳汁的基地。

8. 魚湯肉湯不下奶,滿滿脂肪還堵奶。想下奶,多哺乳、適當喝水、多休息就行了。

9. 坐月子更應該洗頭洗澡,保持良好衛生避免感染。一個月不洗,老公都嫌棄。

10. 產後發汗不能排毒。產婦身體弱,發汗要錢還可能會要命。

11. 排殘奶都是坑錢的套路,殘奶是正常分泌,有問題找乳腺醫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2. 喝涼水吃冷飲尊重身體的感覺準沒錯,不糾結、不攀比!

13. 哺乳期生病不用硬扛,遵醫囑可以用藥。

14. 哺乳期不是安全期,不是不用避孕,很多二胎就是這麼來的。

15. 除了不能抽菸喝酒,哺乳期沒有忌口。

16. 餵奶不會導致胸下垂,罪魁禍首是變大的乳房和地心引力。

17. 黃連水不去胎毒,鵝蛋也不去。最重要的是,根本就沒有什麼胎毒。

18. 紅棗紅糖不補鐵,吃多會長胖。

19. 月經期的奶水沒有毒,母乳也不是血變的。

20. 初乳黃黃的不是「髒」,反而營養最豐富,扔掉就是浪費!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1. 羊奶粉比牛奶粉好?說這話的人都是賣羊奶粉的。

22. 嬰兒水是營銷概念,乾淨的白開水是最好的奶粉伴侶。

23. 說 6 個月以後奶水沒營養的人,不是蠢就是壞。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

24. 吃全蛋不必等到一歲後。蛋黃添加適應良好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蛋白。

25. 米湯佔肚子還沒營養,只有舊社會才會一個勁給娃喝米湯。

26. 6 個月內的嬰兒不用喝水,喝多了佔肚影響喝奶。

27. 孩子添加輔食之後就可以添加紅肉、肝臟泥,補鐵效果槓槓的。

28. 胡蘿蔔不是非要用油炒,和肉、奶一起吃也促進營養吸收。

29. 水果和蔬菜營養優勢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

30. 果汁並沒有比水果更營養,其中裡最多的就是水和糖分,膳食纖維幾乎為零。直接吃水果,沒有維生素的氧化損失,還更有飽腹感,方便還不影響喝水習慣。

31. 孩子不吃鹽不會沒力氣。1 歲以內添加鹽會加重寶寶腎臟負擔,還會變成重口味。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2. 配方奶不用喝到 3 歲,1 歲之後孩子就可以由少到多嘗試喝純牛奶了

33. 土雞蛋並不比洋雞蛋更有營養,鵪鶉蛋、鴿子蛋也沒有多金貴。

34. 健康且正常飲食的孩子都不缺鋅,不必要額外服用補劑。

35. 曬太陽補維生素 D 有皮膚損傷風險,口服維生素 D 更安全。

36. 千滾水、隔夜水、陰陽水都能給孩子喝,別敞著蓋兒掉灰就行。

37. 奶粉寶寶更白胖?母乳寶寶更健康?營養均衡,奶粉、母乳都能養出健康寶寶。只是有條件的話更鼓勵母乳餵養。

38. 「兒童醬油」和一般醬油沒區別,貴出的部分都是智商稅。

39. 牙膏含氟沒有毒,3 歲以下用米粒大小,3 歲以上用豌豆大小的牙膏,都是安全的。

40. 乳牙壞了疼 10 年,別不當回事。及時防齲,大人孩子少遭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1. 過敏不是嬌氣,也不是多吃就能適應,給過敏的孩子餵過敏原食物就是在「下毒」

42. 茵梔黃靠拉肚子去黃疸,折騰娃完全沒必要!大部分黃疸多吃多餵就能自己好。

43. 板藍根不預防流感,醋燻只會聞到吐。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44. 吹空調生病,多半是空調長期不清潔,灰塵、塵蟎等感染源微生物所致,定時清潔、定時通風就好。

45. 雪梨煮水沒什麼神奇功效,緩解咳嗽的秘密在於溫熱水緩解呼吸道刺激

46. 咳嗽不會咳成肺炎。咳嗽是症狀不是病,肺炎可能會咳嗽,但咳嗽不會咳出肺炎。

47. 沒有任何研究和臨床實驗表明,發熱會「燒壞腦子」。

48. 發燒時冰敷,可能會讓孩子更難受;退熱貼也沒啥用寶寶發燒難受時首選退燒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9. 發燒不建議捂汗,容易造成捂熱症候群,對小寶寶格外危險

50. 不是所有的高熱不退都是幼兒急疹

51. 熱性驚厥不要掐人中、塞湯勺,讓孩子側臥,靜靜地抽一會兒。手機視頻記錄方便醫生判斷,清醒後趕緊去醫院

52. 娃幾天不拉臭不一定是便秘,只要孩子不難受,拉出的是軟的就正常。

53. 香蕉長得像粑粑,但治孩子便秘的效果有限(甚至沒效果),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更有效。

54. 小兒推拿不治病,生病還得上醫院。

55. 擦母乳不能治溼疹,塗在寶寶臉上反而加重皮膚負擔。

56. 益生菌不能包治百病,只有在感染性腹瀉和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腹瀉中被證實有效。

57. 生病多不是免疫力差!2 歲以下孩子每年感冒 7 次以下很正常。

58. 孩子物品不需要樣樣都消毒,正常清潔就好。

59. 世上沒有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匹多莫德、脾氨肽、泛福舒都是智商稅

60. 號稱提高免疫力的偏方和保健品也一樣。

61. 自費疫苗,有錢就打,多接種、多一層保護。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62. 打完疫苗當天就可以洗澡。

63. 孩子洗澡不是煮火鍋,啥都不用加。

64. 紙尿褲不會影響孩子生育,也不會導致 O 型腿。

65. 紅屁股不是紙尿褲的錯,是換得不夠勤。不僅要勤換,還要多塗護臀膏。

66. 孩子怕冷更怕熱,真的不要穿太多。

67. 嬰兒心臟力量比較弱,血壓低,末梢循環欠佳,手腳發涼很正常,判斷冷暖要摸後背

68. 孩子愛光腳就光腳,要不要光腳主要看孩子意願,注意安全就好。

69. 學步車速度快有危險,揠苗助長快丟掉!

70. 1 歲以內不需要睡枕頭,省省錢,別買了。

71. 99% 的孩子都不會缺鈣。枕禿是局部頭髮處於休止期後逐漸脫落導致的,出汗多是熱的,別什麼都賴「缺鈣」 。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72. 剃頭、剪眉毛、剪睫毛,並不能讓孩子毛髮更濃密。如果有用,威廉王子就不會發愁了。

73. 早教課不能開發右腦潛能,帶孩子上課玩玩行,別抱太大奢望。

74. 嬰兒遊泳不能激發早期潛能,只能激發老公的錢包潛能。

75. 寶寶頭上的旋兒和智商沒關係,智商是遺傳以及後天培養決定的。

76. 同理,娃腦袋大小和智商也無關,大頭兒子除外。

77. 吃核桃,香,但不能讓寶寶更聰明。

78. 寶寶睡扁頭一般不會影響智力,只是頭型會變醜。

79. 寶寶趴著睡不會更聰明,1 歲內趴睡還可能有窒息風險,仰睡最安全。

80. 綁腿不能讓寶寶的腿變直,還可能影響關節發育。

81. 枸杞不明目,不想孩子視力變差,每天保證 2 小時戶外活動,讓眼睛多休息,少看近處。

82. 早切包皮不會讓「小弟弟」長更長,切包皮不是切菜,謹慎

83. 喝豆漿如果會性早熟,世界上就沒有 A 罩杯了;開小夜燈、和父母同睡也不會性早熟。

84. 孩子愛摸私處是自我身體探索,正常現象,同樣和性早熟沒關係。

85. 不要盲目相信「貴人語遲」,如果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看醫生才是最明智的

86. 對身高影響最大的是遺傳。相比之下,不睡午覺、晚上睡得晚對孩子身高影響不大,睡眠質量比時間重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87. 兒童骨密度檢查缺乏參考標準,不能反映寶寶是否缺鈣。

88. 孩子總會自己尿尿,把屎把尿沒必要。遵循孩子的發育規律,在適當的時間開始排尿排便的訓練。

89. 白天睡覺可以拉窗簾。拉窗簾不影響幫寶寶建立符合晝夜節律的睡眠。

90. 安撫奶嘴不是洪水猛獸,適當使用沒關係,但 1 歲後開始戒除,最好不要超過 3 歲。

91. 磨牙不代表肚子有蛔蟲,大多數可以在6歲後減輕或消失,但也可能持續到青春期甚至成年。 92. 養得胖 ≠ 養得好,白胖不代表健康。太胖了孩子還不得使勁兒減肥?

93. 寶寶照鏡子不會做噩夢。誰還不愛臭美兩下?

94. 只要天氣好,寶寶小也可以多帶出門,家裡宅著身體會更弱。

95. 內衣手洗,孩子其他衣服完全可以和大人衣服一起洗。當媽很累了,放過自己好嗎?

96. 別說女孩比男孩好養了,生男生女都不省心。

97. 也別說男孩窮養、女孩富養了,21 世紀,男女平等。

98. 允許孩子哭,比逗孩子笑更重要。

99. 剖腹產不比順產輕鬆,奶粉餵養也同樣辛苦,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都不容易,育兒沒有鄙視鏈。

100. 說帶孩子不上班很輕鬆的,要不沒當媽,要不沒帶娃。

101. 帶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爸爸的參與也同樣重要。

相關焦點

  • 常生病不是免疫力差!益生菌不治百病!101 條育兒謠言全闢掉
    有焦慮的地方,就存在謠言。大家在成為爸媽的時候多半是措手不及,數以萬計「偽經驗」隨著焦慮撲面而來。它們可能是親朋好友好心「過時忠告」,也可能是商家虎視眈眈的圈套。這些謠言,輕則讓你的帶娃生活焦慮萬分,疑神疑鬼;重則還挫敗自己的育兒信心,甚至損害孩子和自己的健康。
  • 常生病不是免疫力差!益生菌不治百病!101 條育兒謠言,一次全闢掉
    有焦慮的地方,就存在謠言。大家在成為爸媽的時候多半是措手不及,數以萬計「偽經驗」隨著焦慮撲面而來。它們可能是親朋好友好心「過時忠告」,也可能是商家虎視眈眈的圈套。這些謠言,輕則讓你的帶娃生活焦慮萬分,疑神疑鬼;重則還挫敗自己的育兒信心,甚至損害孩子和自己的健康。
  • 寶寶免疫力差能吃合生元益生菌嗎?走心分享值得一看
    又來到了換季時節,寶寶幼兒園的很多夥伴都生病了,但是我家寶寶卻沒生病依舊生龍活虎。不要再好奇是什麼原因了,寶寶少生病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免疫力出眾~維護寶寶免疫力的奧秘就在於我選擇了合生元益生菌,寶寶免疫力差能吃合生元益生菌嗎?當然可以!
  • 這30條育兒謠言,99%的人都會中招
    作為新手爸媽,面對寶寶的吃喝拉撒睡,一開始難免手足無措,很容易被所謂「過來人的經驗」矇騙了。 小秘書收到了來自天南地北粉絲們的吶喊聲,專門整理了30條大家最關心的謠言和真相,從「缺鈣」、「上火」、「母乳」、「紙尿褲」、「樣貌」、「飲食」這6個方面一次性幫大家掃清育兒路上的迷茫和困惑
  • 促進消化、治療便秘、提高免疫...益生菌能治百病?
    網上說,酸奶中有益生菌,對健康有好處,甚至還出現一系列「益生菌能治百病」的傳言。酸奶、益生菌真有這些好處嗎?今天我們聊聊酸奶。01什麼是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種細菌。細菌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它們並不是都對人體有害的,有些細菌是有益的。
  • 寶寶三天兩頭總生病,不是免疫力差的鍋,這個錯誤才是根源
    文|文兒常聽周圍很多寶媽說道,我家孩子免疫力差,總是容易生病,三天兩頭就要往醫院跑,每次還都要輸液,看著孩子受罪,父母也跟著難受,為什麼被人家的孩子免疫力那麼強?在很多家長的想法裡,寶寶生不生病,以及生病次數多少,就是判斷孩子免疫力強弱的根據。但是這種判斷,有很大的誤區。對於寶寶而言,生病不一定是免疫力差。有些小寶寶不經常生病,通常多是因為家長保護得太好了,比如:家裡太乾淨,經常打掃、消毒,也不常讓孩子出門,所以孩子很少會接觸到細菌和病毒。
  • 免疫力差易生病? 也要吃些兒童益生菌
    很多媽媽會發現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後就更容易生病了,孩子的免疫系統還未完善,在新環境的接觸下,相比大人更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蝕,諸如感冒、發燒也變成了孩子生的最多的病,那麼是不是給孩子吃些感冒或者退燒藥就完事了呢?
  • 超6成消費者不知益生菌和乳酸菌區別!你買的「益生菌產品」可能是假的!
    98%的消費者都聽過益生菌產品及概念,而且,80%的消費者都購買過益生菌產品。你知道大家最常買的「益生菌產品」是哪幾種嗎?排在第一位的是「發酵乳製品」,60%的消費者都購買過類似產品,可能是因為看到有乳酸菌。其次是,益生菌飲料(50%)和益生菌保健食品(44%),這是大家最常買的幾種「益生菌產品」。
  • 益生菌、維生素AD究竟如何補?
    維生素AD和益生菌能同補嗎?今天科大大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維生素AD和益生菌。維生素AD先來安撫一下寶爸媽們焦急的心,明星產品伊可新下架是因為各種後遺症的謠言不可信!7種:如果購買的是益生菌製劑,我們還需要注意產品中是否添加了其他不適合寶寶的配料,如白砂糖。
  • 30條育兒謠言各個擊破
    點擊上方 ▲ 關注「DrG科學育兒」每周隨機送福利寶寶的成長牽動著很多人的心,除了親爹親媽,遠房親戚,還有樓下大媽,鄰居大爺……
  • 「星醫百」最「能吃」省份排行榜,廣東人竟然不是第一!?
    」可能會大於各地居民實際的「攝入量」禽類包括 等動物是我們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但吃最多禽類的省份不是跟烤鴨強綁定的北京市排名:第 17也不是「沒有一隻鴨子能遊過秦淮河」的江蘇省 排名:第 8說到最能吃禽類的
  • 「提醒」骨頭湯不補鈣,吃酵素不減肥!100 條飲食謠言,別上當
    別急,我們整理了 100 條食物相關的謠言,一次性告訴大家,希望從此大家能「遠離謠言,吃嘛嘛香」。1. 適量飲酒可能也沒好處。酒精是明確的致癌物,喝多喝少都有害。2. 別為了保健喝藥酒。「0 脂肪」飲料也會長胖。沒有脂肪,還有糖啊!19. 反季節水果可以吃。反季節水果多是大棚種植,沒有毒,也不是激素催的。20. 無籽水果不是打了避孕藥。避孕藥很貴的,關鍵是對植物沒用啊。21.
  • 益生菌有害無益?你可能又被「標題黨」了
    最近一篇有關「益生菌治療可能沒用,甚至會傷害你」文章,刷遍微信微博朋友圈。事實真相是不是就是如此呢?益生菌到底是不是「益生」呢?
  • 不生病的智慧 | 重新理解「三分飢與寒」
    本 期 導 讀 穿衣穿鞋,不是簡單的事。家長帶孩子來看病,大夫指出家長們養娃的錯誤做法,很多家長不明白,也就導致沒有很好地實踐,最終的結果——孩子反覆生病。光著腿腳在空調房下活動不願意穿鞋襪,整天赤著腳走路從小給吃太多水果,不吃煮熟的蔬菜而常喝蔬果汁,或喝進口的包裝蔬果汁經常夜晚遊泳踢被子睡覺……
  • 益生菌到底是「萬能」,還是「有害」? | 二公英語閱讀
    二公英語每一篇都是心血之作,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傳說中,益生菌是「萬能」的,可以保護腸道、增強免疫力
  • 從騰訊的「5P」門看謠言的生產
    礙於個人隱私這裡不展開太多。至此,騰訊「5P門」的脈絡大致清晰了,從微博私信爆料到監控視頻截圖出現再到女主角被人肉,整個過程都經不起推敲,充滿了加工、臆想、嫁接、栽贓等元素,有部分微博大號、甚至有些機構(如吐司)都參與了「噁心的加工」,使之更具爆點更有轉發量。僅僅拆穿這個謠言不過是獨立思考的第一個階段,還要深究「謠言的生產」。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發物,這個詞我們從小聽到大,特別是在生病的時候,關於發物的禁忌就更多了。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究竟什麼是「發物」?
  • 如果孩子生病了,吃「黃桃罐頭」怎麼樣?這不是謠言
    有人認為這是謠言,但不是真的,罐頭食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兒童的康復,能更好地幫助兒童恢復健康。答案是非常現實的:為什麼孩子會生病並吃「黃桃罐頭」1,黃桃嘗起來酸甜,刺激味蕾,增加食慾孩子生病最直觀的表現是他沒有活力,萎靡不振,沒有食慾,他不想吃任何東西,因為他的身體不舒服,即使他吃了,他也會覺得沒有味道,所以他一點也吃不下。
  • 「健康」沒有食物能防癌!酵素全都在騙錢!101 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要知道,健康類謠言一旦傳播開來,危害比普通謠言大得多。輕則讓一些人掉入「養生陷阱」勞民傷財,重則使一些患者放棄正規治療,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柳葉刀》(頂級的專業醫學雜誌)沒有刊登過「多吃主食死得快」的研究,全面、均衡、適度是最簡單、最聰明的飲食法則。14. 膠帶捆過之後,蔬菜中的甲醛根本檢測不出來,更不要說超標了。
  • 健康引薦:腸道養生提倡益生菌
    美樂家熊寶寶乳酸菌粉益生菌的力量,保護孩子健康的好菌媽媽最擔心孩子經常生病,往往會把「菌」與病原體直接劃上等號。其實也有一些好菌種,尤其是益生菌,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強大力量。什麼是益生菌?不是所有益生菌都相同乳桿菌屬與雙歧桿菌屬是最常見的益生菌屬,每個菌屬又分為不同種及不同株,而不同菌株對身體各部位皆有不同益處。比如乳桿菌屬有助幫助免疫健康及消化,而雙歧桿菌屬可舒緩各種消化不適。